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高门庶女 > 144 惊变(下)

144 惊变(下)

过继子嗣,不是大街上捡一个孩子就行的,得宗族同意认证。而且过继是以血亲为主,就是说,过继的首选是亲叔伯的孩子;亲叔伯子嗣里头没有合适,那就是堂叔伯,然后再依次推类退,宗族那么大,总是有合适的。

就说三爷,要过继子嗣,首先选的就是二爷的儿子。而且有没有子嗣这种说法,不是太医诊一下就行的。这个一般都要到老的时候才判定,比如前朝法律有云,正妻五十无所出才能因为无后休妻,所以关于子嗣的判断,不在于大夫的诊断,而是看实际能不能生出来。

三爷就是要过继孩子,也要到年龄很大确定生不出来的时候。那时候沈氏肯定也老了,虽然过继的子嗣要认沈氏和三爷为亲生父母,也得当他们是亲生父母那样孝顺,但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问题。

那时候沈氏的年龄也大了,沈氏不想自己辛苦一辈子挣分家业无亲子继承不说,还可能跟继子辛苦的争家业,弄不好还会被扫地出门,那样的一生真是个碗柜。

要是没有休妻这一出,遇上这种事算是倒霉了。但现在三爷己经把沈氏休了,而且因为这么一个破理由,将心比心的说,就是三爷是思芸的兄长,思芸也说不出让沈氏跟三爷复合的话,得多厚的脸皮才能说出来。

从沈氏口中得知了这些,思芸对三爷算是彻底绝望了,以后思芸只是觉得三爷怎么能这么糊涂,现在是觉得这己经不是糊涂,完全是脑子被狗给啃了。思芸甚至于不想跟三爷说话,但三爷现在无处可去,思芸也不可能不管自己哥哥,就让他在何家住下。

本来思芸也很发愁要如何安置三爷好,给他钱做生意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要是让他在何家店铺里帮忙,就三爷那令人绝望的智商,高级一点的差事根本就不能交给他,要是让他去打杂,那也实在说不过去。后来霍景之出面给三爷在县衙里安排了一份闲差,按月领俸银,钱虽然不多,但过日子够用。

思芸又给三爷买了处二进的房子,现在三爷是有房一族的公务员,身边还有一个小厮可以使唤。思真前些时侯去看过,三爷的日子虽然不如以前了,但也能过的去。

“前些时期我正跟七妹妹商议着,要不要给三哥寻门亲事。”思芸一脸无奈的说着,就三爷这样的情况,虽然脸长的不错,有小白脸的潜质,但说给谁,都是坑人家姑娘。但要不是给他寻门亲事,就这么混下去也不是个事。

思宸听完也觉得有点愁,其实就三爷这样的­性­格,虽然他本身很不欣赏沈氏那种,但他就合适沈氏这种。一个家里头没一个主心骨,那日子要怎么过下去。想了想,道:“寻寻看吧,也不用管出身怎么样,只要姑娘­性­子够强,有主见有本事就行。”其实以韩三爷的长相,还是能当当小白脸的。

“到时候再说吧。”思芸叹气,对于三老爷她除了叹气就是叹气。

姐妹三人叙话到中午,霍景之不回来吃饭,思芸和思真也留下吃了中午饭。又说到国公府分家的事情,思芸和思真都没吭声,二房肯定是最差的,后来说到四老爷己经谋到外放,两姐妹这才高兴起来,二房己经这样了,她们姐妹指望上的就是四老爷了。

秋装换下,冬装上身,思宸的肚子也越来越大,也不是前头睡多了,到了后头思宸的­精­神倒是越来越好了。霍府的事务不多,思宸并没让方姨娘帮着打理,她亲自料理,顺道教一下柳月娘。

最后虽然是霍景之拍的板,但柳月娘对于自己即将嫁出去的事情也能接受了,也不知道是她自己想开了,还是方姨娘又劝她什么了。现在思宸在柳月娘面前提起给她说婆家的事,柳月娘反应也很平常。

临进年关之际,思芸带来了好消息,何家在江阳也有买卖,其中有一个姓张的小商户,一直跟何家有生意往来,也算是知根知底。张家有间铺面,家底也有万把两银子。张大爷为人很不错,做生意非常实诚,年龄稍稍有点大了,今年二十七岁,前头妻子生病去世,只留一女,今年十岁。

“这条件也不错。”思宸说着,又道:“等晚上我把柳月娘叫来问问。”初嫁随父母,再嫁随自身,柳月娘的意见肯定得参考,要是柳月娘这关过了,那就直接上报霍景之了。

“我听我家老爷说,那张大爷人很不错。”思芸笑着说着,她现在是深有体会,结婚这档子事,对女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丈夫好不好。当然柳月娘的实际情况,何大老爷也是跟张大爷说了的,对外说寡­妇­再嫁是只了面子上好看点,但实际情况还是得说的。

张大爷有点犹豫,但后来把柳月娘的情况细细说了,张大爷也觉得不错。以他的条件,续弦再娶,可挑选的范围也不大。张大爷又不想娶个村姑,宁娶大户仆,不娶小户女,要是娶个好媳­妇­,至少能造福三代人。

因为临近年关,思芸几乎把事说完就走了,送走思芸,思宸就把柳月娘唤了过来。把张家的情况细细跟柳月娘说了,其实以条件来说,都是二婚,柳月娘亏多了,不过女人二婚,跟男人二婚真不是一码事。

“我……我听老爷和太太的。”柳月娘想了很久,最后冒出这么一句来。

思宸估摸着柳月娘也在犹豫,心里头也不是很满意。虽然在霍家她是妾室,但以实际生活来说,她嫁到张家去,生活质量未必如现在。只是嫁到张家后的生活还是有几分奔头的,长远来说比霍家强的多。

“老爷回来了……”外头传来小丫头的声音。

思宸有些意外霍景之会这么早回来,不过他回来更好了,起身去迎,柳月娘并没有凑过去,只是旁边站着侍侯。更衣倒茶,先例行公事问了几句,思宸就说到了张家的事,柳月娘就是觉得有点亏,条件在这里摆着,想嫁的很好不容易。

霍景之听完几乎没犹豫,却是看向柳月娘道:“听起来倒是不错,以为如何?”

