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房院来领月例赏钱的下人都排成了长龙,这还没到小年呢,倒比大年三十还热闹,余忠瞧了一眼坐在炕边儿气定神闲的二姑娘,忍不住道:“姑娘可是有谱了,何处筹那五万两银子?”
凤娣放下茶盏笑了:“忠叔把我当神仙了不成,庆福堂封着,府里有多少银子,想必忠叔比我清楚,若有门路,先头也不至于愁的这般了。”
忠叔一愣,忙道:“既如此,姑娘怎把月例银子发了,还放了赏?”
凤娣道:“攘外必先安内,千里之堤毁于蚁|茓,外头还没怎么着呢,咱们自己先乱了营,还用人家想什么阴招儿,咱自己就把自己收拾了,若咱们里头固若金汤,外头再大的风浪,也能抵挡一气,不至于立时溃败,更何况,再难,也不难在这点儿银子上,如今府里人心浮躁,施以小惠若能安定人心,这点儿银子又算得什么?”
余忠自是明白这个理儿,只如今府里正缺银子使,这么一来又出去几千银子,那五万两的账可怎么个着落。
想到此,余忠不得不提醒二姑娘一句:“姑娘您今儿在外头可是许下了,小年结不清账,人家可来砸咱余家的招牌。”
凤娣做出一副忧愁的表情道:“倒是说的,我这会儿也后悔呢,刚怎么就说了这样的大话。”
余忠一听老脸都白了:“姑,姑娘您可别吓我。”
凤娣忍不住噗嗤一声笑道:“忠叔莫怕,这些天府里事多,个个愁眉苦脸的,连点儿笑模样都没有,我是说笑话儿,逗您一乐呢。”
忠叔苦笑一声:“姑娘这一句可差点儿把老奴的胆都吓破了,姑娘若心里有主意,尽早让老奴知道吧,也省的我这儿睡不着觉。”
凤娣道:“药库里的药材倒是值些银子,只那是庆福堂的本钱,不能妄动,便咱们想动,这个节骨眼儿上也卖不上价儿,想必延寿堂一早等着得咱们余家的便宜呢,这银子还得从旁处里寻。”
旁处?余忠愁的不行:“若之前,往哪儿拆掇个万八千的银子,也不叫个事儿,咱庆福堂的买卖戳在哪儿,上赶着借咱银子的也有的是,如今可不成了,咱庆福堂给官府一封,又挂着人命官司,平常往来的那些亲戚朋友故交,都恨不能躲咱八丈远,就说老爷这起丧事,有几个人来,世态炎凉,这人啊,好的时候瞧不出来,等遭了难才能瞧出人心来。”
凤娣见老人一脸愤懑,忙劝道:“忠叔也不用难过,人心本如此,生意场上谁不是为了一个利字,无利可图的时候,自是比谁闪的都快。”
忠叔叹了口气:“说起来太太手里应该有些存项,只怕太不肯拿出来。”
这事儿凤娣早就想过了,这么大的余家,太太便不管事也是当家人,怎么能没点儿存项,却让她拿出来,比救余家还难,太太心里纵有余家,也是为着大少爷余书南,留着后手呢,哪里会淹在这里头,这条道想都不用想。
凤娣道:“咱们冀州府里有几家当铺?”
余忠道:“莫非姑娘想典当?便典当,咱们余家哪拿得出值五万银子的东西呢?”
凤娣笑道:“忠叔怎么忘了,咱们余家传世百年靠的什么,祖上可也是一清二白的江湖郎中呢。”
余忠愣了愣道:“姑娘莫非指的那三百张祖传的药方?不成,不成,若说后头库房里的药是余家的本儿,这药方就是余家的命了,这命都丢了,还有什么,姑娘这个主意万万不能。”
凤娣道:“我又岂不知这些,只如今山穷水尽,势必要从这上面讨主意救急才是。”说着低声在忠叔耳边说了自己的主意。
余忠眼睛一亮,却又有些犹疑:“这般便使得,若传出去,难免有损我余家的声誉。”
凤娣把手炉抱在怀里搓了搓:“忠叔这就执拗了,做买卖需讲诚信,那是对着咱的主顾,却也有句话叫无奸不商,若对什么人都诚信以待,哪还能赚到银子。”
忠叔想了想还是摇摇头:“姑娘这个主意虽好,恐行不通,当铺收当,必要验货,哪里能骗的过去。”
凤娣道:“这个忠叔放心,我自有应对之法,你且跟我说说,咱们冀州府里能轻松拿出几万银子的当铺字号,我好再斟酌。”
余忠跟着老太爷老爷数十年,自然对冀州府的买卖家了如指掌,这会儿凤娣一问,便如数家珍的说给了她:“若说做当当这行买卖的,咱们冀州府小本经营的不算,能有数万流水的,算起来也就三家,一家是东街的李家当铺,有些年头了,掌柜的李万方,是个尤为奸猾之人,且跟延寿堂的夏守财占着亲,故此他家自是不成,西街上的荣昌当,也是几十年的老字号,掌柜的跟咱们老爷先头倒也有些交情,平日也常一处吃酒,只这回儿老爷的丧事,从头到尾都不见他,恐也不会念过去的交情了,还有一家南街的孙家当铺,却是比东街的李家西街的荣昌加在一起的本钱都大前头铺面,后头账房院子,足占了南街的大半条街,这还只是个分号,根儿在京城,听见说跟前头的孙阁老有些干系,三个月前孙阁老坏了事,给万岁爷革职抄家,孙家这字号也就落到了一个姓许的手里,也不知什么来路,说的一嘴官话。”
凤娣听了眼睛一亮:“就这个南街当铺了,忠叔明儿咱们去走一趟。”
春桃伺候着大少爷吃了燕窝粥,看着躺下睡了,才从临风轩出来,刚进东正院,就见几个丫头婆子凑到西边儿廊下,一个个面带喜色,窃窃私语,一见她来忙住了嘴。
春桃哼了一声道:“知道你们心里长了草,恨不能这会儿就家去过年,可今儿才腊鱼初三,早着呢,二姑娘心慈,惦记着咱们底下人,咱们既得了主子的赏,可不更该精心伺候着,且收收心,别瞧着二姑娘心慈面软的,就纵着性子懒散了,昨儿在这儿你们可都瞧见了,周勇家多大的体面,二姑娘板起脸来照样发落了去,你们自己掂量着吧。”
几句话说的几人一窝蜂散了,春桃这才进屋,王氏刚吃了饭,歪在炕上,瞧见她进来,先问了大少爷那里可好,才又道:“你可说咱们这位二姑娘怎么想的呢,府里如今这般艰难,她倒如此大手大脚起来,不止发了下人的月例钱,还放了赏,柜上的流水没了,就账房那点儿银子,哪搁得住这么折腾,外头可还有五万的帐呢,莫不是真惦记库里的那些老底儿了?”
