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贤妃”回到临安,下的第一道诏喻,是封“赵眘”为普安郡王,赐王府一座。“高宗”无子,世人皆知。宫人素传“高宗”格外宠爱外子“赵眘”,现在“太后”又对他青眼有加。应该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前途不可限量。原先照大家的猜测,“韦贤妃”会向“高宗”建议,想办法迎回钦宗。但是“韦贤妃”绝口不提此事。自从“韦贤妃”归来,“高宗”经常前往探望,有时两人在房里一呆就是半天。“高宗”的“孝心”不由让臣下称道,成为一时的美谈。
这年,杨过15岁,在深宫中呆了十年。已经由一个不知事的孩童,成长为翩翩少年。杨过虽对父亲杨康的所作所为,并不全都赞同,但其毕竟是自己父亲,也不好公然反对。以他的性格,对权位并不看中,虽然以后很可能当上皇帝,但在内心深处,更喜欢自由自在,闲云野鹤的生活。在深宫中的十年,对他来说,无异于居住在“活死人墓”中。与世隔绝,封闭难出。
不过现在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他可以光明正大地现身于世人面前,虽然名义上却是另一个身份。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人生的新起点。
盛夏的临安风景怡人,莺红柳绿,莲湖荡波。杨过如同情窦初开的少女,对新奇的事物感觉是那么美好。不由玩心大起,到处游逛。骑着高头大马,前呼后拥也很是威风。旁边的行人游客得知这位就是蒙受圣宠的郡王爷,以后最有可能的皇位继承人,纷纷赶来,围在路边观看。尤其是一些年轻姑娘,秋波频送,希望王爷能注意到自己。杨过已经略通男女之事,对这种目光很是受用,不禁有些飘飘然。
当行到西湖断桥时,前面桥中央突然出现一个白衣道姑挡路。杨过定睛一看,好一个绝色佳人啊。看上去也只有15、6岁的样子,却美得让人窒息。杨过有些奇怪,问道:“这位仙姑,为何拦住本王去路。”
那女子却说:“我是你的姑姑,今天正好到了这里,想和你谈谈。”
杨过心里纳闷,想到:“这女子年纪尚小,竟然自称是自己姑姑,也不知是真是假。只听爹妈说过,本家四代单传,人丁稀少,上一辈中爷爷叫杨铁心,奶奶叫包惜弱,早已亡故。其他亲人一概不知。不过,看她也像是修炼之人。难道是自己的某个远房表姑?”
于是说:“既然是本王姑姑,那么在这说话不方便。不如到舍下一聚。”接着跳下马来,将马牵到那女子跟前,又说:“姑姑,请上马。”
那女子笑说:“不错,挺知礼的。”说完一跃上马。杨过一路牵着那马,往府里走去。旁边的路人都是不解,想来这女子应该是秀王赵偁的族中妹妹。因为徽宗的女儿——大宋的公主,全没在了金人那边,无一能够回来。本来还有柔福帝姬是个例外,不料却是他人伪冒。
杨过到了王府,马上将“姑姑”引进内室,摒退他人,密谈起来。杨过问:“不知姑姑,从哪里来啊?”
姑姑说:“我从天山而来。”
杨过一拍大腿说:“哎呀,姑姑,怪不得我一眼就觉得你像仙女。果然是在名山修炼,不食人间烟火啊。”
姑姑说:“哪里,你还真会哄人开心。”
杨过说:“还未请教姑姑芳名。”
姑姑说:“我的名字叫小金,不好听。你可以唤我‘恭福姑姑’。”
杨过说:“这名称好耳熟啊。恭福?……难道你是恭福帝姬?!”
姑姑说:“就是啊,所以我说,是你姑姑嘛。”
杨过暗想,原来是徽宗最小的女儿,也是赵构的妹妹。自己目前是“赵构”的养子,这样算来,确实是个“姑姑”。不对,根本就是个“假姑姑”。
这与之前设想的完全不同,搞得杨过一时也没绕过弯子来。
姑姑见杨过在那发呆,就问:“你怎么了?”
杨过回过神来说:“哦,没什么。我们俩年纪相仿,却是姑侄,感觉挺怪的。”
姑姑说:“在山上,因为我是公主,大家都叫我‘小龙女’。你若是不习惯,也可以叫我‘小龙女’。我们之间不用讲究辈分。”
杨过说:“姑姑说笑了。怎么说你也是我的长辈,我不好那样称呼你。”
小龙女说:“你会道法吗?”
杨过一顿,说:“没学过。”
小龙女说:“那我可以教你。”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