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形意游侠录 > 第17章 灵犀一点通形意喜 虎茓初入解帮极忧

第17章 灵犀一点通形意喜 虎茓初入解帮极忧

曹继武道:‘明朝末年,山西薄州府永济县均村出了一位能人,姓姬,名际可,字隆风。中了进士后,在陕西任官。因他作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得罪了朝延,罢官后云游四方。后来不知在哪里得到《岳武穆拳谱》,姬公如获至宝,回到山西老家后,用上等宣纸誊写一遍,每天­精­心钻研拳术,终得真传,后来收我做了徒弟。’戴龙邦学武心切,当时就要曹继武教他。曹继武把戴龙邦浑身摸了一遍,见他肌­肉­僵硬如铁,又摸他丹田,也发现空洞无物,于是叹息道:‘可惜呀!我得其人未得其身。’戴龙邦听了,不解其意,忙问:‘师父,您说什么呢?’曹继武笑道:‘你过去练得拳路不正,加上举石墩、石锁、使拙力,把筋骨练得僵硬,这样的身子怎能练形意拳呢?’戴龙邦心里有些着急,忙说:‘难道我就没治了吗?’曹继武便教他提腰托带、虎步、蹲猴、三才等四种活络养气的基本功。数日之后,曹继武见戴龙邦对基本功已能掌握,便要告辞。临行前对戴龙邦道:‘你要用心练功,切不可放松。一年后,我再来看你功夫,再说你能不能练形意拳之事。’曹继武走后,戴龙邦遵照他的嘱咐,每日­鸡­鸣即起,天天到庄外小树林里练功,练了有一年的功夫,仍不见曹继武来,心内甚是纳闷。一天,戴龙邦见有位老者躺在庄外小树林地上,走近一看,正是师父。他忙上前施礼,叫道:‘师父,您为何倒在这里?’曹继武笑道:‘绊了一跤,你扶我起来。’戴龙邦去扶他,可是用了很大的力气,只能抬动他的胳膊。曹继武一跃而起,喜的叫道:‘好,功夫有长劲儿!’师徒俩来到店铺,曹继武把戴龙邦又浑身上下摸了一遍,说:‘你的基本功到家了,我可以引你入形意门了。’从这以后,曹继武忽来忽去,用了八年的时间,把形意拳的招式,悉心传给戴龙邦。戴龙邦不负师望,武艺日渐­精­湛。曹继武一次与戴龙邦在一起闲聊,曹继武打来两根粗牛筋绳。戴龙邦不解其意。曹继琥把牛筋绑在戴龙邦的腰间,让他平卧在地,然后说:‘我要试试你的功夫如何。当初是你提我,现在我要提你。’说着,他用气上提,喊了声‘起’,只听崩的一声,牛筋绳断了,戴龙邦大惊失­色­。曹继武拿着半截牛筋绳道:你别慌,这不是你的功夫不深,也不是我的力气小提不起你,实在是绳子不结实的缘故。戴龙邦转忧为喜道:‘我的功夫比起师父来差得远哩。’曹继武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当年我与姬际可大师学艺时,他夸我闻一而知十,是大才。你现在功夫可以说是闻一而通百,可谓奇才!形意拳有了传人,我死也瞑目了。当晚,曹继武把自己的贴身兵器麟角刀、凤翅铛、点|­茓­镢送给戴龙邦,他语重心长地对戴龙邦说:‘你的功夫虽已纯熟,可不能骄傲,俗话说,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你要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师徒二人推心置腹,直谈至深夜。曹继武叹道:‘我一生只有两个弟子,除你之外,还有一个河马学礼。我八年来忽去忽来的缘故,就是一忽到山西传你,一忽到洛阳传他。你要记住:艺不可轻易传人,宁可不传也不可造孽于世。’次日,戴龙邦醒来,师父不辞而别。戴龙邦等了两年,不见曹继武返回,便四处寻访一直未找到曹继武的踪迹。直到戴龙邦晚年,他才知道自那日夜里,曹继武辞别他后,便遁入终南山修身养­性­去了,至死也没有离开终南山。

王芗斋听了刘文华这番叙述,慨然叹道:“戴龙邦大师最后把形意拳传给了他的儿子戴文雄和戴文俊,还传给了李洛能,就是郭老师的师父,戴龙邦老先生真是没有辜负师父的嘱咐,慧眼识英雄!”

