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签到三国:霸王人屠,龙骑踏皇土 > 第19章 密信,老狐狸被曝光了!

第19章 密信,老狐狸被曝光了!

声音沉稳、厚重,带着一丝沙场的肃杀之气。

虽然声音并不算大,却让原本有些喧哗的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一万担!

这西凉蛮子是想玩真的?

满朝文武看向董天的目光中都带上了一丝异样。

董天神色平静,并没有丝毫的变化。

王允这个老狐狸,假意同意募捐,实则是以退为进。

五百担粮草。

听上去不少,但对于王允这样的大世家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更重要的是,王允的这一句话直接给满朝文武定下了一个标杆。

当朝三公之一的王司徒募捐五百担。

我职位相差那么多,募捐五十担、一百担,不过分吧?

到了地方乡绅那里,怕是爬出五十担都够呛。

这么累计下来,募捐到的粮草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弥补漏洞。

对此,董天并不意外。

如今面临的阻力是理所应当的。

这可是在从别人的身上割肉,哪有那么容易。

而满朝公卿在经历了最开始的错愕之后,也并未多想什么。

募捐么,就是看个自愿。

还能强迫?

再者说了,一百担已经着实不少了。

毕竟当朝三公之一的王司徒也才募捐了五百担而已!

只有王允、杨彪少数几人若有所思,感觉到了这背后可能有些不同寻常。

很快,募捐便以这样的方式草草收场。

早朝过后,在大殿上哭穷、公然表态两袖清风的种辑和吴硕心情甚好,看着董天的背影脸上带着些不屑。

董天……一个毛头小子而已。

打仗是把好手,但这官场可是与战场大不相同。

就这点本事也想与他们掰掰手腕?

换董卓来还差不多。

正在两人内心得意忘形之际,司徒王允不知何时悄然站在了他们的身后,低声道:“最近两位大人一定要万事小心。”

“老夫有预感,这董天恐怕不会这么算了。”

种辑、吴硕对视一眼,半信半疑。

“司徒大人,应该……不会吧。”

“今日,在朝堂上,董天占尽了下风,仍然一言不发。”

“显然是无力招架,司徒大人你是不是有些太敏感了。”

“也许吧,只是……”

司徒王允半眯着眼,缓缓道。

“老夫始终感觉不太安稳,你们二人今日公然在朝堂上与董天做对,难免会被记恨,无论如何小心些总归不是坏事。”

“多谢司徒大人关系。”

种辑、吴硕拱手称谢。

……

就在当日,朝堂上发生的一切,很快就流传了出去。

民间一片哗然。

虽然还没有真正开始秋收,但眼睛看得见庄稼长得并不算好。

不及往年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只是……朝廷可不管你收成如何。

税收该交的就得交。

是没有任何情面可讲的。

许多人已经为此在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谁知道一大早就传出了朝中百官募捐的消息。

朝中已经开始募捐,若是能募捐到足够的粮,是不是意味着今年的税收会减少?

这事关每一个人的利益,民间的百姓几乎是在瞬间就关注了起来。

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有许多号称是家里某个亲戚的亲戚的二表哥的叔父的儿子的姑父的叔父是朝中大员,掌控着一手的情报站出来向天下百姓分享。

许多百姓也都一传十,十传百,知道了这次募捐前后的情况。

带头的就是刚刚来到洛阳不就的西凉军势力。

提出募捐的人,李儒、贾诩。

隐藏在背后的指使者,镇国大将军董天。

甚至就连募捐的数目都能打探地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比如三公之一,向来德高望重,薄有盛名的司徒王允,王大人募捐五百担。

同为三公,出自当今世上赫赫有名的大世家,杨家的杨彪募捐五百担。

侍中种辑募捐五十担。

……

百姓们是满怀期望而来,听着听着心却慢慢凉了下来。

一百担、五百担……

听上去不少。

但是比起朝廷的缺口来说,又算得上什么?

到了最后还不是得从他们的口袋里拿?

募捐?

募捐个屁。

装装样子,能骗得过谁?

直到最后一个名字念完时,众人的心里才发生了些许变化。

镇国大将军,灵武侯董天一万担!

几乎每个人心里都是一怔。

一万担!

镇国大将军不是在走过场,不是在糊弄。

他是认真的!

