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立皇权,整肃朝纲,朱元璋大肆制定典律,用以约束朝野上下。他用铁血手腕,惩治贪官污吏,消去中上阶级,意图建构理想农村社会。在他高举的屠刀之下,也有枉死的良民无数,对还是错,历史自有评断。
是不是得了天下,就从此太平?历史证明,每一个新王朝的建立,都同样是动荡不安的时期。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总结了元朝败亡的教训,认为元朝纲纪废弛,官吏放纵,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农民大起义,元王朝崩溃。为此,他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基于这样的认识,“重典治吏”成为明代特别是明初为政、立法的指导思想。
纵观历朝历代皇帝,有明以前,除了两汉、南宋三朝皇帝较为重视法制外,其余的皇帝,无一有如朱元璋那样重视法律。其对法律的思考和见解,可以说是独步古今。
铁血治朝,朱元璋惩治不良官吏的同时,带来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明代法律草创于洪武建元以前的吴王时期。吴元年(1364年),朱元璋就曾指令李善长主持修律,要求做到既简且严,并亲自“酌议”,颁有《律令直解》。建国初年,令刘惟谦等制定《大明律》,经过多次修改删定,颁行全国,奠定了立法的基础。明律“视唐简,而宽厚不如宋”,贯彻了“刑用重典”的方针。朱元璋认为吏治腐败是严重弊病,“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因此,明初治吏的重点在于惩治贪官污吏。
从洪武十八年开始,朱元璋亲自制定、颁布《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主要是为了惩治贪官污吏、地方豪强侵扰百姓等问题。四编大诰共二百三十六条,其中惩治贪官污吏的竟达一百五十条之多,而且极其严厉,共罗列有凌迟、枭首、夷族等惩罚,其严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朱元璋还陆续颁行了《臣戒录》、《武臣保身录》、《皇明祖训条章》等多种要求诸王和各级官吏遵纪守法的戒律和文告。对犯罪官吏除使用凌迟、枭首、种诛(即族诛)等刑罚外,还使用抽肠、剥皮、挑膝盖等各种非刑。对于贪官污吏,更是加重惩办。继位之初,便将官吏贪污犯笞罪以上的,一律押到凤阳屯田,一时多达一万多人。然后,又曾多次组织全国范围的对贪官污吏的甄别和清洗,每次逮捕处死的人达数百以至成千上万之多。
朱元璋最有名的刑罚是“剥皮实草”,他下令各州县设立“皮场庙”,犯人处决后实之以草,制成|人皮草袋悬挂于官府门前,以示警戒。除此以外,各种惩罚花样辈出,受刑者要尝尽肉体痛苦方才来个最后了断。
酷刑之下,人人自危。当时官员们竟用鸠血染衣带,一有捕拿,即吮带而死,以免受酷刑折磨。朱元璋的严刑治国,让众多的贪官吓破了胆,但即便在这样的恐怖之中,竟然还是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铤而走险。
在大明王朝建立不久,就接连有三起惊天大案,第一个案叫做空印案;第二个就是郭桓案;洪武三十年,1398年,又发生了一个大案。这个案子说它大,不是因为涉及的金额或者范围广泛,而是在这个案子当中朱元璋表现出了他的果断和坚决。什么案子呢?欧阳伦驸马案。
朱元璋大肆查办三大案,醉翁之意在于什么?
在杀人无数的血腥背后,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怎样的官员竟然敢在如此恐怖的统治中依旧以身试法?那么,朱元璋实行严刑竣法惩治贪官污吏达到了什么目的?产生了什么结果呢?当时很多人对于朱元璋的严刑酷法非常不满意,实际上是人人自危。朱元璋严刑峻法惩治贪官污吏,使明朝的官吏队伍得到大大的澄清,他保证了明初统一事业的实现,保证了明初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是他留下的严刑酷法也给后世开了恶劣的先例,那么他究竟又采取了哪些手段来杜绝更多的贪污腐败呢?在洪武年间竟然还发生过几桩惊天动地的大案。这些大案又是为了什么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