尚云祥叹道:“真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刘文华因还要到孙禄堂和李星阶那里,故与尚云祥和王芗斋作别,王芗斋也请刘文华参加婚宴,刘文华自然应诺。王芗斋又与尚云祥叙了一会,因长辛店在北京城西南郊外,便与尚云祥告辞回吴家。

第三天,王芗斋与吴素贞的婚宴在吴封君家举行,许禹生、徐树铮、尚云祥、刘文华、李星阶、孙禄堂、李瑞东、杨少侯等武术家都备了厚礼前来贺喜。吴封君的同僚、部属、亲戚也来了有几百人,婚礼办复员十分热闹。吴家还讲点旧规矩。嫁妆分为高抬和矮抬,高抬便是把较珍贵的物品如意、钟表、瓷器、擂设、衣被等放在桌上,一茶桌为一抬,数数共有六十六抬,取‘六六顺’之意。第一抬是两块瓦,表示两处房子。第二抬是两块土甓,表示两顷地。矮抬是一个筐,由两个杠夫抬着,里面有便盆、脚盆、痰盂等,不知是谁在便盆里搁了一个小布娃娃,惹得众人哄堂大笑。吴素贞还象征­性­地坐着一顶花轿,在吴家花园内转了一遭,那花轿红绿绸缎,轿围上绣着百鸟朝凤,还有金丝银丝,镶点钻石。吴素贞坐的花轿后有两顶绿轿,由迎送亲的太太们坐着。轿前仿照官轿配有执事仪仗:旗、牌、伞、扇、金瓜、钺斧、朝天镫……同时配有乐队,一路吹吹打打,鞭炮噼啪,热闹非凡。

晚上,宾客散尽,王芗斋与吴素贞同入洞房。夫妻恩爱,自不必言。王芗斋知吴素贞没有缠足,是个新派女子,对她愈加敬重。吴素贞倚在床上问:“古代女子缠足不知为了何故?”王芗斋道:最早缠足的女子,出现在九百年前的南唐。南唐帝李后主有个宫嫔叫睿娘,身段纤小,能歌善舞。李后主命人作了一个高六尺的金莲,周围装饰着珍宝、缨络,令睿食以帛缠足,屈上为新月状,穿着白袜在莲花中翩翩起舞,回旋飞转,就像凌云踏雾一般。宋代时,缠足女子逐渐多了起来。宋代诗人苏轼特地做了一首《菩萨蛮》词,描写小脚的优雅:‘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临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明代时,缠足之风大盛。脚大脚小成为评价女子美与不美的标准之一。女子缠足,是为了供男人玩赏,李笠翁说,小脚的用处,在于叫人白天看了怜惜,晚上抚摩好玩。一些文人墨客,还给小脚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金莲、香莲、新月、竹荫等。女人缠足还有一个用途就是限制女子的行动。《女儿经》中说:‘为甚事,缠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他轻走出房门,千缠成裹来拘束。’缠足女人只能轻行缓步,一走三摇,不可能长途跋涉,翻山越水,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她们随意出游或与人私奔的行为。如今许多新派女子大胆反抗旧礼教,成为新生活的开拓者,你不再缠足,意而练武,实是­妇­女的楷模!

吴素贞听了,咯咯笑个不住,用拳头捶王芗斋道:“瞧你说的,快把我捧上天去了,看哪天把我摔得狠狠的……”

王芗斋与吴素贞成婚后,二人互相磋商武艺,研究学问,彼此收益甚多。吴封君还送给王芗斋《二十四史》、《全唐诗》、《全宋词》、《孙子兵法》等书籍,供他阅读。王芗斋在吴家父女的指导和帮助下,在琴棋书画方面也大有长进。过了两年,吴素贞为王芗斋生了一个女儿,取名玉珍。王芗斋见玉珍生得活泼可爱,自是非常欢喜。