春桃给太太换了盏新茶道:“我瞧二姑娘这招儿是邀买人心呢,她一个姑娘家刚主事儿,若想服众必要恩威并施,昨儿周勇家那档子事儿可算立了威,今儿又施下恩,如今咱余府上下哪个不念二姑娘的好呢,只她到底年纪小,思虑不周全,光顾着前头显摆自己的本事,就忘了后头还拉着帐呢,她若想动库房里的老底儿,不说太太这儿拦不拦着,余忠第一个就不能答应。”
王氏眉头蹙了蹙:“今儿想想,我倒有些后悔了,她一个连门都没出去过的姑娘,纵有些个主意,如何就能主这么大的事儿,把余家交在她手里,岂不荒唐。”
春桃挑了挑炕下的炭火盆子,让火烧的旺些,天一黑,西北风刮起来,顺着窗户缝一个劲儿往里钻呢:“太太想这些做什么,但能有第二个人,也不能交在二姑娘手上,不过死马当活马医罢了,好不好的也就这样了,说句不吉利的话,便余家过不去这关,太太跟南哥儿,也有路走,大不了回咱们王家去,太太是王家的姑奶奶,少爷是王家的外孙子,还能让人欺负了不成。”
王氏道:“话是这么说,如今可还没到这一步呢,算了睡吧,横竖走一步看一步吧。”
凤娣刚进院门,就见凤嫣在廊下立着正往这边儿望呢,一见自己,忙着走过来道:“我这儿还说让人前头去瞧瞧呢,这眼瞅都掌灯了,怎还不回来,莫不是忙起来连晚上饭都忘了,快进屋吧,我让人把饭温在灶上呢。”
说着姐俩牵挽着手进了屋,叫婆子摆饭上来,凤嫣夹了块肉放到凤娣碗里:“我们家凤娣辛苦了一天,吃块肉补补。”
凤娣忍不住笑了起来:“辛苦什么,不过就在前头闲呆着罢了。”
凤嫣道:“你别当我在后院就不知道前头的事儿了,那些人堵在门口十来天了,哪这么容易走的,你不知道,早上我只担心他们见了你要动粗呢。”
凤娣道:“那些人又不是来打架的,堵了府门十几天也不过为了要银子罢了,真动了粗,到时候闹起来,咱们真赖账,他们才怕呢。”
凤嫣瞧了她半晌儿,叹口气道:“若爹不去,也不会让你一个女孩儿家抛头露面管这些,我虽是姐姐,倒帮不上你什么,心里着实过不得呢。”
凤娣牵着她的手道:“这又不是打狼,还得牵三挂四的一块儿去,有我出头就行了,你在家也能帮上我啊。”
凤嫣忙道:“帮什么,快说。”
凤娣道:“你瞧我也不能总穿大哥的衣裳不是,你抽空给我做几身外出的衣裳,鞋,鞋要里头垫高,外头瞧不出的,毕竟大哥是男人,比我身量高些,时候短还罢了,长了怕给外人瞧出破绽来。”
凤嫣道:“这事儿我可也想了一天,不止鞋,衣裳也要做点儿机关……”
姐俩这里商量着吃了饭,又说了会儿话才睡下,转过天一大早,凤娣刚起来,余忠就匆匆来了,刚让进堂屋,就道:“二姑娘快去前头瞧瞧,夏家遣媒人来提亲了……”08
☆、第9章
“提亲?夏家?哪个夏家?”凤娣疑惑的问了句,凤嫣脸色一白:“延寿堂的夏家。”延寿堂夏守财冯娣心里更迷糊了。
凤嫣咬着唇说:“去年延寿堂就来提过一回亲,为他家的傻儿子。”傻儿子?冯娣看向忠叔,余忠点点头,凤娣这才明白,延寿堂这哪是来提亲,分明落井下石来了:“爹在的时候,都没应他家的亲事,如今更不可能,姐姐只管放心。”
凤嫣担心的道:“你不知道,这夏家一肚子坏水,我只怕……”冯娣拍拍她的手:“对付坏人咱们就得比他更坏,你妹妹我就怕遇上好人,最不怕遇上坏蛋,他越坏,我越有招儿对付他。”
一句话说的凤嫣忍不住笑了,给她整了整衣裳:“说的自己多坏一样,跟夏家打交道,需的多留几个心眼才是。”凤娣点头应了,站起来跟忠叔道:“走,我倒要见识见识这个夏守财怎么个坏法儿。”
凤娣在门外隔着槛窗先打量了这个夏守财几眼,瞧着有四十五六,虽说是南边人,却一点儿秀敏劲儿都没有,模样真叫一个磕碜,扫帚眉,三角眼,两边眼皮都耷拉了,蒜头鼻子,大嘴叉,配上满肚子肥肉的五短身材,简直就是煤气罐成精,亏了那身苏缎的袍子,穿在他身上,还不如披在母猪身上抬色呢。
不过一双眼倒是贼光四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凤娣现在基本料定,余家如今这番祸事,或许有她爹前头的引子,可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这夏守财身上,本来同行就是冤家,一条街上两个买卖,庆福堂的买卖好,延寿堂的买卖孬,夏家没个不眼红的,不定是借着由头勾结官府,想着办了庆福堂之后,好处两边儿一分,岂不是白捡的好事儿。这个世上为了求财什么缺德事儿干不出来。
凤娣进来,夏守财都没站起来,睁开一双三角眼,上下打量凤娣一遭,才慢吞吞的道:“这位想必就是现余家主事的大少爷了,真真是英雄出少年,余家老爷在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只可惜,如今的余家唉,难为大少爷了。”
凤娣笑了一声:“夏世伯说笑了,只我余家庆福堂的招牌在,余家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有句俗话说的虽粗,却最是有理儿,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余家祖辈儿上就是个走江湖的穷郎中,能赚些这份家业,一靠祖宗庇佑,二靠药行里的朋友帮忙赐教,虽说如今有些家底儿,说到底儿还是个穷根儿,这穷还怕什么,饭都吃不上了,也就豁出命去了,谁跟我余家过不去,纵我余家倾家荡产,也不能便宜了仇家,有句话叫,有仇报仇,有怨抱怨,你敬一尺我还你一丈,可话说回来,你要是给我一巴掌,我这一脚过去,不要了你半条命,我都白姓了这个余。”
夏守财蓦地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他起来了,凤娣却缓缓坐下,忽的笑了起来:“说两句笑话罢了,夏世伯可别过意,不知您这儿一早上来我余府,是有什么要紧事儿不成?”
夏守财眯起眼看着这位忽然蹦出来的大少爷,心里不禁琢磨,这是不是余庆来一早安排下的,什么自幼多病连屋都出不来,今儿一瞧欢蹦乱跳不说,这嘴头子真真厉害,说起话来软硬兼施,话递过来了,还让他抓不住把柄,这余书南别看年纪不大,本事却真不容小觑呢,余家有这么位大少爷,恐还得想招儿。
夏守财哈哈笑了两声:“不算要紧事儿,却是一桩喜事,是想给犬子做媒,虽有媒婆上赶着说了几个好人家的姑娘,我却想着,终究要寻个门当户对的,思来想去,想起你们家大姑娘尚待字闺中,年纪跟犬子也般配,便亲自来上门求亲,大公子若应了这门亲事,咱们余夏两家可就成了一家,你余家的难,我夏家也不能一边儿瞧着不是,多的没有,拿出个几万银子的彩礼还不在话下。”
门外头凤嫣的丫头清儿听了,心里扑腾了好几下,绞了绞手上的帕子,心说这可不好,如今谁不知余家缺的就是几万银子,外头那些账主,正等着结算呢,这两天,二姑娘愁的不就是这个,这节骨眼儿上,夏家送了几万彩礼上门,虽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可这救急的银子,二姑娘能往外推吗,真要是二姑娘应下,她家大姑娘这一辈子可都没指望了。
想着,忙竖起耳朵往窗户又贴了贴,凤娣吃了口茶放下:“夏世伯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想是知道我余家正缺银子使,您这儿就送来了,本来呢,这也算件好事儿,晚辈得世伯抬举,也不应当辞。”
夏守财听了,暗里冷笑一声,心道:“到底是黄毛小儿,扯了个大旗作虎皮,外头瞅着挺唬人,内里却是个空心的草包,真当她余家的姑娘是金枝玉叶不成,便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也没说值五万银子的,自己图谋的,可不是她余家一个落魄姑娘。”
想到此,嘿嘿一笑道:“贤侄儿先别急着应,我这儿可还有句话没说呢。”
凤娣目光闪了闪,摆摆手:“夏世伯请讲。”
夏守财道:“这俗话说的好,有来有去方是姻缘,没有说一面倒的,就算为着你余家的名声也不能落了话柄,让外头人说你余家卖女儿,传出去可不好听。”
凤娣点点头:“倒是在理儿,依着夏世伯怎么个有来有去法儿?”
夏守财道:“你余家聘个姑娘,陪送个几十张祖传药方,应该不再话下吧。”
凤娣忽的笑了起来:“闹半天,夏世伯提亲是假,绕这么大个圈子就是想要我余家的祖传秘方啊。”
夏守财道:“世侄儿这么说可就不对了,提亲是真,给余家解急难也不假,药方不要紧,不要紧。”
凤娣看着他道:“夏世伯可真是急人之难的菩萨啊。”“哪里,哪里。”夏守财颇有些得意,看准了余家如今山穷水尽,不卖方子,就得卖余家后院的药库里的底儿,两样他都想弄在手里,不过得慢慢来,先弄方子再弄药,有了余家的方子,延寿堂以后的买卖可还有什么愁的,日进斗金的日子眼望着不远呢。
却听凤娣道:“可惜我余家的祖训家规在哪儿写着呢,宁丢性命,也不能丢了祖传的方子,无论子孙男女,只不姓余,这方子就不能给,不过呢,侄儿这里倒有个折衷的法儿。”
夏守财忙道:“什么法儿?”
