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科技修仙录 > 第一卷 天降福缘入仙途,百样门径寻长生 第十七回 由气论及精与神,心悟恍明上三药

第一卷 天降福缘入仙途,百样门径寻长生 第十七回 由气论及精与神,心悟恍明上三药

“气其实就是一种东西,只不过没有具体的形态,不像锅碗瓢盆一样有具体形状,能给人那么直观的形象,但它也不是如很多人想的那么飘渺,反而就以各种形态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只不过是平时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乾正阳又想到:那所谓的“神”、“­精­”是否也跟“气”一样,或者说根本就是“气”,只是因为形态或者存在的部位不同而被冠以了不同的名字呢?

古典有曰:“神者何?即妙明知觉之心也。此心非血­肉­有形之心,乃虚灵无形之体,在五行属火,八卦为离。离有乾之二阳光明于外,坤之一­阴­虚静于中。玄妙莫测,变化无穷,故名曰神。

神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神,元神也,后天之神,识神也。先天固有之真­性­,本寓于先天元神之中。因私欲熏染,神失其初。神之所发,渐与­性­反。­性­即为质所蔽,斯为后天神矣。先天之神静而完,后天之神动而亏;先天之神灵明与­性­合,后天之神昏暗与­性­离。昏暗则元神不觉,故发诸妄;灵明则诸妄寂灭,仍还先天。

古云‘人心死,道心生’。道心者,元神也,人心者,识神也。道心亦即先天真­性­,人所同有,不同者后天之人心耳。欲死后天不同之心,必有种种不同之法。我无不同之心矣,即无需不同之法也。”

由此可见,修真者所说的“神”换成我们通俗的理解就是“脾气”。先天之神即是元神,就是一个人的真­性­情,而后天之神即是识神,乃是人受到成长过程遭遇之事影响改变之后的脾气。比如说,一个人生下来之时是个很好动活泼之人,那么“好动活泼”就是他的元神;而后来受到家人教育或者其他事情,让他逐渐的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之人,那么“沉默寡言”就是识神。

元神,原本之神;识神,认识之神。如此可见,“神”是“­性­”,即脾­性­;而“气”是“命”,即生命。现在的修真者讲究“­性­命双修”就是既修“神”,也修“气”。那么“­精­”又是什么呢?

所谓“­精­气”,“气”乃是“命”,那么“­精­”是否也是“命”呢?乾正阳想着想着,脑海里忽然冒出了“灵魂”、“­肉­体”等名词,恍然大悟道:“神即是灵魂,气即是生命之能,­精­即是­肉­体之源。”

也就是说,人们所谓的灵魂便是修真者讲的“神”,也是所谓的“灵识”、“­精­神力”、“元神”。人们常说“活人有生气”的“生气”、“生命之能”等即是所谓的“气”。而“­精­”就是­肉­体,不过这并不是说“­精­”本身就是­肉­体,而是说“­精­”乃是­肉­体存在和生长的本源东西。

神,控制生物的思想;­精­,控制生物的­肉­体;气,连通二者而肩负调节滋养二者之重任。修神,生物的灵魂才会更加稳固,思维才会更加敏锐,才会变得更加聪明;炼­精­,必先练­肉­体,­肉­体强健了,­精­气就旺盛了,­精­旺,则体更强;练气,则后援强劲,不会因为“修神”或“炼­精­”而导致­肉­体后继无力,虚耗本源,最终枯竭。

“神有知而气无知,以先天之元神游注先天之元气。神气既交,渐由否而转泰,由未济而既济。凡息停,真息生,一阳萌动,大地回春,氤氤氲氲,气逆轮转。坎中之一阳,过化离中一­阴­,化之既久,变为纯乾。始则以神练气,以气化神,继则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飞腾云霄,倾刻万里,隐显变化,所欲随心。贯金石而无阻,入水火而无碍。身外之身,即神与气­精­,混合为一之化身也。”(纯乾即纯阳;坎离乃八卦卦象,代表水火,这里坎中一阳离中一­阴­均指“神”。)

也就是说,修神、练气、固­精­,三位一体,­精­、气、神相合相融才能修的真身,成就大道。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