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源:““没事没事,我一个人能行。”
张佳豪:“到了回个电话。”
“大哥,那我走了。”张哲源向大哥张佳豪辞行,随即又向红点了一下头,“红姐再见!”
张哲源给这个叫红的女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临别红又谆谆告诫:“小弟,我们等你的好消息。记住,追女孩子一定要胆大心细。”
从市安门到顺义,坐公交车需要三个小时的路程,而且中途还要倒一班车。张哲源到顺义时已经日薄西山,就在公交车上又发生了一件小事。
公交车在梨花岗站牌停了一下,上来三个青年,年龄差不多,都二十来岁。带头的短发青年失望地扫视了一下车内已是座无虚席,只好抓着车门口的金属立杆站着。车内有些颠簸,站着的乘客随着车慢慢摇摆。三个青年好像喝过酒,有些站立不稳,还不时擦碰到别人的肩膀。特别是短发青年站得似乎有点累了,一ρi股跌坐在车门旁放的纸箱上,就犹如坐在沙发上似的,笑地美滋滋的。
“起来。”
一个年轻的女孩儿呵斥道,厌恶地盯着眼前的短发青年。
短发青年愣了一下,刚找到点儿舒服的感觉,就被女孩儿的呵斥声吓了一跳,敢情坐的纸箱就是女孩儿的行李。
公交车继续行进,除了马达声,车厢内并没有人说话,一点小事并没有影响到张哲源归心似箭的心情。他不时地看向车窗外的夜幕,真想Сhā上一双翅膀立刻飞向前沙峪村,飞向三杉欣欣家园。越接近目的地,他就越心促,就越有些迫不急待。
“把你的手拿开。”
车内再次响起女孩儿的呵斥声,乘客们好奇的目光纷纷注目过来。
原本女孩儿和短发青年都扶着车内同一根金属立杆,不知什么时候,短发青年的手已经滑落到女孩儿的手上,并再次激怒了女孩儿。
女性在生活中属于弱势群体,随时随地都可能会遭遇到社会各方面的欺侮,除了自身要自强不息,但凡有正义感的人都不会袖手旁观。
如果是在古代,或许会有行侠仗义的侠客挺身而出,为女孩打抱不平,也许还会出手教训这个不规矩的青年。而在二十一世纪,张哲源表现得也很出色,让人们看到了正义仍存在这个社会。
车内发生的事张哲源看得是一清二楚,无论短发青年是在蓄意占女孩儿的便宜还是无心的,他都不会再坐视不理了。女孩就站在他身前,他毅然站了出来,对女孩儿说道:“坐我这吧!”
女孩儿很感激,向张哲源说了一声谢谢。
车内出现紧张的一幕,短发青年恶狠狠地瞪着张哲源,好像是在嗔怪他多事。张哲源毫不回避短发青年的目光,两人针锋相对,随时可能会摩擦出暴力的火花。短发青年的两个朋友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要生事,万一引起公愤是很不明智的。
回到目的地,张哲源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哥张佳豪打电话,也不只是报平安。他说:“大哥,今天我有点失态,代我向红姐说声抱歉。”
张佳豪在电话的另一端说:“没事,把你自己的事办好就行了。约她出来,向她表白。”
张哲源:“知道了。”
张佳豪:“我和你红姐现在已经同居了,你也该拿出点胆子来,别连一句话都不敢说。”
是勇敢的面对还是怯懦的放弃,张哲源左右为难,几经思索还是不能作出任何决定,因为每一个决定他都感觉负担和承受不起。
孤立无助的时候,张哲源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对着未知的天空狂吼,以缓解压抑的心扉,释放内心的悲苦。这晚,他向着天空大声地呼喊:“小薇,我爱你!我爱你!”
繁星点点,吼声在无尽的夜空穿梭,悲痛而又无助。这是张哲源最孤独的告白方式,痛定思痛,他再次选择了放弃。
10月15日,三杉欣欣家园第二期工程楼层如期封顶,工地放鞭炮庆祝,莫不欣喜。
中都成公司前,经理和书记带领众员工注目观望,个个笑容满面。张哲源也在其中,只是笑容有些牵强。时间强制性地把他和王若华推向了告别的边缘,等待中的幸割终还是要尘埃落定的,一天看不到事情的结局,他就一天天郁郁寡欢。
人群退去,张哲源开始工作,在水池前和王若华不期而遇。水池前是两人惟一相聚的地方,好比是神话中的鹊桥,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牛郎和织女每年才能见上一次面,相对来说,张哲源和王若华还是幸福的,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
王若华在静静地洗漱,张哲源则凝神望着远方,就像在上演一场情感哑剧,打过很多招呼,他们似乎忘了还可以说点别的。无声胜有声,在此刻招呼一声仿佛真成了多余的,或许他们正在用一种最独特的方式交流——感觉。感觉是很微妙的,不可名状,也许心有灵犀的人才能体会到彼此内心的喜悦和惆怅。
“今天天气不错嘛,风和日丽。”
张哲源打破沉默,冲近在咫尺的王若华笑了一下。
王若华应了一声,扬起嘴角追随张哲源的目光望向天际。
天空湛蓝,云淡风轻,犹如两人愉快的心情。张哲源、王若华比肩而立,又沉默在两人的世界里。因为离得很近,他们几乎可以感觉到彼此的气息。
10月14日一整天,王若华都没有看到张哲源影子,此刻她转过身来直接面对着张哲源,好像要弥补上昨天的担忧和失落。而张哲源只觉得胸腔内翻江倒海,有万股激流在澎湃,只要一扭头就可能碰到王若华的脸颊。面对王若华的柔情,他再次被征服,说什么放弃都是自欺欺人的话。
工地上无端地刮起一阵狂风,席卷着沙尘向两人快速袭来,两人却视若无睹,丝毫没有躲避的举动,也许为的就是能在一起多待一会儿。张哲源站在受风的一面,肩负着一个男儿遮风挡雨的责任。虽然他没有伟岸的身躯,未必能为王若华遮挡住每一粒风沙,但在王若华眯缝的视线里,就像山一样屹立着,在风沙中丝毫没有动摇。
狂风掠过,王若华再次扬起嘴角,似乎体会到被呵护的感觉。(.html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