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走就走,魏锦智和魏富林来到富林父母那里,富林妈给魏锦智倒上茶后忍不住热泪盈眶,说:“好兄弟哩,美丽一天地寻事哩。ww***说心里话我是嫌生了个女娃,农村么,谁不想要个男娃。女娃就女娃吧,可我也顿顿把生的做成熟的,就差点喂到她嘴里了。娃尿布连她衣服我都天天洗哩。咱是普通人么,给他俩结婚欠的账要还哩,日子过得能紧些,哪有鸡了鱼了的。”富林大一直抽着烟,一个老实忠厚的庄稼人。他抽了口烟说:“欠的账都挣的还。”魏锦智说:“借我的钱不着急,先给别人还。唉!当初给富林结婚时都高兴得很,没想到会弄到这一步。”富林大说:“唉!既然事到了这一步,只要他俩答应还一些账,分家就分家。果园里暂时还没拉电,位置又能远些。她要砌墙就砌墙吧,各吃各的,零干。”富林妈说:“唉!分就分了我们想吃软的就吃软的,想吃硬的就吃硬的。”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富林家的事,终究在魏锦智和富林舅舅的调解下,富林和父母承担一半债务。而家也一分为二,中间的天井中砌了一道墙,富林媳妇走前门,他父母走后门,各过各的。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魏锦礼家做饭的三婆到底是六十来岁的人了,擀个面都很吃力。在做了将近三年的饭后,锦礼让她回到锦智这边吃住,他实在不忍心看母亲那么大年龄了为自己一家操劳。三婆吃住在锦智那边后,魏锦礼又当爹又当娘,其艰辛可想而知。有热心的人要给魏锦礼说个女人,可被他推掉了。魏锦礼对人说自己当年年轻气盛,对不住梓栋妈,要为她守孝三年。今年梓栋妈才过了三年,不宜找人。他还有个心思是如果给梓栋找个后妈,这后妈对两个孩子会怎样?对孩子好了好说,万一不好了呢?更对不住九泉之下的梓栋妈了。
秋季洋芋成熟的时候,魏锦智就让兔娃开着手扶拖拉机,去山里的家中装上满满两袋子洋芋,拉下来一袋子留着自己吃,一袋子给魏锦礼送过去,洋芋就成魏锦礼父子秋冬季唯一的菜了。这几年年年如此。凛冽的北风吹过,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整个村庄一片银白。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我穿着黑色的棉袄棉裤,依然觉得冷。梓栋脚上穿着去年的棉鞋,这是他姑姑给他做的。脚后跟被磨得成了薄薄的一层皮。梓穿着它走在泥泞的雪水中,棉鞋的脚后跟湿漉漉的。有妇女见了就说:“看娃恓惶地。没妈的娃真可怜。”就在这寒冬腊月,三婆病倒了,建国给她诊断后对锦智兄弟说:“唉!我已经尽力了,给老人准备后事吧。”三婆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出,她也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了,把有的儿子儿媳女儿看了一遍,最后挣扎着紧紧地把魏锦礼和魏锦智的手抓在一起,嘴张开了却说不出话来。泪水从老人的眼里涌出。四婶边哭边取了手帕,给老人擦去脸上的泪水。房子里哭成一团。魏锦智哭着说:“妈你放心,我会照顾我哥一家的。”三婆使劲地点了点头,又指了指梓栋和钰婷,魏锦礼领着两个孩子跪下,痛哭着说:“妈,你放心,我会把他们抚养长大成人的。”三婆这才闭上了眼睛。两手软软地垂下去。会包粽子的三婆走了,一个在最后岁月不辞辛苦为儿孙操劳的人走了。魏锦智兄弟姐妹以及媳妇,家成、家祥、梓栋他们都跪在地上,泣不成声。魏锦礼更是悲伤,都是为了他和孩子够吃顿饱饭,母亲积劳成疾。不然,她可以多享几年福。母亲的恩他是报答不了的。
夜,寒冷而寂静,天空看不到一个星星。我在被窝里睡大觉。盖了三床被子,还是冷。冷得我直打战,迷迷糊糊的,我梦见自己坐到一个火炉前,那火烧得旺旺的,我扔进去一疙瘩铁,瞬间就溶化了。一会我又梦到我在吃粽子,是三婆包的粽子,吃得我满嘴的米渣子,却不见了包粽子的三婆。
第二天,村里的人听说三婆去世的消息后,都不约而同地走到魏锦智家,向这个辛劳一生的善良老人表达敬仰之。槐花和如烟走边说:“这几年魏锦智这一门子咋了,先是他父亲去世,后是老大魏锦仁出车祸,接着三婶又病故,现在又是……唉!真是事多。”她们想不到,更大的不幸还在后边呢……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