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形意游侠录 > 第44章 辞江湖东山不复起 论剑术青史有遗风

第44章 辞江湖东山不复起 论剑术青史有遗风

刘丕显慌忙摆手道:“哪里,哪里,我每日都能听到东老先生演练太极拳,听那‘哼哈’二声。”因为杨班侯一直隐居华山,从未几人说起他的身世,因此刘丕显也不知道他的来历。认为他是一位拳术家,因不愿在闹市居住,才隐逸这深山绝顶。杨班侯对刘丕显称自己姓东,故取东峰之意,所以刘丕显称杨班侯为东老先生。

这时,王芗斋发现墙壁上挂着一柄宝剑,宝剑的剑鞘呈紫­色­,雕有太极符号。王芗斋把宝剑拿下来,抽出剑鞘一瞧,寒气逼人,烁烁闪光。

杨班侯指着剑道:“这是一柄太极剑”。说着,从王芗斋手中接过宝剑,舞了一回,但见如游龙飞凤,令人眼花缭乱。刘丕显道:“东老先生最懂得宝剑的历史,说起来滔滔不绝,能说到半夜。”

王芗斋道:“我倒想听一听。”

杨班侯缓缓坐下,呷了一口茶,说起宝剑的历史:“剑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石器时代向铜器过渡时代,就有了剑器,随着佩剑之风朝野盛行,发展到剑能威天下的神兵、神器。历代,君王无不朝思暮想,渴望得到陆断犀象,水截鲸鲵的宝剑来证明自己受命于天,以求代代相传,永诏四方。在史料记载中,历史最悠久的宝剑要数上古时期黄帝的辕剑、蚩尤的蚩尤剑颛顼曳影剑和西王母的分景剑以及虞帝的匕首了。以后历代帝王铸剑成风。据说夏禹铸一剑,藏在会稽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武王铸造了长有三尺的照胆剑。周昭王更有气魄,一下铸造了五柄长五尺的宝剑,各投五岳,铭文‘镇岳尚方剑’。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干­将和越国欧冶子都是当时铸剑名师。­干­将为吴王铸剑,采五山之­精­,合五­精­之英,铸成二剑,雄号­干­将,雌号莫邪。欧冶子受越王允常之聘,铸成五柄宝剑,名叫纯钧、湛卢、豪曹、盘郢、鱼肠、钜阙。楚王得知­干­将、欧冶子在吴越铸剑的消息,急忙命大臣风胡子带重金聘请二人来楚国为他炼剑,铸成九渊、泰阿、工布三柄宝剑。”

刘丕显Сhā嘴道:“这龙渊剑就是流传至今的龙泉宝剑,是取汝南西平的龙泉水淬的宝剑,非常坚利。”

杨班侯又接着说下去:“传说晋、郑二国得知楚王有三柄宝剑,求之不得,就兴师动众把楚王城整整围了三年,最后楚王手挥泰阿剑,亲自上阵率兵出击,把敌人杀得尸横遍野,越王勾践更好宝剑,他广集剑匠为他铸造了八柄宝剑,定名为掩日、断水、转魂、悬剪、惊鲵、灭魂、却邪、真刚。吴国世传有属镂剑,吴王夫差曾使人赐属镂剑给伍子胥自尽。越王勾践灭吴后得到属镂剑,又赐给大夫文仲,命其伏剑而死。恰恰相反,吴季子的延陵剑却作为友谊的象征留芳千古,季札出使鲁国,途遇好友徐君。徐君十分喜欢季扎所佩的宝剑,想要又不好开口。季札已知其意,但因为要出使鲁国,无剑有失礼仪,所以当时没有送给他。回国时,季札专程去探望徐君,谁知他已去世,季札伤心地解下价值千金的宝剑,挂在徐君坟旁的树上而去。”

王芗斋叹道:“难怪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诗道:‘独挂延陵剑,千秋在古坟’。曹植也有‘思慕延陵子,宝剑何所惜’呢!”

“赵国宝剑也非同寻常,燕太子丹曾用百金购得‘赵人徐夫人匕首’,使荆轲刺秦王。秦始皇时,曾命工匠采比祗铜铸二剑,剑长三尺六寸,取名‘定秦’,由李斯用小篆书铭刻在剑上。汉高祖刘邦所佩‘斩蛇剑’,又名‘赤霄’。说他在南山所得,剑长二尺,为上古太上皇微时的佩刀与半沛山剑工的剑熔合铸成。高祖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下外,刃上常沾霜雪。开匣拨鞘,辄有风光,光彩照人。汉光武帝刘秀佩有‘骇犀剑’、‘斩马剑’,因其利可以斩马而得名,汉时由于被收藏在少府属官尚方处,又称其为‘尚方剑’。后来成为皇帝御用的宝剑,授予亲信大臣,凭此剑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三国时,魏武帝曹­操­曾于幽谷得一剑,长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铭曰孟德,王常服之。曹­操­之子曹丕也有一柄‘飞景’剑,能削金切玉。东吴孙权曾珍藏有韩信用过的‘赤乌’剑,后赐给周瑜。七星宝剑在隋朝盛行。隋炀帝杨广在《白马篇》诗中夸耀他的侍众都是‘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唐代有张鸦九善铸剑,称为‘鸦九剑’。白居易写诗赞道:‘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助。’唐代有一种浪剑,在铸造时要以毒药并治,几十年乃成,淬以马血,以金犀饰镡首,伤人即死。唐代剑术遍及朝野,文人、武将、道士、­妇­女,擅长剑术之人大有人在。诗人李白洒酣舞长剑。‘三杯拨剑舞龙泉。’名画家吴道子在天宫寺作画时,由于废画已久,提不起­精­神,特地把将军裴请来为他舞剑鼓气。结果奋笔立成,若有神助。宋代士人中流传着‘中夜闻­鸡­,剑光正烛牛头’、‘论诗说剑’、‘舞剑灯前’的尚剑遗风。诗人陆游‘十年学剑勇成癖’,‘少携一剑行天下’。元》明》请以来,由于元、清两代屡禁民间私藏军器,剑术在民间趋向销声匿迹;明代虽然武风兴起,唯剑术少见。清代发现一种窠见的蜈蚣剑,其鞘系蜈蚣巨壳所为,百足之痕,隐约可见。从明代流传至今的剑术,如太极剑、青萍剑、峨嵋剑、醉剑、双手剑、武当剑、鸳鸯剑等,就剑路体势而言,有工剑、形健骨遒,端庄势整,一招一势,端端正正。行剑,流畅无滞,挥霍飘洒,多行势而少停歇。醉剑,恣意挥舞,乍徐还疾,忽往复收,形如酒醉。绵剑,柔和蕴藉,缓缓不断,自始及终,绵绵相连。唉,说起我这太极剑,还真有一段故事哩!”

..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