柳月娘心里乱成一团,她也有点搞不清这样的决定好不好,霍景之决定把她嫁掉,那事再没有回转余地,就像方姨娘说的,继续留下来这辈子剩下的就是熬油了。儿子没了,正年轻的时候失了宠,太太是很宽待,但以后要是再有新宠进门,妾室之间的斗法,整都能整死她了。霍家的日子完全没希望了,但是张家这样的经济情况,她就是手握万两银子嫁妆,经济条件真说不上好。

而且就算理智上知道在霍家没有什么好将来了,但突然间要离开霍家,到一个全新的家庭去。柳月良心底有几分怕,霍家再不好也没人打她骂她,万一到张家之后……她可是连哭的地方都没有了。

霍景之等了一会,没听到柳月娘的回答,抬头看过去,直接道:“女子到底脸皮薄些,你既然不说不同意,那我就当你愿意了。”

柳月娘张张嘴,最张还是一个字没吐出来。

“既然如此,就麻烦太太看着办吧。”霍景之直接决定。

“是。”思宸应着,这事终于定下来了。

148、柳月娘出嫁(中)

霍景之拍了板,思宸直接派婆子给思芸送了话,还有几天就过年了,现在准备婚事肯定来不及,但先把话捎过去,年后就开始­操­办了。以思宸的意思,柳月娘并不在霍家发嫁,张家是江阳的,何家在江阳有买卖,请何家人帮着租处房子,霍家派管家娘子和婆子去打点。肯定让柳月娘风光嫁出去,但不能在青阳。

思宸需要准备的就是柳月娘的嫁妆,这趟来青阳柳月娘所有贵重物品都拿了过来,思宸虽然没见,但问丫头,柳月娘的私房实在少的可怜。除了几套必要的撑门面的首饰衣服外,稍微贵重一点的东西都被柳家人刮走了。

思宸无语之余对柳月娘也有几分同情,霍景之许诺了一万银子嫁妆,思宸添是要添的,但不好直接拿银子出来。当日思真出嫁的时候,因为四老爷先添妆一千五百两,思芸添一千,思宸当时是跟着这个数走的。所以到柳月娘嫁的时候,思宸给柳月娘添少了,显得小家子气,要是添多了,也不合适。

思宸想想,­干­脆让把霍景之那一万两当成陪嫁现银不动,然后其他的琐碎东西则全部由她来准备。青阳一般中户人家最多也就千两银子聘礼嫁妆,虽然一般来说娶亲的聘礼和嫁妆数目大体相同,但像柳月娘这种情况,张家也不可能拿出一万多银子当聘礼,要是如此,张家也不会考虑娶柳月娘。

有一万的压箱银子,琐碎东西再添上个一千两,到抬妆的时候,聘礼嫁妆抬出来,脸上看着都有些光彩。至于那一万银子,思宸既不想瞒,也不打算张扬,随其自然。厚待的人家,遣散歌伎都能给予丰厚的嫁妆,更何况这是正式妾室。

就是以后这事传开了,妾室无子,主母家搭上如此丰厚的嫁妆,把妾室嫁嫁出去。虽然会觉得很少见,但没有哪个人敢说霍家,敢说她这个主母刻薄的,只会说她厚道。

嫁妆所需要东西,思宸直拉列了单子,让管事去办。其实有床,衣柜两件大型家具,则是到江阳之后再置,衣服首饰则是青阳做好。列单子的时候,思宸也没瞒着柳月娘,唤了柳月娘过来,她要是有点其他要求,也可以提出来,马上都要嫁了,只要不是很过份的要求,思宸都打算满足她。

柳月娘低头听着,脸上却是没什么表情,要绣的嫁妆部分,早有婆子拿了布匹和针线,她也开始动手绣了。只是对于张家这门亲事,虽然没有直接说拒绝,但心里真不能说很满意,嫁到这样的人家去,不说其他的只是吃饭穿衣这两项就要差许多。

“太太,吴家大­奶­­奶­突然间来访,正在大门口侯着……”管家娘子突然间来报,吴家只是一般的商家,论身份都不该进霍家的门。更何况霍吴两家并不相熟,吴家连个贴子都没送,就这么到门口了,实在有违常理。

虽然吴大­奶­­奶­悍­妇­之名在外,但她再能也是在吴家能,要是想着到霍家来使,那真是想错了。门房根本就没进吴家车驾进门,只是外头侯着,然后往思宸房中传话,听主人发落。

思宸稍稍愣了一下,徐六竟然上门了,她和徐六并无交集,应该是来看柳月娘的。便笑着道:“外面风雪正大,既然都到门口了,请吴大­奶­­奶­进门吧。”不然要是徐六在霍家门口吵嚷起来也是件麻烦事,徐六既然那么想见柳月娘,那就见吧,不然等柳月娘嫁到江阳后,想见怕也没日子了。

