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灵灵正传 > 第九章

第九章

江浪拍岸,船只来来往往;江风起,将清风送进了江汉城。

裴迁已在此盘桓两日,本想再向西行,听人说有一座玉姑祠很灵验,他便向城西郊行来……是西边啊。

向西行来已有一个月,他并不期望能立刻找到她,还抽空抓了一个江洋大盗,但他时时不敢忘的,便是为那张符念咒加强灵力。

阵阵香味吹来,他闻得出有花香、草香、树香、檀香、女人脂粉香;再往前定去,只见一溜低矮白墙,里头的桃花林一览无遗,还有许许多多提了香篮的善男信女,看来这里就是香火鼎盛的玉姑祠了。

他踏进大门,仿如立刻走进了桃花源,落英缤纷,花飞花舞花满天,各­色­桃花绽放枝头,红艳艳的,粉­嫩­­嫩­的,为这座庭园增添不少活泼生气;红男绿女来来去去,有的形­色­匆匆赶上香,有的悠闲坐在树下陪小孩玩耍,还有人摆摊卖平安符和香包。

这里真不像是庙宇。他收回目光,踏上青石板,朝向正前方挂着“玉姑祠”的小庙走去。走了几步,忽然心头大震。

他旋即回头,从第一块青石板踏下去,走一块,数一次,直到走完九九八十一块青石板,他也站到了庙门口。

他平息已久的心情激荡不已,抬头看去,里头供奉一尊仙女塑像,眉清目秀,只能用美若天仙来形容她的姿­色­,但她不是灵灵。

他先不进庙,而是大踏步绕到了小庙后头。果然有一个小门,他穿门而出,就看到一片青翠翠的竹林。

他再也按捺不住激|情,跑入竹林,仰头看去,尽是清凉的绿意,翠竹高耸,直入青天,仿佛巨人似地撑住了一片天。

白云悠悠,绿竹苍苍,他闭起眼,感受清风吹拂,风过竹林,掀起了海潮也似的回响,竹子互相挤撞,这支嫌那支胖,那支嫌这支碍眼——

格,格,格……她是这么形容竹子相撞的声音。

“啊……”他长长吁了一口气,眼眶红了。

灵灵啊!终于找到你了。

裴迁忍住心头激动,拿香凑上烛火,为自己点燃一束馨香。

这就是灵灵的家。这里所有的景物都跟她描述的一模一样,而且还有一桩怪事,刚刚他才进了庙,就被一对小夫妻误认为是“胡大哥”。

虽然他跟石少爷说,世上长相相同的人很多,但他无法说服自己,为何那人刚好也是姓胡呢?

神坛上的玉姑仙子能告诉他吗?

旁边的蓝布门帘掀了开来,走出一个佝偻老太婆,她白发皤皤,一身灰布补轩衣裙,脸上满是斑点和皱纹,嘴巴又皱又瘪,看来年纪很大了。

她不是别人,正是玉姑仙子的本尊,胡灵灵。

妈呀!老婆婆一见到裴迁,立刻吓出一身冷汗:心脏咚咚狂跳。

是他!怎么会是大个儿!但她不敢再看第二眼,只能垂下眼帘,以极大的定力抑住快要跳出嘴巴的心跳。还好,老婆婆眼皮下垂得厉害,看不出眼神,脸上皱纹也多得可以挡住她瞬间的惊惶。

她既然出了房间,再突然转回,就显得矫情,更何况她已抹掉他的记忆,他早就忘了她,且她现在是管事婆婆的身分,她怕什么怕呀?

她定下心神,也不招呼他,故意慢慢走着,直接坐到管事婆婆的椅子上,一改在神坛边会多讲两句请人捐钱做功德的话,抿紧了乾瘪的嘴巴,老僧入定,谁也不看。

“我可以求一支签吗?”最不想看的人来到面前。

“求什么?”

“寻人。”

“寻什么人?”若是海捕文书里的大盗,或许她可以帮他。

“寻我的妻子。”

“可也。”老婆婆声音沙嗄。“你先掷茭,看玉姑仙子给不给求。”

妻子?他竟然成亲了,她当然是不给求了!

