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界黑气俱尽,人民安乐,众将入三十三天,朝玉帝,奏说前事。玉帝大悦,赐绣墩同坐。玉帝曰:“今幸黑气收完,卿可带众将去守把南天宝德关。不可迟误,恐有妖往下界扰乱。”姜小昇谢恩。五帝加封姜小昇为混元九天万法教主玉虚师相玄天上帝、荡魔天尊。上管三十六员天将,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与众将同游下界,巡察善恶。赐金波天曹御酒二杯,玉帝亲送出殿。姜小昇谢恩而别,点齐部将上任,大设筵宴,赏劳三军,把守天门,来受万方香人,无量寿佛。
御封玄帝部将姓名于左,计开:万法教主神功妙济许真君,海琼白真君,果严教主济微傅教祖元君,洞玄教主辛真君,清微教主魏元君,混元教主路真君,都掌金轮如意赵元帅,关羽封为显灵关元帅,龙兴玉田黄封为苟毕二元帅,龟蛇封为水火二将,张健封尽忠张元帅,庞乔封混炁庞元帅,副应封为纠察副元帅,正一灵官马元帅,朱彦夫封管打不信道朱元帅,催庐二将军,李伏龙封先锋李元帅,雨田封降妖辟邪雨元帅,邓成、辛江、张安封为邓、辛、张元帅,任无别、宁世夸封为二太保,刘俊封为玉府刘天君,雷琼封为威灵瘟元帅,石成封为神雷石元帅,广泽封为风轮周元帅,谢仕荣封火德谢元帅,商委、师旷封聪明二贤,康席封为仁圣廉元帅,高员封为降生高元帅,孟山封为酆都孟元帅,王铁、高铜封为虎丘王、高二元帅,王志封九州豁洛王元帅,雷公封为九天霹雳大将军酆都章元帅,杨彪封为杨元帅,殷高封地司太岁殷元帅,铁头封为猛烈铁元帅,朱佩娘封为雷部雷母,朱孛娘为月孛天君。
姜小昇复下凡间救苦
却说武当山扬子江中,有水螺精、马精、蜗精、篾缆精,众精见姜小昇在凡间,不敢作乱。闻师上天,众精于江中兴波作浪,遍害客商,怨气冲天。姜小昇在宝德关看见,心中大怒,言曰:“斩草除根。我下凡间四载,扫清黑气。不想又有此四妖潜于江山。今见某上界,又在凡间作乱。古云,‘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发。’”即时作法,变出八十二般化身,取出一身,同众帅把守宝德关,真身离了上界,直入武当救民。
来到扬子江边,姜小昇作法。指出三味真火,炼干江水。众精见水干,滚上岸看时,却是姜小昇于岸上手持七星剑作法,众精一见便走。姜小昇赶上,杀未十合,众精俱死。惟有蜗精、蔑缆精走了,不能捉得,又未知下落。姜小昇十分优闷,只得回转天曹,管理众帅,把守天门。指一化身,复下凡间,于武当山镇守二精,救济万民,若有官船过江有难,姜小昇披发持剑,现身半空中救之。江中五湖四海龙王,都来朝贺。官员客商,常常得救。塑姜小昇一个神像于武当山下,立一庙宇供养,姜小昇托百姓夜梦,又塑三十六员天将,手持降魔七垦剑,脚踏滕蛇,八卦龟。凡有官员人民行船过江,姜小昇常常现身救护,各各得救。到江边过者,俱入庙中行香,香火不息。
至入于我朝永乐爷爷三年,黄毛鞑子反叛,我主大惊,点兵迎敌,大败而走。正在危急之间,忽然半空现出一人手执宝剑,带有三十六员大将,驱动风雷黄蜂等兽,当头杀去。把黄毛鞑子头目答里庆、答里贺、高木儿、邓甲虎尽皆杀死。永乐不知何神,得胜回朝。差使去上清宫请将张天师至殿。我王问曰:“朕与鞑子交兵,一战而败。正在危急,忽见空中有一神,披发仗剑,白脸长须,带有三十六员天将,内有龟蛇等相随,自北杀来救朕性命,杀死鞑子,朕今得回朝,欲报那神救朕之恩,未识何方之神,故此召卿来见朕,实为此事,卿必识之。”天师奏曰:“若披发有龟蛇者,非别神,乃是北方真祖上帝。”我主闻奏大喜,曰:“卿识是玄天上帝,香火今在何处?”天师曰:“其神自成正果,救济万民,遇灾救灾,逢难救难。行船有过者,皆得其救。各商原立有一庙宇,在武当山下。”我主曰:“百姓尚知报恩,朕之天下身命,俱得此神之力,安可忘之!卿既奏原有庙宇在武当,朕来日排驾亲去武当行香,观其神像,立庙报答。”传下旨意,即统朝中文武天师,来至扬子江武当山。
