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岭梅将破玉,池水渐成冰红叶俱飘落,青松色更新淡云飞欲雪,枯草伏山平满目寒光迥,阴阴透骨泠
又是一个冬天,自从离了狮驼国,唐三藏师徒冲寒冒冷,宿雨餐风
这日正在赶路时,孙悟空极目远眺发现前面有一座城池,便向唐三藏禀报道:“师父,前面有座城池,你我师父今日在此歇歇脚可好?”“好”赶了一天路的唐三藏虽然也累了,但心中还是担忧“悟空,那城又是什么所在?”
可是唐三藏这个问题,孙悟空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
“师父莫急,咱们到了跟前自知,若是途径之国,我等就须要倒换关文若是府州县衙,咱们从住宿一晚经过”
师徒二人言语未毕,便到城了门之外唐三藏翻身下马,由猪八戒桥白马,一行四人进了城们
“悟空,你且去问问此处是何地界?”此时的唐三藏还不忘打探清楚
听师父吩咐,孙悟空向四周一看,只见一个老军,在那向阳墙下,偎风而睡
孙悟空走上前去摇他一下,叫声:“长官”
那老军猛然惊觉,麻麻糊糊的睁开眼,看见孙悟空这般涅,连忙跪下磕头叫道:“爷爷莫要吃我莫要吃我”
“这老儿把我当妖怪了?”孙悟空喝道:“你休胡惊作怪,我又不是什么恶神,你什么爷爷?”
可听了孙悟空之言,那老军磕头道:“您是雷公爷爷”
“雷公?”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孙悟空道:“休要胡说我乃东土去西天取经的僧人适才到此,不知地名,才过来问你一声的”
“原来是和尚啊怎么长得这般丑陋?”那老军闻言心中暗暗嘀咕,可此时却放了心,打个呵欠,爬起来,伸伸腰道:“长老,此处原唤比丘国,今改作小子城”
“小子城?这名倒是奇怪”可是既然打探出唐三藏想要知道的事,孙悟空也不再人家城名上做过多的纠缠,“你国中有帝王否?”
“有,有”
都问清楚了,回到唐三藏身边,“师父,此处原是叫比丘国,今改为小子城但不知改名之意何故也”
“哦?”听孙悟空之言,唐三藏有些疑惑道:“既是比丘,为何又改为小子?”
“想是比丘王崩了,新立王位的是个小子,故名小子城”当然了能说出这么混的话的也就只有那猪八戒了
这不,一听猪八戒说的,唐三藏连连摇头“决无此理,我们且进去,到街坊上再问”
“呵呵”这时沙悟净笑道:“不错,我等还是去城中问问的好,或许是那老军被大哥唬得胡说,咱们且入城去询问”
当下,师徒四人桥马,挑着担,在街市上行只见这小子国中繁华气概非凡,但只见家家门口一个鹅笼
“悟空”唐三藏回头向孙悟空问道:“此处人家,都将鹅笼放在门首,是何道理?”
这便是让孙悟空郁闷的事,每当有什么问题时唐三藏都会询问自己虽然很喜欢师父对自己的这种信任,可有些事情孙悟空真的不知道
好在就在孙悟空怎样回答唐三藏的问题时,猪八戒替自己解了围原来这猪八戒刚刚听到唐三藏所说,左右一看,看到每家每户门口排列五色彩缎遮徕猪八戒笑道:“师父,今日想是黄道良辰,都准备送礼”
“胡说”显然唐三藏对猪八戒的回答大为不满,“哪里有家家都送礼的?其间必有缘故,悟空你且上前看看”
“又要我去”孙悟空虽然心中暗暗嘀咕,可却并没有不满,毕竟随着相处时间越来越长,孙悟空与唐三藏之间的师徒感情也越来越好想到此处,孙悟空刚想去查看那家家户户门口鹅笼是怎么回事,却被唐三藏叫住道:“悟空你变化一番再去,省得你嘴脸丑陋,吓坏了人家”
此时有些哭笑不得的孙悟空听到唐三藏吩咐,只能捻着诀,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蜜蜂,展开翅,飞近边前,钻进幔里观看,原来里面坐的那个小孩儿再去第二家笼里看,也是个小孩儿连看**家,都是个小孩儿,却是男孩,没有一个是女孩
而这些孩子有的坐在笼中玩耍,有的坐在里边啼哭,有的在笼中吃果子,有的倒在其中睡觉
看完了,孙悟空飞回唐三藏身边现了原形道:“师父,那笼里是些小孩子,大的不满七岁,小的也只有五岁,不知何故”唐三藏听到孙悟空所见所说,疑思不定而这时转过街口见到一衙门,上面写着金亭馆驿
唐三藏喜道:“徒弟们,我们且进这驿里去,一则问他地方,二则喂马匹,三则天晚投宿”
“正是,正是”早已腹中饥饿的猪八戒一听要进驿馆顿时大喜
唐三藏师徒四人欣然入了驿馆,让那官人报与驿馆驿丞驿丞连忙将唐三藏等人接入门内
上了斋菜,驿丞问唐三藏道:“长老自何方来?”
贫僧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者,今到贵处,有关文理当照验,权借宝地一歇”唐三藏道:“今日可得入朝面见陛下,倒换关文?”
“今晚不能,须待明日早朝才可见到陛下”
“贫僧有一件不明之事请教,烦为贫僧指示”
“长老请讲”
见这驿丞答应,唐三藏开口问道:“贵国养孩儿,不知怎么照看?”
