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何日同携手 > 第九章

第九章

奚王的住所不在京城里,而是长年搭在城外山间的连顶帐篷,一方面是习惯使然,另一方面多少是为了阿古里活动量大,密度过稠的空间不适合他的原因。

耿毅在徵询过奚王的同意后,造访了阿古里。

契丹国里,能让阿古里认得出来,并记得住名字的人寥寥无几,耿毅便是其中一位,他同时也是契丹国里少数几位肯善待阿古里,并教他耍枪、认字、唱歌、拉拉奚琴等无关战备之事的人。

“阿古里!”耿毅在他的帐外喊了。

阿古里高兴地冲了出来,绕著他跳几圈后,与他拍脸拥抱,然后拉他入帐。

进到帐里,一名女子坐在里端织著布,耿毅不敢去看她,阿古里却将他拉上前,一副要将织布女介绍给他的模样。

耿毅没办法接受她即将嫁给别人的事实,掉头就想走,但被阿古里拉了回来。

阿古里比手画脚一番,告诉耿毅,他自己出去,耿毅留在帐里陪织布女。

耿毅待下了,但是坐立不安极了,他只得两臂环在胸前,轻咳一声,以引檀心的注意力。

耿毅试著从好的角度来看她嫁给阿古里这事。“最起码,你不会再是奴了。”

檀心点点头。

耿毅涩然却真心地说著。“阿古里……其实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是的,与他相处了一个月,我知道他只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檀心温温的笑了。

耿毅注意到她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了,“一个月不见,你变了些。”变得温柔平静,不再愤世嫉俗。

“和阿古里过日子很快乐,不必勾心斗角。”

耿毅听了,整个人伤心,好像要被醋淹没,而阿古里的帐篷凑巧就是一个巨型大醋缸。

“那就好,”耿毅苦笑,“他办到我做不到的事了。”

檀心停织了片刻,没说些什么,随后又继续动手忙碌起来。

耿毅静默地闲坐著,聆听从远处传来的奚琴乐音,直觉是奚大王在拉琴,便决定告辞去看他。

他临走前,抑下心中的苦楚,对檀心说道:“人言可畏。你与阿古里拜堂后,我大概不该常来这里看你了。”

“要来与不来,都随你的意思。”

耿毅出帐后,无忧的阿古里也现身。

耿毅对他笑,装了害怕的模样,让阿古里在后面追,两人奔到奚大王的连顶大帐篷后,才整了装,依礼进去造访奚王了。

因为阿古里把耿毅当太阳崇拜,奚王也对耿毅特别敬重与关心。

尽管在国事上两人的立场不同,但私底下,奚王仍三不五时在皇太后与部落联盟族长们的面前,称扬耿毅几句。

奚王搁下了琴,迎耿毅入帐,要人准备酒与菜。

两人谈论国事、畜牧与农作生产的事,意见仍是相左,却尊重双方的立场。

谈到末了,才提起李檀心与阿古里。

奚王先开口,把情况点明。“阿古里说要帮你保护那女孩。”

“那女孩将是他的妻子,跟我无瓜葛。”

“阿古里只是个孩子,他虽然与檀心姑娘同住一帐,但我恐怕他永远都弄不懂『妻子』是什么意思。”

耿毅不解地望著奚王。

奚王坦白地说:“阿古里和檀心姑娘没有完婚,他只当她是姑姑或姨娘,所以你尽管放心,檀心姑娘在我们这里很安全。你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让皇太后对檀心姑娘消气,然后再做打算。”

“可是我真是没办法了,檀心不愿对皇太后低头……”

“她为什么不愿对她低头,你有想过原因吗?”奚王问了。

耿毅点头,“因为东丹王的关系,她曾说过这世上再也没有比离弃儿子的母亲更狠心了。”

“如果是这样,你就转告她,奚夫人是我女儿,阿古里是她与东丹王的骨­肉­,这孩子出生时就痴呆不灵活,照俗例是不能活命的,我们当时都觉得让这孩子一死了之的好。族里有人强烈反对,那就是皇太后,她说这孩子若短命的话,毋须我们动手,老天爷想到时,自然会带他走。”

“奚夫人是大王的女儿?”耿毅露出了讶然的神­色­。

“是的,最小的一个,最叛逆也最得我疼。她本该嫁给另一个贵族当正妃的,却不顾一切礼教,跟了有家有室的东丹王,成了他的妾,生了阿古里却没有养他的勇气,就把他丢给我们,回头跟东丹王过著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奚大王对已故东丹王出亡的事有什么看法?”

“只能说大业未定,先王走得太早、太突然,我国当时普众的观念是排斥汉化的,但东丹王一味地主张朝汉化的方向行去,忽略了国人对契丹传统的深厚感情。”

“您当时支持谁呢?”

“我与现存的多数长老一般,是站在当今皇上这边的,虽然我们都知道自己违背了先王的遗命,但没办法,观念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的。”

“怎么说?”

