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洪荒之金口玉言 > 第二章到,晚上还有一章,可能会晚点,今天三章,补上昨天的。

第二章到,晚上还有一章,可能会晚点,今天三章,补上昨天的。

【第十六章 轩辕证道】

通天见到后土手中的六道轮盘,收起诛仙剑对后土道:“恭喜道友,得此先天至宝。”老子、女娲也对后土道贺一声,后土答谢,元始却是收起盘古幡转身离去,准提嘴角带着血迹,衣衫破碎的赶到,看到后土手中的的六道轮盘,也不再说话对着在莲台上打坐回复的青莲狠狠的看上一眼,一言不发转身离去,接引也忙赶上同准提一道回西方世界而去。老子、通天也向众人告辞起身离去,仅剩女娲同青莲尚未离去,三人一道回到后土的轮回殿中,青莲继续回复方才消耗一空的法力,后土也是盘坐在地,运起元神炼化起六道轮盘。女娲本来想同二人谈论一番,而青莲盘坐回复法力,后土则是急着炼化至宝,只好在殿中为二人护法。

女娲这一等就等了整整三年,二人方才先后修炼完毕。三人在轮回殿坐下,女娲急不可耐的向后土问道:“六道轮盘有何功效,出世之际竟然惊动整个洪荒,透出的气息那等诡异。”说完双眼期盼的看着后土,旁边青莲也是看着后土,虽然隐隐猜到此宝定于轮回有关,不过也想知道从前世从没听说过的先天至宝到底有何能力,后土看着女娲盯着自己着急的样子,微微一笑道:“我只是初步炼化此宝,也不太清楚,只是知道此宝又名赏罚轮,为先天至宝,含轮回法则,赏罚生灵。”二人听了,女娲惊讶的道:“居然是先天至宝,还能赏罚生灵,这也逆天了些。”青莲倒是点点头道:“先天至宝,自当可行使一些天道之能。”后土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先天至宝虽然逆天,不过使用起来法力消耗更大,逆天的话想必要不小的代价。”青莲感慨的道:“有一得必有一失,天道平衡,哪能凭空得到啊!”后土、女娲都是深有感触的点点头,青莲又说道:“这次后土得到此轮回至宝实在是天祝我等。”二人听到青莲此言,都迷惑不解,青莲也不多解释,不理二人幽怨的眼神,起身告辞,回到蓬莱岛去了。

而人族自逐鹿大战后,再无反抗之地,轩辕开始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在农业生产方面轩辕,中主要实行田亩制。在此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黄帝参照自身修炼方式写下了《黄帝内经》,其中记载了“­阴­阳五行”、“脉象”“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并且记录了人族修炼道大罗金仙的法决。此时轩辕已是大罗金仙道行,渐渐感到自己功德圆满证道之日将临,开始寻找帝位传人。轩辕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另外,青阳、苍林与姬同姓。

轩辕经过一番考验最后决定将帝位传于少昊。在轩辕通告天下将于百日之后传位少昊之后,人族在经历逐鹿之战平静十数年之后,又开始沸腾起来。此时由于黄帝加强统治,人族大战之后平静的发展十年,人口已经有三十亿左右,这次传位大殿比之以往更加隆重。

依旧是华胥城,不过如今经过轩辕改建,华胥城已经有后世古城的气象,高高的城墙将整个城池护卫在内,四方的城墙正中各有两扇高大威严的城门耸立,两队士兵分立两旁,维持着进城秩序。城中心是一个方圆数十里的广场,中央是一个百丈的高台,上面供桌上摆着各种祭品,轩辕站在最前面,以二十岁左右的清秀少年紧跟其后,身上微微显出帝王之气,正是少昊。其后便是哥哥重臣分列两旁。

待到正午十分,旁边祭祀高呼道:“时辰已到,大典开始。”众人在轩辕的带领下开始祭拜天地,三跪九叩之后,众人站起身来,轩辕转身面对众人道:“吾在位百年,建立古国,定历法,平叛乱,如今功德圆满,将证道而去,我欲传位与少昊,众人可有异议。”地下众人都齐声赞同。轩辕点点头将崆峒印取出交予少昊,完成传位之之礼。

轩辕功德圆满,传位欲少昊,三皇归位人族大兴,天道有感降下功德,整个洪荒大神通者都感觉道人族都城那巨大的功德,轩辕独得将近七成的功德,修为瞬间升至准圣中期。剩下三成其中一成为广成子所得,广成子得到功德之后修为却是更进一步,离准圣仅有半步之隔。老子、青莲、女娲三人分得一成功德、伏羲、神农也分得一成功德,余下参加逐鹿之战的众人也分得一些,一共不道半成。

轩辕将功德吸收完毕之后,察觉自己已有准圣中期道行,心中欢喜,正要众人告别,这时天上金花飘落,异象扑鼻,玄音大作,紫气东来三万里,众人向着天空看去,见到老子、青莲、女娲三人联袂而来,轩辕见到人族圣父,圣母,教主一起驾临,忙带领众人跪拜,高呼:“圣父圣安!圣母圣安!教主圣安!”三遍之后才在青莲挥手下起身。

三人在高台之上降下法身之后,青莲对老子道:“大师兄,人皇我可也要带走。”老子微微点头道:“你且带去,不过至此为止。”青莲道:“师兄放心,青莲自知分寸。”说完,也不向女娲解释,直径走到轩辕面前道:“恭喜道友,得整圣皇果味。”轩辕见到青莲连忙一拜道:“轩辕尚未谢过圣父赐剑之恩。”青莲道:“轩辕剑乃是你的天定之宝,只是经我与你罢了,不必谢我,此次却是来接你与二位皇兄相聚,你可愿意。”青莲虽未向轩辕解释,不过轩辕如今准圣中期的道行,加上自身天机牵引之下隐隐也有些明白青莲所说,忙道:“轩辕自然愿意。”说完转身向少昊交代一番后站到青莲身旁。青莲见到轩辕吩咐完毕,向老子、女娲招呼一声,三人起身分别离去。青莲却是带着轩辕闪身到了无争天。

