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不管你的理想是做一县的知县还是帝国的宰相,科举都是一条绕不过去的坎。
可在参加这三级考试之前,你必须获得参加科举的资格。
要想获得这个资格,就得参加童子试,从县试到府试最后到院试,一路考上去,直到考出一个秀才来。
普通读书人在没有获得秀才功名之前,就算你七老八十,也只能算是童生。只有过了县、府、院三关,才能被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你也别小看这个秀才,一样有免除一切劳役和赋税的优待,算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
明朝皇帝和官僚共治天下,而官僚的主要来源是科举考试。因此,科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容不得半点马虎。
县、府两级考试其实并不严格,很多时候都是知县和知府一句话的事情,地方官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让考生过关。可表明上却不得不走足规矩,如此才显得公开公正公平。
童子试三年两考,在县一级行政机构中也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首先,得张公告,告诉县里的读书人几月几号考试,考场设在何处,考生需要带什么证件,以及考场的注意事项。考前,考生需要去什么地方报名登记,等等……
一般来说,考生要参加县试,得先去县衙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和祖上三代的履历,还得找一个廪生做保人。
如今,县衙门缺员严重,六房事务都由陈艾一肩担了,这考生报名的事情自然就落到他的头上。如此,倒方便了自己。
在举目都是文盲的世界,要想在县城里找一个廪生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没办法,只能让里长或者族长做保人。为此,陈艾自己写了份保书,让梅姐按手印。
梅姐狐疑地看了他一眼,问这是怎么回事。
陈艾这才说要参加县试,需要她做保。
梅姐一听就惊喜得叫出声来,按了手印,激动得浑身乱颤。
……
公告算是贴出去了,可一连几天过去,却没一个读书人来报名,如果任由事态这么发展下去,今科县试很有可能只陈艾这一个考生。
这件事让胡知县一阵发愁,觉得若只有陈艾一个考生,面子上未免有些过不去。
陈艾也觉得只自己一根独苗也不太妥当,加上自己同胡知县的特殊关系,将来走进官场,别人拿县试出来说事,自己未免有舞弊的嫌疑,在政治上也算是有了一个污点。最后能再找几个考生来陪太子读书,胡乱取他几个才好。
私底下,陈艾将这个想法同胡知县一说,胡梦海也深以为然:“本官正有此意,这考生的多少也算是政绩考核之一,最好能再找三两个考生。”
“恩师勿要忧虑,此事就包在学生身上,定将这事半得妥帖稳当。”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