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芦枝新抽,水上清风徐徐。谢长风呆望着夜未央消失的方向,有种淡淡的惆怅升起。
那夜未央尾随自己九日夜,为的不过是问一句天下英雄。他对自己评价颇高,竟有相投共谋大事之意,但他自家知自家事。现在的谢长风已经陷入了一个旋涡,或者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自洞庭相识昭佳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这个矛盾。
是天下重,还是昭佳重?儿女情长与家国天下,那个该放,那个该舍?
天下苍生为我谢长风又做过什么,凭什么要我放弃自己心爱之人来成全他们?
但夜未央没有看错,自己少年时的志向就已是破长风万里,挂云帆而济沧海。数年来隐忍淮上,积蓄兵马粮草,如龙潜大海,只等风云聚合,就要龙啸九天!现在,时机已经来了。真水仙阁发出金鲤刺秦令,不论成败,必将搅乱整个江湖。夜未央这样的人才肯助自己,大事必成。金人数年之内必然兵发大散关,到时候,羽翼已成的谢长风就可以抗金进而……唉 天下苍生!
但如果失去昭佳,我得到天下又如何?
如果我不选择天下,时机不会再来!
未入绩溪的时候,自己似乎已经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与夜未央一会,矛盾又重新冒出。这似乎与自己洒脱的个性极不相符,谢长风岂是拖泥带水、优柔寡断之人?但这几日来柔肠百转,复去翻来的思索这个问题,总是不得解。情义二者,必舍其一。其间似无缓冲。
他从来没有试过如此狼狈,即使当日身陷天网,也是保持乐观斗志,但是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自己居然进退失据?今夕方知情丝千绕,铁汉铮铮又如何?还不是如龙困焦滩,凤锁金笼。恍恍惚惚之间,记起旧时观雷峰塔所见的旧词一句来:古来多少风liu客,又几人、能不负红颜?自己当真要负红颜吗?
思念至此,他一头扎进三月冰寒的溪水之中,只想洗去心胸郁郁。
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便微小至此所求竟也难得。因溪上忽有一舟荡来,舟上一人,抚琴放声高歌:
寂弦暗去忆成悲,问高山,留者其谁?
琴碎化残碑,一秋泪雨翻飞。
心酸罢,拂袖低眉。
寒江水,流过前尘往事,碧瓦荒堆。
算佳期易误,百岁俱成灰。
难追,孤情换诗赋,空惹得,步韵相随。
梦海识知音,正好品茗同菲。
试丹青,雪里吟梅。
不堪醒,巍巍青峰隔绝,每教神颓。
向凄清月,约回风共倾杯。
谢长风听到“拂袖低眉”一句,想那心酸客伤心过后,拂袖低眉的神态不禁一痴。当日洞庭一会,昭佳白衣素琴,纤纤玉指拨弦之态,宛然犹在,自己已在想负她情意今生,当真是人何以堪!
后又听到“梦海识知音”一句,想自己九日行来,日思夜想心上之人,却无一日夜里于梦中与昭佳相会,这人居然可以在梦里与心上人同品清茗之幸,共赏如花景色。只觉得天公何其不公,天下人尽都负我。
到得“不堪醒”一出,倒也有几分同情来人,想如此幽梦,梦里一晌贪欢,不料醒来已是曲终人不见,唯留江上数峰青,如何不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向凄清月,约回风共倾杯。”一句听罢,谢长风已是潸然泪下。秦昭佳此时是不是于来黄山的路中,凄然望着江里天上月,约回风共倾杯呢!可怜的是她不知道,近在绩溪的丈夫刚才竟可能有负当日然诺之心。
这词与东坡《江城子。忆亡妻》的白描相似,只词牌竟是生僻的《高山流水》。谢长风诗文满腹,却也没读过此牌。而此刻,他正沉湎于悲情之中,如何会去计较那词牌若何?
吟哦之间,两舟相距已不过一丈。
忽地琴音转低,人在水中的谢长风立时觉得面门有冷风刺来。
若是一月之前的谢长风陷入此刻情怀之中,必然无幸。但今日之长风岂还是昔时吴下阿蒙?他虽在悲伤难抑之中,冷风及体前,体内早达先天之境的真气竟有自然感应,他整个人立时从水中向后斜斜拔起三丈,险险避过这必杀一剑,足底几点清波,两个回旋,人竟落到来舟之上。反是那人,一击不中,就近落足,也停在了谢长风的舟上。
此时,悠悠琴声竟然还没断止。谢长风看时,心下大为佩服。原来那人于出剑之前,屈指弹出了数缕指风,那些指风互相撞击,回绕不断,这才造成一个人在舟上弹琴的假象。
本是天衣无缝,却怎料功亏于溃的是,人掠走时,那指风总不如手指拨动来得精准,这才有了忽然一低的琴音,让谢长风逃得大难。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