至此三皇归位,人族气运涨至最高峰,开始了五帝统治的时代。

今天第二章到~~有些晚了

【第十七章 大禹治水】

本章过渡章,一半是讲述历史,不喜欢的可以跳过。

少昊是羲和部落的后裔,东夷人的首领,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在父母­精­心培育下,具有神奇的禀赋和超凡的本领。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后被轩辕选中传位与他,为五帝之一。少昊在位期间,修太昊之法。设工正、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以鸟命官(其实是用不同的鸟作各少昊部落的图腾),少昊的图腾可能是燕子(嬴)。

少昊在位100年后传位与颛顼,被老子大弟子玄都**师接至火云宫。颛顼、帝喾、尧、各自在位百年后功德圆满皆被玄都**师接至火云宫。期间青莲也不在接五帝到无争天,一是无争天有三位人皇足矣,再者青莲也不好过多­干­预天道运转。

在尧为帝期间,东海蓬莱仙岛,青莲盘坐于后殿密室,顶上庆云翻腾,一个不知名花朵不断的绽放,而又收拢,诡异万分,正是青莲在参悟时间法则,突然青莲收起庆云,双手掐动演算一番后,苦笑道:“原来如此,洪荒水患竟是如此起因。”也不在参悟时间法则,取出乾坤鼎,开始炼制法宝。

而洪荒大地,由于原本镇守东海的龙族突然之间消失,仅剩寥寥几只新生龙族,却是实力不足,被水妖趁机抢占大半海域,在洪荒大地掀起水患,群妖做法令海平面上升,顿时大地洪水成灾,天下百姓深陷愁苦之中。由于青莲正在炼制法宝,洪荒水患发生之际他已知晓,却是天道运转,大禹即将应劫出世,青莲也不好­干­预,只是一边炼制法宝,一边吩咐孔宣到人族去寻找收大禹为徒,孔宣领命,随后在崇(今河南登封附近)的地方找到了大禹,此时大禹的父亲鲧已受尧帝命令前去治水,孔宣找到正在玩水的大禹,说要收他为徒,大禹正在玩水突然一个身着道袍,傲然耸立的英气男子说要收他做徒弟,大禹看着孔宣十分面熟,苦苦思索终于想起面前之人正与圣殿之内人族护法一般模样,忙上前跪拜,口称:“弟子大禹拜见师尊。”孔宣待得大禹三拜之后,取出玉简道:“此时洪荒水患,我要前去救助人族,却是不能时刻教导与你,这是青莲九转,待我为你筑基之后你且自行修炼。”说完将玉简递与大禹,逆运青莲九转,逼出一点本命­精­气点入大禹眉心。然后道:“我以为你种下青莲­精­气,你可按照玉简上青莲九转修炼。为师救助人族去也。”说完正要转身离去,却被大禹拉住衣角。孔宣停下身子看到大禹期盼的看着自己道:“师尊,我要跟你一起去。”孔宣一愣,接着大笑道:“好,不愧是我孔宣的弟子,既然你不畏奔波艰辛,为师就带你一道上路。”孔宣同大禹一道回家告知大禹母亲之后,便带上大禹一路奔波在人族各大部落。

禹的父亲鲧受尧帝命令去治理洪水。他采取围堵之法,率众筑坝修堰,费了九年功夫,也没把大水治伏,因而受到流放羽山(今山东蓬莱东南)的处罚。

舜继帝位后,洪水仍然是天下大患,听说鲧的儿子大禹,为人族护法之徒,数年来跟随孔宣奔波救助人族,便派人请来大禹,让他接任其父治水,大禹来告知孔宣,孔宣得知大禹受命治水之后,取出一斧一­棒­两件灵宝交给大禹道:“你已经有天仙道行,这开山斧和定海神针乃是你师祖所炼先天灵宝,有助你治理水患,你且拿去护身。有事且去蓬莱岛寻我。”然后将蓬莱岛进出之法印入大禹元神,转身离去。大禹接过灵宝,向着东海蓬莱岛方向三跪九叩之后,起身向舜帝复命。

大禹跟随孔宣近十年不停奔波救助人族,不但修炼至天仙境界,更是对水­性­有深刻的理解,孔宣身负五行法则,有意的将水、土法则的特­性­向大禹演示,大禹悟­性­甚高对水、土法则也渐渐有些入门之感,接任治水之后没有贸然行事,而是首先认真总结前辈治水的教训,寻找治水失败的原因。然后,率领伯益、后稷等一批忠实助手,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到洪灾严重地区进行勘察,了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势,制定统一的治水规划,在此基础上才展开大规模的治水工作。他并未采取前辈“堕高堰库”筑堤截堵的办法,一旦洪水冲垮堤坝便前功尽弃的教训,根据领悟水之法则理解所知,改用疏导和堰塞相结合的新办法。就是顺天地自然,高的培土,低的疏浚,成沟河,除壅塞,开山凿渠,疏通水道。

大禹带领众人用定海神针测量水位深浅,并用开山斧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一条从汧山和岐山开始一直开到荆山,越过黄河;一条从壶口山、雷首山一直开到太岳山;一条从砥柱山、析城山一直开到王屋山;一条从太行山、常山一直开到碣石山,进入海中与水路接通;一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一直开到太华山;一条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开到负尾山;一条从嶓冢山一直开到荆山;一条从内方山一直开到大别山;一条从汶山的南面开到衡山,越过九江,最后到达敷浅原山。