许多百姓的神情都变得有些复杂。

他们是幸运的。

因为在朝堂里,有一个真正一心念着他们的人。

他们又是不幸的。

文武百官,如同镇国大将军的人却只有一个。

真是令人既感慨又心酸。

也让他们对董天,乃至西凉军的印象都大为改观。

一开始,董卓率领飞熊军进入洛阳。

民间的百姓是担心,是害怕。

毕竟西凉苦寒之地,民风粗犷,一直以来都被称为西凉蛮子。

蛮子来了,心里哪能不怕。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这些蛮子似乎有些不同。

外表粗野,蛮横,却一直与他们是秋毫无犯。

无论朝堂上斗成什么样子,也从来没有祸及到百姓。

这让他们原本有些排斥的心慢慢安稳了下来。

这些西凉的蛮子倒也不坏。

后来,董卓要废帝立新。

朝堂之上,反对声一片。

民间的百姓中持反对意见的也要占大多数。

许多时候,换天子,就是要改天换日。

这就意味着不安稳,要动荡。

作为百姓,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所幸的是,打过了一仗,西凉军胜了,但也没有再提废帝的事。

就是在这一战中,董天赫然出现在天下人的眼睛里。

年纪轻轻却武艺超群,无人能挡。

这是许多百姓对董天的第一个印象。

之后的一十八路诸侯讨董,董天更是大放异彩。

许多百姓都对董天和吕布谁才是天下第一武将这个话题津津乐道。

再后来,匈奴来了。

一路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了整个并州,威胁到了司隶的安全。

在这个时候,董天临危受命,领五万大军,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打败匈奴,并在长平这座历史古城坑杀八万匈奴兵卒。

将匈奴单于于夫罗,匈奴第一勇士呼厨泉的人头挂在了城墙上。

大快人心!

大快人心啊!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这个时候,董天成为了和卫青、霍去病一般的民族英雄。

西凉军也因此被另眼想看。

他们都记得,在外地入侵之时,挺身而出的不是打着扶汉旗号的一十八路诸侯盟军。

而是西凉军,是董天!

大捷归来之后,董天称为镇国大将军,灵武侯。

朝堂之上有许多老臣极力反对。

然而在民间却是一片叫好。

驱逐外族,守卫疆土,复我河山。

这等功绩配不上镇国大将军,还要怎么才配得上?

最后就是这一次了。

今年干旱,秋收注定不会好。

董天提出募捐。

满朝文武全是在糊弄,走过场。

只有董天一人,真心实意是真的想要做些什么。

可惜,只有一个人啊!

有人得到可靠情报,董天府上一共只有一万担的粮草,这次是全部捐了出来。

消息已经传出,百姓们一个个止不住的热泪盈眶。

好官!好官啊!

大汉建国数百年,还从未见过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官。

但很快,又有人跳出来反驳,镇国大将军堂堂二品大员,西凉军又在朝中一手遮天。

一共只有一万担?

这怎么可能。

董天的支持者们几乎是在瞬间驳斥,镇国大将军从未在民间巧取豪夺,谋取私利,家中的粮草自然不会太多。

竟然敢怀疑镇国大将军,你还是人么?

……

很快,之前跳出来反驳的人直接被骂地落荒而逃。

没办法,现在的董天已经在民间刷满了好感度。

只要有人提出一点不利于董天的话来,就会被所有人驳斥。

在背后,李儒、贾诩始终关注着这一切。

知晓内幕的人、号称是内部人士,其实全部是他们在推波助澜。

他们要借着这个机会让董天、让西凉军印在民间百姓的心中。

这次,他们谋取的是民心。

而董天对这一切并没有太过关注。

他来到了裸游之馆,与何太后再次相会,看看能不能在这里找到关于世家的秘密。

艳阳高照,毫无保留地挥洒着它的余韵。

又干又燥,热气腾腾。

也就是只有在着裸游之馆,才有几分舒适的感觉。

四周都是茂密、繁盛的树木。

花大如盖,夜舒昼卷的夜舒荷横梗在空中。

细细小小的光点透过荷叶间的缝隙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地,煞是好看。

董天与何太后共乘着那一艘巨大而又奢华的木船,随波逐流着。

何太后穿着一件黄色绣着凤凰的碧霞罗,逶迤拖地粉红烟纱裙,雍容华贵,高贵清冷之余还带着一丝妩媚。

她侧卧在一个铺着兽皮的软榻上,曼妙优美的身材曲线一览无余。

真是不由让人感慨真可谓是……大大大大大!