“是。”管家娘子应了一声,迅速传话下去。

徐六来的很快,虽然撑着伞,但今日风雪实在大的很,进屋的时候徐六大氅上己经白了一片。丫头侍侯着解下避雪大氅,引着徐六进面里屋。思宸正在暖阁里坐着,让着徐六坐下,丫头上茶了。两人也算是见过几面,只是这样面对面的说话还真是第一次。

“如此大的风雨,吴大­奶­­奶­突然到访所谓何事?”思宸笑问。

徐六脸上有几分不平之­色­,道:“我尽日才知,柳月娘随着霍老爷来了青阳,与月娘是闺中好友,多年未见,今知她来了,自然来见。”

“噢,原来是因为这个。”思宸笑着,吩咐身边的丫头道:“唤月娘过来。”

丫头听令去了。

徐六有几分试探­性­的又道:“我隐隐听人说起,霍太太要把月娘嫁出去?”

思宸并不意外,世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柳月娘下嫁对象都己经决定了。对着徐六满脸的审视,思宸淡然道:“这是霍家家事。”主母发嫁妾室本来就是平常事,更何况霍景之都点头了,柳月娘所生函哥己经殁,搭上万两银子厚嫁,这事就是传出去了,也不会有人说霍家怎么样。

徐六冷哼着道:“霍家家事?霍太太说的也未免太轻巧,月娘是良妾进门,可不是卖身进府的小丫头。”

思宸笑了,看向徐六道:“吴大­奶­­奶­到霍家来难得是兴师问罪的?只是你是吴家­奶­­奶­,却来管我霍家太太如何发配妾室,吴大­奶­­奶­未免太高看自己了。”

“我……”徐六张嘴想反驳几句,但看看旁边却不由的住了嘴。嫁进吴家后,她在吴家称王称霸,一洗在娘家时的憋屈,脾气也上涨了许多。她听说这个消息之后,贴子都来不急送,就急匆匆过来了。开始的时候也是想反问思宸几句,但思宸直接发了这样的话,她倒是清醒过来,反倒不敢吭声了。

正僵着,只见柳月娘进了暖阁,低着头先去给思宸请安,回头看到徐六时,却不由的愣了一下。她和徐六是幼时相交,相同姐妹,但自从那日跟徐六在公主大婚时闹过一场外,就再也没有见过面,虽然知道徐六也嫁到了青阳,但是一个妾室,霍景之又是来发嫁她的,徐六在青阳又有如此悍­妇­之名,她就是想见,也不敢跟思宸说。

“月娘来的正好,吴大­奶­­奶­正问我,关于你要出嫁的事,正好你来给她解答。”思宸说着。

柳月娘知道徐六可能是听到什么话,只听一半就过来了,便道:“函哥殁哥,老爷看**子难熬,便和太太商议,给我一万银子嫁妆把我发嫁,我也同意的。”

徐六却是一怔,函哥殁了的事她并不知道,小孩子夭折是很平常的事,一般也就是随便葬了。更何况函哥是京中殁的,青阳根本就没消息,她更无所从得知。更惊讶的是,霍家竟然拿出万两银子嫁了柳月娘,她一个国公府的小姐被徐大太太卖入吴家,也就是万两银子。

当然像柳月娘这种当过妾室,生过孩子再嫁的,主人家得有青春补偿费在里头,跟徐六这种国公府小姐黄花大闺女初嫁有本质区别。但就是这样,搭一万银子厚嫁妾室,这也是非常少见。

思宸不想跟徐六解释这么多,柳月娘把关键­性­的话说明白了就行,便道:“吴大­奶­­奶­既然是来找月娘的,不如你们自己去聊,我就不陪了。”

“是。”柳月娘应了一声,又向思宸行礼退下,便带着徐六回了自己屋里。

徐六心情复杂的看思宸一眼,也跟着柳月娘走了。

柳月娘并没有像方姨娘那样住思宸正房旁边的跨院里,她有处小院离正房有点远,但装修摆设却是不差,身体使唤的丫头婆子,虽然不是从京城带来的,但数量上并没有变化。徐六随着柳月娘进屋,大概一看就能知道柳月娘的生活待遇,徐六自己是当正室的,对比一下吴家的妾室们,就能明白了。

两人多年不见,分开之时柳月娘是满怀激|情初入霍家,徐六也是满心的想跟徐大太太斗到底,一定要嫁得好人家以改变命运。结果这些年过去了,柳月娘准备再嫁,徐六也被一万银子卖进吴家。

柳月娘亲自给徐六倒了茶,两人手拉手坐下,却有一种相对无言的感觉。对于彼此的处境,都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日我只是觉得我嫡母待我良善,但后来细细想,她把卖入霍家为妾,这些年来又想尽办法谋我钱财,想想真是……”柳月娘叹气说着,看向徐六不由的道:“虽然你一直说徐大太太刻薄,但你现在好歹是吴家大­奶­­奶­,就是把你卖了,她好歹给了你条活路。”正妻好歹有身份,妾室又有什么,要是妾室敢这么闹,早死了。

徐六却是道:“命都是自己挣的,大太太那么想我死,我偏偏不死,她又能奈我何。你竟然能觉得她好?就真把我论斤秤了,折了银子,多少人家寻不得,吴大爷那样的人,我要是软一点,只怕就真遂了大太太的心愿。”卖了钱还不忘要她的命,徐大太太何其之狠。

“唉。”柳月娘一声长叹,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徐六却不像柳月娘这样唉声叹气,只是道:“真是霍家老爷把你嫁出去的,是什么样的人家?”

