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尾声(2)
闵锋吃惊,倒不是因为重庆方面有人投递叛国,而是没想到这件事情会牵扯到自己。
独立团再能打,只有一千来号人,现在更是只剩下不到一个连,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有限,心想怎么也轮不到他们成为利益交换的砝码吧。
转念一想,因为不重要,所以有人没什么顾虑,倒也说得通。
至于高宁带来的情报,闵锋并不怀疑。
在委员长筹备军事会议,总结武汉战役的经验和教训,并且商讨后面战事如何开展的时候,国府的二号人物同时也在积极运作。
汪兆铭是个有学识、有胆识、有风度的人,而且还是出了名的美男子,说他没有一点爱国的情操,那肯定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只不过,眼下的形势不允许汪兆铭继续保持这种情操,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小鬼子抓住了他的把柄,足以让他身败名裂,同时也因为他自己内心的不坚定。
早在武汉会战打响之前,汪兆铭就有了投敌的想法,觉得中国军队大势已去,求和才是唯一的出路,用他的话来说,抗战必败,继续打就是在跳火坑。
小鬼子没有放过这个机会,通过一个叫做阿香的军统女特工联系上了汪兆铭,先是盗取了马当要塞的布防图,然后给他下达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撬动西南,在老蒋的后院放把火。
早在1938年初,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西北工业计划》,确立以西南为中心的大后方战略,同时制定战时的工业发展方针,倡导以军需工业为中心。
南京失守以后,大量工厂、企业从沿海、内地往西南迁移,原本计划以重庆为主,后来因为重庆电力紧张,交通不发达,原材料供应困难,加上小鬼子没日没夜的轰炸,没办法保证安全生产,于是把重心改到了远离战火的云南。
那个时候,滇缅公路即将动工,加上滇缅铁路,拥有便利的交通,不仅可以解决原材料和设备的进口问题,还能最大限度的保障生产的安全。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石原莞尔找到了小叶秋子,让她专门去德国,目的是弄回来梅塞思公司的最新发动机,以此提高飞机的续航能力,将云南纳入空军的打击范围。
国民政府不可能知道小叶秋子去了德国,为了发展云南的军事工业,特意将军政部兵工署迁移到了云南,确立云南为机械、电器、冶炼工业区。
在此之前,云南其实有自己的军工企业,最早建立于清末,准确来说是1873年,当时是叫云南机器局(辛亥革命爆发以后,云南机器局改名为云南兵工厂),主要生出大炮、枪支、军刀。
之后,云南又在1908年和1921年分别创办了陆军制革厂和军需被服厂。
龙云成为云南王以后,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经济,造就了一个黄金十年,军工得以跟着发展,不过云南地处边陲,原材料和设备跟不上需求,发展的力度其实有限。
正因为这样,60军从云南出发的时候,装备的武器都是进口货。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