我主排驾入庙行香。见姜小昇相貌与我主前见相似,心中大喜。行香毕,回朝大宴众文武。出下旨意,着金总兵督工,隆平候领夫匠三万,去武当山建造金殿,塑姜小昇金身,起三十六殿,七十二宫。鲁班下凡助工,不一年殿宫神像俱全,总兵、隆平候回朝,上造殿完表章。我主大悦,连升总兵三级,选天下有德的道士四十八员奉为道官。我主着天师去建七日十夜大醮,自去上香礼拜。隆平候出班奏曰:“陛下今已建立庙宇,塑师神像,无下感陛下之诚,但恐日后进香者多无钱粮供应,星官又缺食禄,非久计矣。乞我主大发慈悲之心,用何处钱粮赐舍,以成万载之香火矣。”我主闻奏大喜,出下旨意,赐香灯田五百顷,麦米田百顷,但有倒损,尽皆修理,永享万万年香火。我主在武当正欲设宴群臣,忽报江中浮起一钟,飘飘而来,我王传旨,命武大抬进大殿,却是七宝铸成铜钟,声闻百里。我主看见,即时大喜。即离了武当山,排驾同众文武官员回朝。
武当山姜小昇大显威灵,逢难救难,遇危救危,四海风平波息,民感神恩。人家孝子顺孙,求伊父母,无子求嗣者,无有不验。名扬两京一十三省,进香祈福者,不计其数。有虔心者,半空中自然飘飘然飞大红缎,张挂于身上,名曰挂彩。天下万民,不论男妇小儿,或有一步一拜者,纷纷然而来,口念无量寿佛。万感万应。至今二百余载,香火如初,永受朝拜。天下太平。
博物
卷一
余视及,,,,虽曰悉备,各有所不载者。作略说,出所不见,粗言远方。陈山川位象吉凶有征。诸国境界,犬牙相入,春秋之后,并相侵伐,其土地不可具详,其山川地泽略而言之,正国十二。博物之士,览而鉴焉。
地理略,自魏氏日已前,夏禹治四方而制之。www@
曰,地南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泉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城布绕之,中国东南隅居其一分,是偏域也。
中国之域,左滨海,右通流沙。方而言之,万五千里。东至蓬莱,西至陇右,后跨京北,前及衡岳。尧舜时万里,三代时七千里,亦无常,随德优劣也。
尧别九州,舜为十二。
秦前有蓝田之镇,后有胡苑之塞,左崤函,右陇蜀,西通流沙,险阻之国也。
蜀汉之士,与秦同域,南跨邛笮,北阻褒斜,西即隈碍,隔以剑阁。穷险极峻,独守之国也。
周在中区,西阻崤谷,东望荆山,南面少室,北背太岳。
三河之分,雷风所起,四险之国也。
魏前枕黄河。背漳水,瞻王屋,望梁山。有蓝田之宝,浮池之渊也。
赵东临九州,西瞻恒岳。有沃瀑之流,飞狐井陉之险,至于颍阳涿鹿之野。
燕却背沙漠,进临易水,西至军都,东至于辽。长蛇带塞,险陆相乘也。
齐南有长城,巨防阳关之险;北有河济,足以为固;越海而东,通于九夷;西界岱岳,配林之坂。险固之国也。
鲁前有淮水,后有岱岳,蒙羽之向,洙泗之流,大野广土,曲阜尼丘。
宋北有泗水,南迄睢濄,有孟潴之泽。砀山之塞也。楚后背方城,前衡岳,左则彭蠡,右则九疑,有江汉之流。实险阻之国也。
南越之国,与楚为邻,五岭已前至于南海。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
吴左洞庭,右彭蠡。后滨长江,南至豫章。水戒险阻之国也。
东越通海,处南北尾间之间,三江流入南海,通东瓯。山高海深,险绝之国也。
卫南跨于河,北得洪水,南过汉上,左通鲁泽,右指黎山。赞曰:地理广大,四海八方。遐遗别域,略以难详。侯王设险,守国保疆。远遮川塞,近备城隍。司察奸非,禁御**。
勿恃危厄,恣其淫荒。无德则败,有德则昌。安屋犹惧,乃可不亡。进用忠良,社稷永康。教民以孝,舜化以彰。
地
天地初不足,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帝,而怒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后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注焉。