凤娣笑了一声:“不姓余自然不行,夏世伯的公子不若招赘进我余家当个上门女婿吧,这样一来不就姓余了吗。”
噗……外头的清儿忍不住笑了出来,急忙捂着嘴,心说二姑娘这话真损透了,夏守财那个儿子虽是傻子,可夏家除了这个傻子,就没第二个了,别看傻,这夏家看的跟眼珠子一样,心心念念指望着这个傻子传宗接代呢,岂肯招赘当上门女婿。
再说,便那些穷的揭不开锅的人家,但能有口饭吃,都不让儿子招赘,这可是断了香火,对不住祖宗的绝户事儿,二姑娘这么一说,夏守财还不气背过气去,这亲事自是成不了,想着也不再听窗户根儿,扭头回后院给凤嫣送信儿去了。
夏守财气的脸色通红,蹭一下站了起来,哼一声:“不识好歹。”拂袖而去,凤娣站起来道:“夏世伯慢走不送,有空常来,改了主意,咱们还有得商量啊。”
便如此时候,余忠都忍不住笑了一声:“公子当真顽皮,就不怕得罪了他,恐要在后头使绊子。”
凤娣眨眨眼:“便不得罪他,你当他就不下绊子了吗,他惦记着咱家的药方一天,就得想方设法给咱余家使绊子,这会儿且让他安生几日,待我余家缓过劲儿来,我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夏家的延寿堂,这是后头的事儿,今儿咱们先去南街瞧瞧。”
这还是自打穿过来头一回上街,坐在马车里,凤娣撩着帘儿往外看了一路,街上做买卖的字号,一家挨着一家,迎来送往好不热闹,来往的百姓,虽也有几个衣衫褴褛的,大多穿的都不差,瞧着风土人情就知道,如今的世道不差,想来是个盛世。
要说也是,不赶上盛世清明,余家的买卖早黄了,哪还能做的这么大:“公子,南街到了,前面不远就是孙家当铺,如今改了字号叫四通当。”
余忠在外头提醒了一句,凤娣看过去,不禁倒吸了一口气,好家伙,瞧人家这才叫大买卖呢,整整占了半条街的宅子,不是看见不远那斗大的四通当,凤娣真以为是哪个大家的私宅呢,偌大的门楼朝东,盖小瓦,青砖黛瓦,小刀勾缝,严谨漂亮,门前双行石头路,尽头两扇气派的|乳钉门。
凤娣一下车,早有两名凉鞋净袜的青衣小厮上前招呼了进去,一进大门,便见一巨型照壁墙,上书一个斗大的当字,照壁后就是对外营业的柜房,三间朝东,柜台巨大,柜上装有木栅,北侧一间内账房,团花帘儿打起,出来个年过半百的男人,瞧衣着打扮想来是大管事。
到了跟前先施一礼,道:“想必这位就是余家的当家公子了,我们东家说,余家公子是贵客,请后院奉茶。”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章
过了更房一侧的|乳钉门,便进了内院客房,院内两颗颇有年头的老树,虽隆冬腊月,有些光秃,可从那横伸出来密密匝匝的枝桠,也能瞧出春夏的蓊郁之姿。
做买卖的都讲究风水,树最是拢水聚财,大多买卖家的院里都有古树,树越茂盛象征着买卖也越兴盛,如今瞧来,倒仿佛有些道理。
管事见凤娣打量这两颗树,忙道:“这是银杏,算着年月,有上百年了,如今瞧不出,入了夏,树帽子支撑开,这院里凉快着呢,果子还能入药,得了,瞧我这不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吗,守着孔圣人倒显摆起文章来了,大公子可莫笑话才是。”
凤娣道:“笑话什么,不瞒您,我也就虚担了个余家的名儿,真格的,我可不通歧黄之术,说句不怕您笑话的话,我们柜上的药名儿,我都记不全呢。”
管事倒未想他这般直白,愣了愣,道:“公子说笑了,里头请。”
沿着回廊过了花厅,再往里又是一进院落,倒跟外头的越发不一样了,瞧着不像个议事的地儿,倒想个雅致的书斋,上书怡清二字,不说外头的前廊卷顶,就是这直通到顶的花窗也是美轮美奂。
门前两个清秀小厮打起帘子,凤娣这才迈脚进去,一进物就见上首坐一个青年男子,凤娣不觉一愣,没想到这偌大的四通当东家竟这般年轻,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身上一件锦绣罗袍,头上一方文生巾帽,哪里是个做买卖的,分明就是一个书生。生的隽秀文雅,修眉下两只朗目深暗湛然,藏在这么一双眼睛之下的心思,如何能猜的透。
管事的道:“大公子,这就是我们四通当的东家……”管事没说完,书生已经站起来,拱了拱手:“在下许慎之,早听说余家大公子之名,却一直无缘相见,倒是今儿才遂了愿,请坐。”
凤娣不妨他如此没架子,倒也不推辞,客气两句坐了,慎之暗暗打量他,自打来了这冀州府,就听说过余家这位病秧子一样的大少爷。
要说这余家的庆福堂,虽说在冀州府有些名气,可真没入他的眼,倒是这孙家当铺,因有孙阁老撑腰,几十年来铺子开遍了大齐南北,落在自己手里,虽有些机缘巧合,到底是早有心思,这赚钱的买卖谁不惦记着。
同理可证,庆福堂的买卖自然也有人挖空了心思想着,这一个月的折腾劲儿,可着冀州府没有不知道的,庆福堂的药毒死了西街上张三的娘,张三一张状子告上府衙大堂,一夜之间,封了余家冀州府八家铺子,余庆来急怒之下一命呜呼,丢下未了的人命官司,和几万银子的外帐。
余家主事老爷一死,账主生怕要不回帐,纠结起来在余家外头堵了整整十天,这位大少爷才出来平事儿。
余家的事儿把偌大的冀州府都闹得沸沸扬扬,自己之所以想见这位大少爷,刚真是出于好奇,可这一见之后,便生出几分见面之情。
想是多年病弱所致,瞧着颇有些瘦弱,虽如此,却不见丝毫猥琐,脊背挺直的站在那儿,说话得体,举止大气俊眼修眉,清朗端方,观之忘俗,让人一见着实讨厌不起来。
慎之的目光在余忠手里的匣子上溜了一遭,吃了口茶才道:“大公子今日前来,可是要照顾我四通当的买卖不成。”
凤娣道:“四通当的买卖哪还用人照顾,我余家如今的境况,想必许公子也听说了,若非实在不凑手,怎么也不会来公子这里典当传家宝。”
传家宝?许慎之挑挑眉:“余家的传家宝,想来是你们庆福堂祖传的三百张成药方子了。”
凤娣道:“正是。”
慎之忽的笑了起来:“大公子咱们交情归交情,买卖是买卖,若论交情,就凭着今儿跟公子这一面,怎么都好说,若论买卖,咱们就可就得亲兄弟明算账了,余家这传家宝,想必就是这位老丈手里捧的匣子了,既是秘方,自然不能让外人瞧见,可咱们当铺的规矩可是要验货的。”
凤娣道:“既拿出来典当,自然得照着四通当的规矩来,只不过我余家的秘方,东家一人验可,给旁人瞧去万一泄露出去,在下可对不住我余家祖宗了,忠叔,给许东家验货。”
余忠捧上来放到了旁侧的八仙桌上,慎之的手在封条上滑过,凤娣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真怕他打开,里头可是三百张白宣纸,一个字儿都没有,若他打开,余家的名声,庆福堂的将来,可就全完了。
但能有第二个法儿,凤娣也不想出此下策,这一招儿说白了,就是空手套白狼,就是诈骗,认真说起来,都是犯了律条的,她赌的不过是余家的招牌跟自己的运气,还有最现实的利润,只要许慎之明白,这是一个机会,后面的事儿就好说了。
虽说余家的买卖比不上四通当,可以后什么样儿谁知道呢,经营好了,日进斗金也不是不可能,而要渡过眼面前的难关,扩大规模,唯有入资分股,这样一来既获得了运营资本,又找到了靠山,所以,四通当的东家是凤娣选择的第一位。
能从孙家手里接过这么大买卖,这许慎之的背景不用想也能知道,官府是余家最薄弱的一环,这也是余家几代人没走出冀州府的根本原因,官商,官商,要想经商做买卖,光靠着运气本事还不行,上头还得有人。
说白了,就算不去祸害别人,别人祸害你的时候,也不至于像现在一样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商人用钱买路,当官的用路换钱,这才叫双赢,只不知道这许慎之看不看得出自己抛过去橄榄枝。
许慎之收回手,看着凤娣道:“大公子这买卖可做的精,这余家的药方,你只让我一个人验货,便我验了又怎知真假,恕我直言,您这趟来恐怕别有目的吧。”
凤娣忍不住笑了起来:“倒是东家明白,也不瞒许东家,这匣子里呢,的确是我余家祖传的三百张药方,典当也是真,我这里却还有一个主意,东家可愿意一听。”
许慎之道:“大公子请讲。”
凤娣这才道:“东家做当当买卖,自是比在下知道,这无论什么宝贝得在对方穷困潦倒的时候低价买进,待对方手头宽裕来赎当高价卖出,这一进一出才是当铺求的利,今儿我余家虽山穷水尽,可庆福堂的招牌还在,就不愁东山再起,东家若此时伸把手,待庆福堂缓过来,我余家今后所有买卖的的盈利,都有东家一份。”
许慎之目光一闪:“怎么个有我的份,还请大公子明言。”
凤娣道:“祖宗的家业落在我手里,只守着有什么出息,必要做大,既要做大,自然要银子,余家拿不出,便找拿得出的,谓之为入资,入了资的,就是我庆福堂的股东,经营策略上可以提出意见,利润分成上,自然也是照着入资的比例结算。”
慎之忽的笑了起来:“虽然不知道你说的这些新鲜词儿是什么意思,倒也明白了,也就是说,你想让我给你余家的庆福堂投银子,做你说这个什么股东,我投的银子越多,之后庆福堂赚了银子,分我的也就越多,可是这个意思?”
