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纵横双时空之大唐任务 >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蜀中三雄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蜀中三雄

事情的发展如李力和虚行之等楚国高层的所料!在楚军小心翼翼度过金牛栈道的时候,成都正进行着大型的倒解行动。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有成都之名。

战国时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秋,秦王派大夫张仪、司马错率大军伐蜀,吞并后置蜀郡,以成都为郡治。

翌年秦王接受张仪建议,修成都县城。

纵观历代建城,或凭山险,或占水利,只有成都既无险阻可恃,更无舟楫之利。且城址在平原低洼地方,潮湿多雨,附近更多沼泽,惟靠人力来改善。

为了城,蜀人曾在四周大量挖土,取土之地形成大池,著名的有城西的柳池,西北的天井池、城北的洗墨池、万岁池和城东的千岁池,既可灌溉良田,养鱼为粮,更可在战时作东、西、北三面的天然屏障。加上由秦昭王时蜀守李冰建成的都江堰,形成一个独特的水利系统,一举解成都平原水涝之祸、灌溉和航运的三大难题。

成都本城周长十二里,墙高七丈,分太城和少城两部份。太城在东,乃广七里;少城在西,不足五里。

隋初,成都为益州总管府,改为蜀郡。

大城为郡治机构所在,民众聚居的地方,是政治的中心,少城主要是商业区,最有名的是南市,百工技艺、富商巨贾、贩夫走卒,均于此经营作业和安居。

独尊堡解辉虽然有掌控蜀中的实权,但蜀中的事情,也并不是全部由解辉一个人说了算。

隋政解体,蜀中三大势力的领袖,独尊堡的解晖,川帮有“枪霸”之称的范卓和巴盟的“猴王”奉振,举行了一个决定蜀人命运的会议,决定保留原有旧隋遗下来的官员和政体,改蜀郡为益州,以示新旧之别,由三大势力为新政撑腰,不称王不称霸,等待明主的出现。

随着师妃暄单身入蜀中,劝说解辉支持李世民后,解辉也用尽手段取得川帮和巴盟的支持,终于整合蜀中力量,出兵荆襄而响应李世民。

虽然襄阳一战打破楚军不败金身,取得令人骄傲的战果,解辉在蜀中的地位也得到巩固,但随即而来支援汉中之战、阳平关之战,两战中蜀中方面损失人马足有四万之多,再加上在江陵的损失和襄阳的损失,蜀中已经因为支持李世民而丢掉将近十万人马,现在整个蜀中兵力不满八万,而李力更带着越打越多的楚军势如破竹强势而来,李力的强势态度加上蜀中太大的损失,已经使得蜀中豪杰对解辉的支持和响应越来越低,如今已经到爆发的边缘。

独尊堡位于成都北郊万岁池南岸,坐南朝北,仿似一座规模缩小的皇城。全堡以石砖砌成,予人固若金汤的气象。

独尊堡的一栋阁楼正厅中,解辉正黑着老脸坐在正位之上,看着对面两人目露怒光的老人。

解辉看上去大约四旬左右,长得虎背熊腰,非常威猛,虽不算英俊,往上翘的下­唇­显出他既自负而极有个­性­,站得很有气度和硬朗,今人印象深刻。

而他对面的两个老人,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手臂却过膝而长,满脸皱纹,眼中­精­光闪闪,一看就知是武功已经达到先天境界的高手。

另一个老人长大高大威猛,居然比解辉还要高上半头,虽然满头白发,但却彪悍不减,圆大的豹眼显示着他火爆的­性­格。

身材瘦小的猴王奉振,站在解辉的对面,对对面以前看着挺顺眼,现在怎么看怎么别扭的解辉,­阴­阳怪气的说到:“解堡主!难道你真的如外间传言,因为跟慈航静斋的女人有一腿,就准备把蜀中数百万百姓推入水深火热的战火之中吗!”

不能怪奉振如此对待解辉,当初解辉接受师妃暄的劝说,支持的李世民的时候,为了得到川帮和巴盟的支持,曾经答应过奉振和范卓。

蜀中虽然改变中立的立场支持李世民,但最多只是牵制金城和楚国的兵力,并不准备和这些势力结下大仇,因为虽然蜀中答应支持李世民,但楚国的李力毕竟不是好惹的主,手下二十万大军更是不败雄师,如果李世民不占尽上风,蜀中也只是做做样子,口头上和­精­神上支持李世民而已。

谁想到解辉居然摆了奉振和范卓一道,独尊堡和巴盟还有川帮的大军居然直出菱关,和楚国硬碰硬的打了起来,虽然在襄阳大败楚军,但损失之大还是令两人很有意见。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