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小皇帝和樊清旭寒暄完毕,便就书上的内容问了几个问题。这问题自然是早选好的,内容不深不浅,却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等他问出来了,朝臣看着小皇帝的眼神也都带上一抹钦佩。
樊清旭则拱了拱手,便怡然作答。他的话并不多,但条分缕析、切中肯綮,没有一个字多余,当场边有人拍手大声叫起好来!
几个问题完毕,小皇帝满意颔首:“樊公子果然博学多才。只是,不知众位爱卿还有什么要问的?”
这是在给大家机会挑战他了。
樊清旭含笑回眸,脸上也不见半分紧张,姿态依然清雅淡然,仿佛遗世独立,和他们格格不入。
龙瑜宁一派的人自然不会放任他在这个地方大放异彩,兵部侍郎宋大人立马站了出来:“樊公子,本官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
“宋大人请讲。”
“既然樊公子你游历四方,那么自然也该知道我大周朝与南楚国之间的一切。不知对于南楚国现在的状况,你有什么想法?”
这是在考验他对时政以及双边关系的把握情况。
尹良燕轻轻一笑——这宋大人不愧是兵部尚书,虽然有点头脑,但总不及多年在朝堂上摸爬滚打的那些人。他这话看似问得犀利,也将政局牵扯进来,更何况南楚国的二王子现在还在京城休养,一旦樊清旭回答得不好,那必定会引起一番波动。
但是,像这种朝政小事,他们自小在京城长大,跟随家长耳濡目染这么多年,心里早就有了一杆秤,又怎会被这等区区小事难倒?
樊清旭当即笑了。“草民在书中说了,草民这六年多来一直在我大周境内油走,关心的是我大周百姓的民生。至于南楚国那边……那边的消息草民倒也听说过不少,当初也是曾到过边关,知道边关百姓乃至将士生活艰辛。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百姓和将士的顽强守护,我大周边关才能平稳至此。草民以为,南楚国不足以为虑,至少十年之内,双边依然会稳定下去。而在这十年之后,无论情形发生何种变化,我大周朝也一定有足够的能力与对方相抗衡,日后更能千秋万代,长盛不衰!”
一席话,真是说得冠冕堂皇又豪情万丈,一下就将所有人的积极性都吊了起来。
立马又有人拍掌,叫好声不绝于耳。
没想到自己一句问话引来他这样一番慷慨陈词,甚至还将自己褒扬了一通,宋大人心里十分着急,连忙想要找话回击过去。但他越是着急,却越是想不到问题,额头上都急出来满满的汗。
龙瑜宁一行人看得直皱眉头,还是户部尚书连忙又站出来:“劳烦樊公子,本官也有几个问题想问。”
“白大人但说无妨。”
……
就这样,一群人轮番发问,樊清旭一一回应。不管多么刁钻、多么稀奇古怪的问题,他都能想出回应之道,而且妙语连珠,没有半句废话,中间穿Сhā着自己的真实见闻,更加真实可信,让人连连点头,竟再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等一圈辩论下来,时间都已经过去两个时辰了,一早上的时间硬生生过去大半,往常这时大家早下朝回归家中休息了。但即便如此,大多数人却一点都没觉得时间漫长,反而都沉浸在樊清旭侃侃而谈中,仿佛也都跟着他一同游历了一遍大周山水。
当最后一个问题回答完毕,樊清旭顿了顿,看向四周围,面上微笑不减,声音一如既往温柔和善:“不知还有哪位大人有话要问?”
静悄悄,静悄悄
长达一盏茶的时间里,再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该问的都已经问完了,他们搜肠刮肚,都再也想不到任何可能难倒他的问题。至于难不倒的……那还问出来做什么?徒增笑柄么?
户部尚书悄悄看了眼龙瑜宁,龙瑜宁眼神幽暗,缓缓摇了摇头。如今樊清旭已然风头出尽,他们的人也已经刁难得够了。如果还死咬着他不放,那姿态也未免太难看了那便不如暂时放过他,来日方长。
想及此,他率先走出来:“樊公子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小王佩服。小王想,在座诸位肯定也都为樊公子的才学所折服,一时半会也想不出问题来了。”
有他做表率,其他人纷纷摇头表示无话可说。樊清旭便笑了笑,冲他们拱手行个礼:“樊某无状,班门弄斧,让诸位见笑了。”
“哪里的话!樊公子文采出众、见识不凡,朕也十分佩服。现在更有这本书问世,这对我大周朝都大有裨益,只是不知樊公子你是否有心为我大周朝效力?”小皇帝连忙道。
“承蒙皇上看得起,樊某既然写出了这本书,那自然就是想为我大周朝效力的。”樊清旭连忙道。
小皇帝连连点头。“既然如此,朕就封你一个官做,让你继续为我大周效力,如何?”
