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长安,尉迟鹰不顾鞍马劳顿。一面传令闭门谢客,一面急召参军闻人宏及“京中十二煞”入府议事。
此时“京中十二煞”除“鬼影子”耿烟飞前查探“雷电帮”,另外十一人或是巡视皇城,或是镇守内库,又或是轮值演练士卒,均不在府内。但一听说尉迟鹰突然回京,又颁下急令,众人半分不敢耽搁,急急交卸后赶往统领府。
不过一盏茶功夫,禁卫军首要人物已齐聚“白虎节堂”。尉迟鹰召开会议素来简洁明快,将自己此番出京的所见所闻详细叙述了一遍,但却隐去了“千叶山庄”庄主便是当年名震武林的“百花夫人”君忆情,只说是自己的一位故人。
众人听后,均觉尉迟鹰和耿烟飞关于那个谜语推断有理,可以依此而出。参军闻人宏思虑更远,说道倘若耿烟飞探查确实,能一举荡平反贼自然最好,但却也不能排除行动失败,须先行布下应对之策。
尉迟鹰颌首示意此计可行,至于如何筹划,由大家集思广益。众人讨论纷纷,最后决定,从一万二千禁卫军中抽调一千精锐,作为突击主力,秘密隐伏于骊山之中。此地正好在临潼与长安之间,进可攻,退可守,无论发生何事,均可及时应付以策万全。
而尉迟鹰则带南翼、楚扬、袁伤、上官烈、俞铿五人先行前往临潼,与耿烟飞取得联络,伺机而动。余人则留驻长安,加强警戒,严防刺客入城。
计议已定,尉迟鹰又连夜入宫,秘奏武帝。武帝并无异议,只说一切交由尉迟鹰总揽处理,见机行事,务必确保六月十五大婚之日,不致生乱。又钦赐尚方宝剑,若有需要,即可调动当地驻军,不必先行奏闻。尉迟鹰领旨谢恩,一颗心更加沉重。
在长安闭门谢客三日,尉迟鹰与闻人宏详细推敲此次行动的每一个细节,并作好万一有变应如何应对,诸般意外,都预作安排。直至尉迟鹰确信,无论出了什么意外,闻人宏均能应付,尉迟鹰这才放心。
次日一早,尉迟鹰亲率南翼等五人秘密出京。一千精锐也在夜深之时,秘密开拔至骊山,同时换上地方驻军的服装、旗号,以便掩人耳目。
尉迟鹰知道,临潼乃“雷电帮”老巢所在地,耳目灵便,消息灵通。自己率军而来,稍一疏忽,便会打草惊蛇。故而一举一动均谨慎小心,每日只是派出眼线细作,打探消息。同时,急等“鬼影子”耿烟飞回报。
南翼、楚扬等人初时均有些忐忑不安。如此“守株待兔”,万一所待不是兔,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又万一耿烟飞失手,为敌所察,又该如何?
尉迟鹰起初也有些疑虑,但想起古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就强迫自己放下一颗心。耿烟飞为人精细,办事干练,必能不负重望。
在漫长无比的五日等待后,在六月初十,耿烟飞终于传来消息,一切查实,可以攻击。尉迟鹰大喜,对传讯之人细加询问,才知详情。
原来,耿烟飞率一批细作,赶至临潼后,除了对“雷电帮”总舵“雷府”加强监视外,又以重金收买了雷府中的一名仆役。从他口中得知,雷府最近确是来了许多口音各异的武林好手。但这些人一入雷府,便整日只是待在西院,足不出户。外面有雷电帮的帮众负责警戒,闲杂人等一律不许靠近。只有几个老家人允许进入,送些酒菜食物等。
而帮主“雷轰电闪”郑长安和副帮主“一鸣惊人”司徒獬一连几日与两个人在房中密谈。这两人行踪诡秘,容貌似乎也经过伪装。但耿烟飞设法与他们照了一面后,还是瞧了出来,这两个人,正是北齐“虎骑卫”的正副指挥使“闪电追星”司空忌,“白面僵尸”阴松。
更为重要的是,耿烟飞派人监视郑长空的独子郑伟时,发现这位荷花少爷在临潼最大的妓院“春意楼”有一位相好名叫喜翠。耿烟飞扮作大豪客到这“春意楼”去了几趟,果然从那贪财的妓汝喜翠口中探出,这位荷花少爷曾经向自己的相好夸耀:“再过不久,我爹爹就会成为护国将军宁西侯,那我就是小侯爷了。”
诸般情况综合起来分析,耿烟飞已可断定,自己和尉迟鹰的推测完全正确。剩下的,就是怎样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略作沉吟,尉迟鹰决定,一切按原计划实施。武帝六月十五大婚,司空忌必定会在六月十四日入城,因为太早进城,在严密警戒的长安很容易为人察觉。尉迟鹰决定就订在六月十三日大举出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