凤娣也是没法儿了,才把现代的词汇搬出来,她实在不知道,这股份制在古代怎么说,所以干脆直接搬过来,反正意思明白就成了,也用不着较真怎么说。
凤娣点点头还不忘奉承许慎之一句:“不亏是许东家果真聪明,正是这个意思。”
许慎之噙着个笑看着她:“我再聪明可也比不得大公子啊,您这三言两语的,就把我说动了,这才叫真聪明。”说着手按在匣子上:“说吧,你家这三百张药方想典当多少银子?”
凤娣暗暗松了口气:“我余家的秘方是庆福堂的生财之宝,按理说,多少银子都当不得,如今正值难关,也顾不得了,就当五万银子之数,东家以为如何?”
许慎之道:“大公子这话里有话儿,这五万银子是当秘方的银子,你说的那个什么入资,要多少可还没说呢。”
凤娣眨眨眼:“至于入资,就要看许东家想要分我庆福堂多少股份了?”
许慎之忽觉这位大公子眉眼闪烁间虽狡诈,却不知怎么,竟有几分盈盈动人之态,愣了一下,暗暗摇头,自己可是想什么呢。
底细想想,虽这位大公子说的这些,眼下瞧不出什么,可他真是颇有道理可以一试,且这样一个十四的少年,便有这般抱负,余家的买卖何愁做不大。
于自己来说,十万银子也不算什么,若在她手,救了庆福堂之于顺便赚些利钱倒也划算,况庆福堂可是百年的老字号,逢节散财,遇灾施粥,自来有个好名声在,若真让那个不地道的延寿堂得了意,不定把冀州百姓祸害成什么样儿呢。
更何况,里头哪位刚可让贵儿给他递了眼色,是想着帮余家了,想到此,许慎之道:“如此,你余家的秘方放在我这里,我让账房给你支出十万银子可使得,你若应了,咱们立时写当票支银子……”
作者有话要说:
☆、第11章
许慎之送了凤娣出去,回来直接进了里头,在炕下的炭火盆子上烤了烤手道:“孙家这当铺盖的倒是不差,就是怎么没按个地龙,真冷上来,炭火盆子哪顶的上用。”拿了炕桌上的热茶灌了半碗下去才笑道:“这会儿可该给我解惑了吧,到底为什么帮余家,莫不是跟你家沾着亲,不能啊,要真沾着亲,邱思道那老家伙怎么也不敢拿余家开刀啊,不是活腻了吗。”
炕里头坐着一个锦衣华服的男子,年纪比许慎之还要大上一些,两道剑眉一双厉目,一见就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
男人不是别人正是许慎之的表兄周少卿,越王爷的老来子,别看慎之跟他一块长大的,可大多时候也猜不透他想什么,就拿这次余家事来说,本来他还没什么兴致,却忽听说余府的大少爷登门典当,就跟自己说请到里头来,且,刚还让贵儿暗示自己应了余书南的主意。
虽许慎之也对余家大少爷说的那个股份什么的挺有兴趣,可若不是少卿暗示,他还真不见得就掏这十万银子出来,而少卿可不是个喜欢管闲事的,今儿这档子事儿还真有些蹊跷呢。
周少卿放下手里的书道:“三个月前王子正丁忧期满回京,跟我正巧碰上,便在茶棚里说了两句闲话儿,你道他说的什么?”
许慎之道:“我又不是神仙,哪知道那老头跟你说什么啊?”
少卿道:“王子正听说我要来冀州,跟我说起一事,说冀州府余家托人情请他给余家大少爷瞧了回病,我便顺着问了一句,如何,王子正摇摇头说,便大罗金仙下凡也救不得了,只不过拖日子罢了,多则一两年少则三五月,必然殒命,而今天这位要殒命的大少爷,却好端端的跑到四通当来,你不觉着稀奇吗?”
“啊!”许慎之倒没想到还有这个缘故:“依你这么说,余书南这会儿不能来,那刚外头哪位是谁?哎呦,咱们可给了她十万两银子,不是骗子吧!”
周少卿哼了一声,:“可着大齐,敢骗我周少卿的还没生出来呢。”
许慎之跺了跺脚:“那你倒是说句明白话啊,外头那位到底是哪路的神仙?”
周少卿吃了一口茶:“你着什么急,横竖是余家的人。”
“余家人?这话真真不通,余家到了这一辈儿,可就余书南一个男丁,不是他还能是谁?”
周少卿淡淡的道:“你怎么忘了,除了余书南,余家可还有两个庶出的姑娘呢?”
“你,你是说刚才外头哪位是余家姑娘,怎么可能,姑娘家怎么会抛头露面出来主事?”
周少卿摆摆手:“以余家如今的境况,除了这个法子恐没有第二条出路了,我到是奇怪,这位是大姑娘还是二姑娘,听她谈吐真不似个闺阁女子。”
许慎之忽想起刚余书南眉眼间一闪而过的盈盈之态,不禁信了七八分:“可就算她是姑娘,也不过才十四五岁,还能动了你的心不成,再说,你刚可没见着人,怎就决定帮她了。”
周少卿挑了挑眉:“何必非要见着人,又不是找女人,动不动我的心有什么打紧,重要的是她有本事,她也应了咱们分她余家的股份,这会儿是见不着什么好处,日后可不然,就凭这丫头,余家倒不了。”
许慎之忍不住笑道:“难得你这般赞一个人,还说你瞧上她了,原来竟还是为了银子,真不知你不愁吃不愁喝的,要这么些银子做什么?”
周少卿搓了几下腕子上碧翠的佛珠:“银子不稀奇,稀奇的是赚银子的手段,得了,跟你说这些也没用。”
许慎之道:“这么说,你是按着心思要帮余家了,你要是Сhā手,余家这丫头还穷折腾什么,邱思道那老家伙再奸猾,也不敢不卖你的面子吧。”
周少卿看了他一眼:“我说了帮余家吗?”
“不帮干看着啊,我可跟你说,邱思道那老家伙可不是省油的灯,余家这丫头再厉害,也不过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论心机,论手段,可都差得远呢,更何况,有延寿堂跟在里头搅合,能好的了吗,弄不好咱这十万银子就打水漂了,对了,秘方,贵儿把余家的传家宝拿过来让咱们小王爷过过眼儿,十万银子当下的呢。”
外头的小厮应了一声,把匣子捧了进来,搁在炕桌上,许慎之道:“刚我是真想打开来着,你说这里头真是余家的祖传秘方?”
