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眼中,丞相已有意辅佐南云王且与尹皇后势力来往甚密,定是为日后名正言顺的包揽大权做铺垫,对此承奚王迟迟无阻碍,是当真无意还是在默许背后有更深沉的目的?
这两股势力一直维系平衡,互不侵犯。
凤兮猜过,想过,甚至从各种端倪中揣测丞相与承奚王之间是有种默契的,而关键处恐怕就是那余下的三分之一军权。
据说皇家统军自成一派,不受任何将领指挥调派。据说这三分其一的军权便是承奚王迟迟不敢篡位的原因之一,而可统领它的人就只有奚献帝与已故的景如山。
同月,京中再起变故,丞相东宫承擅权为祸,令太子一党议论颇多,两者水火不容之势已逐渐形成。皇室宗亲无一不反对此局,均认为与其拥护外姓东宫,令江山终落入奸臣之手,倒不如拥戴太子为政。
据传,南云王未表态度,平日深入简出,乐于荥云王妃的温柔乡内,而本居于南方的三位夫人亦启程来京,受封侧妃。
而宫中情势波谲云诡,亦令人匪夷所思。
奚献帝整日沉溺于贡品古玩中,尹皇后闲来便只赏花弄月,吟诗品酒,此对帝后倒真有成就神仙眷侣的劲头。那太子一派虽在朝野动作频频,可反观太子本人身子虽因李侧妃喜脉一事大有好转,性子却与往常南辕北辙,不是种花便是玩鸟,搅得太子一派众说纷纭,上门劝说者络绎不绝。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李侧妃与太子一般也过起与世无争的日子,虽然两人见面甚少,一个居于太子宮,一个身处明喜宫,所说所做倒是默契十足。但凡有点事,都由景姑姑一手代理,行走于二宫之间,效率极高,深受太子看重。
亦有人传:“太子怕是看上那狐媚子,瞧那精神头都不一样了,这病好的这么快还只不定因为什么……说不定是吃了那玩意……”
对于诸多揣测,景姑姑听而不闻,倒是太子偶尔碰上一次,立刻下令仗毙。
自此,更有人传,这景姑姑游走于太子、南云王之间,终是两边不得罪,只看哪人可登上龙位才与委身。
奚朝自成立以来,苦受蛮夷侵害。北方众部落虽各自为政,却拥戴蛮奴为首。
蛮奴野心昭昭,屡次扰乱边疆太平,奚朝历代皇帝为此纷纷犯愁,寝食难安。自本朝起,先后有了不败军、夏承军、虎啸营,蛮奴气焰一度消弭。连年征伐之下,蛮奴余孽势力减弱,乌合之众残喘至今。
献元十七年二月,虎啸营之势锐不可当,直扑蛮奴十五城,蛮奴新王血气方刚,阵前叫嚣单挑承奚王,遂败之,当场被斩。
其余孽誓死守城,终被强攻,斩草除根,无一幸免。
三月,虎啸营接连讨伐以蛮奴为首的八大部落,所到之处尸骨如山,血流成河,其余部落四处逃散,但凡归降部落可免劫难。
北方疆土就此被划入奚朝管辖,史上再无蛮奴。
捷报传入京中,民间庶民欢呼雀跃,朝中文臣一片叹息。
得民心,诛蛮夷,承奚王功高盖主,势不可挡。
而凤兮眺望远方,亦期待那人君临天下的一日。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出自《将苑》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