“虽然长老是出家之人,但也不会不知这个吧”听唐三藏之问,驿丞十分疑惑,可仍然答道:“俗话说天无二日,人无二理养育孩童,乃是父精母血,怀胎十月,待时而生,生下乳哺三年,渐成体相,怎么长老连这个也不知道?”
“不是贫僧不知”唐三藏闻言,正色道:“据大人所言与我大唐无异,可是贫僧进城时,却见街坊人家,门前各设一鹅笼,都将小儿放在那鹅笼之内不知为何?”
“翱”不曾想到唐三藏其实要问的是这个,那驿丞大惊,连忙道:“长老莫管它,莫问它,也莫要理它请在此安歇一晚,明早就上路去吧”
唐三藏闻言,一把扯住驿丞,定要问个明白
可那驿丞却怎么也不肯说,只道:“长老谨言”
但是今日唐三藏一发不放,一定要问个详细那驿丞无奈,只得退去其他人等,悄悄对唐三藏四人道:“适才长老所问那鹅笼之事,实在是当今国主无道”
唐三藏道:“何为无道?”
“此国原是比丘国,近有民谣,改作小子城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做道人涅,携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岁其女形容娇楷貌若观音,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并与其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疲惫,饮食少进,命在须臾国中太医院检选良方,不能疗治只有那女子之父,也就是国丈有衡秘方,甚能延寿,前些年国丈曾去十洲三岛,采将药来,俱已完备但只是药引子利害,至今还未能求得”
“哦?那药引子是何物?”
“哎……”听孙悟空出言询问,那驿丞长叹一声道:“那国丈说只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这些鹅笼里的小儿,俱是选就的,养在里面,只等着为国王挖心治病的”
“啊”
“什么”
“怎么可能”
听着驿丞所说,唐三藏四人那肯相信,唐三藏问道:“那些孩子的父母就允许国王杀死自己骨肉?”
“那些孩童父母,哪有不惧怕王法的只因国王下令,俱都不敢啼哭”
“昏君”纵使是出家之人,今日听到此事,唐三藏也不由得发怒
“长老明早到朝,只去倒换关文,不得言及此事”那驿丞说完抽身而退
见唐三藏这时眼含泪水,猪八戒上前劝道:“师父,你是哭什么翱你这不是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吗?”见唐三藏怒视自己,猪八戒连忙解释道:“吃道,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那国王虽然无道可伤的是他的子民,与师父你何干?”
“八戒”听着猪八戒胡言乱语,唐三藏滴下泪水道:“我出家人,积功累行怎么这昏君竟然一味胡行”
“就是”这时沙悟净开口道:“我还从来听说过吃人心肝,可以延寿这都是无道之事,我等不得不管”
“不错”孙悟空出言道:“师父且莫伤悲,等明早倒换关文,与国王讲过如若不从,老孙倒要看他那国丈是怎么涅的一个道人”
“大圣说得有理长老,你且睡觉,明日让大圣同你进朝,看那国丈是好是歹如若是人,只怕是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徒以采药为真,只需大圣化他皈正便可但若是妖邪,只需大圣把他拿赚与那国王看看,叫他宽欲养身,定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
“好”唐三藏闻言大喜,可转念一想却又对孙悟空道:“悟空,悟净此论甚妙但是见了昏君,我不可寻问此事,否则那昏君不分远近,以散布谣言怪罪我等那该如何是好?”
“师父放心”孙悟空笑道:“俺老孙自有法力,明早先将鹅笼小儿摄离此城,叫他明日无法取心那些地方官员自然上报,那昏君必有旨意,或与国丈商量,或者另行选报”
当即,孙悟空抖擞神威,吩咐猪八戒沙悟净守护好唐三藏,在驿馆之中等着自己施为若是有阴风刮动,就是自己救那些小儿出城了
这孙悟空出得门外,双脚点地起在半空中,使出昔日须菩提祖师所传络净法界,拘得这城中城隍土地,并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都到空中
“大圣,今夜唤吾等前来,有何急事?”
“今日我师徒路过比丘国,那国王无道,听信妖邪谗言,要取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心肝做药引子,指望长生不老我师父不忍,欲要救这无数小儿,故老孙特请列位,各使神通,与我把这城中各街坊人家鹅笼里的小儿,连笼都摄出城外山树林深处照看一二日,给他们些果子食用,待俺老孙除了妖邪,你等送来还我”
众神听令,即便各使神通,按下云头,满城中阴风滚滚,惨雾漫漫
这时也就是三更时分,众神把城中鹅笼尽数摄去各处安藏
“义父,这是怎么了?”就在这小子国皇宫之中,一大殿中,一女子向一老道士问道
“无他,是那孙猴子来了”
“孙猴子来了?”这女子眉头一皱,“可是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恩”那老道士点了点头,“除了他,还有哪知猴子能让南极仙翁请我来此地等候?”“义父”这女子听老道之言,嬉笑道:“女儿曾听闻有一只猴子名淮水巫之祁,似乎义父还不是他对手吧”
“呵呵,你这丫头”老道笑骂一声,道:“如果是那淮水巫之祁的话,南极仙翁也不会请我来此”
“为何?”
“因为要是那淮水巫之祁的话,来此的便会是阐教云中子仙师了”
就在这时,突然大殿之外有侍卫禀报道:“娘娘,陛下醒了正到处找你呢”
“快去吧”
“是,义父”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