防不胜防 暗害
在墓地里装上暗器机关,设下陷阱,是在暗中将找上门来的盗墓者赶尽杀绝的常见方式。下面简单介绍几个防盗术。
弩箭术。在有关盗墓的电视剧中,我们常看到这么一个镜头:盗墓者进入墓道后,只要稍微碰到机关按钮,就立刻被乱箭射死。那些箭靶上大多涂有剧毒,基本是中一箭就毒发身亡。与一般的弓相比,弩的威力更大,射程甚至可以达到近千米,极具穿透力。秦始皇陵墓中藏有大量奇珍异宝,为了防盗,在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上弩箭。盗墓者一旦进入墓茓,就会碰上连接弩弓扳机的绊索,进而遭到猛烈的射击。汉唐陵墓继承了这种方法,并发展到在棺椁内安装轮机,用来射杀盗墓者。轮机就是在棺椁内壁安装数个像滑轮一样的工具,滑轮一边置弓弩毒箭,绳索通过滑轮连接弓弩与棺椁盖板。一旦盗墓者揭椁开棺,绳索就通过轮机引发弓弩数箭齐发,射杀盗墓者。
连环翻板术。所谓连环翻版,就是在墓道中间挖出深约3米的陷坑,坑下分布约1o厘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当盗墓者踩上木板,板的一端就会翻转,人必定掉入坑内,落在刀锥上面,尖刀利刃穿透盗墓者的胸膛及五脏六腑,惨不忍睹。
施毒术。施毒术通常分两种,一种是水银术,另一种是尸毒术。由于水银是一种缓慢性有毒稀释气体,只有长期接触空气才会散发。所以墓葬前期铺设水银池时,对修墓者只有轻微伤害,一旦常年封闭后,毒性就会散发,逐步形成巨大的致命性的有毒气体,将盗墓者杀死。战国齐景公墓、齐桓公墓即采用水银术防盗。尸毒术其实就是在死者临死之前让其服食大量朱砂,一个是为了防腐,二个是为了防盗。因为防腐材料在体内积压过久,一般就会产生毒素,再加上人体本身腐烂会产生大量细菌和霉菌,必然会加剧毒性。如果死者是带怨恨而死的,那毒性更大,往往一点点毒质在几分钟内就能杀死一头猪,而怨气凝聚1个小时以上,其毒素可以杀死八十人以上。
云山雾罩 封 闭
层层封闭墓葬入口,搞到盗墓者精疲力竭,只能放弃。
在中国古代,高规格墓葬多数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封土堆用夯土筑成,虽然比较坚固,但是也相当于给后世 ...
(的盗墓贼指示了目标。那么,如何封闭洞口便成了关键的问题,这也颇让工匠煞费苦心。虽然属于被动防御,但有的效果还是挺好的。
民国时期,国民党高级将领孙连仲想效仿盗掘清代乾隆、慈禧陵而发了大财的盗墓将军孙殿英,率一团人马,在乾陵周边埋锅造饭、安营扎寨,以军事演习做幌子,动用烈性炸药炸开了乾陵墓道上方的三层坚石。但孙连仲却没有孙殿英的运气好,随着一阵爆炸声,一团黑烟腾空而起,成直立状在空中扭结。一阵大风袭来,霎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随着一阵龙卷风呼啸而来,现场的7名山西籍与12名河南籍官兵,在巨大的风浪中被卷入天空,又转了几个大圈后被重重地抛到2o里外的荒野中,一个个口吐鲜血,气绝而亡。孙氏尽管身披戎装,手提盒子炮,但也令手下买来水果和几个肉夹馍,在陵前祭奠一番后宣布收兵。因而,乾陵成为大唐王朝关中18座帝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寝。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防盗成功的帝陵个案,是一件了不起的旷古朔今的大事。
宋、明以来,民间还新出现了一种以“三合土”整个浇筑墓茓的方法,使墓茓被一层又一层的石灰糯米浆、三合土等紧密包裹,增强了墓葬的密封和防盗性能,这种方法在普通官僚士大夫阶层尤其流行。最典型的例子是元末明初张士诚母亲的墓葬,从里到外用三合土、泥砂浆、碎石等浇筑了十多层,盗墓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凿穿到第七层,再也无力坚持下去,只好悻悻而去。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墓进行发掘时,普通的钢钎打秃了好多根,还是无法进入墓茓,最后是动用了钻井机械才发掘成功。
触目惊心诅咒
墓上的诅咒是一种无形无色的东西,却充满恐怖色彩,具有不可言喻的威慑力,有着心理战术的意味。
最神秘的,就要数埃及法老墓的诅咒了。在图坦卡蒙的墓葬中,就有这么一个诅咒:“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随着一些参与图坦卡蒙墓挖掘工作的人异常死去,这一诅咒变得出名了。直到现在,对于这一诅咒依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真菌和细菌,有人认为是惰性气体,有人认为完全是心理因素,还有人把它归为目前科学不能解释的范畴中去。”
上面的文字是从网上找到了,摘抄下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