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炎在北京拜王芗斋为师学艺,到第二年春天,因家中有事,告辞王芗斋夫妇,回山东去了。
此时武技教练所因政局变动停办,王芗斋摆脱了繁忙的教务,松了一口气,他为了博采众家之长,决定遍访天下高手,吴素贞也非常支持他游历江湖。
这一日王芗斋与妻子依依作别,负及南游,探讨武术真谛。不久来到河南登封少室山阴|乳峰下,只见山间浓荫密匝处隐现一座宏伟寺院,那寺院地处群山环绕的千崖万壑之间,山色深幽,曲径萦回,风光绝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始知鹤驾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王芗斋跨上一座板桥,但听桥下泉水潺潺,侧目一瞧,见泉边巨石上坐着一位老人,那老人年近九旬,面如冠玉,头戴纶匝,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那老人长吁短叹,眉头紧皱。王芗斋走下板桥,来到老人面前,关切地问:“老先生,你因何叹气?”
老人徐徐答道:“我出去采药,不慎摔伤了腿,现在不能回家……”
王芗斋问:“您老家居何处?”
老人一指山间:“少林寺后就是我的家。”
王芗斋爽快地道:“那我背您回家。”说着,上前背起老人。没想老人身子好重,王芗斋觉得身负七八百斤,但他仍然拼力向山间走去。
老人问道:“后生,你因何来到此处?”
王芗斋道:“我的师父郭云深与少林寺住持林禅师是好友,我此番游历河南,正要找他有磋商武术。”
老人情不自禁长叹一声:“云深大师真是一条好汉!”
“怎么?您老也认识我师父?”
“他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足迹遍神州,谁人不晓。”
王芗斋喜形于色道:“您见过我师父吗?”
老人道:“三十年前,我在开封城白马寺看过他比武,你们师祖姬际可我也听说过,我在少林寺还曾面壁十年呢。”
王芗斋笑道:“您老还真知道不少。”忽然,王芗斋觉得身子轻飘飘的,如腾云驾雾一般,背的老人仿佛轻如絮棉。恍惚中,远处似乎传来波涛之声,眼前浮现白云重叠,琼楼玉宇中有个佳人,手横玉笛,发出悠扬之声。那佳人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如娇棠照水,翠柳扶风。头戴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衣,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锦衣裙。一忽儿,云消雾散,眼前幻景顿失,老人也不在背上,他身若轻云,隐在绿荫之中。王芗斋想:这老人功夫不凡,定是位高手。少林寺自古高手如云,不可小窥。
沿山道蜿蜓而上,来到少林寺门前,只见山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歇山顶建筑,方门圆窗,门额上悬挂着康熙御笔“少林寺”匾额。殿内佛龛中供奉泥塑弥勒佛像,龛背面立木雕护法韦陀神像。山门左右的东西掖门,是供车马入寺的边门。山门前的那对清代石狮子,栩栩如生。殿内闪出一位僧人向他施礼道:“你是来找行林禅师的吗?”
王芗斋一听,十分惊讶,心想:“真是和尚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啊!他点点头,答道:我是河北深县魏家林村人王芗斋,求见行林高僧。”那僧人道:“随我来。”说着引他进去,他们穿过碑林,登上高阶,便是巍峨的天生殿,此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上覆以绿色琉璃瓦。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东西有一座钟楼和鼓楼。大雄宝殿前,一群武僧正在练艺。十几个小和尚一忽儿两脚交叉盘坐,两腿底斜朝上,两手五指交叉按于两腿之间,掌心均朝下,两眼微合;一忽儿又侧躺地下,两臂屈肘,两手食指塞住双耳。其余四指微握,两腿并拢屈膝。僧人见他看得入神,不肯移步,笑道:“他们正在练少林童子功呢,快走吧,高僧正等着你呢。”
二人又穿过藏经阁,来到方丈院,这里面阔五间,是住持和尚居住和处理日常事务之地。因为清朝乾隆皇帝游嵩山时曾住在这里,后人又称此处为龙亭。殿檐下悬有记述中日僧人名字的元代铁钟。僧人带王芗斋走进廊然堂,来到方丈退居处,只见一位精瘦的高僧盘腿坐于木椅上,满面慈穆之色,双目微合,身穿红色袈裟,口中念念有词:“长歌游宝地,徒倚对珠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王芗斋合掌对道:“天下功夫地,明月照塔林。佛殿木鱼古,达摩面壁深。金钟盖雨霁,古井临霜阴。投宿何愁晚,艰辛窗下吟。”
高僧睁开慈目,看了看王芗斋,又吟道:“岩壑深螟入翠微,少林金碧雾烟霏。五峰屏簇禅庵小,万仞天开佛日辉。闻说九年空面壁,得逢二祖便传衣。千秋少室山灵在,曾见先师只履归。”
王芗斋又对道:“清昼人门春翠微,坐深檐溜柳烟霏。泉声流过禅庵小,云气堂生佛日辉。入夜萧条空面壁,翻阶滴沥滞游衣。今朝但有书香在,何叹先书不复归?”
那高僧听毕,高兴地说道:“果然不愧是文武双才的郭云深大师的弟子,来,快入座。”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