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醉仙道 > 第一章 乞丐

第一章 乞丐

洪荒大千界无边无际,不知是你所熟知世界的几千几万倍。

遍观洪荒,数中原大地最为肥美,人杰地灵,城镇不计其数,人口难以胜数。

中原西侧青洲边陲地带有一小镇,名叫七侠镇。七侠镇方圆不足五里。从东到西徒步而行,只消半个时辰。但此镇傍临天玑山有无数名贵药材,又是通往极西蛮荒的必经之路。往来商客频繁,生意兴隆。

七侠镇长风街有一排店铺:当铺、客栈、成衣店、药铺……所有店铺除了悬挂本店招牌外,都挂着另外一个牌子:“杨家铺子”!

杨家是七侠镇的大户,家族产业涉及各个行业,从长风街东头开始,接连二里都是杨家私有,zhōng yāng有七侠镇最大的客栈:悦来客栈。

客栈里连跑堂都是杨家自己人。毕竟是rì久了,旁枝末节的血统出了很多穷人,傍着主家这颗老树衣食无忧。

小乞儿是悦来客栈跑堂,刚­干­半年,虽然年纪小,但做的似模似样。端菜收盘擦桌子都要­干­,尤其住店客官,伺候更要到位,有时半夜三更还要从临街“chūn归坊”领几个姐姐回来。

正是下午,太阳很好,小乞儿盘腿坐在猪圈墙上看着圈里抢食的猪猡,脸上露出少年恬淡的笑容。身后是几间破房子,院子也落败的不成样子了。

房子是死去的老爹留下的,年久失修西屋几间已经漏了,雨稍大点,屋里就哗啦啦地跟着下。

小乞儿有大名,唤做杨镇,是杨家私塾先生为他取的,凡是杨家子弟,先生都会帮取一个名字。

杨镇本不是杨家人,他是五年前才来镇子里乞讨的乞丐。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老爹见他可怜,又觉得膝下无子,便收他做嗣子,也算传宗接代对得起死去的父亲。

半年前杨镇和邻居王大娘家借了一只母猪,答应她半年后归还另加五只小猪。杨镇用从客栈带回来的泔水喂养,又花钱给母猪配种,俩月前母猪产下十三头胖乎乎的猪仔。

杨镇把母猪还回,为了表示感激还了六只猪仔。王大娘省了半年猪粮,还白得许多小猪高兴的合不拢嘴。杨镇自己留下七只也自高兴。

他算好了,七只猪不用自己花钱,只从客栈拉泔水来喂养。只要一年就能白挣三十两银子,可以盖一栋不错的土房,再买几只母猪。用不了几年就能发个小财奔小康了。

就是不知道客栈泔水能不能一直免费供应,七只猪吃的可不是小数目,虽然族里大爷说了,自家人只要愿意劳动这些东西永远免费。但是掌柜杨三一直把这些视作私人财产,不许他人触碰,况且又看自己不顺眼……

杨镇脸上笑容渐渐消了下去,有些担心。没有免费泔水一头猪一年最多也就挣一两多银子。大大的划不来。

这时候门外一个童稚的声音尖细地刺过院墙传了进来:“小乞哥!先生授课了,今天你去不去?”

私塾授课,允许杨家子弟随意听讲。

喊话的是杨虎,比杨镇小两岁,排辈份其实是他祖父辈。但太熟了,血统也远了,就瞎叫开了。

杨镇现在确实没心情,慌忙应了一声,喊道:“今儿我不去了,要去挖猪菜,你去吧。”

杨虎“哎”了一声,踏踏踏地跑远了。

这个杨虎比自己晚上两年私塾,但学的反比自己好。老爹活着的时候就说他将来一定有出息,最起码能混个当铺的账房先生,杨虎的叔叔在永安当做鉴宝的师傅,很有两把手。

杨镇不想一辈子做跑堂,他想做主家的伴读书童,但书童要有知识,得解答少爷的学识问题。

想到这里,杨镇神sè一整,匆忙把野菜倒进食槽回家拿了书本追杨虎而去。

杨家两个私塾,内私塾是主家小姐少爷们上课的地方,外私塾才是这些旁枝末节的穷宗室子弟读书地方,外私塾在城北,几乎要出了镇子了。

今天先生讲《礼记》,杨镇拿错书了,匆忙中拿了《道德经》来。这是下意识的行为,他喜欢《道德经》玄之又玄很是奇妙。

拿错书是要挨板子的,杨镇悄悄的躲在一个角落里,先生眼神不好,也许看不见。

先生的课讲的很好,旁征博引。不但引经据典更结合实际,时不时还能讲一两个小故事。

先生讲着讲着不知怎么讲到了忍让。一个杨家子弟起身恭问道:“老师,若是有人谤我、欺我、笑我、轻我、恶我、骂我、骗我时,我当如何处置?”

先生笑笑折扇点向台下一弟子道:“杨冲,你且来回答这个问题。回答的好当有奖赏。”

杨冲思考半天,摇头晃脑道:“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众人听得开心,不由抚掌称赞。

却听一个声音凸出传来:“瞎扯淡!”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全班同学听到。

杨冲面sè一红,循声望去。却见杨镇捧着一本书正看得起劲。他心理不由有些委屈,自己本就不太出sè,好容易被大家赞赏一次,就有人出来捣蛋。他楚楚可怜地看向先生。

先生也很生气,拿了戒尺下来讲台,一把夺过杨镇的书,训斥道:“他答得不好,你来回答!”

杨镇《道德经》看的投入不经意间接的话头,却是自言自语,居然被其他人听见了。也是一惊,缓缓站起来,略作思考,答道:“他人敬我一尺,我自然回报一丈,但若敢欺我一寸……”

“哪又如何?!”先生见他读的不是《礼记》竟是《道德经》不由怒起,接口冷喝道。手里戒尺已经微微举起。

杨镇眉毛略挑:“若敢欺我一寸,我定教他无立锥之地!”

话出­唇­齿,掷地有声。

先生一愣,这孩子小小年纪哪来的这么大的孤煞之气?他戒尺落下,连在杨镇头上敲了三记,喝道:“《礼记》课上读《道德》可算欺我?同学回答不易,你妄加评判可算欺人?如此一来我是否可教你无立锥之地?!”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