董天坐在何太后的对面,一只手拿着酒杯,眼睛看着美不胜收的景色。

嗯……目不斜视,无视邪恶。

“这次约哀家出来,又是为了何事?”

何太后将散落在鬓间的发丝聊到了耳后,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慵懒的气息。

“没事就不能来找太后了?”

董天依旧目不斜视!

何太后嫣然一笑,随后幽怨道。

“谁不知道,镇国大将军可是大忙人……”

董天:……

似乎最近来的是有点少。

理由,太忙了。

无言以对。

干脆摊牌了。

“军中缺粮了,民间的收成也不太景气,只有世家的手里有粮。”

“所以你让李儒、贾诩在朝中募捐,自己还直接拿出了一万担?”

何太后很快便想通了这一切,道:“想让朝中这些大臣真正募捐,可是要比割他们的肉还要难。”

这点并不难理解。

平白无故将自己的东西拿出一部分来分给他们,谁会愿意?

“嗯。”

董天颔首,“所以才需要太后帮忙。”

何太后秀眉微蹙,沉吟了片刻,“我要怎么帮你。”

“太后手里可有朝中大臣密谋的书信?”

董天问道。

“你是想利用书信找出把柄然后再威胁?”

“嗯。”

董天并未掩盖什么。

“如此一来,他们不会怀疑哀家么?”

何太后问道。

“不会。”

董天的回答十分肯定,“太后可是陛下的生母!”

“那就好。”

何太后这才安心地点了点头。

她略微顿了顿,半坐起来,伸手搭在他的肩头,下巴轻轻托在手背上。

“哀家手中是有一些密信,可是……将军要怎么报答哀家呢?”

这么近的距离,董天可以清楚感受到何太后的气息。

这一次,没有目不斜视。

他的目光纯粹而又霸道,咳嗽一声道。

“臣对汉室忠心可表,自当听从太后之命。”

何太后嘴角微扬,这个回答她很满意。

…………………

很快,等此间完事,之后董天回到了自家府邸,立即召见了李儒、贾诩二人。

一件古香古色的房间里,董天坐在案牍旁。

火光摇曳。

厚厚的公文映照在墙上,黑漆漆的影子甚至要爬上房顶。

这是一整日的公文啊……

想想就感觉头疼。

不过,倒也不是一无所获。

当今天子年幼,无力处理政务。

这些老臣有什么也只好向天子生母何太后商议。

何太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些保皇党一脉的首脑,来共同对抗庞大的西凉势力。

所以,这些保皇党们在与何太后的书信中,难以避免地会涉及到如何针对西凉军,如何对付董卓、董天。

董天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去找何太后,想看看从中能不能找到些把柄。

再利用这些把柄杀鸡儆猴,来让这些世家就范。

没想到还竟然还有意外之喜。

在十八路诸侯在酸枣会盟时,城内意图里应外合的世家竟然有这么多。

有一些甚至到了现在仍然与十八路诸侯藕断丝连,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看来是太过放纵这些老东西了!

董天的目光逐渐变得冷冽。

自西凉军进入洛阳以来,他一直都在劝董卓,也让收下的人收敛着,不要肆意妄为,惹是生非。

这些世家却将他的宽容,当成了放纵,反而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串通十八路诸侯!

是该好好敲打一番了!

“拜见将军!”

不等多久,李儒、贾诩便大步走了进来,对着董天齐齐行礼。

“免礼吧。”

董天摆了摆手,开门见山地道:“这么晚召集你们前来,是为了募捐之事。”

“数日过去了,你们准备的如何?”

李儒道:“将军,我和文和已经买通了几个商贾,诬告侍中种辑,议郎吴硕收取贿赂,贪污腐败。”

“另外买通了他们府上的下人,将大量的金银悄悄藏在了他们的府上。”

“明日便可以早朝上直接提出,杀鸡儆猴,震慑群臣。”

“然后再顺势提出再次募捐的事,有了种辑和吴硕的教训,这些世家应该会知道如今这洛阳城究竟是谁做主了吧。”

“嗯,办的不错。”

“我今日也有些收获,得到了两封密信。”

说着,董天将案牍上的几封书信交给李儒、贾诩,让他们二人过目。

两个人手中拿着书信大致浏览了一遍。

先是双目一凝,似乎是有些惊讶,然后便是眉头微皱。

“这是……司徒王允和司空杨彪与何太后的密信!”

李儒半眯着眼,“这两个老东西,竟然与一十八路反贼有染,暗通曲款!”