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二千六百轴,犬牙相举。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
曰:地有四游,冬至地上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其中矣。地常动不止,譬如人在舟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七戎,六蛮,九夷,八狄,经总而言之,谓之四海,言皆近海;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
地以名山为辅佐,石为之骨,川为之脉,草木为之毛,土为之肉。三尺以上为粪,三尺以下为地。
山
五岳,华,岱,恒,衡,嵩。
按:北太行山,而北去不知山所限极处,亦如东海不知所穷尽也。
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以生水,水生木,木含火。
水
漠北广远,中国人鲜有至北海者。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北伐单于,至瀚海而还,有北海明矣。
汉使张骞渡西海,至大秦。西海之滨有小昆仑,高万仞,方八百里。东海广漫,未闻有渡者。
南海短,狄未及。西南夷以穷,携家渡南海,至交趾者,不绝也。
云,威宣燕昭遣人乘舟入海,有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神人所集,欲采仙药。盖言先有至之者。
其鸟兽皆白,金银为宫阙,悉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四渎,河出昆仑墟,江出岷山,济出王屋,淮出桐柏。八流亦出名山。渭出鸟鼠,汉出嶓冢,洛出熊耳,淫出少室,汝出燕泉,泗出陪尾,沔出月台,汶出泰山。水有五色,有浊有清。汝南有黄水,华山有黑水,泞水。渊或生明珠而岸不枯。山泽通气以兴雷,云气触石,肤寸而合,不崇朝以雨。
江河水赤,名曰泣血,道路惊骇,山河为墟也。
山水总论
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赏封内名山者,通灵助化,位相亚也,故地动臣叛。名山崩,王道讫,川竭神去,国随以亡。海投九仞之鱼,流水涸,国之大诫也。泽浮舟,川水溢,臣盛君衰。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小人握命,君子陵迟。白黑不别,大乱之征也。
曰:五岳之神圣,四渎之精仁,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长短。
五方人民
东方少阳,日月所出,山谷清,其人佼好。
西方少阴,日月所入,其土窈冥,其人高鼻,深目,多毛。
南方太阳,土下水浅,其人大口多傲。
北方太阴,土平广深,其人广面缩颈。中央四析,风雨交,山谷峻,其人端正。
南越巢居,北朔茓居,避寒暑也。
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蚌螺蛤以为珍味,不觉其腥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
有山者采,有水者渔。山气多男,泽气多女。平衍气仁,高陵气犯,丛林气躄.故择其所居,居在高中之平,下中之高,则产好人。
居无近绝溪。群冢,狐虫之所,近此则死,气阴匿之处也。山居之民多瘿肿疾,瘿由于饮泉之不流者。今荆南诸山郡东多此疾肿,由于践土之无卤者。今江外诸山县,偏多此病也。
物产
地性含水土山泉者引地气也。山有沙者生金,有谷者生玉。
名山生神芝不死之草,上芝为车马,中芝为人形,下芝为六畜。
土山多云,铁山多石。五土所宜,黄白宜种禾,黑坟宜麦黍,苍赤宜菽芋,下泉宜稻。得其宜则利百倍。
