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楚军,刘邦率军团打下声名。温和式领导,竟使他成为可以与项羽抗衡的平等力量。他本是别人手中的棋子,也懂得如何掌控自己命运,不逞强,反被委以重任,这恰是老子《道德经》所言:无为胜似有为。拥有了声名的刘邦,又怎样一步步取得天下呢?
秦末混战,群雄奋起,各路军团纷纷起义,要么自立门户,要么归附大主。刘邦和张良投奔楚王景驹时,楚北的战情已相当紧急。秦王的最后力量章邯的部队,杀伤力极大,已经占据了有利形势。
这次投奔,刘邦算是看走眼了。楚王景驹的根据地在楚北,距离章邯“骊山众”较近,备受章邯的威胁,而且得不到江南地区反叛军的普遍支持。所以,刘邦在此时选择了这样一个没有前途身处困境的老板,应该不是明智之举。
好在战乱机缘多,只要是人才,总有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刘邦后来投靠的项梁、项羽叔侄军团便是强势力量。他们在会稽郡起义,由于离秦国的中央最远,势力的扩展也最为成功。项梁叔侄很快就拥有了整个会稽郡。
项梁、项羽叔侄是怎样的人呢?他们在刘邦成就大业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推波助澜的作用?
刘邦自上次西进交战秦军之后,退返回城,重整军力,三日后带兵攻打砀,获胜后收编砀地兵士,得到五六千人马,接着又攻下梁国邑县,回到家乡丰邑。然后刘邦听说项梁正在招集人马,便率军前来投奔。其余景驹残余力量也都被项梁收留,自此楚军全归项梁节制,项梁、项羽的队伍成为抗击秦军最庞大的一股力量。
对于刘邦来说,从此他拥有了更多的历练机会,项梁提供给他的舞台,比之前的沛县广阔了许多。刘邦加入项梁掌控的楚军之后,经常随项羽一起打先锋战,渐渐成了气候,在军中也小有名气。但是军队庞大,难免分心。楚军内部的分裂慢慢显露出来,而刘邦却成为内部争斗的一枚棋子,对他来说,这是件幸运的事情。
每一个参与战争的军队都希望能够在战争中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刘邦加入项羽军团,是因为看中项家军团势力强大,前途无量,而且刘邦也想在军队中混出个名堂来,至于当时是否有与项羽相争的目的,史上没有记载。但是,以刘邦的自知之明,那个时候的他,应该还没有动过反项羽的念头。生性宽容的刘邦,不是急功近利的人,他懂得积蓄力量,增加资本。
刘邦跟随项羽四处征战,一切都还是听项羽的指派。至此,刘邦还没有完全的自主权,只是跟在项羽的身后,做他的辅助者。对于刘邦来说,项羽是个太耀眼的光环,罩住了他,也挡住了他的发展之路。刘邦需要一个独自掌控大局的机会。不久,这个机会就来了。
项羽军团北征,与秦军大战。由于种种现实原因,秦军节节败退。项梁眼见形势一片大好,不免有些大意,骄傲起来。这种状况,楚军中有一位睿智之士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就是随着楚怀王投入项梁阵营的原楚国长老宋义,因受到项梁的嫉妒与排斥,与项梁面和心离。宋义感觉项梁的大意有可能毁了楚军,他必须要找到一个人来牵制项家军团。不久,项梁果然惨败,而且不幸阵亡。倒是项羽在悲愤之中,不忘记大局,他编集溃散的兵士,安抚军心,将军队驻扎在彭城,并接来楚怀王,以此为都。
这个时候宋义出场了。他暗中劝楚怀王趁势夺回军队的主导权,以架空“项家军”。楚军内部分裂局面愈加明显,在宋义的规划下,楚怀王正式合并项羽和吕臣军团,自任总司令。刘邦这时候被抬了出来。
宋义急于寻求可以牵制项羽的力量,于是大力培养刘邦带领的军团,刘邦因而在军中的地位急速窜升。刘邦为什么会被宋义看中?这得归功于多次来的征战。刘邦加入项羽军团后,经常跟项羽一起打先锋战,大胆无畏。虽然性格随和,但是仍然表现出独立作战的能力,立下不少功劳,在军中也小有地位。而且正因为刘邦与项羽的管理风格完全不同,宋义才觉得刘邦有可塑性,值得培养,时间久了,刘邦必定可以与项羽相抗衡。这样的局势当然有利于刘邦。之前随项羽作战,总是在做项羽的左右手,如今被宋义扶植,成为领路者,对他来说,又是个机遇。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