周少卿嗤一声:“什么祖传药方,里头指定是三百张白纸,一个字都没有。”
“啊,你怎么知道的,我倒觉得不是秘方,也是三百张药方,怎么也能糊弄一下吧。”周少卿道:“本来就另有打算,没指望她家这秘方,弄假的跟白纸有什么区别。”
慎之看了看那匣子:“咱可说好了,这十万银子要是拿不回来,你可别心疼。”
周少卿看了眼窗外:“十万两银子罢了,若拿不回来,只当爷看走眼了吧,又下雪了,过几日便是小年,恐老爷子要寻我,明儿我先回京,你过了小年再回来,余家的事别Сhā手,就在一边儿看着,我倒要瞧瞧,这丫头有多大的本事。”
凤娣下车的时候,忍不住抬头看了看门楼子上余府的匾额,吩咐忠叔:“让门房上的人每日把这匾擦一边儿,这是咱们余家的招牌,不能轻忽了,门前的道打扫的干干净净的,预备着小年各家来结账,府里各处也要预备着过年,今年更不同于往年,往年怎么过的,今年更要热热闹闹的,让别人看看,咱们余家没倒,兴旺着呢。”
余忠应了一声,等姑娘进去,才忍不住擦了擦眼角,抬头望了望天,想着一会儿去后头祠堂给老太爷老爷上柱香吧,老天开眼,祖宗保佑,余家还有这么位姑娘。
凤娣回房换了衣裳,重新梳了头发,凤嫣帮着她披上斗篷才道:“其实你不用这么礼数周全的,早上我去东正院的时候,太太交代说你在外头忙正经事,就不用再往那院跑了,我说也是,你这在外头可不都是为了余家,太太哪儿还能挑你的理去。”
凤娣拉着她的手往外走,一边走一边道:“太太那是说客气话呢,咱们跟大哥哥不同,礼数周全些总没错,咱们姐俩相伴过去,只当赏景了。”
凤嫣忍不住笑道:“以往倒不知,你这张小嘴如此能说会道的,我听清儿说,今儿早上你可把夏守财气的不轻。”
凤娣道:“他是上赶着来惹气,怎怨得我,不说他提亲是真是假,咱们余家的丧事刚办完,这才过了几天,他就来提亲,气他是轻的,依着我,一顿板子把他打出去都应该。”
凤嫣道:“这个理儿我心里也知道,倒是清儿只怕你应了夏家的亲事,巴巴的跑去扫听,回来让我好一顿数落,说句实在话儿,若真我嫁给夏家的傻子,能救余家,我作为余家的女儿也万万不能推脱,横竖要嫁人,嫁给谁不一样,你那句话说的对,有余家一日,还是咱们个依仗,若没了余家,你我又算什么呢,便如这漫天落下的雪花,一阵北风过来,不定就吹到何处去了。”
凤娣侧头看了看廊外,刚还是星星点点的小雪,这么一会儿功夫便大起来,大片大片的雪花落下来像三月里遮天蔽日的柳絮,忽想起红楼梦里的一阕词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姐姐何必这么想,便是这没根儿的雪,若是借着好风,一样可以直上云霄。”
凤嫣愣愣看着她:“凤娣你我自小一起读书识字,你平日不言不语,我倒不知你原来竟有这么大的志向,倒真不该是个女子。”
凤娣却忽的笑了起来:“女子又如何,谁规定女子就不能有志向了,姐姐瞧着吧,我一定要把咱们余家的庆福堂,开遍大齐,有人的地方,就有咱们余家的庆福堂,走吧,一会儿从东正院回来,我还有事求你呢。”
姐俩说着话,转过回廊进了东正院,春桃一早迎了出来:“太太刚还说,晚半晌儿使人过去跟大姑娘说,天不好,路又滑,大姑娘就别跑了,横竖母女之间,还能挑这点儿理不成,不想大姑娘来了不算,二姑娘也一道过来了,太太心里着实过意不去呢,快着进屋吧,外头冷着呢。”说着亲手打起厚重的棉帘儿
凤嫣凤娣携手进去,先行了礼,王氏跟凤娣道:“听见说,今儿一早你跟忠叔去了南街的四通当,可是做什么去了?”
凤娣目光微闪,心说,自己可是特意交代过跟着的人,前头的事不能传到后院来,尤其这四通当的事儿,虽说当的秘方是假,恐王氏要抓住这个由头寻事儿。
既然敢接下余家的烂摊子,就不怕她找事儿,不过如今这当口,还需谨慎些,外头还没胡噜平,内院又吵吵起来,传出去可要乱军心。
尤其,自己还想着跟贾青那些人谈入股的事儿呢,得让那些人觉得,自己说了就算,这当口王氏掺合进来可不要裹乱吗。
想到此,凤娣淡淡的道:“外头这些小子倒是嘴快,这么一会儿功夫,怎就传到太太耳朵里了,要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今儿想出去瞧瞧咱们庆福堂的铺子,路过南街,进去逛了逛……”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章
王氏一滞,想不到凤娣会这么轻描淡写的岔过去,且她这般一说,倒截住了自己的话头,再不好往下说了。
王氏脸色略沉,挥挥手道:“支撑了大半天,这会儿可乏的不成了,就不留你们姐俩在我这屋用饭了,天怪冷的,早些回去歇着吧,春桃,送两位姑娘。”
春桃应一声,送出了东正院嘱咐跟着的婆子谨慎些,才掉头回来,一进屋,王氏就道:“你瞧见没,这可哪儿还没到哪儿呢,二姑娘这心就大的没边儿了,她那话说出来,不就是不想让我过问外头的事儿吗,我如今倒真后悔了,不该让她出头的。”
春桃道:“太太这话说的,不让二姑娘出头,难道太太出头不成。”
王氏道:“先头是我错了主意,说起来,哪就险的这般了,不就那几万银子的外帐,就是把我的体己钱都拿出来,也尽够了,过了眼面前的难关,等庆福堂的封条揭了,余家不还是南哥的吗,总好过如今。”
春桃伺候了王氏半辈子,知道她自来是个糊涂性子,没什么远见,又怕事胆小,先头怕的那般,这会儿瞧见二姑娘稳住了场面,又开始忧心二姑娘□□了。
春桃暗暗叹口气道:“太太怎么糊涂了,余家当前可不只那几万银子的外帐,若不是张三娘的一条人命,何至于封了咱庆福堂,这封条既贴上,可没那么好揭的,说句不吉利的话,这人命官司还不知道怎么了呢,这么个烂摊子,太太这病歪歪的身子,怎么收拾的了,还是等大少爷好些了,再说吧。”
几句话说的王氏没话了,琢磨到底春桃是个下人,帮自己拿的主意也有限,还得找个主心骨才是,再说,南哥这个病,真不知能不能好呢,半年前那个京里的王太医来瞧了,只说一句好生将养着吧,就去了,倒让人越发心凉。
想起凤娣,心里暗疑她去四通当当余家祖上的药方去了,除了当当,哪弄几万银子去,而如今的余家,除了那药方还有什么。
想到此,又道:“你说二姑娘去四通当,不是当咱们余家的祖传秘方去了吧!”
春桃道:“不能吧,余家的祖训在上头摆着呢,二姑娘哪能如此糊涂。”
王氏道:“那你说她这些银子从哪儿来的,牛二家的可是说,她一回来银子就入了府里的帐,若不是当了秘方,这银子可从何处来的?”
春桃道:“便她当了,如今木已成舟,太太能如何,如今余家这境况,太太还是装个糊涂的好,横竖等过去这难关再说,真要是惹急了二姑娘,一丢开手,可没法儿收拾了。”
王氏长叹了口气道:“且瞧着吧。”
再说凤娣姐俩,从东正院出来,回了屋,凤嫣才道:“刚你那几句说出来,太太的脸色不大好呢。”
凤娣道:“当初让我主事的时候,可是约法三章说好了的,若不由得我做主,我也犯不上做这个出头椽子,太太只当我是软柿子,由着她怎么捏可错了主意,她是长辈,该孝顺的孝顺,若她按着心的要掺合外头的事,索性都丢给她,我倒落个轻松。”
凤嫣忍不住笑道:“瞧你这张小嘴,厉害的没边儿了,你不刚跟我说有事儿,快说吧,我这成日里闲着,正愁没事儿呢。”
凤娣便把自己想的跟她说了,凤娣是今儿一早,看见镜子里自己这张过于白嫩的脸,才想起来的,外头都知道余书南病了多年,如今自己刚一出去,瘦弱白净些,倒能勉强混过去,可她也不能不往后想,总这么白嫩,早晚露出破绽来,便想起了现代的粉底,若有类似的东西,自己以后出去先打个深色的底儿,再把眉毛化粗,谁能瞧得出,这事儿只有麻烦凤嫣。
凤嫣听了笑道:“这也不难,把官粉和了水,里头点上些画画的颜料,想来就成了,一会儿我找东西试试。”
话音刚落,就见忠叔从外头进来道:“姑娘府衙的差官来了。”
凤娣一愣:“便官司未了,若问话也该在堂上,怎么跑咱们府里来了,来人是谁,忠叔可认识吗?”
余忠道:“来的许长庆,是府衙的班头,当初来封咱们庆福堂的就是他,跟府衙大人沾着些亲,故此颇得重用。”
“沾亲?这么说跟府衙大人走的近了。”余忠点点头:“正是。”
凤娣暗暗沉吟半晌道:“这许长庆平素为人如何?有什么嗜好?”