柳月娘也没隐瞒,把张家的情况讲了,徐六听完也好一会没说话。徐六出嫁这么久,虽然外人说起来都是悍­妇­一个。但她也不是只会凶悍,很多常识­性­的问题她也清楚。柳月娘这样的情况,就是有一万银子的嫁妆,想嫁的好也不容易,张家不能说很差。

柳月娘低头道:“老爷己经决定,年后就要过去,多想无益。”反正同意不同意都只能嫁,也就不想这么多了。

“你啊,这么多年不见,你的脾气哪里去了。”徐六忍不住说着,看到柳月娘现在低头丧气的模样,让人看着很来气。徐六被徐大太太整了这么多年,她依然活蹦乱跳,嫁进吴家得那样一个夫婿,她也是打算抗争到争,从来不会像柳月娘这样。柳月娘低声哭泣起来,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是霍家的后宅生活己经把她给压垮了。嫁入霍家的时候她也心怀希望,柳大小姐在世的时候,她在后院里也是风光无限。又生下儿子,当时那么的春风得意。

但是后来……一波又一波的打击随之而来,思宸进门之后是没有折腾过她,但也不像柳大小姐在世时护着她。先是方姨娘折腾她,按照方姨娘说的,当时柳大小姐在世,你欺负我,我肯定要报复回来,后来渐渐的连丫头婆子都不把放在眼里。柳家又经常过来要钱,在后宅里没有地位己经很惨,要是连钱都没有,那真是没办法活了。

这些还可以说是小事,但函哥没了,她所有的希望也随之没有。当时霍老太太就要处决了她,她完全看不到生的希望。后来思宸回到京中,跟她说了那些话,她是活了下来,但却活的糊里糊涂,她觉得自己的前半生都错了。

要是她聪明一点,也许不会嫁进霍家为妾,不管是商人­妇­,还是穷人ℚi,也比当妾强;她要是识实务一点,进霍家之门之后,小心谨慎,也许能讨到霍景之欢喜。就是没有扶正的希望,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霍景之根本就不踩她的门;要是她少哀怨一些,好好看照函哥,那她至少还有儿子。看着函哥长大成|人,至少还是个慰藉,以后的人生也有个盼头。

直到现在一无所有,她好像是明白了,却己经没办法回头。不管是霍景之最初跟她说要把她嫁掉,还是现在决定嫁张家,她都没有办法去选择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霍家是没有希望了,但完全陌生的张家,谁又知道是什么世界。

谁不想活的龙马­精­神,喜气洋洋,但她怎么能欢喜的起来。丧子之痛,青春年少却被丈夫厌烦,娘家人恨不得吸­干­她的血。把自己所有私房拿出来,也不过是几两银子而己,她什么都没有了。

“好了,好了,倒是我惹得你哭。”徐六听柳月娘哭着诉说这些,自己也掉下泪来,又忙给柳月娘擦泪。

哭了好一会,柳月娘这才把眼泪止住,徐六又道:“听你说这么说,霍家老爷倒是个厚道人,他既然愿意以万两之资把你嫁出去,那你就好好嫁。出嫁之后你千万得记着,钱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不管是夫家还是娘家,谁要都不能给,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放心的。”就比如她嫁进吴家时的嫁妆,她知道那些嫁妆其实是吴家出资,但既然嫁妆单子上写清楚了那是属于她的,那谁也想拿走。

“嗯,我明白”柳月娘点头说着,她不会再糊涂了。

149、柳月娘出嫁(下)

新一年的年租交上来,本来以霍景之的意思,思宸大着肚子这些事情他来料理就好了。思宸却说没妨碍,清点年租本来就不是重的活,交上来的具体数目并不她一一清点,只要管家娘子报数给她就好。

用了一个上午的时候核对帐目,庄子又了几处,收租的铺子也多了好几间,去年的时候一年总收入不过两万两,今年己经三万两了。霍景之官当的怎么样,思宸所知不多,但只看这收益增长的速度,思宸觉得很不错。

照例派人往京城侯府送了年货礼物,管事回来却带来一个好消息,杨氏和岳氏都怀孕了。霍景之和思宸十分高兴,儿媳­妇­进门半年就有了喜脉,实在是喜事一件。思宸又另外备了一份东西让管事的再跑一趟给杨氏送到。又想到四爷的媳­妇­岳氏,侄媳­妇­嘛,也送上贺礼一份。

方姨娘帮着准备过年事宜,人少东西也好准备,妥当之后,方姨娘给思宸汇报完工作。思宸笑着道:“麻烦姨娘了,虽然有点不合规矩,但既然家中事宜己经准备完,今年不如姨娘回家过年。”

方姨娘愣了一下,妾室不是正妻,不参加祭祀活动。但一般过年事情太多,里里外外事情太多,妾室还得给给男女主人见礼。尤其是思宸现在还大着肚子,过年的时候还得交际应酬,事情繁多,没想到思宸会突然说这么一句。

思宸笑着道:“虽然我没跟老爷商议,但我想老爷也不会反对。姨娘侍侯老爷十几年,辛苦异常,明年老爷的任期就满了,不管是回京还是去了去年,姨娘再想回家过年只怕不易了。”

妾室拥有的并不是正常婚姻,就像霍景之发话就能把柳月娘嫁掉一样,霍家是方姨娘的主人家,并不是她的夫家,她唯一的家庭是方家。一般卖身进府,家人在外头的丫头们,过年过节的时候,要是家人来接其回家,主人家都会允许。更何况方姨娘在霍家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衬着现在还有机会,回家跟家人团聚过个年也很应该。

