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的功夫,农历二月十九陆圩赶庙会的日子到了。余然和三堂哥余军跟着奶奶一路穿田埂走小路,到余军的亲生父母家吃上梁酒。到了那家,余奶奶和那家的长辈笑着说客套话,余军也被喊去叫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家的长辈一个不落地喊了下来,同时也拿了不少见面的红包。余然乖巧地坐在门口的长凳上,看着屋子里热闹的情景发愣。忽然,一个较小的红色身影闯进她的眼帘,她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她的二堂姐杨美华。这个姐姐长得非常像她二伯母,个子娇小玲珑,也就一米五左右。
大概是察觉到有人在看她,杨美华下意识地掉过头来望向视线的来源处,发现坐在门口竹椅上的余然,她不禁冲她眯眼一笑,随即和身旁的养母说了句话,转身走进屋子里。余然见她毫不犹豫地离开,原本期待和她重新认识的的心思顿时落空,眼皮一耷,脑袋垂下,两只眼睛盯着脚上白球鞋的鞋带子发呆。
“然然,开席了,我们先去坐下吧。”余军喊了一圈大人,口袋满满地蹲到堂妹跟前,喊她去坐席吃饭。
这年头的酒席还不错,十个荤素搭配的冷盆,八个炒菜,三道汤,一碗香菇笋片开洋汤或童子鸡汤;一碗青鱼草鱼尾巴汤或甲鱼汤;一碗甜汤,两道点心,一道用小笼馒头或其他小点心;一道酒席上不可缺少的八宝饭,当然香酥鸭和红烧蹄髈亦是不可缺少的。在进入2000年以后,香酥鸭一律换成了烤鸭。
一顿饭吃了足足一个半小时,吃得余然小肚子像个西瓜样圆滚滚的。太久没吃到过去的酒席了,很多菜都还是她记忆中怀念的味道,余然一边吃一边留心隔壁席上的窃窃私语,对大人们在大庭广众下毫无顾忌地谈论她三堂哥余军和二堂姐杨美华互换的事,非常不满。
她心道,也不看看当事人就在场,难道真以为小孩子听不懂的吗?她偏过头,窥看了一眼余奶奶和余军的脸色,见俩人似乎并不受干扰,压在心口的大石头也轻了好几分了。
吃过饭,又坐着谈了一会家常琐事,余奶奶起身告辞,说是要带着两孩子去山上的清水洞里去玩玩。杨爸杨妈急忙去厨房间端了三碗红枣赤豆汤出来,非要他们吃了下午点心再走。余奶奶推脱不了,只得坐下来继续吃。幸而都是那种小碗,不然还真塞不下去了。
吃好点心,余奶奶领着两孩子走小路离开,杨爸杨妈送到村子口,才返回。期间,余军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亲生父母家,面无表情地看着新盖起起来的楼房,许久都不说一句话。余然见状,也不敢多话,默默地走在他旁边,不时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他脸部表情的变化。
“我以后不想来了。”余军突然丢下这一句话,拔腿赶上走在前面的余奶奶,笑嘻嘻地拉着她的手,好奇地询问关于清水洞观音的传说。
余然呆了呆,看他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脸孔,心里不禁来气,暗道:算了!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这事又与她没有任何干系,她急什么?她仰起头,看看天空,瓦蓝瓦蓝的,白色的云彩随着风快速地向北推移,阳光忽隐忽现,地里的麦苗青青翠翠,金黄|色的菜花开得烂漫无边。
沿着大路边说边走,兴许是小孩子精力充足,不知疲倦,余然以前只要走一段路就会腰腿疼,但今天的精神格外兴奋。一点都没疲惫的感觉。她不时摘采路边花草的叶片,研究叶脉花瓣纹理的走向,正反侧卧坐每一个姿态都细细观察,走在前头的余军不时回过头来,提醒落后一大截的她加快步子,免得迷路走丢了。
来到清水洞的山脚下,今天是庙会,山下人山人海,余奶奶一左一右拉住两个孩子,顺着山脚下的石阶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很简单,就是位于半山腰的清水洞,民间流传里面能够看见观音。有人说在洞里见过手拿净瓶的滴水观音;有人说见过怀抱婴儿的送子观音;有人说见过坐在莲花台上微笑的观音……反正不管民间怎么说,那座小庙里的送子观音经过无数民众的祈求,确实发挥了她的灵验。
阶梯不宽,大概一米左右,只能供两人一上一下。余奶奶走在前面,余军和余然紧随其后,一路上,不少人见到余奶奶都亲切的问好,夸赞余然和余军长得聪明伶俐,一看就不是池中物,将来一定有出息。余奶奶听了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很开心。当长辈的,最喜欢的便是家里的小辈有出息,即使现在年幼看不到将来的成就,但被人随便这么一夸,心里难免与有荣焉。
爬了大概十几分钟,三人来到位于半山腰的清水洞。余奶奶先从烧香篮里拿出香烛元宝纸钱,嘱咐余然提好烧香篮,自己先去点燃香烛上好,尔后去当天的香炉里化了元宝纸钱。最后拉着余军余然去庙里向观音菩萨丢香钱磕头。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