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军长很忙
不久的将来,第1兵团将在德安境内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不过现在,他们的主要任务还不是战斗,因为在他们前面,也就是九江一带,有张发奎的第2兵团顶着。
相比于薛岳,张发奎手下的人也都不弱,王敬久就是其中的一个。
王敬久之前是87师的师长,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后来被任命为71军的军长,准备打徐州会战,不过因为闹情绪被老蒋撤了职,让宋希廉这个救火队员成了71军的军长。
当然,宋希廉也没捡到便宜,最后打得郁闷之极。不过,有能力的人不会一直沉默,更何况王敬久并没有犯多大错,这次再次被老蒋启用,担任刚刚组建的第25军的军长.
25军的前身是第52师和190师,正儿八经的中秧军(防止和谐)。
从这个安排其实可以看出,张发奎的防御重点是武汉方向,薛岳的重心是保卫南昌,为接下来的万家岭大捷奠定了基调。
根据张发奎的部署,李汉魂的64军负责沿江防线,王敬久的25军负责防守长江到潘阳胡的入口,也就是庐山市到姑塘一线。
在庐山上面,还有叶肇的第66军,这是老蒋亲自指派的一个军,暂时不归张发奎和薛岳节制,目的是保卫庐山,即便是赣北守不住了,66军也要留在庐山打游击。
老蒋为什么把66军放在这里,目的耐人寻味。另外,现在还没有庐山市,应该叫做星子镇。
在王敬久的前面,也就是姑塘到长江这一区域,张发奎还放了一个军,这个军是刚从徐州战场上撤下来的第八军。
黄杰在徐州战场到兰封战场一直打得不好,放弃归德的时候,居然声称自己的的电台被炸,跟外界联系不上才撤退,显然不能让人信服,老蒋二话没说就撤了他第八军军长的职务。
接替黄杰指挥第八军的人是李玉堂,“三李一王”中的其中一个,之前在胡宗南手下担任第3师的师长,因为黄杰的下岗,李玉堂终于坐上了军长的位置。
所谓的“三李一王”,指的是李仙洲、李玉堂、李延年,外加一个王耀武,因为都是山东人,所以经常被人拿来对比。
除了李玉堂,其它“二李”的职务都不低,李仙洲在半年前就已经是92军的军长,带队参加了徐州会战。李延年更不用说,之前是第2军的军长,现在是第11军团的军团长。
王耀武的职务最低,眼下是51师的师长,不过用不了多久,王耀武将在万家岭“办个大案”,名声一点也弱于“三李”。
除了这些人,张发奎把陈明仁的第2师作为预备队,放在了十里铺一带。张发奎的家乡部队,也就是吴奇伟的第9集团军放在了陈明仁的南边回马岭,紧挨着驻守在德安的俞济时的74军。
从这一点上来看,抗战时期的高级将领或多或少都会带着“乡土观念”,张发奎把粤军部队放在了最后面,未必就没有保持实力的意思。
当然,这只是猜测,张发奎这么安排,肯定有他的道理,至于别人怎么想,会不会被后人诟病,谁知道呢?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第8军肯定是最先跟小鬼子交火的部队,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强,经过黄杰这么一折腾,实力再度减弱,虽说已经得到了补充,而且也换了军长,不过很多战士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最后能打成什么样还真不好说。
小鬼子应该是看到了这一点,在闵锋赶到崇阳的当天,也就是1938年的7月23日,波田支队就从口跑到了姑塘登陆。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