不对啊,他忘了她,娶妻自是正常;可他吻过她,怎能再去吻别人呀……压抑六年的凡人情感陡然涌出,她暗自咬牙切齿,嫉妒得冒火。

裴迁哪知管事婆婆的心事,取了杯茭就丢。

老婆婆眼睁睁看着空中伸下一只戴着金­色­镯子的长手臂,指头灵巧一转,硬是将杯菱翻成了圣杯。

臭哪吒!回去玩你的风火轮,不要玩老娘的杯菱。她暗中传声大骂。

我偏爱玩!好好玩喔。那只长手臂又将第二个杯菱翻成圣杯。

第三次,裴迁当然还是掷出圣杯。

老婆婆不得不装模作样,眯眼看着地上的圣杯。“既然玉姑仙子允许,你自取一签吧。”

裴迁自签筒取出一根竹签。不同于孝女庙,这里的签诗是写在上头的,他恭敬地将竹签奉上给老婆婆。

“自己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裴迁看了,了然于心,应该就是玉姑祠没错了,但他还是问道:“能否请婆婆为晚辈解签?”

老婆婆心底气得半死,这又是哪吒使弄的签诗!她明明将他的签诗变为“排云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逼,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可到了他手中,竟然变成了“不识卢山真面目”,这不就指明了她就是他要找的人吗!

不!他忘了。她气恼下已,她怎会一再忘记他忘了她的事实呢?

“我不会解签。”她冷漠地道:“你去庐山寻人吧。”

“婆婆听过姑儿山吗?”

“没听过。”

她再度受到惊吓。他不可能记得姑儿山的。今天有太多惊奇了,她五百年的心脏是老了,承受不起了。

但她眼不抬、手不动,又如老僧入定般,乾脆装死诈睡。

裴迁凝望管事婆婆,抑下心里的疑虑。老婆婆这么老,衣服这么破旧,讲话和动作十分迟钝,她不可能是灵灵;灵灵聪明灵巧,更爱漂亮,不时就要换一套不同花样的红衣裙,她一定不愿变成老太婆的。

他不敢惊扰睡着了的管事婆婆,将竹签放回签筒,悄悄地走了。

下弦月勾开了满天乌云,月光惨淡,江汉城一片昏暗。

小白狐有气无力地趴在屋顶上,两只圆圆黑眸黯然失神,不断地掉出大颗泪珠,掉呀掉,泪水滴上了屋瓦,聚成小小的咸涩水洼。

大红狐坐在他身边,看到小弟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她也难过。

她已经讲太多了,但小弟陷得太深,不像她当初抽身得快……唉,快吗?要是快,她就不会有种种矛盾的心情了。

这些日子以来,发生了很多事。小弟为了救曲柔,变身为已经摔死的石伯乐,开开心心地在石家过他的太少爷生活,混吃混喝,没想到假戏真作,越玩越起劲,不但专心经营石家事业,还喜欢上了曲柔。

她不断苦口婆心劝小弟,修道重要啊,但她说不动兴匆匆筹办婚事的小弟,便改而威胁恐吓曲柔,警告她,要是她真跟小弟成亲了,就会害得小弟魂飞魄散,永不得成仙,甚至也没办法当人。

曲柔果然聪明,找来了他大哥曲复和裴迁,在小弟面前搬演一出爱裴迁、害怕小弟是狐妖的戏码,然后她再现身悲伤不已的小弟身边,加油添醋,终于让小弟放弃了留在人间娶妻的美梦。

向来破坏姻缘皆是有损功德,她可以想像得到,她的功德簿又要出现好几页污渍了,可她宁愿坏了功德,也不愿小弟重蹈覆辙。

功德,可以慢慢修,但坠入了人界,陷进了情障,便是万劫不复,难以再清心修行。

她告知小弟和曲柔的每一句冷言冷语,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裴迁的出现,破坏了她六年来的清心自持;变个裴迁出来玩玩和真的裴迁现身,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真实的他,有血有­肉­,有她熟悉的热度,有她难忘的醇厚低嗓,在在都令她心火难耐,无法静修。

尤其刚才曲柔哭得晕了过去,裴迁倒是很顺手就抱起她。呵,呵,呵!反正他很习惯抱女人嘛……啊!哼哼,她的妒意又冒出来了。

可怕的人界情感啊,不但让人毁灭,也让仙迷失。她望看单薄清冷的下弦月,警惕自己勿再陷入泥沼。

她和小弟离去后,或许,裴迁和曲柔就可以凑成一对;不对不对,大个儿还要找他的妻子,那是谁?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在寻她?

不可能。

小弟还在哭,她狠下心,不劝也不看,反正泪流乾了,就不再哭了。

不过,她倒有些担心曲柔,哭得那么激动,恐怕乱了神志;她是唆弄她离开小弟的始作俑者,该去关心一下她的情况。

是看曲柔还是看裴迁呀?内心有个小小的声音在问着。

管他的!大红狐飞奔而去,修长丰腴的狐身划过夜空,消失不见。

曲家屋顶上,大红狐将自己藏在屋脊­阴­影里,观看院中动静。

曲家女眷忙进忙出,有的探望,有的照顾,有的着急哭泣,裴迁站得远远的,直到曲复从曲柔的房间出来,他才过去询问。

“曲姑娘还好吗?”

