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梅笑着说:“陈先生,其实我们已经找到了传承的方式。”她指着学员作品区:“这些都是我们培训班学员的作品。我们相信,通过教学传承,手工艺一样可以发展壮大。”
这时,一位香港记者提出要采访学员。
王淑英站出来,讲述了自己从下岗工人到手工艺传承人的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是,”
王淑英说,“这不仅是一门谋生的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件作品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
她的话引起了共鸣。陈永强若有所思地说:“林师傅,或许我们可以换个合作方式。比如,在香港开设培训班,请你们来教授技艺?”
“这个可以考虑,”
林淑梅说,“不过得等我们这边的培训体系更完善些。”
参观结束后,陈永强特意留下来和林淑梅交谈。
“林师傅,”
他诚恳地说,“今天让我对手工艺有了新的认识。也许,不是所有东西都要追求规模化生产。”
送走香港客人,林淑梅松了口气。这时,张局长走过来:
“林师傅,你刚才拒绝合作的决定,我很赞同。有些东西,确实不能用商业的眼光来衡量。”
“林老师,”
王小芳走进来,“香港那边的培训班的事,您觉得该怎么规划?”
林淑梅想了想:“咱们先把现有的课程体系完善了,再考虑对外扩展。对了,你今天翻译得不错,要不要负责编写一个英文版的教材?”
展览结束后的一个星期,“韵逸”又恢复了往常的忙碌。这天早上,林淑梅正在给培训班上课,一个意外的访客来了。
“请问林淑梅在吗?”
来人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我就是,您是……”
“我叫苏梦华,”
老太太说,“是上海服装学院退休的教授。听说了你们的手工艺创新,特意来看看。”
林淑梅一听,连忙请苏教授进来。
没想到苏教授直接走向了教室,认真听起课来。
林淑梅正在讲解一个复杂的立裁技法。
这是她根据张师傅教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改良的。
“这个地方,”
她一边演示一边说,“要特别注意力度的控制。太重会影响布料的自然垂感,太轻又站不住型……”
苏教授听得很专注,不时点头。
等下课后,她主动找到林淑梅。
“小林,”
她说,“你这个教学方法很好。”
“苏教授过奖了,”
林淑梅说,“我们也是在摸索中慢慢改进。”
“不,你们做得很好,”
苏教授说,“我这次来,其实是想和你们谈个合作。”
原来,苏教授正在筹备一个“龙国传统服装工艺传承”的研究项目,想请“韵逸”参与进来。
(https://www.vxqianqian.cc/4297/4297562/11111024.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