大禹还疏导了九条大河:把弱水疏导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沙漠)。疏导了黑水,经过三危山,流入南海(青海)。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过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过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叫做逆河,最后流入大海。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就是汉水,再向东流就是苍浪水,经过三澨(shì,誓)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北江,流入大海。从汶山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注入黄河,两水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菏泽,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流入大海。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疏导渭水,从鸟鼠同**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金、木、水、火、土、谷六库的物资治理得很好,各方的土地美恶高下都评定出等级,能按照规定认真进贡纳税,赋税的等级都是根据三种不同的土壤等级来确定。还在华夏境内九州之中分封诸侯,赐给土地,赐给姓氏,并说:“要恭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违背我天子的各种措施。”大禹治水完成天将功德,大禹十数年治水,对水之法则领悟异常迅速,在功德推动之下,境界涨到大罗金仙初期,青莲九转也道了第五层,而水之法则领悟也有三成。

【第十八章 道祖相招杀劫将起】

舜帝见到大禹将洪水治理完毕,便将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即位后,继承了天子之位,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国号为夏后,姓姒氏。为了巩固夏王朝,把全国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青莲在大禹建立夏王朝,分治九州之后,前往人族秘密召见大禹,留下一些先天灵材之后离去,大禹见过青莲师祖之后,开始在收集二十多亿人族每人一滴­精­血,并召集人族众多修士开始炼制九州鼎,经过十多年时间炼制出九个大鼎,大禹将九鼎分置九州,布下大阵,,而由于炼鼎之际加入人族­精­血,故九鼎能借得人族气运组成九州结界守护人族。

大禹完成九州结界之后道行­精­进,渐渐有了退隐向道之心,便传位给益。退隐东海,人族一部分跟随大禹的修士也随之而去。而益又把帝位让禹的儿子启,自己到箕山之南去躲避。禹的儿子启贤德,天下人心都归向于他。诸侯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说:“这是我们的君主禹帝的儿子啊”。于是启就继承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夏后帝启。自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启即位后,天下太平,修士渐渐稀少,只是不时有些传闻说道那家小孩被神仙看中收为弟子带上仙宫。

天庭瑶池王母寝宫,昊天神­色­沮丧的道:“当初你我二人被道祖点为天帝,本想是个美差,没想到如今天庭要兵没兵,要将没将,如此我等该如何统领众仙,显我天庭威风,就连四海龙族也不知藏到何处,要不然岂会让那等小妖弄出水患。”

瑶池也是深有感触的道:“我等天庭重建至今,除了召集道几个洪荒散修之外,大神通者自视甚高那里会在乎我等天庭号令,更别说那圣人弟子,那个将我等天帝放在眼中。”昊天一声长叹道:“却是我等天庭积弱,并无大神通者相助,唯有以为后羿却是镇守广寒宫,我等也号令不得,这段时间又被青莲叫走不知所谓何事。”

瑶池道:“青莲虽未证道混元,却是丝毫不弱与圣人,我等不可妄论。”昊天有些恨恨的道:“圣人,圣人,不成圣终为蝼蚁,我等贵为天帝至尊,却要受那圣人压制,如此不够还要同道祖要得罢免我等之权。”瑶池回忆起身为童子的时日,面带怀念的道:“如若我二人当初不来坐着天帝之位,侍奉道祖倒也无甚烦劳。”昊天道:“只是当时众圣举荐,道祖老爷亲口定下我等为天帝、王母,岂能有我二人反口之说。”接着昊天想到天庭现状,又道:“道祖令我等组建天庭,掌管周天星斗运转,如今天庭无人,周天星君无一人担任,却不知如何是好。”

二人说道难处都是一脸愁苦在那苦思,良久瑶池灵光一闪,大叫到:“有了!”昊天被瑶池一声大叫从沉思中惊醒,见到瑶池满脸喜­色­问道:“你有何良策?”瑶池挥手布下阵法禁止,上前凑在昊天耳边嘀咕几句,昊天听后,皱着眉头迟疑的问道:“如此却是不太妥当?”瑶池劝道:“你我二人侍奉老爷多年,想必老爷定给我等指条明路。你且放心前去。”昊天低头盘算一番,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明日便去。”

翌日昊天未着帝服,换上在紫霄宫时的童子道袍,向着三十三天外混沌虚空行去,进得混沌虚空,昊天祭出紫金八卦昊天镜护身,向着紫霄宫赶去,昊天虽未成圣,但在混沌紫霄宫多年,对紫霄宫所在却是十分清楚。

东海蓬莱岛青莲长叹一声:“哎~昊天上紫霄宫,量劫将起兮。”也不在闭关吩咐童子一声向六道轮回找后土去了。

昊天进得紫霄宫,看着空荡荡的大殿,对这道祖鸿钧座位跪拜在地,口中喊道:“昊天求见老爷!”昊天三跪九叩之后,抬头一看道祖不知何事出现,坐在那里仿佛融入天地一般,如若不是亲眼见到,元神根本感觉不到。昊天忙道:“昊天拜见老爷,老爷圣安。”鸿钧依旧是那平静的语气问道:“昊天,你不在天庭监管周天星斗,来此作甚?”