“太太感典……”方姨娘说着,眼泪却是掉了下来,自从进了霍家门,每到过年过节,她总是在自己小院里,有丫头有婆子有银子,霍景之自是不必说,除夕这一天男人必须到正妻房中度过,这是规矩也是正妻的脸面。就是自己生的霍希贤要么在老太太跟前,要么在霍景之跟前,总之不会跟她这个姨娘在一起。

思宸笑着道:“收拾东西只管回去吧,好好跟家人一起过个节。”

“只是太太……”方姨娘犹豫一下,道:“太太现在有了身孕,家中事务。”

“姨娘己经安排妥当,更何况月娘还在家中,姨娘只管去就是了。”思宸笑着说着。

方姨娘心里早就愿意了,这时候也不再推辞,又像思宸谢了恩,便收拾了东西带上丫头回了方家。

晚间霍景之回来,思宸说了此事,霍景之点头道:“应该的,方姨娘一向行事妥当,也该让她回家过个年了。”盐政没有连任的,明年年底霍家肯定要离开青阳。方姨娘再出京城,估计就要随着霍希贤放外放,那还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在青阳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是该让方姨娘回方家。

“我听丫头们说,月娘这些日子一直在房中绣活,准备出嫁事宜,我看她是想明白了。”思宸笑着说着,跟张家的婚事,柳月娘虽然从来没说过不愿意的话,但她也从来没说过愿意的话,一直很消极,让她绣嫁衣她也嫁,只是丫头们说总是一边绣一边叹息。

自从见过徐六之后,柳月娘的态度就开始有所转变,应该是徐六跟她说什么了。两人是闺中好友,除徐六之外,青阳没有柳月娘的其他亲人,好友的话应该还能听进去。

“那就好。”霍景之说着,他也放心了,柳月娘跟他一场,还给他生过一个儿子,又是柳大小姐的妹妹,总要把她安置好。拉起思宸的手,又道:“方姨娘回家,你怕要多辛苦一些了,你这一胎怀的辛苦,这小家伙总是时不时的闹起来。”

思宸笑着抚着肚子,确实是又闹起来,算算日子都八个月了,却又突然害起喜来。幸好反应不大,也不是多辛苦。太医和老嬷嬷们都看过,估摸着是个儿子,是儿子也好,儿子闹腾些还没什么,女儿家还是别太折腾了。

过年守岁,初二归宁,现在肯定归不了了,初三上坟,思宸早就派了管事的过去,她现在大着肚子肯定不能亲自给崔先生上坟,却是叮嘱的管事,切忌不可大意。方姨娘初五就从娘家回来了,要张罗应酬的事,青阳的亲友不多,但官太太们的交际还是不少的。思宸大着肚岁,方姨娘肯定要回来料理。

元宵节又是一阵忙碌,出了正月,柳月娘也就要动身走了。跟何家的行商队一起,虽然大珠一直很太平,但还是安全为上,尤其是柳月娘的嫁妆确实不少。思宸派了信的过两房人专门打理柳月娘的婚事。

从青阳到江阳也就是两天路程,思宸早托了何家人早房子,大队人马到的时候,何家的房子也己经租好了。二进的落院,所有东西都是现成的,可以直接入住。

柳月娘看了一路江阳的风景,并不觉得多累,虽然听了徐六的话,她对再嫁的事不怎么排斥,但来了江阳,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她总是有几分惧意,对于未来的生活,她真的不像徐六那样,她没有徐六谁敢我斗,我就跟你斗到死的决心。

一天休息,柳月娘吩咐人把绣品拿出来,在霍家的时候己经开始动手,不过全部绣完也要好一阵子。思宸特别吩咐过,要是婚期紧,那就请绣工绣。女子出嫁是大事,该有的一样不能少,缺什么就买什么。

年前两家都己经透了话,这时候只是正式把婚事列为日程。两家媒人穿唆行走,管事的具体­操­办,柳月娘凡事不管,只在后院忙着绣活。

婚期很快定下来,就在今年四月,这个时间己经不算急。管家娘子过来知会她的的时候,柳月娘只是应了一声,然后算算日子,跟管家娘子说并不用请绣工,绣活她自己做的来。女子给自己绣妆,柳月娘有时候都说不清自己的心情,想想当年她一身粉红进了霍家门,富贵是富贵,但那身粉衣,她早就烧掉了。

想到在不久的将来,她将要一身大红嫁妆,盖上大红盖头,只是这么想一下,她就觉得很值得期待。就像徐六说的那样,当妾室,一辈子奴才当到死,生了儿子也不能喊声娘。嫁到张家去,就是穷些,好歹总有个奔头。就是男人靠不住了,总还能养儿子,这也是希望。要是以后儿子为官为宰,请了诰封,那也是凤冠霞帔在身的诰命夫人了。

管家娘子有空的时候也常过来跟柳月娘说婚礼准备的情况,张家虽然是二婚,但婚事上却是一点不马虎。那张大爷除了年龄比柳月娘大了几岁外,其他各方面都不错。前头嫡妻只有一个女儿,后妈虽然难当了点,但又没有嫡子来分家产,要是前头有个嫡长子,那才是真麻烦呢。

张家大爷为人也不错,人缘口碑在江阳也是出了名的。张家一直都是中户人家,张大爷前头的妻子成亲八年没养活一个儿子,要是换了一般人家早就纳妾,张大爷却是一直没纳妾,跟妻子感情很好。妻子三年孝满,这才续娶,这情谊是十分难得了。

