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爱文学,那是因为爱看书,便做起文学家的梦。
梦幻太多,也常常陷入苦闷,觉得每个梦都是美好的,而每个美好的梦都很遥远,很缥缈。于是便常常生出一个更离奇的幻想:某一日,我在山谷中迷了路,忽见一位鹤童颜的仙长,驾云乘风,飘然而至,对我说:“孩子,你看……”我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顿见祥云萦绕中,一座仙山琼楼正向我招手……
回到现实,什么也没有,我仍然是我,一个爱幻想却懒散的少年。
1960年的春天,学校要举行一次全校歌咏大赛。歌曲全是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当曲目单到我们班的时候,不少同学都在嚷嚷:“这些歌都唱了八百遍了,多没劲!”练起歌来,大伙都懒洋洋的。忽一日,有位同学对我说:“你不是爱写诗么?咱们自己写一歌,怎么样?”
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我在文学上是个“傻大胆儿”,叫我写什么,我都敢接。何况那年我还不满十六岁。同学一恭维,我的傻劲就上来了:“写就写,有啥不敢的!”于是,我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写了一歌词。
前面我说过了:那个时代,虽然穷,虽然饥荒,少年的幻想并未消失,对祖国,对党的热,对未来的憧憬,乃至对**的向往从来没有减弱。我写的歌词题目是《金龙啊,展翅飞翔》,把祖国比喻为一条金色的巨龙,展翅腾飞,飞过荒凉,飞越贫困,飞向美好的明天,飞向**。
至于明天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我当然也只能凭从当时的报纸上看到的一些宣传去想象。无非是:拖拉机奔驰在绿色的原野,高楼大厦遍布城乡,一片灯海一片辉煌之类。
歌词写好后,十几位同学一齐去找负责歌咏大赛的老师,居然被恩准了。曲子怎么办?我们去找音乐教师方强。
这位方老师,在我们学生心目中,是一位神秘的人物,是一个谜。
他只有20多岁,眉清目秀,一副书生模样。他给我们上音乐课,不仅歌唱得好,还能弹风琴,拉手风琴。教学上,他更是个“全才”,好像什么课都能上。学校设俄语课,他教俄语;数学老师有病,他给我们上数学课;历史、植物、几何……不论是哪个教师不在,他都随时能顶上,而且讲得特棒,所以,他很受同学们的尊重和敬佩。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