“真是好大的胆子!”

贾诩神情严肃,向来人畜无害的脸色也多了一丝寒意。

“将军,看来朝中是得好好整顿整顿了!”

“我也正有此意,不过现在还是主要以募捐的事情为主。”

董天淡淡地道:“有了这两封密信,我们便可以直接让王允和杨彪两个老狐狸束手就擒,乖乖听话。”

“有了这两人带头,再加上之前的震慑,剩下的文武百官自然也都不敢再如同先前那般敷衍。”

“那事就交给你们二人去办了。”

“务必要尽快解决此事,募捐到粮草。”

“喏!”

李儒、贾诩拱手领命,然后快步退下。

半个时辰后,两封密信从董府发出连夜交到了司徒府和司空府。

……

次日早朝,百官行过了礼,李儒便立马站了出来道:“陛下,臣弹劾侍中种辑,议郎吴硕利用手中的权势,欺压百姓,收取贿赂。”

话音刚落,满朝群臣瞬间讶然,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董天深色平静。

好戏要开始了。

种辑直接站出来厉声道:“污蔑!污蔑!”

“陛下,李儒这话分明就是在诋毁老臣啊!”

“老臣为官数十年,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从来都没有贪污、徇私过一分钱!”

“请陛下和太后为老臣做主!”

吴硕也一脸委屈地道:“先帝还在时,老臣就已经在朝中为官了。”

“数十年如一日,为了大汉、朝堂操劳奔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今日竟然遭到如此污蔑!”

“陛下、太后,你们可一定为老臣做主,严惩恶贼啊!”

何太后沉吟片刻,“种侍中和吴议郎都是朝中的老臣了,一直忠心耿耿,哀家不信他们会做出贪赃枉法的事来。”

“李儒,口说无凭,你可有证据?”

“有!”

李儒道:“请陛下、太后准许臣将证人带上来与吴硕、种辑对质。”

“准。”

何太后道。

“带人证!”

宦官的声音尖锐而又刺耳,拖着长长的尾音。

不一会儿,一个富家翁模样的中年人和两个穿着寻常布衣的下人走来进来。

可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场面,两个人都显得有些紧张。

走到大殿中,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小人拜见陛下!拜见太后!”

随着几个人走进来,种辑,吴硕的脸上都发生了些许变化。

那个富家翁他们不认识,但是那两个下人分明就是他们府上的人!

朝廷大臣中有与种辑、吴硕关系亲近者见状也都是眉头微皱。

今日恐怕不妙啊。

何太后微微颔首,命身边的宦官示意李儒,可以开始对质。

李儒道看着富家翁和两个下人道:“你们可认得出那位是种侍中,哪位是吴议郎?”

三人下意识地朝着种辑、吴硕的方向看了一眼,恭敬地道:“认识。”

李儒看着富家翁模样的商贾,道:“之前你曾向本官坦言,种侍中和吴议郎曾经利用手中的权势和关系威胁给其好处,是也不是?”

“是……是!”

商贾半低着头,有些紧张地道:“种侍中和吴议郎都是朝中的大官,小的不敢不答应,只好花钱免灾。”

“此事,种大人和吴大人府上的下人都可以作证。”

两个下人也以此道:“小人确实见过……”

“你放……胡说八道!”

种辑大怒,直接出口成脏,脏字没有出来。

“本官根本就不认识你,为何要来诬陷本官!”

“还有你,本官待你不薄,为何要背叛本官!”

议郎吴硕直接走过来,指着商贾的鼻子怒斥道:“是谁派你们来的,快快从实招来!”

“在陛下和太后的面前都敢胡言乱语,你们可知道这是杀头的罪过!”

……

富家翁和两个下人被吓得面如土色,瘫坐在地上。

朝堂上顿时变得有些混乱了起来。

就在这时,贾诩忽然站出来道:“陛下、太后,臣有一计可以证明种辑、吴硕二位大人是否清白。”

“哦?”

“快快说来?”

何太后道。

贾诩道:“之前,种辑和吴硕二位大人都说自己家中一贫如洗,太后不妨派人去两位大人家中搜查,看看是不在真的如两位大人所言。”

“这……这……万万不……”

种辑脸色一变,正要阻止。

就被贾诩给打断,“莫非种大人是心虚不成?”

种辑一怔,一时语塞。

(https://www.xvqianqian.com/4221/4221296/14784852.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