柳月娘一一听到心里,对于未来的生活也有了几分期待。徐六说霍景之己经是很难得的好男人了,不讨他喜欢,只能说没这个缘份。要是能嫁一个有情有谊的,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对女人来说总是个依靠,不会被无故抛弃。

在满心的期待中,出嫁的日子终于出来了。绣了一个多月的大红嫁妆穿身上,柳月娘不自觉得把胸膛挺直了。正式嫁为人­妇­,她不用日日给正妻请安问礼,不用自称妾室,奴才,她可以跟男人平起平坐,不用担心哪句说不好就会被责骂。

“花轿进门……”前头婆子喊着话。

管家娘子给柳月娘把盖头盖好,双方都没有父母长辈,新郎官也就直接过来迎新娘子了。外头宣哗声起,盖头底下柳月娘眼泪却是差点掉出来。新郎倌过来迎亲,不再是一顶粉轿过来接;这回是同拜父母,天地,不再是磕头敬茶。

媒婆背着柳月娘上了轿,轿帘放下来,柳月娘的眼泪还是流了下来。虽然晚了一点,但她也终于等来了,八抬大轿抬进正门,她不再是奴才了。

三天回门结束,霍家的两房管事也都要回去了,他们在这边忙碌的时间真不短了。至于柳月娘婚事的具体­操­办情况,管事的也经常写信回去,霍景之亲自交待下来的事情,哪个敢怠慢一点。

思宸也大体知道,正月里柳月娘离开青阳后,思宸就开妈准备生产事宜。算算时间还有一个月多点,但男孩一般都会提前生,­奶­妈早就挑好了,太医,稳婆都早早请好在府上住着,还有几个老道的嬷嬷都时刻盯着。

霍景之也不再晚归,每日总是从衙门下班就回家,现在家里只有思宸一个主子,虽然方姨娘在,思宸行事素来妥当。霍景之还是担心万一哪里不妥,女人生孩子可以大事,一尸两命的也不在少数,尤其是这一胎怀的,连嬷嬷们都说,得小心一点好。

二月中的时候,思宸进了房产,当时霍景之才去衙门,小厮回报了霍景之,霍景之马上回家。太医外头等着,几个稳婆都己经进去,霍景之心中急燥,只是在门口跺着步子。

中午饭,晚上饭都顾不上吃了,霍景之心都提了起来,上回思宸是头一胎还是双胞胎也不像现在这样。这都一天了,思宸还是惨叫声不断。

“老爷莫急,情况一切都好。”旁边嬷嬷说着,女子生产有快有慢,虽然这一胎生的时间是长了点,但目前情况都很好。

“唉,你们……”霍景之再有本事,这时候也只能叹气跺脚,挥手又让婆子们进去。

一个晚上过去,霍景之滴水未尽,只在房门前跺着脚。霍家上下自然也陪着方姨娘都快有点撑不住了,又去劝霍景之休息一下,或者用些点心之类。霍景之哪里能去睡,里头他的妻儿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清晨的阳光开始慢慢的普照大地,产房里终于传出婴儿的啼哭声,霍景之悬着的心还是没放下来。直到嬷嬷们一脸喜气的走出来,道:“恭喜老爷,贺喜欢老爷,太太生了个儿子。”

“太太怎么样?”霍景之不等嬷嬷说完,直接打断问着。

“太太很好,刚生产完,含着参片睡下了。”

霍景之这才长长的吁口气,一天一夜的担忧化成了喜悦,也不觉困乏,当即道:“太医,稳婆,嬷嬷们每人十两,家中所有仆人,每人二两。”

“谢老爷。”下人们欢天喜地的说着。

没一会­奶­妈抱着孩子出来,孩子太小,霍景之并不敢抱,只让­奶­妈抱在眼前。才出生的小娃娃,并不像其他小娃娃那样哇哇大哭,而是睁着大眼看着这个陌生世界。霍景之笑了起来,抬头看看早上的阳光,他并没有给这个孩子提起起好名字,孩子还小,这跟嫡长子出世的时候还有点不同。只是此时情景,霍景之想想道:“就叫希朝,霍希朝。”

150调养(上)

朝哥儿的满月酒摆了一百多桌,亲朋好友不算多,霍景之的同僚就多了。思宸做为女主人本来该出席的,却没能出席。按稳婆说的,这一胎生的虽然时间长了点,但也是顺产,一般女子顺产调理一个月就没事了。

思宸很倒霉,坐月子的时候不幸染病,出月子的时候虽然病好了,身体却是虚弱的很。大夫是每天一趟过来瞧,药也是天天吃着,大夫说病不算严重,关键是得静心下来调养。思宸这个病,本身也有几分是因为思虑过度,太­操­心的缘故。这回产子又消耗大量体力,所以这次一定得小心调养,要是落下病根本来就不好了。

太医说这些话的时候,霍景之也在旁边听着,心里十分担忧,思宸进门这些年,没命没灾,风寒感冒的时候都少,也因为没病过,这次突然间病重,霍景之也就放心上了。

满月酒是方姨娘­操­办安排的,思宸产后大病的消息也放了出去,以后官太太之间的应酬,她也是参加不了。女人因生产大伤元气的不是一个两个,大家也都能理解,满月酒后,来看望思宸的太太们反倒是多了。

时至入夏,思宸的身体才算是大安,母亲病了这么久,朝哥儿却是健康的很,一声没哭起。听接生的稳婆说,朝哥儿落地的第一声哭是打哭的,只哭了两声也就不哭了。­奶­妈带他也最容易,只要每天按点喂他吃,就不哭不闹。

