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魔域枭雄(逐鹿篇) > 第55章 一石二鸟

第55章 一石二鸟

肖莹哭了一会,忽地想起在敌人面前怎可如此示弱。收泪抬头,却不见了尉迟鹰。身后两名锦衣卫士手按刀柄,默然肃立。

肖莹迅速擦去泪痕,挺胸抬头,心中暗暗思忖,自己就算是死,也不能让他们小觑。

一名卫士朗声道:“肖姑娘,请跟我们走。”语气竟甚为客气。

肖莹以为是将自己押回石牢,也不多言,走出书房。两名军官一前一后,押着她穿宅过户,却好像并非回石牢。肖莹心中不解,口­唇­一动,终于又将话咽了回去,默默无语地走着。

走了好一会,来到一处洁净、偏僻的小门。一名卫士掏出一枝令箭,两名守门军士验过令箭,点点头,“哗啦”一声,打开了小门。

肖莹不禁吃了一惊,只因门外便是一条窄狭的小胡同。胡同外数十步便是熙熙攘攘的大街。

她回过头,茫然道:“你们把我带到这里来­干­什么?”一名卫士笑笑道:“肖姑娘,你现在可以走了。”肖莹一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颤声道:“我…我……真的可以走了?”

那卫士笑道:“自然是真的。”另一名卫士也道:“肖姑娘,你运气真不错。被抓进统领府而又能活着出去的,你还是第一个,好好珍惜你的生命吧!”

肖莹仍有些不相信。她原本已存必死之心,骤然间得知自己获释,心情难免激荡不安。狂喜之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另一名卫士道:“统领大人让我带给你一句话,此番念你年少无知,为父报仇乃尽孝之举,故而网开一面,不予深究。你若还想报仇,就练好了武艺再来。”说完,两名卫士回身进府,关上了小门。

肖莹呆呆地站在门外,许久以后,她才慢慢转过身,慢慢走了出去。

一个月后,栖霞山静心庵多了一个少年尼姑,法名叫无心。除了主持了尘师太外,没有人知道她姓甚名谁,也没人知道她为什么这般年纪便要出家。

事后,闻人宏曾问过尉迟鹰:“统领,你这般轻易放走她,万一她仍有刺杀之心,岂不是……岂不是自找麻烦?”

尉迟鹰笑道:“闻参军,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曾细细观察过此女,并非不明事理,不知好歹之人。何况她也并非什么­奸­恶之辈,做过什么恶事,只不过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孩子而已。仅因为一时鲁莽便处以极刑,未免太过,本座也终生难以安心了。”

闻人宏微微颌首,道:“统领也说的是,肖莹确实罪不致死。但这么便放了,只怕统领这一番苦心,此女未必能够了解。”

尉迟鹰道:“她了解与否都不重要,只盼她从此明辩是非,珍惜生命,不要再作傻事了。她还太年轻,年轻的不知生命的可贵。等她再大几岁,恐怕就会明白了。”

闻人宏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肖莹刺杀一案,算是告一段落。

过得几日,军务繁杂,尉迟鹰便将肖莹之事置之脑后。每日除在宫中承值之外,便是­操­练士卒,教习武艺。这一天正值轮休,天气极好,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尉迟鹰亲自前往禁军校场,督率众将练兵。

尉迟鹰虽说并非行伍出身,但也曾跟随宫牧野边陲征战数载。耳熏目梁,又熟读《孙子兵法十三篇》,深知练兵之法,首在一个严字。故而训练士卒,约束极严; 律令如铁。他又明谙为将之道,爱兵惜将,视将士为手足。将士但有所忧,竭力为之排解,但有所困,亲身前往安抚慰问,是以他统领禁卫军不过半载,却已极得将士拥护。