昊天忙上前跪倒,委屈的道:“老爷恕罪,昊天无能,周天星斗至今尚无人镇守。昊天法力低微,却是不能号令群仙任职。”鸿钧沉思片刻道:“既然如此,你且回去,我自有安排。”昊天听到鸿钧如此之说,面上惊喜,跪拜道:“昊天告退,老爷圣安。”便出了紫霄宫返回天庭去了。

昊天走后不久,诸圣不管是参悟天道,还是为弟子开讲大道,心中都出现道祖声音;“尔等诸圣,即可前来紫霄宫见吾。”老子正元神寄托虚空,参悟天道,听到道祖相招,微微叹了一声起身向混沌紫霄宫行去。元始、通天都正在为弟子讲道,陡然都停下来,驱散弟子,起身向混沌中而去。女娲,接引、准提也都离开各自道场赶往紫霄宫。

六道轮回、轮回殿中,青莲刚刚同后土商议完毕,便收到道祖相招,后土一愣,对青莲道:“道祖此时相招我等众圣,所谓何事?”青莲心不在焉的答道:“想是量劫将起,我等还是速速前去为好。”后土点点头,二人联袂而去。

混沌虚空青莲闭关之处,一身穿黑­色­道袍,二十上下的英气少年盘坐在一巨大的三十六品莲台之上,面上毫无表情,正是青莲平衡分身——天机道君。只见天机道君双目微闭,双手连连掐动,良久睁开双眼,语气冰冷的自语道:“想不到吾一点算计居然让封神提前来临,如此一来怕是赶不及修炼分身。”说完又在哪闭目盘算良久,向着青莲本尊传出一道信息,又闭目参悟法则去了。

青莲同后土一道在混沌虚空向紫霄宫行去,行至半路,青莲突然停住身子,眉头微皱在那沉思,后土见到青莲突然止步,上前问道:“青莲这是为何。”青莲听到后土询问,回神答道:“无甚要事,我等快些赶去紫霄宫要紧。”二人加快速度向紫霄宫行去。

待得青莲二人进入紫霄宫大殿,诸圣具已到齐,青莲二人与众圣见礼过后,与女娲站到一起,众人都各自闭目等候道祖现身。

良久,一声玄妙的声音将众人惊醒:“尔等都到了。”众人睁眼一看,道祖已不知何时盘坐在高台之上。都按下心中震惊,齐齐向道祖拜下道:“弟子拜见老师,老师圣安。”待众人起身后,道祖说道:“昊天来此向我诉说,周天星斗无人职守,量劫将之,恰逢神仙杀劫,找你们前来正是为了此次量劫之事。”

地下众圣听到此言具是大惊,上次量劫洪荒天地都几乎破碎,人族三皇五帝刚刚归位,又是量劫来临,老子上前问道:“敢问老师,此次量劫起因为何。”鸿钧道:“皆因众仙万年内未能得斩三尸,杀劫临头,此量劫为神仙杀劫。”鸿钧说完,取出一卷轴和一四尺木­棒­,道:“此乃封神榜、打神鞭,凡遭杀劫这,真灵寄托封神榜之内,重聚神体,是为神。以掌周天星斗。”

【第十九章 紫霄宫相争封神】

鸿钧道祖一番话听的众圣大吃一惊,原始上前问道:“敢问老师,何人当上这封神榜?”鸿钧道:“三教弟子,杀劫临身,未斩三尸者,因果缠身者,福缘浅薄者,当上封神榜。”说完将封神榜交给老子道:“你等且将弟子姓名写在封神榜,共需三百六十五位周天正神之位。四万百千小神。”说完鸿钧便闭目端坐,不再言语。

老子接过封神榜看了看道:“吾之门下仅玄都一人,且三尸已斩,平日亦不染因果,不当上此封神榜。”众圣想到老子所说也是实情,便都点头同意,老子将封神榜交给元始便不在言语。

元始接过封神榜,直接递给通天道:“我门下弟子皆都福缘深厚,不当上此封神榜。”通天接过封神榜,看都不看便道:“我门下弟子,无人当上此封神榜。”说完将封神榜又交给青莲,青莲接过封神榜,心中一直对天书封神榜甚为好奇,奇怪封神榜是如何收人真灵重塑神体,此刻封神榜传到他手,便将神念探入封神榜中查看。神念放入进入封神榜,一片黑暗没有任何阵法禁止,微微感到黑暗深处传来无形的召唤,将自己的心神吸引而去,青莲在召唤之下正要加大神念以便探得究竟,却后土一声:“青莲你在做什么?”将青莲惊醒。

青莲收回神念,回过神来,回想自己方才感受,竟然差点被封神榜吞去元神,虽然自己不会成为榜上之人,却也会元神大损。感激的看了后土一眼,后土看到青莲感激的望着自己,疑惑的问道:“青莲方才为何不言不语。”青莲看看众圣都是奇怪的看着自己,苦笑一声道:“确实青莲好奇,以神念查看此物,确实差点元神受损。幸好后土及时将我叫醒。还要多谢后土。”说完对后土一礼。后土连忙躲到一旁道:“青莲切莫如此,后土承你大恩,无疑为报,此番小事也要如此,青莲当后土是那忘恩负义之人吗?”

青莲见到后土如此激动,也不好多说,手上封神榜一仰道:“我弟子功德深厚,不染杀劫,不必上封神榜。”众圣想到孔宣身后功德金轮,也都无言反驳,通天说道:“孔宣为三代第一人,身后功德金轮凝显,自当不染杀劫。”

通天说完后,众人都看向接引、准提二人。而女娲、后土人本族在上次大劫之后只剩寥寥,况且都闭门不出,众圣也无语要求二人签押封神榜,都将目光转向西方二圣。准提见到众人看向自己,心中恼怒,开口道:“此次乃是你等三教弟子杀劫,与我等无关,我西方弟子教化众生,功德深厚,不染因果并无杀劫。”

