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冯太后逝世,其年49岁,冯太后是后人对她的称呼,而她的一生政绩不虚此名。
品读:较量文明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对北魏冯太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对北魏政权的巩固和国力达到鼎盛起到了关键作用。她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贡献不亚于武则天”。特别提出了冯太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用,这与后人给她的谥号“文明”同出一辙。冯太后的确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文明女性。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人类告别了野蛮时代;文明是人类有了固定居所;社会有了分工;文明是财产分配由有序的社会管理而不是武力抢夺;文明是人类用文字帮助交流超越时间和空间;文明是使得技术发展有保障。北魏是西汉之后崛起的一个游牧民族,这样一个民族要发展、壮大,必须跟进中原汉族早已经进入的文明制度——封建制度的转变。冯太后作为北魏朝中的汉族女性就此承担起北魏这个历史性的转变。
冯太后一步步独尊天下的同时,她也成为一个具有政治才华的女性,临朝称制的冯太后扶持着自己的孙子拓跋宏,倚仗男宏王睿、李冲的辅佐,以及其他文武大臣的襄助,展开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史称“太和改制”,今天所称的“孝文帝改革”,其中大部份都是由冯太后所执行或者是冯太后政策的延续。这些政治改革中第一个就是实行的官员俸禄制。
文明改革的另两项就是户调制和均田制,户调制就是赋税,比过去更加合理,更加减轻。
冯太后进行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北魏由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向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即封建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冯太后颁布的“均田令”,标志着北魏统治者开始接受汉族的封建统治方式,这一制度历经北齐、北周,到隋唐约三百年,不仅使北魏社会经济得到发展,而且奠定了后来隋唐社会的经济基础。
冯太后掌权达二十年,这一时期正好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过程中,虽然古今历史学家一致都公认孝文帝拓跋宏推进了改革,但是,孝文帝真正的推动力量是来自于他的祖母冯太后。魏收在《魏书·高祖纪》的后论里说:“孝文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在男子居支配地位的封建社会,女性要掌握政权是谈何容易的事,所以一旦女性掌握了权力,她不仅能玩权力也要能玩政治,这两者冯太后都做到了,她两度扶植幼子登上帝位,在帝位悬空,皇权将要处于混乱之际,自己力顶大厦,让皇权平安过渡。同时,在学习汉族先进性方面她做出了卓越成绩。特别难能可贵之处是,亲自为幼子编写识今古的教材,这一切都是冯太后的创新之举。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