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欧美发达国家的税务政策庞杂纷繁,各种名目的税务征收条令让税法相对简单的华国人瞠目结舌。
作为社会民主党和福利国家制度的大本营,欧洲国家一直就有较高的税收传统。
自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公民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渴望持续低迷……面对高涨的公共开支赤字,为了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用以维持基本的社会福利体系,欧洲国家不得不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在尽量削减开支、严格征收已存在的税种的同时,开辟新的税种,以求实现收支平衡。
而就在这种大环境下,英联邦如愚人节玩笑般的“卧室税”横空出世。
“卧室税”顾名思义,就是英联邦要对每家每户空置的卧室征税。虽然这个税种只是针对于那些住政府廉租房的人开刃,可是心思之奇巧已足够让人啼笑皆非。
也因如此,欧洲各国的财政部长简直就是面目可憎、神憎鬼厌,成为最不受欢迎的政治家群体,必须忍受公众大把的抱怨与嘲讽。
而就是在这么一群“不受欢迎”的财长领导下的税务部门,俨然也是欧美各国政府部门中最难缠的所在。
据说就连米国的“F字头”和英联邦的“M字头”这种让人闻风丧胆的权力部门,面对神出鬼没、无孔不入又夺命追魂的税务部的时候也是头疼不已,退避三舍。
欧美对税务政策的贯彻实施可见一斑。
而这次吴董事陷入调查风波,也是因为违反了英联邦“公司税”而造成的一条导火索。
“公司税”就是公司所得税。
在英联邦的税务政策中有一项明确标准:董事会议所在地是确定居所的基本标准!
也就是说,不管公司注册地与企业进行实际活动地点是不是在英联邦本土,居所在英国就是居民公司(董事会议所在地等同居住地),居民公司要就按其在全世界范围所得向英联邦缴纳相应税务。
而吴董事违反的正是这一条税务法令。
做为一个生意人,吴董事深谙“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仕方”虽然是他所有投资中的重点,但并不是唯一。他所涉及的生意和投资项目遍布世界各地。
为了规避英联邦的“公司税”,吴董事用空壳代理公司的名义瞒报了自己的公司所得,严重违反了英联邦税法。
除此以外,吴董事还钻了英联邦“公司税”的一个空子。
在英联邦“公司税”中有加速折旧的规定,以及当纳税人将某些营业资产的销售收入再投资于另一资产时,对其资本利得延迟征税的鼓励措施。以实现政府鼓励资本投资和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政策。
而吴董事利用关系人名下的空壳公司进行虚拟折旧和虚拟再投资,利用“公司税”的漏洞以享受延迟征税的鼓励政策。
如此这般一番操作下来,吴董事躲避税收的所得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介于欧美银行业对于个人账户监控之严格,为了洗白自己这笔被昧下来的税金,吴董事故技重施再次利用空壳公司进行操作,这笔钱也就成了他的合法投资所得。虽然也小小交了笔税金,但是和省下来是相比,这点钱简直不值一提。
吴董事以为自己这一手玩得天衣无缝,刚刚开始的时候还小心翼翼,一段时间之后并没有因此受到调查,慢慢的胆子也就大了,也因为尝到了甜头而更加放肆大胆。
发展到最近几年,吴董事觉得渠道已经成熟了,不仅自己玩儿,还把“仕海”董事局的老伙计一起拉入伙,借此再次赚了一笔又一笔的“手续费”!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玩儿了”那么多年都没事,居然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被爆了出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