余忠道:“这厮为人尖酸刻薄,若说有什么嗜好,无非嫖赌。”
嫖赌?凤娣道:“如此,余忠先去,我换了衣裳去会会他。”
等余忠出去了,凤嫣道:“我可听说这个许长庆不是个好东西,估摸是想趁着咱家出事讹银子来了。”
凤娣道:“若真如此,我倒放心了,只怕他不爱银子,却难办了。”说着话儿换了衣裳,凤嫣给她系上斗篷叮嘱:“雪越发大了,小心些走,滑一跤不是玩的。”
凤娣应了,出后院往前头来,过穿廊一进待客厅,坐上一个人忙站起来道:“这位想必就是大公子了,在下许长庆,给大公子请安了。”
凤娣瞥了他一眼,虽生的粗壮,却有些贼眉鼠眼,不是身上穿的这身官衣,抬了些色,就是一个街头混的地痞流氓。
凤嫣道:“许班头客气了,请坐。”
要说许长庆先头也不敢硬闯到余府来,虽说余家如今倒了霉,可俗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管里头怎么样,架子在这儿摆着呢,自己真没胆儿闯进来,今儿实在是没辙了。
昨儿在梨香楼吃醉了酒,跟相好的小翠许下给她打支金簪子,还立了字据,按了手印,今儿早上酒一醒,就知道坏了,自己家里可有个河东狮啊,不是丈母娘病了,他婆娘回娘家伺候丈母娘去了,自己哪能去梨香院快活啊。
他婆娘平日里,都恨不能把家里那点儿银子串裤腰带上,自己哪寻得出银子,给小翠打簪子啊,别说金的,银都没有。
告饶了半天,给小翠一口唾沫啐到脸上道:“知道你家的河东狮厉害,家里寻不出,不会往旁处想想,上个月你封余家铺子何等威风,冀州府上下可都瞧见了的,余家可有的是银子,又是如今这般境况,你上门要,他家敢不给吗。”
几句话说动了许长庆,凤娣这儿正想寻个明白人问问呢,他一脑袋扎了进来,倒是正中下怀,本来许长庆想的挺好,进来先吓唬一通,然后再伸手要银子,琢磨余家如今这样儿,恐早吓破了胆,哪敢不给。
可想得好,一到大门外头,心里就不由发起怵来,这俗话说的好,墙倒众人推,这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余家现在已经倒霉到底儿了,按他想,不定里头乱成什么样儿了,就算出来个大少爷主事,劝走了要账的债主,可也不能是现在这样啊。
许长庆在余家大门外站半天了,怎么看,怎么不像个落魄宅门,余府门楼子上那块匾擦的锃光瓦亮,门口的积雪也扫的一干二净,人家门上俩看门的小厮,轮流着,一会儿扫一遍儿,这么大的雪,硬是没积雪。
许长庆站了半天才上前搭话,门上人看见他,心里也着实有些虚,早有人报给了里头的余忠,余忠琢磨这是个小人,得罪不得,才不得已出来把他迎了进去。
这一进去,许长庆更纳闷了,就从大门到待客厅这么短的路,就有三起人过来跟余忠回事儿,回的都是过年的事儿,虽不能张灯结彩,可瞧余家这场面,竟然比府衙大人府里还热闹几分呢。
许长庆心里又怯了几分,待等到凤娣进来,见人家这台面,那点儿仅剩不多的底气刺嗤一下尽数泄了。
许长庆张了好几回嘴,又咽了回去,心里都瞧不起自己,真是上不得高台面,如今的余家还有什么可怕的,可就是没敢。
凤娣轻飘飘的扫了他一眼,把忠叔唤到跟前来,低声吩咐了一句,不大会儿功夫,余忠进来手里托盘上两封银子共一个吉祥如意的大荷包。
端进来放到八仙桌上,退到一边儿,凤娣把往前推了推:“这一年蒙许班头照顾我余家的买卖,如今这年根底下,也不能薄了许班头,这是我余家的一点儿心意,还望许班头不要推辞才是。”
许长庆哪想到会有如此便宜的事儿,不等自己张嘴要,这位大少爷直接送了过来,忙站起身道:“不敢不敢,说什么照顾,乡里乡亲应该的。”
说完了自己都臊得慌,自己照顾什么了,封了人家的门,算哪门子照顾啊,不过想起相好的小翠,脸一抹把那两封银子就要收起来。
凤娣却忽道:“且慢。”
许班头愣了一下,心说,莫不是后悔了,凤娣看着他笑了一声,伸手把那个吉祥如意的荷包打开往外一抖,咕噜噜,从里头滚出两个金灿灿的元宝来。
许长庆的两只狗眼都快闪瞎了,过去拿在手里掂了掂,一个足有十两,两个就是二十两,这……这么大手笔,许长庆倒不敢拿了,依依不舍的把金元宝放下道:“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大公子如此大方,莫不是有事”
作者有话要说:
☆、第13章
这厮还真是油滑,不过凤娣不怕他不上钩,举凡这好嫖赌的人没有不爱钱的,只要他爱钱,就不可能拒绝的了诱惑,况,他这时候来余家,不就为了趁机讹银子吗,只不过,她得让他知道,余家的银子可不是这么好拿的,想拿没问题,得拿消息来换。
凤娣笑了两声:“许班头可是说笑了,大年下的能有什么事儿,不过是个年礼儿罢了,就算不为了以前,这以后也得多指望许班头照顾不是。”这几句话听的许长庆心里别提多舒坦了,疑心也去了,笑道:“如此,小的我就收了,以后有什么事儿,大公子只管提个话儿,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说着把那两个金元宝装回荷包,刚塞进怀里。
凤娣道:“既然许班头这么说,倒是有个事儿不明,许班头若知道呢,透个话过来,我余家感激不尽,若不知道也无妨。”
许长庆手里的银子险些掉地上,心说,就知道这银子没有白给的,有心把金银退出来,可真舍不得,这可是真金白银啊,有了这些梯己,别说在梨香楼里快活了,就算置个外宅都够了,也省的老在家受那婆娘的气。
这么想着,一咬牙:“大公子想问什么?”
凤娣道:“闻听许班头跟咱们府衙大人沾着亲,可是吗?”
许长庆道:“这倒不假,府衙大人的夫人跟我家里的婆娘沾着些远亲,算起来也是八竿子打不着,可府衙大人仁厚,平日里里外外的没少照顾小的,小的也得了造化,能常去府衙里走动走动。”
凤娣道:“那许班头可知我爹当初进府给邱小姐瞧病的事儿?”
许长庆听了心了一咯噔,想余家招来这么大的祸事,还不是余庆来一副药方引起来的吗,老爷之所以让余庆来过府瞧病,就是看中了有庆福堂在,余庆来不可能说出去,可余庆来这人生意场上滚了这么多年,眼面前的事儿硬是没瞧明白,不知道小姐跟他说了什么,硬是阳奉阴违的逆了大人,做出这样的祸事也属活该。
如今小姐可都远远送到郊外的庄子上去了,府衙大人能不恨余庆来吗,再加上延寿堂的夏守财在后头一个劲儿使坏,封了庆福堂算什么,搞垮余家才能解恨。
只这些事儿要是跟这位大公子说了,邱大人知道还不得活剥了他的皮啊,不过自己不说,这怀里的金子岂不飞了,着实舍不得,却眼珠一转得了个主意,自己不说就是了,让余家人自己看了,不就什么都明白了吗,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想到此,嘿嘿一乐道:“不瞒大公子,这件事小的真不知,不过前两日,我们小姐得了过人的病,大人让老妈子跟着送城外庄子上修养去了。”
凤娣目光一闪,站起来道:“如此,多谢许班头了,年下事忙,就不多留许班头了,忠叔,送许班头。”
许班头忙道:“不用送,不用送,我自己出去就成,这一回生两回熟,以后不定还要来麻烦大公子。”
余忠送了许长庆出去回来道:“大公子,这许长庆可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你别看他这会儿说的好,不定脸一变就咬咱们一口,可得小心着点儿。”
凤娣哼了一声:“咱们又不是他主子,便他是白眼狼怕他作甚,这种人有奶就是娘,哪知道什么忠心,今儿不是把他主子卖了吗。”
余忠道:“这话怎么说?”