“这个……”樊清旭迟疑一下,“不瞒皇上您说,樊某这些年游历各地,所得心得实在不少。这本《民生十要》只是其中一部分,樊某正打算将剩余的整理一下,再写出一本《民生十忌》来,以供参考。”
轰!
人群里一下又爆发出一阵激烈的声响,几乎所有人看着樊清旭的目光都带上了无尽的羡慕和敬仰——能写出一本《民生十要》来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可没想到他居然还不满足于此,居然还有另一本书即将问世?如果那一本一如这一本一般令人警醒,那该是……
这人该处于什么地位了?皇上都要把他给供起来了吧?
别说小皇帝了,就连尹良燕都被这话吓了一跳——之前没听他提起过啊!这家伙还真够深藏不露的!
身边的太后也急急喘息了几声。“还有《民生十忌》么?贤王妃,你知不知道?”
尹良燕摇头。“事关机密,又是向皇上投诚的东西,他自然是要拿到最后场合来加重砝码的。”
而他的选择也的确十分正确。如果说有人之前已经细看过这本书,心中已经暗暗称奇、也将他视作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来看的话,那么又有了后面一席话,便是心中再倨傲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如他。这一个砝码压下去,他的分量赫然间又增加了双倍不止!
小皇帝激动得都快坐不住了。“那本书何时能出来?”
“启禀皇上,著书立说本就是休生养性的活计,就算樊某手中有早写好的手记,但这么多东西需要归纳整理,也有许多细节方面需要细细思考,想来一年半载的时间是需要的。”樊清旭淡然道。
小皇帝的小脸都快垮下来了。“还要这么久啊!”
“不过,在著书立说之余,樊公子入朝为官、协助皇上处理政事也是可以的。”龙瑜宁突然道,“樊公子乃是天纵英才,只是区区身兼二职,应该也难不倒你吧?”
樊清旭转向他那边,两个男人相视一笑,樊清旭轻启薄唇。“既然贤王爷都说没问题,那自然是没问题的。”
“好啊!”小皇帝立马亢奋起来,“既然如此,那朕该授予樊公子何等官职呢?”
此言一出,大家又纷纷沉默了。
作为各个部门的龙头老大,几位尚书大人自然都想将人拉到自己身边来。毕竟樊清旭的书里也都将各部的事情有所涉猎,拉过来也顺理成章。而且等他下一本书出来,作为他的顶头上级,他们自然也都跟着享有一定声誉。
大家心思一转,便要抓紧时间开口。然而,龙瑜宁却最先道:“不如就将樊公子放到户部吧!那里掌管的事情最多也最繁杂,又是最关乎民生的,樊公子在那里应该能大展一番拳脚。”
“可是,只将他放在那里,似乎太委屈了”小皇帝小声道。
其他人纷纷点头。而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侍郎等人纷纷站出来相邀,然而一等他们开口,立马就有人说出反对意见。
说来说去,说到最后,大家竟然又沉默了——突然发现,这个全能型人才放到哪里都不行!他就该被放任自由才是!
对于这一点,尹良燕自是早有所料,便只是冷眼瞧着那群人互相争辩得面红耳赤,才施施然转向太后:“母后您还不开口么?”
太后淡淡瞧了她一眼。“开什么口?”
“对于樊公子的归宿,您心中早有丘壑,现在也该说出来了。”
太后唇角微勾,果然开口了:“既然大家都无定论,那不如听哀家一言如何?”
群臣立马安静下来,小皇帝也转过头:“不知皇祖母有何高见?”
“先帝曾言,樊家长公子有相才,然而他现在年纪尚轻,又未曾经历科考,不得入翰林。然而不为良相,又实在委屈了他的才干,所以哀家想,不如暂且授予他一个中书舍人,让他随侍在皇上身边,需要时指导皇上民俗民情如何?”
言外之意就是让他做帝师?
人群里一下再次沸腾起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