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史记》

《史记》

依皇帝的愤怒程度看,杜周认定司马迁是死罪。于是,审判的结果是,司马迁依律被判处死刑。各位可以自行脑补过程。我们知道,在汉朝,如果你被判了死罪可你又不想死,是有两种办法的。第一种办法比较常见,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将军(比如李广)都用过,就是花钱买命。现在我们觉得,一个官员要想弄点儿钱那太容易了,尤其是在古代,只要向下面人一伸手,三年清知府还有十万雪花银呢。可惜的是,司马迁和他父亲做的都是太史,“掌天官,不治人”,没办法跟神仙们索贿。现在急用钱,可司马迁一家一时半会儿根本凑不出赎命的钱。

没钱,又不想死,怎么办?还有第二种办法——受宫刑。

可能有的人觉得这太残忍,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就要受到这样的惩罚?可作为一个相对意义上的穷光蛋,司马迁要是不想死,那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当然,李陵最后也辜负了司马迁对他的信任。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刘彻以李广利为首,再发大兵二十万进攻匈奴,同时派将军公孙敖深入匈奴腹地,发动宣传攻势,试图迎回李陵。然而,公孙敖这一趟徒劳无功。他白跑一趟不说,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还把一条没有经过确认的信息反馈给了皇帝:“根据捉到的俘虏的口供,是李陵教匈奴单于平时如何设防以防备汉军的袭击的,所以臣等才无功而返。”

后来我们得知,教匈奴人如何防备汉军的并不是李陵,而是汉朝的另一个投降将领李绪,但当时刘彻闻言勃然大怒,将李陵尚留在中原的一家老小灭族。这是致李陵于死地的最后一击。从此以后,李陵即便有心,也再不可能返回中原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时投降匈奴已经很丢人了,现在如果回去,那等于再丢一次人,算了吧”。

自此之后,李陵虽然很得匈奴单于的赏识,甚至被单于封为右校王,但那个意气风发、以五千步兵就敢直面八万骑兵的少年英才已一去不返。二十三年后的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李陵在碌碌无为中病死于匈奴。

李陵的一生无疑是个悲剧,他本有可能成为像卫青和霍去病一般闪耀的将星,却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落得如此下场,不得不让人感叹造化弄人。实话实说,李陵的悲剧虽然有他自己年轻气盛的主观因素,可是客观因素也非常重要。以五千孤军千里转战八万敌军,他并不算对不起大汉朝廷,相反,对不起他的是让他孤军出征的刘彻,是不肯给他打接应的路博德,以及害得他家被满门抄斩的公孙敖。若非要说他对不起谁,满打满算也就是对不起隔空为他说了两句好话的司马迁。

对于司马迁而言,人生虽然残酷,但生活还要继续。在牢里待了一段时间后,司马迁又被放了出来,并出任比原职务更高一级的中书令。接受宫刑的他已经断了一切的念想,唯一支持他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只有那一部寄托着他父亲的临终愿望,而他自己即便在牢里也坚持写作却仍未完成的作品。可是这个时候司马迁的心境与提笔之初已经完全不同,他心里对这个社会,对社会的统治者和统治阶级,都充满了失望甚至痛恨。以这样的心境写作,无怪乎司马迁会对历史上那些悲剧人物或失败者充满同情,而对那些成功者,甚至当权的统治者刘彻,却毫不留情地进行批判和讽刺。这使得司马迁的作品跟历史上所有的史学作品相比,都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然而,他无所畏惧,他已经失去了一切,没什么可以再失去了。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一百三十卷的通史。这部作品第一次改变了以往史书按纪年编写的方式,以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的形式记录了从黄帝到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影响甚至超过史学本身,更深入后世的小说、戏曲、传记和散文之中。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史记》,知道鲁迅先生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乍一听似乎它是到近现代才被人们广泛认可的。其实不然,哪怕是在《史记》成文之初的汉代,就已经有很多大学者对它推崇备至。文学家扬雄在他的《法言》一书中说,即使是圣人,看了《史记》也能从中有所收获。哲学家桓谭在他的著作中也曾评价过《史记》,大意是说,历史上的通才们写过数以百计的论著,但只有《史记》算得上巨著,而其他的都只能算小论;汉代的学者不少,但只有司马迁是大河,而其他人都是小溪。

司马迁在完成《史记》之后又小心地誊抄了一份,他将副本保存在家中,交由自己的女儿和女婿保管,正本则献给皇帝刘彻。司马迁把自己的作品给皇帝看,似乎是个充分非必要条件,毕竟皇帝并没有让他写这个东西。而且,可以想到的是,司马迁在书里对汉朝的皇帝尤其是刘彻恐怕没几句好话,刘彻看了以后脸色定然不会好看。我只能揣测,司马迁这样做是为了小小地满足下自己的报复心。

大概在完成《史记》后不久,司马迁便离开了人世。因为征和二年  (公元前91年)之后,除了一封他留给因为卷入一场动乱即将被处死的好友任安的书信外,关于司马迁的其他消息都消失在历史中。

从现在来看,司马迁估计是病死了。因为刘彻看了他送上来的《太史公书》后虽然勃然大怒,立即销毁了《今上本纪》等章节,但他最后还是把这部著作大体保留了下来。而且,也并没有史书记载他对司马迁进行过什么进一步的处罚,因为这时候刘彻正被朝廷中一场波及甚广的动乱弄得焦头烂额,可能他对这个仍然用笔头和自己抗争的司马迁已经没什么兴趣了。

这场动乱是当时朝廷中的一件大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影响西汉王朝未来走势的大事,其牵连之广、破坏之大,在汉朝前百年的历史中前所未有,而司马迁的好友任安在这件事情中只是一只小虾米而已。

后来,我们管这件大事叫“巫蛊之祸”。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221.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