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还积极制订了各种制度:如《太平军目》、《太平条规》、《天命诏旨书》及《太平礼制》等,其中,《太平军目》及《太平条规》是军事著作,对军队的编制,供给和纪律都有规定,它使得太平军的组织更严密,战斗性更强,成为以后太平军能朝气蓬勃,战胜敌人的重要原因。
太平军在永安停留半年,清军的重重围攻,令他们逐渐弹尽粮绝,局势险恶。1852年4月3日,洪秀全下令突围,发布了《永安破围诏》,号令全军“男将女将尽持刀”,并且给军民描绘了一幅太平天国“小天堂”的愿景:“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Сhā花。”
在这种愿景的激励下,太平军与清军顽强作战,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其间,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并没有阻止太平军的发展势头。
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太平天国的历史更是决定于人民群众。太平军转战湖南途中,洪秀全主持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讨胡救世安民谕》和《救一切上帝子女中国人民谕》三篇檄文,揭露清政府的腐败与罪恶,阐明太平天国“扫除妖孽,廓清中华”的宗旨,号召广大群众纷纷响应。
文人出身的洪秀全,很懂得思想的力量。他始终贯彻的是以理服人,凝聚力即产生于他的一篇篇文章里面。比起清政府的腐败,坚持公平的太平军队伍,的确算得理想王国。这枝良木引来越来越多的栖息者。湘江上的纤夫、船工,码头上的挑夫、搬运工;城镇中的铁匠、商贩、木匠,以及郴州、桂阳山区的煤矿工人,都纷纷踊跃加入太平军,队伍迅速壮大,到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后,队伍增至50万人。
2月,在洪秀全一次又一次强有力地鼓舞革命群众的斗志下,太平军如有神助,50万大军从武昌出发,水陆并进,浩浩荡荡,沿江东下,冲过了重重铜关铁卡,真可谓是“两岸雄兵,旌旗蔽日,战鼓声声;千船战将,帆幔蔽江,乘风破浪”。太平军所到之处,沿途清军“文武弃城远避,兵勇闻风先散”,20多天里,义军连克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以势如破竹、排山倒海之势兵临南京城下。
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进入南京城,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在军事上、政治上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对清朝统治集团给予了极大的打击。
攻和守要双管齐下,洪秀全用了何种谋略?
新王朝建立,与大清政权正面交锋。洪秀全崛起。
这一风云事件,引起中外各界的重视。马克思从他所擅长的政治经济学角度先行锲入,剖析清朝因鸦片战争后内外交困而导致逐步解体的深层因素,并信心十足地预言道:“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不久,受老战友影响,恩格斯也兴奋地写道:“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到底洪秀全的路会走多远?中国人关注会否有本质改变,外国人则关注会否波及自己。
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
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北伐将士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逼近天津,行程千余公里,攻克几十个城镇。
当北伐军进军北京时,朝野震动。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京中官吏则卷起金银细软,逃迁出城达3万户之多。北伐军犹如惊蛰之春雷,震撼了华北大地。然而,由于严冬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太平军孤军深入,后援不济,犯了兵家大忌,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尽管如此,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将士不畏强敌、视死如归,向世人展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