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墓中魅影 > 第58章达成共识

第58章达成共识

我问胖子这是哪,他当时对我特憨厚的一笑说:

“杜草……”

杜草村,是不折不扣的山村。地处小兴安岭余脉,张广才岭的腹地。上世纪九十年代,杜草村也曾繁华过。主要原因是地处黑龙江省东南地区的牡丹江市地脚儿太差,与黑龙江省广饶的东北平原完全没有半点接壤的地方。想从牡丹江走出来,要么先向北走,途径鸡西、七台河,转向西,走依兰县、方正县,绕着整个张广才岭跑一大圈最终才能进入哈尔滨市的腹地;而另外一条路线就是在张广才岭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穿行,途径一大串的小山村,进入平原地区。而杜草村,就是这条穿行于张广才岭中间的盘山公路上的一个点。

交通便利的今天,走过盘山公路的年轻司机师父是少之又少。要知道,盘山公路虽然是公路,但是整条线路都是随着山体走势而铺建的,有的地方是穿过两山相夹的山谷,有些地方则是铺设在高耸的山脊之上。也许前一秒你还在山脚下仰望高山的巍峨壮丽,转过一个弯之后,却发现自己的身侧已是万丈深崖。开车行驶在这样的公路上,其实你根本无心欣赏风景,路途漫长不说,身心也会因精神高度紧张而分外的疲惫。所以,整条盘山公路沿线的小山村,都有为过往旅客、司机师傅歇脚吃饭休息的地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链条。杜草村,恰恰就是这条公路上的一个点。而李胖子的二爷,也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借着这种独特的经济链条,狠狠的捞了一把。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工业迅猛发展,短短几年之间,一条横穿张广才岭的绥满高速出现了。在绥满高速全线贯通的那一天起,杜草村就随着盘山公路上的其他小山村一起凋零了。

要说这李胖子的二爷爷,也还真是号人物。老李家祖上是书香门第,家风极好的,二爷爷却是个例外,从小就是个混不吝。五岁的时候,就敢跟八九岁的孩子叫板打架。占了便宜还好,如果吃亏了,一准儿半夜找块转头砸人家玻璃。就这么一路折腾到十六七,家里给定了一门亲事,心思着有个媳妇管着就能好点。结果呢?相亲当天,二爷爷就没影了。三个月之后,李家才收到二爷爷的信,说是去了鸡西,倒腾煤矿生意。虽说李家人是提心吊胆了一段时间,可好歹人还活着,李家人也就没再多问,只求二爷爷能真真正正的做点生意就好。其实,李家人根本不知道,二爷爷所说的煤炭生意,根本就不是正道的煤炭生意,而是纠集了一大帮子地痞无赖偷矿上的煤,低价往外甩卖。开始是用手推车和麻袋,最后演变成用农用三轮车,趁着天黑,对鸡西市周边的大小煤矿轮番打劫。一般能开矿的也都不是什么好人,但碰上二爷爷这么一伙子人,真是一点辙没有,打一枪换个地方,抢完就跑,跑了就散,回头又说不上什么时候再光顾你家门口,再整走几车。也有不少煤老板雇一帮子人想跟二爷爷火拼,来个一劳永逸。可惜的是,这时候的二爷爷早就混得风生水起,雇主找的不是二爷爷的人,就是二爷爷的把兄弟。二爷爷得了信儿,谁家雇了人看场子,就不去了,有事儿没事儿还带着一伙子人加入看场子的行列,吃饱喝足,等你觉得没事儿了,回头重操旧业。

最后,有不少煤矿主被折腾怕了,出人出钱,跟二爷爷和解,算是交保护费。二十郎当岁的二爷爷眼睛一翻,直接回了一句:

“干收钱,没意思!”

结果,这一闹腾,就闹到了八十年代。二爷爷在鸡西也算是个风生水起的黑道人物。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