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384章 两军相继往上党

第384章 两军相继往上党

“此虽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所在,却也易守难攻,更是通往河内的关窍。”司马昭立即便是读图而道:“北有百里石长城,南有高都城之关隘,有此两关在手,我军之后路无忧矣。”

到底是家学渊源,虽然不能如司马懿一般老练而敏锐地察觉到关键所在,但在司马懿的一番指点之后,司马昭倒是也能看出来其中的门道。

而听着司马昭分析的话语,司马懿也是难得的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没有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的,身负着整个司马家族荣耀的司马懿更是如此。虽然此刻的司马昭距离他想要的成熟还有距离,但好在的是,他还有时间。

而经过这些日子的调教,司马昭的提升,司马懿也是看在了眼里,这无疑也是给了司马懿更多的信心。

当然,此刻却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

当即,司马懿也是接过了话头,开始继续分析道:“百里石长城,至少需兵卒两万,高都关也至少要一万人。”

“两万加一万。”司马昭略略重复着司马懿的话语,随即也是略带兴奋地说道:“如此算来,我军还是有着二十二万兵马,对阵汉军十八万,优势依旧在我!”

面对司马昭兴奋的脸庞,司马懿却是缓缓摇了摇头,随即吐出一口浊气,道:“哪有那么容易,咱们的对手,可是诸葛孔明啊!”

话音落,父子间竟是短暂地出现了一阵沉默。

没办法,人的名树的影,“诸葛孔明”这四个字,对于魏军将士而言,还是有着太大的杀伤力。

哪怕是司马懿父子,在经历过这昔年数次的失败之后,也越发对这四个字恭敬了起来。

“是否能请示陛下,再增加些兵力?”司马昭随即也是问道。

“朝内已无兵马,即便征兵,短时间内也无法形成有效战力。”司马懿还是摇头道。

“那青州兵呢?”司马昭再度问道。

“青州兵?”司马懿随即也是重复着这个名字道。

青州兵,又称青州黄巾军。乃是由黄巾流寇改编而来,也是曹丞相得以从袁绍的从属一跃变成兖州大佬几乎与袁绍平起平坐的最关键因素,更是曹老板得以征战天下的基石所在。

与一般的黄巾军不同,这伙青州黄巾,起于山东,兴于河北,败于辽东,转战千里乃至兖州,是真正的强军锐卒。

之所以投降曹老板,却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曹老板年轻时候在山东任过一届的县令,好巧不巧,曹老板年轻时候还是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一不小心就还真在当地给老百姓们当家做主了一番。

于是,在曹老板即将对这伙黄巾无可奈何,甚至有被黄巾消灭的危险之际,曹老板曾经的事迹终于是传入了黄巾军中。

顺坡下驴的,缺乏粮秣的黄巾军,也是主动找到了曹老板商议投降事宜。

曹老板自然是乐得嘴都咧开了,这可是百万人口,光是其中的青壮就何止十万,这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曹老板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当然,若是普通人面对着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未必能接住,更可能直接被这馅饼给砸死了。

可偏偏,曹老板就是那个万里无一的天选之子。

在关键的时候,曾经为民做主的民生带来了无限的威望,曹家世代公卿所积累的财富撑起了曹老板的腰杆子。

于是,在多方的巧合之下,这百万青州黄巾便是入了曹老板的麾下。

而且,在这伙黄巾军在编入之初,便明确提出了“降曹不降汉”的要求,这无疑是让曹老板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随即,曹老板也是在这伙黄巾之中优中选优,余者先行屯田。而等曹老板终于在北方搞出了一些名堂之后,这伙黄巾也被派遣到青州,并就此驻守在了青州。

青州一地,几乎成了曹魏地盘中独立的存在。

至此,名震天下的黄巾军就有了他们的名号——青州兵。

可惜的是,这伙青州兵认可的从来都只有曹操曹老板一人而已,哪怕是他的儿子,也不行。

这也就有了后来,在曹老板逝世之后,青州兵统一解甲归田的事情。

在随后的日子里,不管是曹丕还是曹叡,都在努力维系着与青州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在同时不断削弱着青州的自主权。

这样一边拉拢一边防范的关系,一直到青州最大的统领臧霸离世之后,才终于宣告结束。

因为臧霸的离世,青州兵随即分裂成了数个派系——强的,想要吞并弱的;弱的,又不甘心被吞并。

自然而然的,魏国的势力也随之进入了青州境内,并且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也是前两年曹叡在关键时候能够动用青州兵的根本原因。

可问题却也出现在了前几年的大战之中了。

要知道,青州军之所以愿意跟随而来,除了曹叡这些年对青州的“关照”之外,更多的还是想要通过战争取得更多的财富。

当年的曹老板对青州军突出的就是一个大方,每每胜利之后,青州军都是被嘉赏的第一批人员。毕竟,他们可是曹老板最忠实的嫡系。

可是,自从丞相北伐以来,曹魏几乎就没有打过怎样的胜仗。

没有胜仗,哪里来的战利品。很显然,这伙青州军带着极大的希望而来,却终究没能跟着魏军吃到什么好处,反而是在汉军的一次次胜利之中,青州人民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而这样的损失,显然是青州黄巾所无法接受的。

于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原本分崩离析的青州再度慢慢地联合了起来。

因此,这次的决战,青州方面甚至只出了两万大军。而实际上,青州方面至少能凑出五万大军,还是那种真正上过战场的老兵。

显然,区区两万大军,远不够魏国朝堂对于青州军的期待。

这也是司马昭将主意打到了青州军的原因。

只是,闻言,司马懿却还是摇了摇头,道:“青州之事,可缓不可急,急则生变。只要我军能打赢这上党一战,青州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闻言,司马昭也是无语了,这不是成死结了吗——没有更多的青州兵就没有把握赢,没有赢就没法调来更多的青州兵......

似乎是看透了司马昭内心的无语,司马懿随即也是笑道:“怎么二十二万对十八万还没有信心?”

“啊?”司马昭也是张大了嘴巴,心道:“这不是您老说的吗!”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