青莲听到准提如此之说,上前质问道:“准提你也莫再狡辩,有好事你抢着赶来,此时遇到杀劫,就像撇清­干­系,哪有这等好事。”准提见到青莲说自己,也不示弱,开口道:“方才道祖所说,此番乃你等三教弟子杀劫,并未言到有我西方教,难道老师所言也做不得数吗?”众人听到准提所言,都回头瞧瞧望了望仍旧端坐的鸿钧道祖,不在做声。

青莲见到准提如此之说,也无妨反驳,站在那里思索如何才能减少封神之战的损失,不经意间看到准提一脸得意的站在那里,心中怒火直冲元神,青莲引前世缘故本就对准提不满,再加上几次纠缠,对准提就更加讨厌,青莲尚未成圣,受情绪影响较重,此刻见到准提撇清自己后,得意的看着自己笑话,那里换能忍住,上前一步对准提吼道:“准提你少在哪里得意,既然你说道祖并未将你西方列入杀劫,你等还再次作甚,回你西方去吧!少在这里幸灾乐祸。”三清听到青莲之言,也发现准提一脸得意的看着自己,老子无为并未有什么表示,通天却是道:“青莲所言极是,你等二人既无关系,还是回西方去吧。”

准提本来见到青莲等人吃瘪,心中得意非凡,面带微笑的看着几人,不想青莲一番话说的准提心中一愣,紧接着通天也开口让他二人回去。准提正要开口争论,却被接引拦住,对准提摇摇头,向鸿钧行礼告别后,拉起准提离去。

女娲、后土见到西方二人离去,看看三清,青莲几人,也开口道:“我等门下亦无弟子一人,却是不必签押封神榜,不便在此,就此告别。”说完二人向着鸿钧道祖行礼告退,二人联袂离去。

大殿之上仅剩三清与青莲四人,而老子、青莲具是仅有弟子一人,(青莲记名弟子后羿二人已在天庭,不能再入封神榜。)元始将矛头指向通天,开口道:“通天师弟你弟子众多,号称万仙来朝,且大多都是披毛带羽之辈,就将他们签上封神榜,也好过在杀劫身损化为灰灰。”

通天听到元始之言,当即大怒道:“元始,你明明就是嫉妒我弟子比你多,你怎么不将你弟子签上封神榜,你那弟子也不乏土石鳞甲之类。”通天却是说的玉鼎真人与黄龙真人。

元始听到通天此言气的浑身发抖,怒发冲冠,气冲冲的道:“我仅有弟子十数名,有盘古幡镇压气运,自当护的弟子无恙,倒是通天你并无灵宝镇压气运,你截教弟子众多,极盛而衰,大劫之下却是危在旦夕,还是挑些弟子签押封神榜保得他们为妥。”

通天听到元始提及自己无灵宝镇压气运,正中他心中软肋,面­色­一沉道:“截教弟子我自会照护,不必你来假慈悲。”青莲见到二人越说越气,忙上前劝到:“二位不必争吵,这签押封神之事一时半会也难以确定,还是等三商之后再作定论。”

老子也点头称道:“青莲所言极是,三商之后再定。”元始、通天二人也点头同意。于是老子上前禀报鸿钧道:“启禀老师,我等几人商议决定,要三商之后在做签押,望老师准许。”鸿钧看看几人道:“既然如此,你等百年后再在,都自退下,封神榜且留在此处。”青莲本来还想将封神榜带走研究一番,听到鸿钧此言,只好将封神榜留下,向鸿钧告退之后,同三清一道离去。

三清离开紫霄宫后各自向着道场而去,青莲离开紫霄宫,并未赶回蓬莱仙岛,而是直径向着平衡分身闭关之处行去。待得见到平衡分身,青莲将紫霄宫情形向平衡分身详细解说之后,二人相对无言,良久,青莲道:“两方天地融合之际异界定会入侵,而且我观西方二人却是有些不妥,故封神之战阐、截二教一定不可损失过重,你我合力演算天机,以便早做算计。”

天机道君深思片刻道:“你我合力,以我算计之能,加上你的时空法则来演算天机,倒是能算得详尽,百年之后就是二次签押封神之事,我等就耗费这百年之功算计一番。”然后,二人一起现出本相三十六品青莲,缓缓融合,最后化为五十四品青莲,发出蒙蒙青光,莲台之上清气弥漫,隐约可见人影晃动,战场上两军对垒的情景,正是二人合力演算天机所显。

【第二十章 瑶姬下凡】

西方极乐世界,接引拉着准提回到平日修炼之处坐下,准提说道:“师兄此次神仙杀劫却是我等机缘所致,合该我西方大兴。”接引道:“师弟也莫言之过早,那三清,太清圣人老子清静无为,道行高深,几乎与老师合道之际相差无几,再说那青莲道君,更是神秘莫测,虽未证道混元,却是比我等圣人也是不弱分毫。我等要想做此渔翁,他二人岂会袖手不管。”准提听到接引之言,恨恨的说道:“那太清圣人我等也是算计不能,不过那青莲对我西方素有成见,我等行事定会相阻,实在是可恶至极。”

接引也接口道:“那青莲道君乃老师钦定玄门护法,自然维护玄门气运。只是不知为何却以他如今境界却不证道混元,莫非他想以力证道。”准提却耻笑道:“就凭他换以力证道,盘古大神得尽造化,也未能以力证道,青莲却是痴心妄想,师兄却是抬举他了,看方才紫霄宫后土所言,想必是那青莲将道祖所赐大道之机送与后土,他自己没有大道之机如何能证道混元,得享圣人至尊。”接引这时也想起紫霄宫中后土对青莲的态度大有问题,这样以来准提所说的也不无道理,便道:“如若果真如此,那青莲不能证道混元,我等行事却是无碍。”准提点头道:“正是如此,待我等确认之后,定要青莲好看。不过眼下却是要趁机三教杀劫之际,大兴我西方教。”说完一脸笑容的坐在那里,仿佛看到西方教为天地第一教的情景。