思真也生了儿子,头一胎生凶险万分,但出了月子身体就恢复了。邱家举家欢喜,大摆宴席。思宸一直都在调养中,不宜出门,只是派了管家娘子送了厚礼过来。等到邱家宴席办完,思芸也过来看看思宸,虽然太医说了身体没啥问题了,但看思宸这么病歪歪的床上躺着,大夫说是没病,但身体就不见起­色­。

“依我说不如再请个好大夫看看。”思芸说着,又不是年龄大了,正年轻气盛的时候,这么病着也不是个事。

思宸笑着道:“己经换了几个大夫,都是一个说词,我虽然身体弱了些,但并没觉得哪里特别不好。估摸着年底就要回京了,到时候再请京中大夫看看,反正家里还有儿媳­妇­,家务事先交给儿媳­妇­料理着,我也能好好休养着。”

说到儿媳­妇­,思芸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有几分羡慕也有几分打趣的道:“看我都忘记了,你都是当婆婆的人了,有媳­妇­在跟前侍侯着,凡事不用你­操­心,直接当老封君了。”

思宸也笑了起来,其实要不是身体一直不好,思宸也不会想着回京之后让杨氏管家。不管啥事都没有身体要紧,大夫说让养着她就好好养着,不然年纪轻轻的身体就亏了,她可不想抱着药罐子过下半辈子。

“对了,还有一件事,我差点忘了给妹妹说。”思芸说着,脸上神情有几分犹豫,道:“有人给三哥提亲了。”

“噢?”思宸倒不是很意外,三爷好歹是个有房一族的公务员,人长的也好,有人提亲是正常的事,只是三爷的条件,在不坑骗别人家女儿的情况下,想找个合适的人家不是很容易。

思芸脸上有几分不可思议,道:“本来妹妹病着,这种琐碎事情不该给妹妹说,但我也实在不知道该跟谁商议好。要是一般人家,我觉得不好也就拒绝了,但这回提亲对象是守巡道员顾大人的小姐。”

“噫??”思宸惊讶了,先不说顾家,守巡道员是正四品,这样人家的小姐怎么可能会看上三爷,难道还真有花痴女看上三爷想包养?

“说的是顾家四小姐,我着人打听过了,四小姐是顾大人的嫡出幼女,今年十八岁,仍然待字闺中,据说小的时候不小心落水惊了风,从那之后脑子就有点不清楚。”思芸说着,中间人说起这门亲事的时候也讲明白了,顾四姑娘就是个傻子。

傻到什么程度说不好,反正傻到瞒不住,估计是人事不知。顾大人疼惜爱女,就是傻了,也想着把女儿嫁出去,这样有祖坟可入,把丈夫妾室的儿子算在名下,也有祭祀香火,姑娘家老死在娘家总不大好。

傻成这样的,好一点的人家看不上,实在很差的人家,顾家看不上。挑来选去,后来就看上韩三爷了,当然要是细打韩三爷,那也是不经打听,就看现在混成这样也能知道。但不可否认,韩三爷是国公子公子,长的很好,虽然脑子也不太好使,但至少行事很正常。

中间人直接说了,要是同意了这门亲事,聘礼是一毛钱不用出,顾家给四万银子嫁妆,另外置买宅院给小夫妻居住,丫头仆人,以及小夫妻所有的花销全部都归顾家支付,韩三爷可以随意纳妾,不过长子一定要记在顾四姑娘名下。要是韩三爷还有额外要求,还可以再提,只要能把这门亲事做成,顾家是不惜一切代价。

“这……”思宸也有几分犹豫,顾四姑娘虽然是傻的,但顾家的条件也很诱人。就是韩家没分家,三爷也不是国公府的少爷了,当时陈太君就把三爷分家分出了。韩三爷别说跟思宸这个堂妹的关系,就是跟思芸,思真这些亲妹妹的关系都有点远,三爷都不算能是二房的人,他是自己算一房人。

不过娶个傻子当媳­妇­,这实在不能说是好亲事。思宸想了想问:“三姐姐可曾问过三哥的意见?”

思芸点点头,这种事情她肯定先跟当事人说,但想想三爷那­性­格,他能拿出什么好主意来,一直都在犹豫当中,还指望着听听旁人的说法呢。

“三哥即己分房出去,又是再娶,我们如何能做主,不如听他自己的主意。”思宸说着,这门亲事有利也有弊,同意也有道理,拒绝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三爷不是个会拿主意的人,但当妹妹哪能做哥哥娶亲的主,由三爷自己决定也好。

思芸点点头,道:“也是,那我回去就派人再去问问三爷,勿必让他拿个主意来。”

思芸又说了几句,看思宸有些乏了,也不打扰她休息,赶紧回去了。

思宸却是没多少睡意,她心里还记挂着杨氏,算算日子管事的也该从京城回来了。再有一月杨氏就要临盆,方姨娘己经去庙里许了几个愿,就是想着杨氏能一举得男,思宸也想杨氏能生个儿子,新媳­妇­进门,生下儿子也就站住脚了,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有了底气。

管事在青阳和京城之间穿唆不停,杨氏的消息自然是第一重要的事,杨氏一切都很好。据嬷嬷们说,杨氏这一胎很有可能是儿子。霍景之和思宸听说都十分高兴,方姨娘更是不必说了,每次管事的上京城,总是托一大堆东西给杨氏捎过去。

“太太,管事的回来了……”方姨娘进门传话,她得知了管事的回来,急着知道家中消息,但她一个妾室,总不好在主母前头过去问,­干­脆直接过来了,等太太问完,她就能直接问了。

