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尧是父亲故友的儿子,爹娘去世的早,从五岁起就一直跟在父亲身边,两人虽然不是父子,但关系胜似父子。
郑尧今年虽然才二十二岁,但他一直跟着父亲行军打仗,他陪伴在父亲身边的时间,甚至比自己还要多。
父亲被调回京都后,郑尧本来也想一起回京,但景顺帝却没有应允他的请求,让他一直留在荆州。
前世,他于平康七年,死于北燕万军乱箭之下。
虞非晚揉了揉眉心,安慰自己,现在还是平康六年,距离郑尧万箭穿心的平康七年,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不能着急。
“听说,这次是郑小将军太过冒进,中了敌人的圈套,这才导致我军大败。皇上派李长德去监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惩戒郑小将军。”千阳的声音紧绷,看虞非晚面色不虞,小心翼翼的说:“我在京都这两日,听到一些风言风语,都说……都说皇上要趁此机会把郑小将军召回京都了。”
虞非晚的声音很平稳:“他打了败仗,皇上要召他回京,也不算奇怪。”
“那兵权就……”
“那是朝廷的兵,不是个人。”
“可是……可是侯爷以前留在荆州的那些部下这两年因为各种原因要么贬,要么被撤职。眼看侯爷在军中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如果郑小将军也离开荆州,那我们在荆州就彻底没人了。”
虞非晚目光灼灼的望着千阳,沉声说:“做一个臣子,只需要本本分分的效忠皇上就行了,为什么要让军中全是自己的人呢?”
千阳一噎。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情急之下说了多少大逆不道的话,面容一肃:“是属下失言了。”
虞非晚有些疲惫的闭上眼:“事情我都知道了,眼下局面还没到那么糟糕的时候。这些话你心里知道就行,往后万不可以往外面再说了。”
她心里多少猜出了景顺帝的想法。
父亲当年在军中威望太盛。
景顺帝担心这些人不服气他做皇帝,想另拥立父亲登基。所以便无所不用其极的降低父亲的威望。
先是召父亲进京做一个闲散的侯爷,消解他在军中的权利。然后再逐个击破,将父亲的心腹赶出军营,之后再伙同虞家的人,暗害父亲。
这些都只是因为他害怕父亲篡位。
有些人,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享福。
当年可以和父亲月下把酒言欢,称兄道弟的人,一夕之间坐上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便成了孤家寡人,连心也变得冷硬起来,挥舞屠刀,毫不犹豫的斩向自己最赤诚的兄弟。
虞非晚痛苦的闭上眼。
如果父亲曾有过一秒对权利的欲望,那她现在都不至于这么恨。
偏偏父亲是最赤诚之人。
他对权利没有一丁点的渴望,只希望拥立景顺帝登基。
可惜,最后却落得这么个下场。
这次景顺帝把郑尧召回京,只怕也是知道郑尧和父亲的关系情同父子,害怕郑尧一夕得知真相,带领荆州将士造反吧。
自己重活一世,有太多事情因为细枝末节的变化改了走向。
前世,自己不知父亲死亡的真相,所以景顺帝没有忌惮,也没有动郑尧。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