凤娣道:“先不说这些,倒要问忠叔一事。”余忠道:“你是想问老爷给邱府小姐瞧病的事儿?”说着叹了口气:“这事儿也真蹊跷,那天是余安跟着去的,去的时候才谈成了一笔大买卖,老爷心里欢喜,还交代说晚上给伙计们添个肉菜,去了有一个时辰才回来,回来瞧着脸色就不大对,从铺子回来就闷在书房,落晚儿连东正院都没去,转过天而寻个由头把余安开发了,账房里发的遣散银子,老爷交代下给了二十两,把底下那些小厮馋的不行,恨不能自己给老爷开发了,也能得这么一笔横财,不想银子有了,可没命花,十天后,给人发现溺死在护城河里,都知在水里泡几天了,身子都发的都不成样儿了,衙门判了个失足落水,因余安是外乡人,从小就死了爹娘,亲戚也不知都有谁,老爷让人抬回来,舍了口棺材,寻了个清净地儿埋了,没多少日子,张三一状子告到府衙,说咱们庆福堂的药害了他娘的命,不容咱们分辨,封了铺子,老爷一气一急这才……”说着,拭了拭眼角。
凤娣道:“忠叔别伤心,俗话说的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过去眼前,我定给爹报仇。”
“二姑娘……”忠叔哽咽的一声:“二姑娘这句话说出来,老奴心里就放心了。”凤娣道:“咱们且不说这些,我这两天心里就疑,便张三娘死了,也该寻瞧病开方子的郎中,怎么寻到我庆福堂来了。”
余忠道:“那张三是咱们冀州府里有名儿的泼皮,最是不孝,家里那个瞎眼的老娘,平常吃喝都指望着左邻右舍接济,才没饿死,就这样,张三吃醉了酒回去,说打一顿就打一顿,您说,这样的人能给他娘瞧病吗,岂不笑话,偏那日,他不知从哪儿寻了个方子,来铺子里抓药,上门来就是主顾,伙计不疑有他,抓给了他,他回去给他娘吃了,他娘就一命归西,他一口咬定庆福堂卖了毒药给他,按说这没凭没据的,府衙总该寻根问底的审问审问,却不由分说封了咱家的铺子,我琢磨,不定是老爷先头得罪了府衙邱大人,这是做下的套儿要害咱们余家呢,可我前后想了这两个月,就只有老爷给府衙小姐瞧病的事儿,这又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呢,府衙大人该念老爷的好才是,怎倒记恨上咱们家了呢。”
凤娣看了眼外头,见窗户根儿前人影一闪,凑到余忠耳边儿低声交代几句,转过天一早余忠就出去了,至掌灯十分才回来,见了凤娣道:“我在邱府的庄子外头蹲了大半天,才从庄子里出来个干粗活的老汉,说庄子里的炭不够使了,想去附近的村子里寻些,可这大雪天哪儿有炭卖,又说不能进城来,我想起附近有个咱们伙计家里,干过烧炭的营生,便后来不做了,这冬底下自己用总不至于外头买,便带了他去买了炭,寻了个酒肆灌了他些酒,才套出话来,姑娘猜怎么着?”
凤娣道:“莫不是邱小姐得的不是病是喜?”
忠叔一愣:“姑娘是怎么知道的?”
凤娣心说,还真是,自己这也想一天了,能是什么事儿让府衙大人前后的态度差这么多,想来想去倒让她想出来一个,这年头闺阁小姐的病能瞒这么严实,除非就是不能说的,不能说的能是什么,难道是喜。
这么一想,觉得大有可能,大约她爹瞧出邱小姐是喜脉,所以回来才心神不宁,这可是一桩天大的丑事,况她听凤嫣闲话儿说过,府衙这位邱小姐,是自小就定过亲的,这人还没娶就弄出孩子来,不说是谁的,若是传出去,邱府的名声毁了不说,这门亲事不定就跟她爹的仕途关联着,唯有遮掩过去才成。
却若要遮掩,该用软招儿子才对,纵然为了庆福堂,她爹也能说出去,难道是府衙大人不放心,非要杀人灭口不可,也不对,他怎么会知道,她爹一气一急之下就能丢了命呢,这事儿怎么想怎么不对头,忠叔刚一问,自己顺嘴就说了出来,不想倒猜了个正着。
她看着余忠道:“这么说真是喜?”
余忠点点头:“大公子这么一说我倒记起来,那天余安半截回来抓了服药,我正好去铺子里便瞥了一眼,如今想起来老爷开的药里有菟丝子、川断、杜仲、桑寄生这四味药。”
凤娣听得雾煞煞:“有这四味药怎么了?”
余忠道:“若真是想落胎,这四味药是万万用不得的,这四味配在一起,再加黄芩,砂仁,擅疗胎元不固,少腹重坠,频频落红,乃是保胎之用。”
“保胎?”凤娣愕然,怎么会保胎,这个未出阁的大家小姐,难道还想生下来不成,这说不通啊。想不通就算了,好在知道了原因所在,却这个原因,自己怎么能让府衙大人抬抬手让余家过去呢,若他真有这样的慈悲心,也不会有张三诬告的事儿了,倒要仔细想想对策。
凤娣这儿还没想出对策,又出事儿了,过了腊八天更冷了,雪是停了,可西北风刮起来,飕的人骨头都快冻上了,纜乳芡獾谋挂子,又长了不少,晶莹剔透的像水晶,廊下几个小丫头伸手撅下来,也不管脏不脏,就往嘴里塞,冻得直打哆嗦,却嘻嘻笑着欢快无比,倒底年纪小,没愁事儿,想起这个,自己又不禁摇头失笑,这般老气横秋,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多大年纪呢,前一世二十六,现在吗……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未发育明白的身材,十四虽,她都忘了自己十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儿了……
凤娣想着这些,刚迈出后院,就听前头一阵喧闹,紧接着就听一个婆子着急忙慌的往里头跑,慌不择路,在垂花门外头直接撞在凤娣身上,跟着凤娣的丫头喝了一声:“瞎撞什么,敢是不想活了。”
婆子抬头见是凤娣,也顾不上行礼了:“大,大公子,可不好了,府衙里头的衙差来了十几个,说是奉了大人的令,来封咱们府后的药库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14章
封药库?凤娣咬了咬牙,暗道这邱思道是黑着心要弄垮余家不可啊,她爹死了,又来封药库,这是想断了余家的后路,既如此,咱们一不做二不休,虽说民不与官斗,可真到了生死存亡的节骨眼儿上,也顾不得了,横是不能等死。
想到此,凤娣快走几步出去,到了前厅,一看来人是徐长庆,倒略松了口气,许长庆见着凤娣也真有点儿不好意思,毕竟拿人手短,兜里的金银可还捂热乎呢,就拿着封条来封人家的药库,怎么想都有点儿过不去。
他可也没想到,邱大人这么急着要办了余家,估摸肯定是夏守财的事儿,昨儿可是看见夏守财从后门进了府,大半天才出来,今儿一早老爷就下令来封余家的药库,事儿没这么巧的。
许长庆虽说领命来了,可想着兜里的金银,没立刻就闯到后头去,算是留了些情面,凤娣见了他道:“许班头,且借一步说话。”
许长庆道:“虽差事在身,大公子既开口了,也得给些面子。”挥挥手把身后的人遣出去,才道:“大公子,不是小的要跟您余家为难,实在是大人下了令,我们底下人不得不从。”
凤娣道:“这些我自然省的,许班头没立时封库,就是给我余家面子了,只如今还需班头容个一时半刻,我去府衙里走一趟,请大人收回成命,也省的咱们两下为难。”
“这……”许长庆心说,大人恨余家恨的牙根儿痒痒,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着,大公子就算再有什么辙,能在一时半刻解了这样的恨?岂不是妄想吗,若不卖这个面子吧,着实又怕刚寻得的钱袋子,就这么没了,怪可惜的。
凤娣度量他有些活动了,跟余忠使了个眼色,余忠去拿了两封银子出来,凤娣道:“天怪冷的,这些银子给班头跟底下的兄弟们吃酒,也暖暖身子。”
许班头假意推辞两下,便收在怀里道:“大公子如此仁义,小的今儿也豁出去了,替公子担待些时候,您可快去快回。”凤娣点点头,忠叔引路奔着府衙来了。
到了门上忠叔道:“这么报上去,恐邱思道不见公子。”
凤娣道:“你跟门上人说,我是来给邱小姐瞧病的,邱大人自然会见。”
忠叔上去照着凤娣吩咐的一说,门上人险些以为自己听差了:“你说你们公子是谁?来干什么的?”余忠道:“我们家公子是庆福堂余家的大少爷,来给你们府里的小姐瞧病的,你只管如此报便了。”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块银子来塞进门人手里。
门人掂了掂,瞧了那边儿凤娣一眼,心说到底是做买卖的,有钱,如今这都封了铺子,出手还这么大方,看在银子的份上,进去给他传个话也不当什么。
想着转身进去了,邱思道正把玩昨儿夏守财送来的一方鱼脑冻的端砚,凝腻脂润,上面的云水团纹清晰可见,比自己手里藏的那一方可强太多了,夏守财倒真舍得使银子,又会看眼色,比那个余庆来强多了。
正想着下一步怎么料理余家,忽门上人来报:“回老爷话,门外头余家大公子来了,说来给咱们小姐瞧病。”
邱思一愣:“你说谁?余家大公子?余书南?”门人道:“正是。”
邱思道又问:“他说来给小姐瞧病的?”门人应了是,邱思道脸色一阴:“好大的胆子,我倒要会会他,让他进来。”
凤娣进了待客厅一打眼,就知道这个邱思道不好对付,年纪有四十大几,容长脸,山羊胡,一双眼阴沉非常,坐在那儿官威十足,凤娣上前先施一礼:“在下余书南给大人请安。”
邱思道扫了他一眼,本还说余庆来一死,余家就倒了,不想这个病秧子却出来主事,即便恨不得余家垮了,可邱思道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外传病了多年的余家大少爷,的确不凡,年纪不大,一行一动却稳妥非常,且他既然点名来给自己女儿瞧病,想来是为了他家药库一事,只不知他这么贸然前来凭的什么。
想到此,开口道:“你是为了你家药库?”他既然如此直白,凤娣也不用藏着掖着了,起身道:“正是,在下是想请大人收回成命。”
邱思道呵呵冷笑了两声:“就凭你一句话就让本官收回成命,岂不可笑。”
凤娣目光闪了闪道:“俗话说的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余家遭逢大难,实乃被奸人所害,若能一息尚存,我余家也只能咽下这口气,若非要至余家于死地,我余家也不能坐以待毙,不如拼个鱼死网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邱思道沉沉看着他:“你这是想威吓本官不成?”