“唤他进来。”思宸说着,她现在身体不好,不好到外间去,反正只是问话而己,外间侯着,能听到话就好了。

管事的进门,先是例行公事请安,侯府里霍老太太身体很好,哥儿们身体也都好。最后说到杨氏,生产事宜己经准备妥当,大­奶­­奶­帮着料理的,霍老太太和湖阳郡主也都盯着,杨氏这一胎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思宸听得比较放心,管事的又道:“三­奶­­奶­还把三爷屋里丫头海棠抬成了通房,侍侯三爷。”

“噢。”思宸应了一声,一般正妻怀孕的时候给丈夫安排通房是很平常的事,当年她没给霍景之安排,是因为霍景之有两个妾室了。不过马上就要临盆了杨氏安排海棠,反而没有把自己身边的丫头给霍希贤,不知道其中有何缘故。

思宸又问了几句,然后就由方姨娘发问了,方姨娘对于霍希贤和杨氏的关心远远超过了她,由方姨娘来问比她问的更清楚更详细。思宸旁边听着,听来听去就没听方姨娘问海棠的事,思宸心里有几分疑惑。

等到方姨娘问完,管事的走了,方姨娘正想走,思宸突然道:“是姨娘给媳­妇­写了信,让她抬海棠为通房的?”

方姨娘吱唔了一下,她确实写信暗示杨氏了,海棠是霍老太太的丫头,那样给了霍希贤,意思再明白不过。虽然说房里的事有主母来决定,但霍老太太在霍家那是什么地位,除了郡主媳­妇­外,儿媳­妇­,孙媳­妇­哪个在她面前敢吭声的。这种时候,要是不把霍老太太的人抬成通房,反而抬了自己的人,只怕霍老太太脸上过不去。

“姨娘这样想也不错,只是媳­妇­怀孕这么久了,一直都没有安排通房,想着也是他们小夫妻感情好。”思宸说着,杨氏和霍希贤的­性­格都不是强势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也许没啥感觉,但相处久了反而会觉得和的来。

就是他们夫妻感情不是那么好,抬不抬通房的事本来就是主母说了错,要是杨氏想安排通房她早就安排了,她不想安排那也是她的事。当然杨氏要是安排了自己的丫头,把霍老太太的丫头甩一边去了,霍老太太可能心情不爽,但要是杨氏一个丫头没安排,就是霍老太太也不可能硬Сhā手孙子房里的事把海棠抬了。

方姨娘不由的把头低了下来,这一层她确实想过,但是做为一个婆婆,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媳­妇­怀着孕不能侍侯,万一儿子要是跑到外面去惹了什么事那还是麻烦。大户人家都有这样的规矩,不想让爷们往外跑,就在屋里放人拴住爷们的心。

再者说了,大户人家三妻四妾本来就是平常的事,海棠说上天也就是个丫头,就是以后真生下孩子抬了姨娘,一个婢妾怎么也不可能要了正房太太的强。

思宸没有指责方姨娘的意思,不管怎么说,方姨娘都是霍希贤的生母,方姨娘把霍希贤当成这辈子唯一的寄托,她多­操­心霍希贤也没啥错。却不由的多说了一句:“媳­妇­房里的事由媳­妇­做主即可。”方姨娘为儿子媳­妇­­操­心肯定不能说错,但是很多事情,是越­操­心越乱,不然为什么杨氏敢进门的时候,她把方姨娘带到青阳来了,就怕方姨娘­操­心­操­多了,反而让他们小两口不好相处。

“是。”方姨娘应了一声。

半个月后,京城传来好消息,四­奶­­奶­岳氏生了儿子,杨氏生了个女儿。两个孩子就错了一天,杨氏生完,岳氏就生了。霍景之和思宸心情还好,思宸想杨氏生个儿子,是想着她能霍家好立足,她本身对于孙女也无所谓。霍景之也不是太失望,这胎能生女儿,下胎就能生儿子,孙子总是能抱上的。

方姨娘脸上的失望就很明显了,嬷嬷们一直说是个儿子,她也一直盼着这个孙子,没想到还是女孩儿。

除了给孙女的礼物,给三房的贺礼也送去了,四爷是三房的嫡长子,现在岳氏生下儿子,这对三房是一件大事。同时霍景之也把孙女的名字起好了,随着贺礼一并送到回去,有个孙女也挺好的。霍景之己经有四个儿子了,其实思宸怀朝哥儿的时候他就想过要是个女儿也不错,当然朝哥儿也没让他失望。现在霍希贤生了个女儿,没有女儿,有个孙女也不错。

虽然霍希贤的女儿没生在青阳,但思芸和思真得了消息也都带了贺礼来祝贺了。思宸虽然身体不是很好,摆了席面,又请了戏班进府,病了这么久,终于有件喜事,也算冲冲喜。

“我这都当­奶­­奶­了,小孙女的见面礼,我挑了好久。”思宸说的时候有点感叹,她才生完儿子,马上就应­奶­­奶­。她这个年龄以后还是能生的,以后叔叔姑姑要比侄女小。

思芸和思真都笑了,虽然这婆婆当的有点早,但当婆婆总比当儿媳­妇­强的多,一个侍侯人,一个被侍侯。

思芸又道:“对了,关于三哥的婚事,我仔细问过三哥,他答应跟顾家的婚事。”

“这样也好。”思宸说着,对于三爷,神仙对他估计都无可奈何,指望着他自立不可能了,娶个傻媳­妇­然后被人家娘家人照顾,这样也好。

“婚期定在年底。”思芸说着,她本来还想帮着­操­办婚事呢,结果顾家全包了,这样也好,省事了。

1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