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向老者一拱手,点点头道:“我叫王芗斋,正是刘丕显先生的朋友,老先生如何以得知?”
老得没有说话,掸掸身上的灰尘,说道:“小伙子,屋里坐吧。”
王芗斋见老者态度和蔼,随他走进了正房,屋内朴大方,多是松木家具,王芗斋见墙上有一幅画,画面上有个药栈,一个青年正扒着门缝向外窥视,门外,一个老者正在教授后生练拳。两旁有副对联,左联是:欲识太极真谛,装哑潜入陈家沟。右联是:纵观杨氏架式,妙艺惊动北京城。
王芗斋想:这画面上明明画的是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当年装哑偷拳的故事。听师父郭云深讲过,杨氏太极拳创自直隶永年县的拳师杨露禅,他本名杨福奎,字禄禅,后传写为露禅。他以推车卖水为生,生有膂力,酷爱武术,初习红拳,练就一身硬功,往往把卸水后的水车,双手用力举起来。有一次,杨露禅给永年县城西街和太和堂药店运货,发现店里有个伙计精通太极拳,能借人之力打人,是四拨千斤,以气功制人的内家拳。杨露禅正值年少气盛,在较量比试中拜了下风。事后,他得知这个姓陈的伙计是河南温县陈家沟人,师父叫陈长兴,是位太极拳大师。于是杨露禅千里迢迢来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来寻陈长兴,欲拜他为师学艺。可是到了陈家沟一打听,才知道陈长兴的太极拳只传陈姓家族,不传外族。杨露禅于是装成哑巴,在陈家沟一家药栈当了伙计,暗中偷看陈家练拳。三年过后,一天晚上,陈长兴六十大寿之际,兴高彩烈给弟子们表演“顺风扯旗”。杨露禅看得心花怒放,不禁叫道:“好极了!”这一下人们才知道他是装哑偷拳,陈长兴见他意坚心诚,于是破例收他为徒。杨露禅勤学苦练,成为陈长兴的得意门生。
杨露禅回到直隶永县后,重操旧业,并以太和堂为基地,设立了太极拳场,药店伙计们纷纷拜杨露为师学艺。
其中药店房东武禹襄和他的外甥李亦畲也拜他为师。清朝道光年间,京都德胜镖局失掉端王托运的镖银,招聘武林名手索镖,闻名来到永年县,邀请杨露禅入避。杨露禅不负众望,一举打败对手,讨回镖银,名震京都,遂被端王聘为王府拳师。他前后失败了许许多多来访较技的武林高手和一些王府拳师,与肃王府武术教头八卦掌祖师董海川打了个平手,于是声震全国,誉满江湖,连王公贵族也纷纷递贴学艺。杨露禅想,教这些人学艺,不能泄露技击之秘密,只能根据这些人的身体素质,重新编配拳路,于是削减了高难招式,缩小动作,既适合穿衣衫、留辫子之人习练,又有益于健身的需要,创造了杨氏太极拳。
王芗斋还听师父讲过,杨露禅有三个儿子,长子夭亡,次子班侯,三子健侯,他们是杨氏太极拳的传人,压倒当时武林的名手,皆为晚清第一流的拳师。
王芗斋想到这里,对老者道:“老先生为何孤居此处,不觉寂莫吗?”
老者微微笑道:“两耳不闻山处事,一心只练养身功,有苍松云雾为伴,谈何寂寞?”
王芗斋道:“我看这壁上所绘,想您老是杨氏太极之人。”
老者听了,微微一震,说道:“你这小子想必是练武之人,你的师父是谁?”
王芗斋道:“我是形意门郭云深的徒弟。”
老者一听,喜形于色道:“原来是郭老英雄的弟子,你师父他身体可好?”
王芗斋黯然失色,喃喃道:“他老人家已故去了……”
老者叹了一口气,说道:“想当年他半步崩拳打天下,在北京城我还见过他一面,时光飞逝,他已命丧寒泉了。你来华山为了什么缘故?”王芗斋把自己来历说了,老者道:“你志在高山深谷,博采众艺,志气可嘉!”他说着为王芗斋剥了一个山核桃。
王芗斋道:“您老叫什么名字?能束教我一些太极拳拳法?”
老者道:“我已隐居多年,淡忘红尘,我不愿说出自己的姓名和来历,只恐又惹出许多麻烦……”
王芗斋见老者有难言之苦,也不便深问,他转过脸见那床上放着一本书,书名写着《太极拳论》,王宗岳著。左下方写着蝇头小楷:杨班侯……
.。xt。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