风云突变,武昌起义爆发后,腐朽的满清政府垮台,中华民国诞生,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但不久就被袁世凯篡夺了权力,握有重兵的袁世凯一跃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成为虎踞北京的大总统。由于袁世凯是靠着出卖谭嗣同等维新党人起家的,又诡计多端,图谋不轨,遭到国人的普遍反对。各地隐士纷纷来京铤而走险,图谋刺杀这个独夫民贼。袁世凯在惶恐不安中立即四处招罗武林高手为他保镖护院,并在中南海深居不出,不敢越雷池一步。“鼻子李”李瑞东因在清宫当武术教头,名气甚大,虽然此时已告还乡,回河北武清县老家隐居,竟被袁世凯派要要挟来到北京总统府当武术教师。袁世凯有了李瑞东保镖还不放心,又派部属四出寻访高手。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后,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等部下或僚友也平步青云。徐树铮因与徐世昌结交甚深,也来到陆军部任职。由于他机智善谋,故有“小诸葛”之称,又与徐世昌有“大徐”、“小徐”之称。

这一天,王芗斋正在吴家花园舞剑,许禹生前来找他。“禹生,有什么事吗?”王芗斋放下宝剑,拭了拭汗。许禹生笑道:“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杨少侯先生如今愁眉不展,遇到了麻烦事。”

王芗斋问:“什么事?”

许禹生道:袁世凯硬是请他到总统府当武术教头,杨少侯死活不肯去,但又没有金蝉脱壳之计,弄不好反而招来杀身之祸。少侯先生为此事寝食不安,日见消瘦。我去找尚云祥商议,他说你主意多,特让我来找你,让你给出个主意。

王芗斋沉思片刻,眼睛忽然一亮,说道:我倒有个办法,只是天机不可泄漏,咱们先去拜望少侯先一。

王芗斋与吴素贞说清缘同,便与许禹生来到北京城内,二人穿街过巷,穿过西单牌楼,但见军警林立,几辆黑亮黑亮的汽车穿梭而过,两边有摩托车队。许禹生小声道:“这是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的汽车,比他老子还威风,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打地洞!这世道,没法儿说!”二人一会儿便来到杨少侯的住宅。这是西四附近的一座四合院,仆人带着二人穿过影壁,前院里有一株桑树,倒坐房窗遮着白帘。穿过一个垂花门,北为正房,两边附有耳房,东西两面是厢房。正值残冬,天气尚冷,墙壁上的藤罗、牵牛已褪翠­色­。仆人领二人进了西厢房,但见古­色­古香,太师椅上坐着杨少侯,他穿一件狐皮袍子,头戴青­色­瓜皮小帽,面有忧郁之­色­。

许禹生叫道:“少侯,芗斋来了!”杨少侯道:“快请坐!快请坐!”王芗斋往太师椅上一坐,笑道:“我要为你解忧!”说着目光炯炯盯着杨少侯。

少侯先生眉头紧锁,愁眉不展,必有忧事,忧气充胸,久而成疾,于身体于练艺,皆无益处。我深知你忧在父亲杨建侯老先生出走,忧在袁世凯派人来要你顶替你父亲,充当总统府的武术教师之职。

杨少侯听了,几乎跳了起来:“你怎么知道?”王芗斋笑得更响了:“我是算命先生,焉有不晓的道理?!”

杨少侯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袁世凯乃独夫民贼,在戊戌政变中,他口蜜腹剑,出卖了维新党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光绪、慈禧死后,他欺侮­妇­寡小弱,凭借重兵要挟革命党人,逼孙中山辞了大总统之职,自己坐上了大总统宝座,乃是窃国大盗。让大家给这样的人保镖,岂不辱没了杨家的名声?!”

许禹生道:“袁世凯扬言高筑黄金台,学当年燕昭王招暴风骤雨纳士,实是网罗党羽,维持袁家天下,狼子野心,暴露无遗。前清宫老护卫、武术教头李瑞东老先生已归隐乡里,袁世凯硬是派兵副得李老先生进了总统府,李老先生家有老小,实是出于无奈,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