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华说到做到,当夜就给献阳帝韩嘉仪写了一封言词恳恳,情真意切的“家书”,一开始对韩嘉仪嘘寒问暖,祝她凤体康泰,接着又告知她自己在睿纭国的近况,又问到了俞黎最近的消息,接着洛华笔锋一转,提到了太上皇泰安帝病重,思念他的幼子元翔,想要见他最后一面。
睿纭国向来以孝治国,元翔不能缺了他身为帝王幼子的礼数,需要回国一趟探望父亲的病情,否则的话,不要说是泰安帝,连新继位的清安帝也不会放过他的。
伴随书信的,还有泰安帝病重咳血的手帕一块,表示此信所言并非虚张声势。洛华在信的前半部言词和缓,到了最后却隐隐有“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意思,提到献阳帝如果执意不让元翔归来,致使泰安帝郁郁而终,清安帝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两国可能就有兵戈之祸,而她身为皇后,将会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请韩嘉仪念在母亲一场的情份上,允了书信中所请。
洛华写好以后,给元清看了一看,元清从头至尾仔细看了一遍,然后笑着说:“洛华,你扮猪吃老虎的本领是越来越大了,这哪里是什么请求,分明就是威胁嘛。其实整封信就是一句话:速放翔王归来,否则兵戎相见,是这个意思不是?”
“我如果直接那么写,我母皇还不得给我气吐血呀!”
“为什么,意思还不是一样。”
“但是那样写一点文采都没有,也没有什么起承转合,我母皇一定觉得我做人很失败。”
“你在信中说,让翔弟回来见父皇最后一面,以全他们父子的情谊,难不成见了之后,你再送翔弟回去?”
洛华含笑,如漾漾春花含露:“陛下,难道没听说过刘备借荆州的典故,借了不还,又不是本宫第一个想出来的。”
“呵呵,朕的皇后真有意思。”元清吻了吻洛华的额头:“这封情真意切,词藻斐然的威胁信,明天朕就交给苏彭君,让他找个合适的方法给南朝的礼部尚书刘岩,这样就能转到献阳帝的手里。不过南北朝路途遥远,途中可能要耽搁一段时间,希望父皇的病情不要进一步加重了。”
这封信一耽搁,耽搁了一个月余,从一月末发出,拖拖拉拉,一直等到三月中旬,信才到韩嘉仪的手里。
耗时如此长久,理由只有一个,一月初皇后俞凌兵变,琥珀国在打内战。
三月初,献阳帝韩嘉仪下旨,废皇后俞凌中宫尊位,废为庶人。
到了三月中旬,局势已经基本明朗,火凤将军俞黎率十万大军扫荡叛军,使火烧军营一计,大破叛军,在京郊歼敌数万,皇后俞凌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也有一说是在那晚死于大火之中。
总之,当韩嘉仪收到洛华书信的时候,国内的战乱已经基本平息,但是经过这次内乱,琥珀国同样国力大损,短期之内再也经不起任何刀兵之苦了。
春深时分,韩嘉仪穿着一身淡黄的罗衫,上面绣满了牡丹花,针脚细腻,颜色华丽中透出洗练,项上一个赤金雕缕云纹项圈,黄澄澄地生辉,头上梳成宫装髻,累丝镶珠发钗在在乌黑的青丝上闪烁,虽然已近中年,依旧艳如春花,容光照人。
韩嘉仪一边拿着洛华的书信,一边感叹:“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想看。洛华只是离了我一年的光景,就有如此的出息,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呀。”
俞黎坐在韩嘉仪下首的紫檀木八仙椅上,笑着说:“让臣看看。”
韩嘉仪将信纸递给了俞黎,俞黎接过来看了一下,然后说:“丹朱皇后好似在威胁陛下嘛,如果不送元驸马回去,睿纭国就要出兵了。”
韩嘉仪点点头:“她的时机找得正是时候,知道朕现在不能让琥珀国再受刀兵之苦了,这样一来,只有答应她了。其实朕是很舍不得元驸马走的。”
俞黎低头沉吟了一会:“元驸马是睿纭国泰安帝的幺子,顺理成章的王位继承人。如果睿纭国的清安帝有体弱之症,万一他英年早逝又没有子嗣,陛下就会为元驸马出兵,帮他夺回王位,然后让他听命于本朝吧。”
韩嘉仪点点头:“朕的确有这个意思。”
“既然如此,清安帝是绝对不容许元驸马继续留在我朝的,这封信虽是丹朱皇后所写,但是其实是清安帝的意思。丹朱皇后在文末说有兵戎之祸也不是危言耸听,如果陛下不答应,清安帝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这层道理朕知道,朕如今觉得感慨的是,明明是清安帝和洛华起兵,逼得泰安帝退位,泰安帝才一病不起,生命垂危的。怎么到了洛华这封信里面,说的好像朕是泰安帝病重咳血的罪魁祸首,这样子的栽赃嫁祸,颠倒黑白,怎么能让朕不感叹……”
俞黎接口道:“看来丹朱皇后已经掌握了为政者的一个诀窍,什么错事都要推到别人身上,自己永远是洁白无瑕的。”
韩嘉仪笑盈盈地问道:“爱卿,你这句话,是在讽刺朕吗?”
俞黎连忙站起来躬身道:“臣不敢,臣只是针对丹朱皇后所言而谈,怎么敢讽刺陛下。”
韩嘉仪点点头:“那看来是朕多心了。”
“陛下,那这件事到底……”俞凌问道。
“朕想听听元翔自己的意思。”韩嘉仪淡淡地说。
“臣觉得元驸马会想要回去的。”
“元清和洛华可是起兵逼泰安帝退位的人呀,可见泰安帝本来是想把皇位传给元翔的。如果元清执意要元翔回去,他就不怕回去之后,立刻成为阶下囚,甚至被处死吗?”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元驸马的为人来讲,可能宁可被清安帝处死,也不愿以后做南朝的傀儡皇帝吧。”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