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接着又道:“本门武功除了“玄清神功”外,还有“玄清剑法”和“玄清神掌”。“玄清神掌”一旦施展起来可移山倒海,风云为之变色,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玄清剑法”施展起来快如闪电,势如长虹,犹如翻江之水。在唐代时本门有一位弟子叫公孙大娘,她由于“玄清神功”内力尚浅,没有将“玄清剑法”练至极致。饶是如此,唐朝大诗人杜甫看了她的剑法后惊叹不已。他作诗一首来形容此剑法: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只是这两种武功需要以“玄清神功”作为内力方可发挥至极致,内力越深,威力越大”。
赵天龙听得心驰神往,接下来老和尚又为他讲了一些门规:“即入我门,便尊我旨。本门宗旨在于保家卫国,救民于水火。切忌以强凌弱,不可做伤天害理之事,不可违背天理。你能否做到?”
“徒儿谨遵本门法旨”。
“嗯,你无法突破“玄清神功”第一层是因为你“任”、“督”二脉尚未贯通。为师本可以用“醍醐灌顶”大发为你打通“任”、“督”二脉,只是施展此法需要你忍受极大的痛苦,否则便会走火入魔,全身经脉寸断而亡,为师怕你年纪尚小无法忍受这种痛苦。现在时间紧迫,为师准备施展此法为你贯“任”、“督”二脉,你要忍住痛苦接引为师真气,和你体内的真气融为一体,不可有丝毫松懈。”
“徒儿明白”
但见老和尚身体冉冉升起,手掌贴在赵天龙头顶。赵天龙感觉丝丝真气由师傅手中透出,他连忙气沉丹田,抱园守一。运起“玄清神功”将师傅的真气和自己的融为一起,一股强大的内力冲向自己“任”、“督”二脉,体内剧痛无比。
一盏茶的功夫过去了,赵天龙满脸通红,身体不断的颤抖着,衣服已全被汗水浸透,他和老和尚完全被包裹在一团白气之中,眼看赵天龙就要坚持不住了。
突然,赵天龙感觉“任”、“督”二脉豁然一通。体内真气犹如决堤之水通过“任”、“督”二脉涌向丹田,他脑袋“嗡”的一声,头脑发昏,眼冒金星,一下子昏了过去。
赵天龙醒来时已是第二天了,他感觉自己精力充沛,像是要破体而出。全身轻飘飘的,异常舒服。
当他再次看到师傅时惊得目瞪口呆,师傅面色苍白,双目无神,精神萎靡。全然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他明白是怎么回事,不禁扑到师傅怀着放声大哭。
老和尚抚摸着他的头道:“天龙,莫要作此儿女之态。为师运用“龟卜神算”预知我还有三日时光可活,一身功力与其埋于黄土,还不如传输于你。这样不但使我的功力得到延续还可以为武林做点贡献,你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赵天龙听到师傅还有三日可活,不禁悲从中来。老和尚道:“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延续。为师还有三日时间,在这三日之内,为师就教你“玄清神掌”和“玄清剑法”的心法口诀,你要用心谨记”。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在这三天内赵天龙熟记了“玄清神掌”和“玄清剑法”的口诀心法。虽然这两种心法深奥难懂,但赵天龙天资聪慧,过目不忘,心法口诀已经完全熟烂于胸,剩下的就要靠他去领悟了。
赵天龙在老和尚在临终前得知,师傅江湖人称“无极上人”。他还有两位师叔,一位是“太虚散人”,另一位是“青莲神尼”。并交给他几样东西,一个是“太乙门”掌门玉碟,还有一本《扁鹊残篇》及三个锦囊,并吩咐他这三个锦囊在适当的时机方可打开。至于《扁鹊残篇》赵天龙已是倒背如流,原来他这几年除了随师傅练武之外,还读了不少书籍,这《扁鹊残篇》就是其中之一。
赵天龙埋葬了师傅,收拾好行李下山而去。对于未来赵天龙心里充满了期待和畏惧,期待的是他终于可以行道江湖了,畏惧的是前提是渺茫未知的。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