“我们契丹人对领袖的看法与你们汉人的嫡长继任制不同,百年来,只要是流著贤能之者血脉的子嗣,就有继承的法统,谁能证明有真本事,是强者的话,贵族们就会推举拥戴他,相对地,他也不能辜负拥戴他的人,必须把他们的意见纳入治国时的蓝本。”

“这点我同意。”

“现任皇帝有他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是他雄心勃勃,强在洞悉国俗与广纳各方意见,肯拚也肯大­干­一场,我们契丹人长期在大唐威势下做了劣等人民,只想强大起来与汉人互争长短。

“先帝阿保机驾崩时,我们全以为这种远景要成为泡影,但是……是皇太后与现任皇帝给了我们振作的希望。有时,顾此就会失彼,人生难两全,需要不选择,即使明知有瑕疵,还是得挑最适切的选。”

耿毅点头说:“我了解,人生不是处处公平的。”

耿毅与奚王畅意无阻地聊完后,帐内也陷入了一片沉默。

帐外碎步离去的足声让他与奚王皆竖起了耳朵。

有人偷听!

奚王与耿毅互望一眼,还问他,“将军认为会是谁呢?”

耿毅答了。“脚步太轻,不像是阿古里的。”

奚王欣慰地对耿毅笑说:“也好。既然檀心姑娘都偷听到了,也省得你再多费­唇­舌替我转话。”

他将一把古琴递给耿毅,建议道:“你难得来一次,咱们就互相较量琴艺。再过半个月要为皇上与皇太后举行再生仪式,照惯例,皇帝宴饮群臣时,国乐演奏是少不了的,该找谁来祝献呢?”

耿毅听奚王这么说,也开始帮他想主意了,两人将琴拉来拉去,念头也逐渐地形成了。

再生之仪,岁一周星,使天子一行是礼,以起其孝心。《辽史·礼志》

契丹人于禁门北方为皇太后与先帝神位各设一室,然后又替耶律德光设立了一间再生室。

室内倒植了一截山岐木,等到再生仪当日,众人找来一名童子与接生婆进入再生室内,耶律德光赤足­祼­身地领著童子行过岐木,然后作出像初生婴孩般,侧卧蜷缩的姿势,以表示感念慈母生育之恩。

这仪式比其他契丹礼来得简约,可是象徵的意味却深远隆重。

檀心因为成了奚王的家眷,也到仪场参阅,再生室内进行的礼仪她没亲眼看到,但以前曾听过东丹王聊起过细节,所以要想像实景并不难,只是,她想著想著,不禁想起自己的母亲,一个没有容颜的樵父之女。

从来没有人跟檀心聊起生下她的那一个­妇­人,所提的皆是她有一个尊贵的父亲,丰功伟业的祖先们是如何地伟大,至于母亲那一方,连一个闺名都没能留下,以至于她常有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感觉!

如今,参与了这一项仪式,竟然填补了她半生的缺憾。

很突然的,她想去找述律皇太后,问问她产下这个儿子的那一刻感觉……是否跟前一个有异?

“檀心夫人。”

她回身看了一下唤她的人。

是耿毅,距她起码有五步之遥。

之所以如此,是避嫌,也是怕真情流露,因为旁人众多,眼睛与耳朵都朝他们向过来。

她了解他的用意,也就不上前为他制造麻烦。

她与他互敬行礼,“耿将军,有什么事?”

“有一个忙想请夫人相助。”耿毅开口说话,中气十足,刻意满足大家的好奇。

“还请将军直说,容我斟酌。”

“表演独奏的乐师病了,稍后皇上宴请宾客时,可否请夫人代为演奏?”

檀心没想到是这样的请求,一时之间,只想婉拒。“微­妇­技艺不­精­,怕要扫众人的兴。”

奚王不知在何时现身,鼓励她,“孩子,我听过你的演奏,全国上下再也找不到比你更好的琴手了,就连我和耿将军都要对你甘拜下风啊!”

“既然如此,檀心恭敬不如从命了。”

当晚,宴席行过一半,表演的曲目也换了六次,再来就是压轴了。

檀心提著琴与竹片守在一旁,想著耿毅稍早差人传给她的口信。“请演奏东丹王与奚夫人最常听的那一首。”

她因为紧张也没去多想他的用意,直接走上坛场,在文武百官及皇帝、皇太后、皇后及众妃面前拉出清扬的乐音。

她表演完毕后,全场默不作声,她以为是自己拉得不好,缓缓站起身来,等著皇上派人驱她下台,怎知开口的人是皇太后,“继续拉,直到哀家说停为止。”

檀心照做了,同样的曲子一次拉过一次,直到第十回后,才有人走上前。

她仰头看,见是皇上本人,不自觉地停下了动作。

“你这琴拉得真好。”皇上称许有加地对她说。

她迟疑了好一会儿,才回道:“皇上过奖了。”她竟然喊耶律德光“皇上”!她昏头了!

“皇太后听了你的琴音大受感动,打算回宫休息,想邀你一同作陪,不知夫人愿不愿意?”

檀心有一些惶惑,目光在众人里寻著耿毅,找到他的眼,见他猛点头后,才对皇上应了一声,“愿意。”

半个时辰后。

檀心面对躺在床毡上的独臂皇太后,见她垂著泪眼,忧伤地抚著一把琴。

“他教你拉这曲子的?”

檀心照实地回道。“是的。”

“他怨我吗?”

“我不知道,义父从没出声抱怨过。”

“但是他是惦记著的。”

若是以前,檀心一定会出口说些风凉话,但眼前忧伤过度的老­妇­人看起来是如此地不堪一击,她早已不忍心再落井下石,她因此说了一句连自己都感到意外的话,“惦记是没错,却也了解你的用心良苦。”

“那时孩子们的爹走了……倍儿远在渤海国……先回来的人是德光……那么多人虎视眈眈……我没有办法……只好先下手为强,以陪葬先王的名义除去政敌,后来有人不服,我情急之下又截去一臂以堵人口实……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