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衡的命令传达了下去,第一时间就是要让渠国的牧民全员迁移到筱风郡。
这并不是一件难事,渠国人人都会骑马,并且马匹数量极多,对于游牧民族的渠国牧民来讲,迁移千里乃是家常便饭。
至于抛弃渠国仅有的几个城池,包括都城,普通牧民根本没有怨言,本来都城就被夔弄得乌烟瘴气,而且普通牧民根本没有都城的产业,所以并没有发生抵触的情绪。
包括渠国的贵族,都是很清楚死守都城的意义不大,渠都现在就是个空壳,财富早就被夔搜刮了一遍又一遍,只剩下些宅邸和宫殿,这些都是死物,哪有命重要。
唯一有抵触情绪的只有公子丹!公子丹得知易衡要放弃渠都,直接全员撤离到筱风郡,顿时嚎嚎大哭!直言为什么要放弃都城,凭借着都城的高墙,完全可以抵达楚军的攻击。
颜霄根本不废话,坚决执行易衡的命令,立马派人‘搀扶’渠君公子丹,快马加鞭的护送公子丹回到筱风郡府。
几十万人的迁移,这么大规模势必引起了楚军的注意,楚军此次的统帅乃是楚君的公子楚瑭,当然楚瑭只是名义上的统帅,名为统帅实则监军,真正的统帅乃是楚国名将廉琒!
廉琒乃是将门之后,并且战功彪炳,成名已久,为楚国打下了硕大的疆域,乃是不折不扣的名将。
易衡知道廉琒的以往战绩,廉琒年轻时以勇猛著称,跟韩永比起来不遑多让,以少胜多数次战役,斩敌十余万,步入中年之后,用兵更是沉着稳重,与齐国的大战,以30万的兵力大胜齐国50万军团,逼迫齐国割地求和。
同样廉琒也知道易衡的战绩!在廉琒的眼里,易衡非常的可怕!比风国的大将军叶辰还要可怕!此子仅仅是弱冠之年,手上的亡魂已经多达数十万人,这样的战绩,可谓是当世少有,就算纵观历史,易衡也是名列前茅,面对这样的对手,廉琒不敢大意,行军非常的小心谨慎,就怕上了易衡的当。
所谓沙场越老,胆子越小,已经纵横沙场三十余年,步入知天命的廉琒特别的稳重和小心谨慎,导致行军的速度特别慢,本来这也没有什么,但是易衡正在转移渠国牧民,还是如此的行军速度,就有问题了。
公子楚瑭很是着急,示意是否排除先锋部队,总不能就让易衡轻轻松松的转移牧民吧!
廉琒却不敢大意,深怕这是易衡的计谋!毕竟易衡之前有过类似的计谋,所以廉琒没有采纳楚瑭的建议,依然按部就班的行军。
楚瑭急得跺脚,当初楚君在大殿之中询问也是如此,其他将领都是30万,甚至有将领提出20万即可击溃风国,到了廉琒这里,直接说到60万人!
满朝文武百官皆是吃惊不已,楚君再次询问,廉琒依然答复需要60万,惹得百官议论纷纷。
最后楚君还是同意了廉琒的提议,调集了60万大军,让廉琒统帅,并派出公子楚瑭跟随廉琒学习。
楚君也是想要自己的儿子积累一些战功,所以让楚瑭挂着统帅的名头,当然让楚瑭学习带兵打仗的经验也不假,不过楚瑭显然对廉琒有些不服气,认为廉琒年纪太大了,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风采,太过于爱惜羽毛,深怕自己失败,毕竟廉琒行军打仗三十余年,大大小小的战役一共几十次,无一败绩,甚至连小胜都很少,基本都是大胜,如今五十余岁自然害怕阴沟翻船,毁坏自己的一世英名,所以才报出了60万的数目,故意引起父王的反感,以此来逃脱统帅的命运,没想到父王居然同意了,导致廉琒有些下不了台,只能越发的谨慎起来。
廉琒谨慎并不是爱惜羽毛,爱惜自己的名声以及不败的战绩,而是经历过太多战争之后,廉琒明白生命的宝贵,不想平白无故牺牲军士的性命,同时也是考虑到易衡的往日战绩,易衡的战绩同样彪炳,长丰郡一役已经初露锋芒,尔后威赵联军,奇袭长丰郡扰乱威国补给,导致威赵联军分崩离析,随后突然其来救援韩永,破解了赵国的大计,最近渠国的表现,也能称得上卓越辉煌,以几万人对抗二十余万渠国军士与赵国军士,斩杀十余万,俘虏数万。
如此可怕的战绩,如何不让廉琒小心谨慎,并且除了易衡还有韩永!韩永乃是风国第一猛将,廉琒同样早有耳闻,所以才不敢贸然行动,选择了最为稳妥的方式,稳扎稳打,见招拆招。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