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一点芳心两处开 > 第26章 妾身尺寸君抱惯

第26章 妾身尺寸君抱惯

“真的!”

柳遇春不解地问:“称自己的父亲为‘呀’?”

“对呀!尤其湖南的原住民,都这样称呼自己父亲的,究其原因,我也不清楚……”

柳遇春分析说:“对父母的称谓,源自婴儿发出的第一次声音。婴儿第一次发声一般只能发这些音:吗—妈、吧—爸、呢—娘、得—爹、哒—大……我想,可能你们湖南小孩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父亲,喜欢发‘呀’的音,因此,叫自己的父亲为‘呀’……”

【二】《托买吴绫束》古乐府.诗

托买吴绫束,何须问短长;

……

“对呀~”

“可我一个大男人,怎好意思去买女人的东西?”

碧玉转回了身子,有理地说道:“女人的衣服,都是丈夫去买的。人家买得,你为何买不得?”

“那,你别乱走!会馆里住着很多进京考试的举子,万一让外人看见你满院子里溜达,又要出去胡说了……”

“我不乱走,我听话!”

“你…真的听我话?”

“真的!”

“好…那听话…咱不买!”柳遇春逗着她。

“哼~”碧玉噘起了小嘴,把头转向了一边,生气了。

……

柳遇春还站在原地,不想去。

碧玉站起身来,推着柳遇春就往屋外走,边推着边嘱咐道:“买的时候,想仔细点,可不准买差了。”

————————————

注释

[1]《子夜歌》

乐府曲名,现存四十二首,收于《乐府诗集》中。以五言为形式,以爱情为题材,后来延伸出多种变曲。另有词牌《菩萨蛮》的别称为《子夜歌》。

创作背景

《子夜歌》是吴声歌曲。相传《子夜歌》的曲调是晋代一个叫子夜的女子所创。《乐府诗集》收有《子夜歌》四十二首,其内容多是女子吟唱其爱情生活的悲欢。诗歌以棉丝织成布匹来比喻有情人结为匹偶。这位女子本指望两情相悦,将会有个美满的结局,没料到男子负心,留给她的是一缕织不成匹的乱丝,一个残缺不全的梦。

本篇将女子与男子对待爱情的态度作了对比。女子的爱情象北极星一样坚贞不移,男子的心则象太阳朝东暮西。言辞之间充满了激忿之情,表达了对男子变心的谴责。《子夜歌》所反映的是黑暗社会中人民,特别是妇女的苦难生活和对自由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

在《子夜歌》中,诗人抒发女子的相思与思慕之情,主要包括对爱情的痴迷和忠贞不渝,寒秋之际记挂情人的冷暖以及对相思让人华发早生等等。同时塑造了负心男子的形象,正是这些形象给女子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挣扎。“常虑有贰意,欢今过不齐”通过女子对男子行为的描述,表现了男子的不忠。“初时非不密,其后日不如”男女在最初相恋时非常的亲密,其后男子的心却逐渐转淡,感情一日不如一日。“恶见东流水,终年不西顾”、“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运用比兴的手法,揭示了男子的负心。“我与欢相怜,约誓底言者。常欢负情人,郎今果真诈。”曾经的誓言也留不住男子善变的心。可以说,这些负心男子的形象也从侧面增强了女子生活的不幸与痛苦,更加丰富了吴歌西曲的内涵。

《子夜歌》是一种创体,这种五言四句的小诗,大量使用江南色彩的称谓语(郎、欢、侬),用谐音双关语写人与人的爱情,抒情是它的基调,即使写景也是为了抒情的需要。这种特殊的文学修辞手法叫吴歌格或子夜体。

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这么多种类不同的谐音双关语及其用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为中国文学增添新的创作技巧,把汉语言文字优美的特点展现出来。谐音双关语可以说是吴歌西曲最大的特色。

[2]乌鸦

乌鸦和喜鹊,是同属鸦科的同一类鸟,只是外表不同而已。

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常识传说,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引《尚书传》:“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

唐代以后,方有乌鸦主凶兆的学说出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乌鸣地上无好音。人临行,乌鸣而前行,多喜。此旧占所不载。”

无论是凶是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儒家以自然界的动物形象,来教化人们“孝”和“礼”的一贯说法。因此,乌鸦的“孝鸟”形象是几千年来一脉相传的。

……

乌鸦虽然形象不雅,但在中国文化中仅限人们心理上的灰色影响,还不存在对它的特别排斥现象。

(https://www.vxqianqian.cc/4394/4394065/39194230.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