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君臣谈笑风生,不知不觉中,朱鲔的顾虑完全消逝。
刘秀不住赞道:“将军忠于职守,坚守孤城,真是大大的忠臣!朝廷就是需要你们这样的尽忠职守之人啊!
就像岑廷尉当初,他为莽贼坚守宛城城池。朕的伯升大哥,也能不计前嫌,加以任用。
你看如今,岑廷尉已经成为了国家栋梁。所谓板荡识忠臣,日久见人心,我们君臣相处快乐融融,哪里有什么嫌疑呢?
朕推心置腹地对将军说,当初,朕的确对大哥的遇害悲愤至极,发誓要手刃仇人,以报大哥在天之灵。
如今,朕已经贵为一国之君,就不能光是计较个人的恩怨情仇,个人得失。而是要考虑社稷大业,黎民百姓的全局。
朕老实对爱卿讲,朕如果与将军你兵戎相见,必然会出现两虎相争的情形。这样,就会平添无数的冤魂与累累白骨,就会令天下苍生更加不得安宁。这是朕与爱卿都不愿看到的。
所以,朕决定抛弃一切恩冤情仇,与你化干戈为玉帛。这既是为了天下的苍生黎民,也是为了将军的前途,家族的命运。将军想必能够深深地体会。
因此,如若将军能与朕同舟共济,则天下幸甚!这是朕发自肺腑之语。
既然如此,将军何必担心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呢?
先前,朕与岑廷尉当着黄河发誓,如今,朕愿意重申朕的誓言,但愿将军能够理解朕的心意。言就到处。
你与朕,都是堂堂男子,顶天立地之人,言而有信。何去何从,请将军抉择!”刘秀一脸诚恳之意。
朱鲔感激涕零,泣不成声:“陛下宽宏大量,饶恕臣的罪过,臣十分感激!先前,臣与岑廷尉交谈,还有些将信将疑。如今,臣亲耳聆听陛下的教诲,臣怎么敢不听从呢?
陛下的阔大胸襟,实在是没有那个君王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请陛下让臣尽快回去,我将说服全体将士,投效陛下,以报陛下的深恩!”
“好!请诸位举起酒杯,为朕君臣的相互了解,捐弃前嫌,复兴汉室,干杯!”刘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将军,你可以选择任何你认为合适的时机回去。朕到时将派岑廷尉陪你过河,然后将军自行率领自己的卫士回去!”
“感谢皇上!臣一定不负皇恩!若背誓语,必遭五雷轰顶,家族覆灭!”朱鲔起誓道。
“不必如此!朕相信将军!请将军不用拘束,慢慢地饮用!岑廷尉,你与将军好好地尽兴!”刘秀劝酒道。
“陛下,微臣就不再饮酒了!臣决定立即与岑廷尉一同回去,说服众将,一起弃暗投明!”朱鲔果断地做出决定。
晚上,朱鲔重新回到了洛阳城里。
他召集自己的部下,把自己对刘秀的了解和自己的打算,统统和盘告诉了诸将:
“诸位兄弟,建武皇上,的确非同凡品。他宽宏大量,不记旧怨,乃圣明之君!当初,他对铜马投降之众就是如此。
我已经打算放弃抵抗,率领大家一同投诚,一道匡扶汉室!兄弟们,你们有何异议?”
将领苏茂劝阻朱鲔道:“大司马啊,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敢肯定,这不是建武的缓兵之计?请大司马三思!”
“苏将军,你说的话不无道理。但据我的观察与了解,建武皇上的确不是那种不讲信用之人。我相信他的誓言和承诺。
况且,如果他真的违背自己的诺言,失信于天下人,杀害我等,谁能够保证,他不会成为更始帝呢?我意已决!
我与建武皇上曾经有杀兄之深仇大恨,我尚且不怕,你们还怕什么呢?”朱鲔说服诸将。
“好!我们一切听从大司马的号令!反正,困守洛阳,早迟也是死!如今投诚,至少能多活几天,怕什么呢?”诸将一致同意。
九月二十七日凌晨,朱鲔跟苏茂等将领,率领全体守城将士,出城归附刘秀。
刘秀大喜。兵不血刃,就能和平地解决洛阳问题,这实在是自己制定的以智取胜,攻战为辅策略的伟大胜利。
刘秀立即下旨,任命朱鲔为平狄将军,进封扶沟侯;其他将领,也一一加以任命。
后来,朱鲔担任朝廷少府(宫廷供应部长)高官,侯爵世代相传。
刘秀下旨侍御史河内人杜诗,负责安抚洛阳,督察军纪。将军萧广以及其他一些将领,也率领自己的部队入住洛阳,接替朱鲔的防御。
可是,将军萧广治军不力。他认为洛阳曾是匪区,百姓不思弃暗投明,而是帮助朱鲔,坚守孤城,罪不可赦。
于是,进入洛阳,将军萧广就放纵士卒烧杀抢掠,侮辱妇女。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