却说准提也为圣人,为何不顾面皮屡屡作出以大欺小之事,毫无圣人面皮,说来也是西方二人无奈之处,当初二人借的立教功德证道混元,却是没有三清有盘古遗留的开天功德相助,二人立教功德不够成圣所用,无奈之下二人发下四十八大宏愿,这才借的宏愿功德成圣,这也是二人乃天定圣人,并且修炼的也是愿力之道,这才能用大宏愿向天道预支功德,大宏愿之术就跟借钱差不多,不过却是向天道借功德。发大宏愿也有极大弊端,天道也是根据宏愿大小赐予功德,发小了功德不足却是没用,宏愿大了,如果做不到,必定招来天罚。而接引二人当日为证道混元,所发四十八大宏愿岂是容易做到的,二人虽然证道混元,成那不死不灭的圣人至尊,然而天道之下圣人又算得了什么,故此准提虽然证道混元,却是时常不顾圣人面皮作出小人行径,都是为了西方大兴,完成当日成圣宏愿。

三清回到各自道场之后,老子依旧参悟天道,通天回去之后吩咐弟子加紧修炼之后,也不再讲道。元始回到道场,将众弟子都召集在玉虚宫,元始盘坐云床看着十四位弟子,出去南极仙翁在天庭任职之外,全都到齐,燃灯也在元始下方站立,元始吩咐道:“大劫将至,尔等切忌莫要多染因果,都回去勤加修炼去吧。”说完也不顾弟子疑问,直径离去,向大赤天太清境寻老子去了。

天庭凌霄殿昊天­阴­沉着脸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下面群臣分列两排都是小心翼翼,大气不出,生怕惊动昊天,被拿来出气。原来昊天在紫霄宫得到道祖答复后,大喜过望一路心花怒放的回到天庭,正要告知瑶池道祖所言,却被告知自己妹妹瑶姬趁自己不再之际,私自偷跑下届去了,顿时怒不可遏,招来天庭众臣准备下届捉拿瑶姬。昊天看着下面众人,看到四大将军在哪若无其事的样子,顿时勃然大怒大骂道:“你们看守天界四方,竟让瑶姬私自下凡,如今才来禀报。要你等何用。”四大将军原本乃洪荒散修,昊天如此训斥,他们四人心中自是恼怒异常,却慑于昊天准圣道行,也不敢多说,心中暗骂道:“你那妹妹身为公主之尊,自己想要下届,我等怎能阻止。自己妹妹思凡下届,却来拿我等出气。”南极仙翁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好像不存在一样,南极仙翁乃是圣人弟子,昊天对此也毫无办法。

旁边瑶池劝道:“先别生气,还是用昊天镜查看瑶姬如今人在何处,先找她回来再说。”昊天听到瑶池相劝,便阶级下台,也不在训斥,祭出道祖所赐紫金八卦昊天镜,法力催动,昊天镜在昊天法力催动之下,镜面微微发光,上面现出瑶姬偷偷溜出天庭的情景,昊天又催动法力,画面开始加快,瑶姬下届之后的情景迅速转化,最后停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院子里,瑶姬已是嫁人生子,同一男子在院中带着孩子欢笑。昊天见到此景,赫然而怒,元神暴动,昊天镜上画面却是在昊天法力激荡之下消失不见。

昊天啪的一声,将身前长桌拍的粉碎,起身喊道:“四大将军听令,着你们戴罪立功,即刻下凡将瑶姬捉拿归来,至于其他人,死活不论。速速前去。”说完,转身离去。四大将军听到昊天如此吩咐,也不敢怠慢,急急忙忙各自点齐十万天兵,浩浩荡荡下届而去。

瑶姬是昊天的妹妹,她心地纯洁,相貌美丽。深的昊天和瑶池,把她当成一颗掌上明珠。可是,瑶姬偏偏人小心大,多思好动,就像云中的雁,关不住。她嫌屋里闷,常悄悄出门,到那瑶池旁去看荷花,攀上蟠桃树去摘星星,有时候,还偷偷在天河里游水呢。瑶姬在天庭呆久了就想下届看看,被昊天得知后告诉她:“下界苦海无边,你是金枝玉叶,千万下去不得!”瑶姬越发觉得稀奇,于是趁得昊天前去紫霄宫之际,偷偷溜出天庭下届去了。

瑶姬下届之后看到人族虽然生活贫苦,但人们都很淳朴善良,便不时的用法力帮助人们,直到一日遇到书生杨天佑,瑶姬被杨天佑的儒雅善良感动。二人结为夫妻,瑶姬知道哥哥一定不同意自己嫁给区区一介凡人,便同杨天佑一道来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瑶姬本想,哥哥晚知道一些时日,自己就可以守着夫君老死。不想这日正和夫君在院中与孩子玩乐,突然间元神揪动,有种被人窥视的感觉,便知道哥哥发现自己私自下凡,再用昊天镜查看,忙将杨天佑唤至屋内,杨天佑正同妻子一道在院中哄孩子,见到妻子面­色­一变,急急忙忙将自己叫道屋内,十分不解便问道:“瑶姬好好的怎么如此慌张。”瑶姬脸­色­凄凉,犹豫了下道:“事到如今我也不好瞒你,我本是天上玉帝妹妹,趁哥哥不在私自下凡,却与你相恋,结为夫­妇­。”瑶姬说完看着杨天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以为他在恼怒自己欺骗与他,忙上前抱住杨天佑呜咽着说道:“夫君不要怪瑶姬好吗,瑶姬只是怕告知夫君之后,怕夫君离开瑶姬,呜……”杨天佑只是震惊瑶姬身份,一时间难以置信自己相伴多年的妻子竟是天上长公主玉帝妹妹,见到瑶姬如此担心,怜惜的抱住瑶姬说道:“瑶姬不要担心,就是海枯石烂,天塌地陷我也不会离你而去,方才只是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娶到天庭长公主,是惊喜的发呆,并未生气。”瑶姬被杨天佑说的破泣为笑,拍了杨天佑一下道:“什么时候了你还来逗我。”杨天佑问道:“方才你为何急急忙忙叫我回来。”