日常闲暇,尉迟鹰往往便与众将士席地而坐,高歌痛饮。北周人多是­性­情豪放,见统领­性­子随和,更是心喜,对这位年青统领也就愈加敬重,号令一出,万余将士凛遵无误。

校场上,尉迟鹰顶盔贯甲,一身戎装,昂然立于高台之上,凝目下望。“京中十二煞”率领数十名偏副将校,披甲上马,各执军器。在台下行礼毕,各归本队。

中军红旗一招,顿时号炮连天,禁卫军列队­操­练,但见刀矛如林,灿若霜雪,烟尘蔽天,杀声动地。一队队人马往来驰骋,铁甲铿锵,万余人依据号令,变换队形,竟如人使臂,如臂使指,竟无一人差池。

尉迟鹰大为满意,点头道:“好,传令嘉奖。”一名亲兵躬身答应,下台传谕。便在此时,又有一名亲兵上马,道:“禀统领,闻参军请统领立即回府,有紧急军情奏闻。”

尉迟鹰剑眉一轩,道:“好,你回报闻参军,本座即刻回府。”当下传令,命“京中十二煞”之首南翼继续督兵­操­练。自己则带了十余亲兵,跃马扬鞭,回到统领府。

尉迟鹰刚卸下袍甲,还未曾洗漱,闻人宏就已匆匆而来。尉迟鹰微微一笑,他知闻人宏为人严谨,办事认真,也不以为异,一边洗漱一边道:“闻参军,有何紧急军情?”闻人宏默默递过一张邸报。尉迟鹰接过细看,就不由一惊,喃喃道:“北齐侍中斛律孝秘密出使突厥,商议联兵进犯,分我疆土之事,详情待查。”

闻人宏道:“统领,兹事体大,应立即奏明万岁,请旨定夺。”尉迟鹰点点头,道:“来人,备马。”换了袍服,匆匆入宫。

此时已是午时,宫内朝议已散,武帝正在内庭用膳。原本不能打扰,但随侍太监均知尉迟鹰乃武帝心腹爱将,又有紧急军情,便通报进去,武帝一听,立即传见。

尉迟鹰入内,施礼毕,呈上邸报。武帝接过邸报,扫了一眼众人。随侍的太监、宫女急忙退下。武帝看完邸报,沉吟许久,才道:“小鹰,你以为此消息是否可靠?”尉迟鹰道:“皇上明鉴。北齐王高纬骄横残暴,早有犯我疆界之心,突厥人则心­性­贪婪,对我大周繁华之地垂涎之久。此二贼联兵来犯,当非虚言。”

武帝微微颌首,显然对尉迟鹰的分析也深为赞同。双掌一拍,门外走进一个太监,躬身施礼,武帝道:“传朕旨意,召百官至金殿议事。”太监喏喏连声,退了下去。尉迟鹰也想退下,武帝道:“尉迟鹰,你随朕一同去。”

不多时,朝堂重臣齐聚金銮殿,武帝居中坐于龙椅。亲王、郡王、三公、六部尚书,将军、御史等人分班站立。

尉迟鹰虽已升至禁卫军统领兼大内副总管,但在这金殿之上却仍是官小职卑,本无资格上金殿议事,武帝颁下特旨,尉迟鹰知悉各国内情,钦命陪驾议政,位列众臣之末。

司仪太监将尉迟鹰所呈邸报当堂念过,武帝方道:“北齐以斛律孝出使,与突厥暗中勾结,意欲图谋我大周。此事该当如何,大家分别奏来!”

齐王宇文宪乃武帝叔父,德高望重,位列众臣之首,率先出班奏道:“陛下,老臣以为北番与突厥勾结,图谋我大周。并非一时之举,乃是早有预谋。”武帝颌首道:“何以见得?”

宇文宪肃然道:“北齐王高纬,素日以英主自命,久有心与上国为敌。而突厥人长居塞外,心­性­贪暴。双方都有图谋之心,只是利益所在一直未有联手之议,我国才能平安无事。此番斛律孝出使,必得高纬密嘱,与突厥达成协议。臣以此观之,两国勾结,只在早晚。”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