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宋徽宗正在宫之中鉴赏青铜古器。无数琳琅满目的铜鼎、铜觚、铜戟等等摆放在架子上。这些铜器是由各地官方多年来不断收集上来,话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甚至宋徽宗过生日的时候,各地都以贡古铜器来博得皇上的喜欢。
宋徽宗对于自己的收藏非常的满意,看着这些铜器,他隐隐的又有一丝缺憾,不由得道:“可惜没能够一睹秦国祭天的九州铜鼎,否则寡人的铜殿就真正是古往今来的第一铜器殿了”
他只是一声感叹,旁边的李公公却为了讨好帝君,接口道:“圣上乃千古明君,怎可连一个小小的愿望都实现不了,微臣听说秦皇葬在骊山之下,其中必然有圣上的爱物九州铜鼎;圣上不妨派遣大军从中掘取”。
这位宋徽宗也没有完全的昏了头,摆了摆手道:“寡人岂能做那偷坟掘墓之事,休得多言”。
而这位李公公连忙多下头道:“圣上仁慈…….”
“不过微臣的意思是:南方大水,朝廷国库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赈灾“。
“传言,秦皇的地宫中金为山,银为海,宝物无数,埋于地下,太过可惜,取了出来用于赈灾,天下百姓只会感激圣上的大德,请吾皇圣裁”。
宋徽宗一听大喜,“小李子,你这两全齐美的之计果然妙啊,速速去办”。
咦,就是这一句,放出大巫争战起,天地至此不得宁。
宋徽宗一声令下,十万御林军,十万民夫齐发骊山而去。
骊山千古以来便是风水聚集之地,历来有人传说山上虚无缥缈之间有神仙居住。
秦皇更是将陵寝选在这里,以其大秦能千秋万代,永霸天下。到头来却是痴梦一场。
十万御林军与十万民夫的能量是强大的,一日之内便挖到了墓室的入口。
墓门上面光华流转,无数的符文不断的隐现。
到这个时候,所有的人再也无法挖掘下去了。任何工具一碰到这层光华便被强力的弹开。
领兵的大将军一看不行,便吩咐手下人从其他的地方开挖。但是结果却一样。
整个陵墓完全被一个莫名的罩子给轮罩住了,所有人顿时便束手无策了。
这种奇异的事情自然慢慢的就传了开来。
普通人那里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以讹传讹,渐渐都说这墓有神佛保佑,敢动坟墓的人都将受到诅咒,不得好死。
随着流言的传播,竟然真的有一些士兵、百姓接连莫名其妙的死去。恐慌向瘟疫一样快速的传播开了。
领兵的大将军也开始恐慌了,不断的有人死去,谁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会死掉。已经有人开始逃跑,大将军只好向京城禀报这里的一切。
但是这位大将军的书信却落入李公公的手中。他怎么会让这种消息传到皇上的耳中,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就在他琢磨这事该怎么办的时候。就听门下有人禀报:“有人道长求见”。
听到这话,李公公心头一动,便吩咐手下人将道长请了进来。
就见这位道长一进门口喧一声“无量天尊”,也不给李公公施礼。只是盯着李公公看了一会儿,然后道:“公公有难了”。
李公公心中一惊,脸上却没有露出来,只是淡淡道:“道长多虑了,咱家替圣上办事,能有何难”。
这位道人淡淡的喧了一声道号,然后接着道:“贫道夜观天象,西北方黑气冲天而起,分野应在骊山,骊山之地将会爆发千古第一瘟疫,人间众生将十不存一,而且现在瘟疫已经开始蔓延,公公头上黑气缠绕,想来也是在劫难逃了,贫道却是多事了,告辞”。
言罢,道人起身便往外走去。
李公公听完道人的话,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本来他并不把骊山发生的事当回事。此时一听却吓了一跳。忙起身拦住道人道:“仙长请慢云步,是咱家错了,怠慢了,请仙长见谅”。
那道人听到李公公的言语便停住了脚步,道:“贫道乃昆仑山练气士一鸣道人,修道数万年,此次是为了解救人间大劫难而来。”
“贫道算的此次大劫难与公公相连,故而登门求见”。
李公公听的这一鸣道人的话,果然十分的相信了他的话。忙拱手请他上座。重新摆好茶水后,李公公开始请教道人事情该怎么办。
话说这一鸣道人其实是一个邪道,不知从哪里学了半吊子的望气之术。看到骊山之上有异象发生,再从市井上听的关于骊山之事的一些消息,推算此事定于李公公有莫大关系,便打算以此来博得一场富贵。
见到这位李公公已经上钩,这位一鸣道长便旁敲侧击的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心中不由一动。
他可不是普通凡人,毕竟是修炼之人,知道这秦皇可不比现在的垃圾皇帝,乃是千古第一帝,麾下有无数的修道之士。想必陵墓中定有无数的仙丹、法宝……
想到这里一鸣道人心中不由得热了起来。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根本就破不开骊山陵墓。但是他却知道一个残忍的方法来破开禁制。
于是一鸣对李公公道:“只有破开秦皇陵墓才能解决瘟疫的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李公公听完,叹了一口气道:“王将军已经传来消息,那陵墓仿佛被一个光罩罩住,根本无法撼动”。
一鸣道人听完不动神色道:“此事说难不难,说易也极为容易”。
李公公一听此言,忙道:“仙长请明言,这天下之大,还有什么能难得住朝廷”。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