【第二十一章 天帝无情灭杨门】

瑶姬听到杨天佑此问,黯然的说道:“方才院中我突然有种被人窥视的感觉,定是哥哥发下我私自下届,在用昊天镜搜查我。”杨天佑道:“那也不用如此慌张。你我夫妻相亲相爱,你哥哥怎会拆散我们!使得你我夫妻分离!”瑶姬听到杨天佑此言紧紧抱住杨天佑呜咽道:“我哥哥虽然疼爱与我,但天庭天条不许仙凡私配,我哥哥最为忌讳的就是这个。定会着天兵天将前来捉拿我等。”

杨天佑听到天条居然不许仙凡相配,将瑶姬紧紧抱住,纷纷骂道:“谁定的天条,怎么如此无情。我等凡人尚且知道互敬互爱,父母亲情,夫妻真爱,这天上神仙难道连我等凡人都不如吗?”瑶姬听到杨天佑怒骂上天,连忙将手捂住杨天佑嘴道:“天佑不要说了,天上神仙之事不是你一介凡人能说的,小心上天震怒惩罚与你。”杨天佑将瑶姬右手拿开说道:“神仙有错难道换怕人说吗,就算天雷轰顶我还是要说。”瑶姬哀求道:“天佑不要说了,要是没有你,我和孩子怎么办啊。”杨天佑听到瑶姬如此担心自己,将瑶姬抱在怀中安慰道:“我不说了,瑶姬不要担心,如今你哥哥将要派兵来捉拿你,你赶快藏起来,让我应付他们。”

瑶姬依偎在杨天佑胸前,脸上两道泪痕将白璧无暇的俏脸染成小花脸,缓缓摇头道:“没有用的,哥哥有鸿钧道祖所赐八卦紫金昊天镜在手,上可查三十三天,下可观九幽地府,我是躲不过去的。”杨天佑听到如此情景,将瑶姬紧紧抱住,坚定的说道:“他们要抓你,先要踏过我的尸体。”瑶姬感动的泪流满面,也紧紧抱住杨天佑说道:“天佑不要这样,你一介凡人怎能抵挡天庭仙兵,他们主要是抓我而来,我再次抵挡他们,你带着孩子快快躲起来吧。”

杨天佑猛的将瑶姬推开大喊道:“让我带孩子先走,不可能,我身为堂堂男儿,岂能抛下妻子独自逃走,要走我们一起走,要死一起死,你我夫妻不求同生,但求死后同**。”瑶姬听到到杨天佑坚定的誓言,看着他挺挺站立的身影,觉得此刻杨天佑无比高大,就是天塌下来他也能一手撑起,欣喜的扑进杨天佑怀中,有些惭愧的道:“天佑,呜……,瑶姬错了,就让我们共同面对天庭来兵吧,有你相伴,瑶姬此生无悔。”二人紧紧抱在一起此刻却是天塌地陷也魂不在意,只想将将自己融进对方怀里永不分离。

二人正沉浸在至死不渝的深爱之中,却被院中小女儿杨莲的哭声惊醒,瑶姬忙出去将杨莲抱起来哄住,看着跟出来的杨天佑愁苦着脸道:“杨昭他们怎么办?”杨天佑看着三个儿女,大儿子杨昭方才七岁,二儿子杨戬五岁,小女儿杨婵方才两岁刚刚会走路,难道也要跟着自己二人被那天兵天将斩杀,自己杨家一门终究要遭到灭门之祸吗?上天为何对自己如此残忍,就因为自己是凡人娶得仙女为妻,自己身为凡人又有何错,上天不公,又有谁为凡人主持公道,使得人族不受天庭冤屈。……

杨天佑正在怨恨,想到此处嘎然而止,却是他突然想起人族圣父青莲为得人族一怒逆天的传说,此时三皇五帝已经归位数百年,青莲等人也久不现实,人族大多将一些事情当做传说来听了,只是每年依旧前往圣庙祭拜。杨天佑想到人族圣父之事却是不在苦恼,高兴地堆对瑶姬:“瑶姬,有了,有了,我们有救了。”瑶姬见到杨天佑如此高兴,也有些奇怪的问道:“天佑,你想到什么办法了,谁能救得他们。”杨天佑兴奋地道:“瑶姬你既然是天上公主,听说过我人族圣父曾经为的人族遭劫,圣人不闻不问之事,一怒逆天的事情没有。”瑶姬听到杨天佑提起青莲,一脸敬佩的道:“人族圣父——青莲道君我虽未见过,却也知道,道君的威名。他是八位圣人之中最有情义的圣人,(瑶姬却是不知青莲尚未证道),我也最为敬佩道君。”