凤娣道:“小的不敢,小的说的是实话,即便是必死无疑,也不能这么屈死吧,临死不拉个垫背的,岂不太冤枉了,再说,大人是官,小的是民,这民又怎么威吓的了官,大人这话可不是笑话吗。”
邱思道哼了一声道:“你余家的庆福堂伤了人命,不是看在你爹已死的份上,早封了你余家的门,如今只封你家的药库,还是本官法外施恩了,你前来让本官收回成命,莫非是想让本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不成。”
凤娣心说,这老家伙真会打官腔说便宜话,明摆着就是冤案,他竟然还扯到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了,他若不贪赃枉法,公报私仇,余家焉能落到如今地步,今儿既来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余家的案子也该翻过来了。
想到此,凤娣呵呵一笑:“谁不知冀州府的邱大人,清廉公正,是青天老大人,不止为官清廉,家教更严,府上的千金,贤良淑德,性子温婉,实乃闺阁楷模,也只有户部侍郎卫大人的公子才能做配,赶巧我余家有个伙计的亲姨,在卫夫人跟前当差,我正说回头让他捎个话过去,好好赞赞邱小姐呢。”
邱思道陡然站起来道:“你大胆。”
凤娣道:“不是大胆,是穷途末路,唯有以命相搏,大人若不收回成命,小的这张嘴可管不住,出了这个门不知道说什么,若是说些不好听的,还望大人担待一二。”
邱思道眯着眼看了她很久,唤了个差人进来道:“你去余府传我的令,案情未明,且不封余家的药库,待审问清楚再做决断。”差人应一声去了。
邱思道道:“如此,你可还有甚话?”
凤娣道:“小的确还有一言,大人刚可是说了案情未明?”
邱思道:“又如何?”
凤娣抬头看向他:“既然案情未明,就是说,没有我庆福堂害死人命的真凭实据,那么敢问大人,既没真凭实据,大人为什么封我余家的庆福堂?”
邱思道看了他半晌,忽的阴笑了两声:“便案情不明,奈何有人证苦主,张三亲在庆福堂抓了药,他娘吃了七窍流血而亡,有街坊邻居作证,仵作验了尸首,乃是食下砒霜中毒身亡,这砒霜除了你们药铺,哪里有这样害人命的东西?”
凤娣忽的笑了一声道:“大人这话可不是凭据,只是猜测,张三素来品行不端,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且对他娘从来不孝,忽然抓药本就蹊跷,更何况,冀州府里可不止我余家的庆寿堂,且砒霜这样的剧毒之药,何处进货,何时成交,进了多少,谁家进的,都是有底儿可查的。”
邱思道皱了皱眉道:“你是说本官错封了你余家的庆寿堂?”
凤娣道:“大人封没封错,小的不敢妄言,却有一样,不能由着我余家受此不白之冤,大人若不允,小的只能越级上告,州府上头还有巡按府,有大理寺,再不成还有皇上呢,豁出小的一条命,势必要还我余家一个清白,小的告辞。”
扔下话,不待邱思道说什么凤娣转身去了,邱思道气的脸色铁青,却仔细一想,此事可不妙,本说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死了,不想却蹦出来个余书南,且她今儿撂下的这几句话,恐张三这个案子做不实了。
这官司明摆着就是张三跟夏守财合谋干出来的,若让余书南拿到证据,越级一告,自己这个官儿,保不保得住都两说,为今之计,只有杀人灭口。
想到此,叫来跟前心腹:“你去把韩冲叫来,说大人有话交代他。”心腹小厮应一声下去奔着侧面小院去了。
再说凤娣从府衙出来,跟余忠道:“一会儿回府你挑几个身体壮实身手好的小厮,分头盯着张三。”
余忠道:“公子是怕……”
凤娣道:“不是怕,邱思道一定会杀人灭口,咱们先一步拿住张三,别说庆福堂的封条,我爹的仇也能报了。”
余忠略迟疑道:“公子,咱余家这般跟邱思道做对,恐不妥当。”
凤娣道:“这邱思道,不止为了他闺女那点儿事,还贪着好处,跟延寿堂勾结,不弄垮了余家誓不罢休,根本不会手下留情,到了如此地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怕也没用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15章
凤娣回到余府的时候,来封库的衙差已经走了个干净,就剩下许长庆还在,见了凤娣,上赶着过来奉承:“小的今儿算开眼了,大公子真好本事。”
凤娣淡淡一笑:“许班头说笑了,什么本事,不过一个理字罢了……”跟许长庆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闲话,让人送他出去,转身回了内院。
刚进自己屋,凤嫣就迎上来道:“可算回来了,真把我吓的不轻呢,你说你怎么就这么大胆儿呢,府衙也敢硬闯,如今你可不是余府的二姑娘,你顶着大哥哥的名儿,咱家的人命官司,可还没了呢,若是府衙大人借由头生把你扣下问罪,可怎么好?”
凤娣道:“他倒是想呢,有短儿捏在我手里,只他豁得邱家的名声和他的前程,我怕什么,扣下我,外头还有余忠呢,除非咱们余家人死的一个不剩,否则扣下我又有甚用。”
凤嫣道:“什么短儿,我怎不知?”
凤娣想这事儿告诉她也无妨,便把怎么来去跟她说了,凤嫣听的眼圈都红了,咬着牙道:“当官的这般草菅人命,就没了王法不成,咱爹竟是这般冤死的。”
凤娣道:“王法本就是当官的定下的,约束的是咱们这些奉公守法的老百姓,不过,你也别难过,爹的仇会报的,邱思道这样的贪官,早晚有报应。”
虽跟凤嫣这么说,凤娣心里却也知道,这个仇恐没那么好报,余家没有靠山,而邱思道却久在官场,能跟户部侍郎攀上儿女亲家,可见这厮是个能钻营的,而余家挺过当前这难都不容易,又怎能报仇呢。
想到此,凤娣长长叹了口气,拿起剪子剪了灯花,把手炉往怀里抱了抱,身上披上一件厚厚的棉斗篷,都有些冷飕飕的。
丫头麦冬端了个炭火盆子进来道:“夜里冷,公子就别犟了,烤烤火还能暖和些。”
凤娣笑看着她道:“你倒是叫的顺溜。”
麦冬道:“管家特意吩咐下的,说从此往后都叫公子,免得公子姑娘的叫混了,让外人捉到把柄。”
凤娣点点头:“倒是忠叔底细。”想起什么,看了麦冬一眼道:“你伺候我多少年了?”
麦冬一听不免有些怕,忙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麦冬有什么错处,公子要打要罚,奴婢绝无二话,只求公子别撵麦冬出去,我亲娘去了,我爹续娶了后娘,后娘心狠,若撵出去,不定给后娘卖到哪儿受罪呢。”
凤娣倒是一愣,想不到她会如此,伸手扶起她道:“咱们不过说闲话儿罢了,慢说你没错,便有些个错处,念在你伺候了我一场,也当有些情份才是。”
麦冬这才松了口气:“二姑娘十岁的时候,奴婢进府的,算来已经四年了。”
凤娣看着她道:“既然伺候了四年,你觉不觉得我哪里不一样了?”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