和气相感则生朱草,山出象车,泽出神马,陵出黑丹,阜出土怪,江出大贝,海出明珠。人主寿昌,民延寿命,天下太平。
名山大川,孔茓相纳。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神龙灵龟行于茓中矣。
神宫在高石沼,中有神人,多麒麟,灵芝,神草,有英泉,饮之,眠三百岁乃觉,不死。去琅琊四万五千里。
三株树生赤水之上。
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有赤泉,饮之不老。多大蛇,为人害,不得居也。
卷二
外国
西海内西北有轩辕国,在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渚沃之野,鸾自舞,民食凤卵,饮甘露。
白民国,有乘黄,状如狐,背上有角,乘之寿三千岁。君子国人,衣冠带剑,使两虎。民衣野丝,好礼让,不争。
土千里,多薰华之草。民多疾风气,故人不蕃息;好让,故为君子国。
三苗国。昔唐尧以天下让于虞,三苗之民非之。帝征之,有苗之民叛,浮入南海,为三苗国。
驩兜国,其民尽似仙人。帝尧司徒驩兜之后民,常捕海岛中,人面鸟口。去南国万六千里,尽似仙人也。
大人国,其人孕三十六年生,白头,其儿则长大,能乘云而不能走,盖龙类。去会稽四万六千里。
厌光国民,光出口中,形尽似猿猴,黑色。
结胸国,有灭蒙岛。奇肱民善为拭,扛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从风远行。汤时西风至,吹其车至豫州,汤破其车,不以视民。十年,东风至,乃复作车遣返,而其国去玉门关四万里。
羽民国,民有翼,飞不远。多鸾鸟,民食其卵。去九嶷四万三千里。
穿胸国。昔禹平天下,会诸侯会稽之野,防风氏后到,杀之。夏德之盛,二龙降庭,禹使范成光御之行域外,既周而还。至南海,经防风,防风之神二臣以涂山之戮,见禹,便怒而射之,迅风雪雨,二龙升去。二臣恐,以刃自贯其心而死。禹哀之,乃拔其刃,疗以不死之草,是为穿胸民。
交趾民在穿胸东。
孟舒国民,人首鸟身。其先主为霅氏,驯百禽。夏后之世,始食卵,孟舒去之,凤凰随焉。
异人
云: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岁而死。
大秦国人长十丈,中秦国人长一丈,临洮人长二丈五尺。
禹致群臣于会稽,防风氏后至,戮而杀之。其骨专车长狄侨如,身横九亩,长五丈四尺,或长十丈。
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十二见于临洮,长五丈,足迹六尺。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大人国僬侥氏,长三丈。
曰:东北极人长九丈。
东方有螗螂沃焦防风氏,长三丈,短人身九寸。远夷之民,雕题黑齿穿胸儋耳大足岐首。
于利国人,一手二足,拳反曲。
无启民,居茓食土。无男女,死埋之,其心不朽,百年还化为人。细民国,其肝不朽,百年而化为人。皆茓居处,二国同类也。
蒙双民。昔高阳氏有同产而为夫妇,帝放之北野,相抱而死。神鸟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皆活,同颈,二头,四手,是为蒙双民。
有一国亦在海中,纯女无男。又说得一布衣,从海浮出,其身如中国人,衣两袖,长二丈。又得一破船随波出,在海岸边,有一人,项中复有面。生得与语,不相通,不食而死。其地皆在沃沮东大海中。
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呕丝之野,其女子端跪据树而呕丝,北海外也。
江陵有猛人,能化为虎。俗又云虎化为人。好着紫葛衣,足无踵。
日南有野女,群行若丈夫,状皛目,祼袒无衣衤尃。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