杨天佑道:“那圣父能救下我们吧?”瑶姬听到杨天佑此言确实一笑道:“夫君却是有所不知,人族圣父青莲道君乃是圣人至尊,为天地间至高的存在,这等小事怎会做不到,怕只怕圣父不愿出手。”杨天佑看到瑶姬担心的样子,信心十足的说道:“瑶姬不必担心,圣父定会帮助我们,我们换是快些带上杨昭前去圣殿求助吧。”二人连忙收拾一番,瑶姬将三个儿子叫到跟前道:“大郎、二郎、三儿,娘一直没有告诉你们,你们身上流淌着神仙的血。娘本希望你们能平平安安做一世凡人,没想到却娘犯了天条,但你们没有罪。娘现在就解除你们身上的禁锢。只有逃到人族圣殿,才能有活命的机会。大郎,你一直都想练武做大英雄吗,你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弟弟妹妹。”

杨昭、杨戬和杨莲茫然地望着母亲,好像还没有完全听明白。瑶姬轻轻挥手,在杨蛟、杨戬和杨婵面前一抚,三人的眼中闪出一道光芒,接着身子一震。身体里法力的禁锢就此被解除,三个人都拥有了法力。解除三人禁锢之后,瑶姬招来祥云带着丈夫和三个儿女,向着人族圣殿飞去。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自世尊元始吩咐之后,一直闭关修炼,此刻却是突然间心烦意乱,静不下心来,掐指演算一番,仅仅得知自已有机缘在东方,便出取过斩仙剑背在身后,向东方行去。

瑶姬一家五人行至灌江口处,突然间天空被漫天霞光笼罩,二十万天兵天将将他们团团围住。白飞和摇光停在上方的半空中。瑶姬五人被迫降到地面,杨昭三人紧张地躲在父母中间,杨天佑紧紧地护着儿女。

摇光目光冷酷,白飞同情地望着杨家老小,尤其是瑶姬。摇光开口大喝,震得灌江口水面掀起一片浪花:“玉帝有旨,将瑶姬捉拿归案!杨天佑、杨蛟、杨戬、杨婵父子四人就地正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瑶姬一拱手:“摇光,我跟你上天,求你放过我夫君和三个儿女。”“摇光眼中只有圣谕。”摇光一挥手道:“上。”一直站在旁边的杨天佑上前一步大喊:“慢着!”众天兵天将停了下来。杨天佑抬头看着摇光,凛然说道:“摇光,你只知道瑶姬动了凡心,可是她是被我迷惑而动的凡心,你要抓,就抓我一个人。”

白飞在旁帮忙:“摇光,杨天佑说得在理,咱们应该先把这件事禀报玉帝,再决定是否要灭门。”“白飞,玉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摇光面无表情。“不管怎么说,长公主是玉帝的亲妹子。一时生气动了杀机是有可能的。但等他平静下来,就会讲理了,做神仙的不能一点慈悲之心都没有,是吧?”“我们的命令是捉拿瑶姬,诛杀杨家满门。此行也是以我为主,你有话去对陛下说!众天兵天将,上!”

众天兵天将朝瑶姬一家人扑去。瑶姬额头的天眼中忽然­射­出了光芒,击中了天兵天将,同时白绫飞出,无数天兵天将跌了出去。几名天将又冲杀过来,瑶姬护着家人天兵天将拼杀。摇光望着瑶姬几人,徐徐拿出了兵器,他的兵器是两个太阳一样的轮子,周边全是锯齿,像太阳的光芒。摇光的轮子朝杨昭飞了出去。瑶姬看到,忙甩出一道白绫,卷住了即将触到杨昭的金轮。而这时,另一只金轮从杨天佑身体里划过。瑶姬忽然也是浑身一震,痛苦地捂住胸口,忙回头去看杨天佑。杨天佑已经倒在地上。瑶姬大喊:“天佑—”杨昭、杨戬、杨莲也惊呼:“爹—”杨天佑看了看瑶姬,又望向三个孩子,他艰难地笑了笑,闭上了眼睛。

【第二十二章 孔宣现身退天兵】

杨戬和杨莲朝杨天佑的尸体扑去,刚到杨天佑的尸体旁边几名天兵天将的兵器同时朝他们刺了过来。杨昭蹿了过去,举起小手将体内法力­射­出打落了刺向弟弟妹妹的兵器。而这时,摇光的金轮又飞了过来,刷地从杨昭的身上划过。杨昭站立不稳,七八件兵器同时刺进了杨昭的身体里。杨昭忍着剧痛奋力朝天将们砍去,天将们被击退,但七八件兵器却留在了杨蛟的身体里。

杨莲幼小的身子趴在杨天佑的尸体,泪流满面。口中呀呀的喊着:“爹爹。”杨昭的身体倒了下去,杨戬回头看到,忙抱住了哥哥。“大哥”“二郎练武活着。”瑶姬望着丈夫和儿子的尸体,痛苦万分。“还我丈夫,还我儿子—”痛失了丈夫和儿子的瑶姬像一头发怒的母兽般朝摇光扑去,天眼中的光芒朝摇光乱­射­,白绫不断朝摇光攻击。摇光抵挡不住,节节败退。

杨莲和杨戬,一个抱着父亲,一个抱着大哥。众天兵天将再度挥舞兵器朝杨戬和杨莲杀来。眼看二人也将丧命,玉鼎真人刚好赶到,挥剑斩杀了天兵,救下杨戬和杨莲二人。“都给我住手!”天将们见是元始天尊弟子玉鼎真人,只好停了下来。

摇光被瑶姬打得节节败退,终于,他的两个金轮也被瑶姬夺了下来。瑶姬挥起金轮朝摇光的喉咙割去,眼看摇光就要死于非命,白飞的长枪忽然Сhā进了金轮里,挡住了金轮。白飞:“长公主—”瑶姬仇恨地盯着摇光。摇光突然张口吐出一道太阳真火直冲瑶姬飞来。白飞看到吃了一惊,却是来不及阻挡,瑶姬惨叫一声,跌倒在地。众天兵天将一拥而上,死死地控制住了受伤的瑶姬。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