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辞在上考场的前一天吃了不少巴豆,肚子拉的险些脱了水。
尔雅装作急的不行,请了两三个大夫前来,最后卫辞都昏迷了。
三个大夫都说他不可能再参加乡试,否则说不得命都要丢在考场里。
程佑安也一样,两人对外只说回家的路上买了一个游走小摊贩上的肉饼,吃完就出问题了。
等到乡试考完,两人之前在府学的同学听说了两人的遭遇都十分同情。
纷纷替卫辞抱不平,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今年的乡试总是错过了。
因为错过乡试,程佑安心中一直忐忑,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
直到他询问参加了乡试的同窗,乡试中的考题都是什么。
结果发现乡试考题中竟真的有,之前在大街上遇到卖考题的人给他透漏的题。
程佑安当即惊出一身冷汗,这一刻他无比确定这次乡试真的如卫辞所说有猫腻。
接下来两人借着养病的名义足不出户。
时间一转来到十月份,乡试放榜。
青州的学子发现很多无名之辈都在榜单上。
虽然解元是孟舟行,可一甲之中不乏按平时成绩来说,根本不可能上榜之人。
榜单一出,整个青州的学子都炸了。
然后很快就有学子开始说,乡试开考前曾在大街上遇到有人卖乡试考题。
当时他不信,但后来真的在乡试考题中看到了一模一样的考题。
接着很快就有人开始响应,事情越闹越大。
最终没上榜的学子,竟然一起跑到衙门敲登闻鼓。
事关科举舞弊,青州知府不敢含糊其辞,装不知道。
毕竟此次参加乡试的学子中不乏世家子弟。
自己不管,人家家族中在朝为官的的长辈还能不管吗?
再接着很快此事就闹到了朝堂上,青州科举舞弊的消息很快传的沸沸扬扬。
有赵王在幕后做推手,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
连皇上也不得不慎重,立刻派了钦差到青州调查。
此时林大人还没离开青州,本来他应该逗留到办完鹿鸣宴就能回京的。
可很快学子闹了起来,林大人自然走不了了。
一开始学子说什么科举舞弊,林大人根本不信,作为主考官,有没有舞弊,他比谁都清楚。
只以为是一群落榜学子不敢没上榜,所以闹一闹。
谁知事情越闹越大,证人越来越多,最后就连榜上有名的学子,也在酒后说出曾在开考前,在大街上遇到有人卖考题。
而那人卖的考题,他后来真的在乡试中看到了。
此消息一出,落榜的学子更不乐意了。
很快皇上派来的钦差到了青州,钦差为了查清此事,一股脑抓走了所有参考的学子。
无论上榜没上榜,全都审问了一遍。
就连卫辞和程佑安两个报了名但没参加考试的,也有衙差过来审问。
他们询问卫辞为什么没有参加考试。
好在卫辞为了把戏做全狠心吃了巴豆。
尔雅当然又连请了两三个大夫,药方,还要去抓药的证人都有。
确定卫辞是真的病了,才没去考试,衙差才放过卫辞和程佑安。
事后程佑安满心庆幸道:
“还好我当初听你的话弃考了,否则我现在肯定也在大牢中,那我的继母还不开心死。”
卫辞却道:
“先别说这个了,你还是赶紧回去温习吧。
经此一事,青州今年的乡试肯定要重开。
接下来,就是咱们发挥的时候了。”
程佑安闻言眼睛一亮:
“你说得对。”
接着他立刻回家闭关去了。
皇上派来的钦差上上下下查了一遍,很快把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
林大人竟然真的泄露了考题,当然不是他本人泄露的。
而是他身边跟了他多年的小厮,偷记了他出的考题出去找人卖。
一份考卷两千两,那小厮竟然卖了快十万两银子。
林大人也没想到,他竟然栽在了家贼手里。
此结果一出,无论林大人有多冤,他科举舞弊的名声也落实了。
皇上和外人都不会相信他没有泄露考题,这全是他的小厮所为。
退一万步就算皇上相信他是清白的,他真的没想泄露考题。
可他也有监管不力之责,罪名涉及科举舞弊,那抄家流放是没跑的。
尤其是事情闹得这么大,更加要重罚。
古代和现代不一样,一人犯错,全家获罪。
林大人被判了斩立决,林家其他人男的罢官流放,女的没入教坊司。
好好一个世家,顷刻间覆灭,众人不胜唏嘘。
待查清这些后,天已经冷了下来。
青州今年乡试成绩全部作废,上了榜单,买了考题的学子一律斩首。
没买考题的也被打的不轻,很多都没熬过来,死在了狱中。
家人连个申冤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哭着收尸。
紧接着就是重开乡试,此消息一出,青州的学子都沸腾了。
重开乡试就代表着他们多了一次机会。
已经快要落雪的天气,挡不住学子们对功名的渴望与热情。
几千学子再次齐聚青州,举人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三千多名学子,能上桂榜的只有不到一百人,就这还带上了副榜。
乡试桂榜分甲乙榜,能上甲榜的,就会获得举人功名。
除了甲榜之外,还有副榜,也就是乙榜。
上了乙榜也不是举人,你顶多知道你排多少名。
但只要入了乙榜,就有机会去京城的国子监读书。
如果连上两次乙榜,也有资格去京城参加会试。
会试上了榜单,也一样是进士,但如此一来就不算两榜进士了。
入朝为官难免排资论辈,你是同进士,我是进士,那我就高你一等。
为官同样的功绩下,我就比你先升官。
同为进士,又分两榜进士和进士。
两榜进士就是乡试在甲榜,会试在二甲及以上。
这样的进士血脉就更纯正,也更有优越感。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