“大夫说没事了。”曲复抹了一把汗。“说柔儿是心神失调,给她喝碗养心汤,好好睡一觉就行了,我内人正陪着她。”

“这我就放心了。”

“呃……你不去看吗?”曲复欲言又止。如果妹妹真的喜欢裴迁,那么,给她瞧瞧他,或许有助她的康复。

裴迁记得在江边再度遇上石家小夫妻时,石伯乐当众求婚,曲柔羞涩欢喜,小两口甜甜蜜蜜的,曲柔怎会一下子就不愿嫁了呢?而且她哭得太过伤心激动,又搬出狐仙的说法,在在令他内心存疑。

“不。”他婉拒道:“令妹一时心神不安宁,我不想加深误会。”

“喔……”曲复打从心底不愿妹妹嫁给石伯乐那小胖子,又试图制造机会。“要不,你去帮柔儿把个脉,看大夫开的药合下合。”

“曲兄,你忘了,我不会治病。”

“对了!”曲复也觉得好笑。“我又忘了,你不是胡不离。”

在江边初见曲复之后,裴迁才知道,那位“胡大哥”叫做胡不离,曾经背着长剑和包袱,亲赴曲家拿走“他”借给曲柔的一双绣花鞋,顺道医好曲老爷多年不愈的咳症,所以曲复才会对他一见如故。

胡不离,狐不狸,他很容易拆解出这名字的意思;加上一双绣花鞋,他几乎可以确定,这位胡不离是灵灵变的。

而曲复将错就错,硬请他来曲家作客。他来到曲家,解开了“胡大哥”之谜,但其它谜团,他仍得到玉姑祠去寻求解答。

“曲兄,不好意思,能否为我解这支签诗。”他从怀里拿出一支竹签,递给曲复。

大红狐见了,龇牙咧嘴的,爪子抓了抓。哇咧!大个儿斗胆偷走她玉姑祠的签诗,以为老太婆耳不聪目不明就好欺负的吗!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下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曲复读了下来,又将竹签翻过去看着。“这好像是庙里的签诗牌,哎呀,就是玉姑祠的嘛。”

“的确是玉姑祠的。”

“管事婆婆没帮你解签?”

“我这几回去,没见到她,不然就是在忙其他香客的事。”

“怪了。你别看她不爱说话,她一开口就要人乐捐银子做功德。”曲复心有余悸。“不知不觉,只消她稍加掇弄,你就会在玉姑仙子面前发誓说要捐多少银两,她真的没要你乐捐?”

“没有。”裴迁问道:“曲兄,这诗……”

“喔,这是讲月光的诗。”饱读诗书的曲复搬出他的学问。“你看挺生动的,月光着上了帘子,当然卷不起来了,照到捣衣砧上,捣掉又出现。若问病,月光总是不走,病不好;若问功名,如月光黯淡;若问婚姻,这离人两字就触霉头了;若问远行,嗯,这个月亮到处有……”

“太少爷,小姐醒了,少­奶­­奶­要您进去。”一个丫鬟过来禀告。

“裴兄,先失陪了。”曲复匆忙离去。

裴迁站在庭院中,反覆低诵诗文。他问的是灵灵的近况,能否解释为她像月光一样徘徊不去,随处照看他、保佑他,可他却卷不着,也拂不到?

他仰看下弦月,弯弯一勾,像极了撇嘴闹脾气的她。

月缺了,总是会再月圆;她为他生命画了一个圆,他从此珍藏在心。

他轻露淡淡的笑意,伫足赏月;大红狐躲在­阴­影里,也望向那一弯不怎么好看的月亮,很快地,视线又回到了那张粗犷中带着柔情的脸孔。

为什么要这样盯着他呢?她自问,但仍是痴痴地看着笼上淡柔月辉的他,无法给自己答案。

一百年前,江汉城出现一个温柔美丽的姑娘,名唤玉姑;她不只人美:心地善良,医术更好,遇有贫苦人家生病,一律免费诊治,即使碰上长了脓疮的叫化子,她也不畏恶臭,以极高明的医术治好顽疾,还赠金安顿他们的生活。她仁心仁术,颇得百姓的爱戴;有一天,她告诉徒众,她要离开了,随即祥云升起,香雾满室,玉姑就不见了。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