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从而,认为只有用十分虔祷的祭祀方式,祭拜、祈求、祈神佑福,才能保社会平安、昌盛。自然而然地,就繁生出崇尚祭祀、禳灾纳福、驱疫解厄以及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成套仪礼和民族习俗。其中,例如祭山、祭庙、冠礼、还愿祈福、安神驱鬼、治病、出人意料秽、招魂、消灾、看风水,乃至修房造屋、男女合婚、新生儿命名、超度亡灵等许多都有各式定规,有的还要隆重礼祀。
因此,像小奥运会这种趋于现代化的大型活动,也同样免不了一套约定俗成的仪程、仪规,而且必须请一位释比来主持。
释比,是羌族的语言,也即是指羌族尊贵的巫师。
这样的巫师,是羌族社会自然崇拜的产物,适应着社会祭祀礼仪的需要。必须德高望重、知识渊博,必须善长占卜、能驱鬼邪,并且能歌善舞、唱颂经典,还可以由上述神祗、民族祖先、英雄等的业绩为主题编演出诗歌、传说与戏剧。
他们主持一切祭祀礼仪,为人求吉纳福、降魔逐疫,成为上通天神、下达人意、神人相通、神力无穷的圣人,受到人们的尊重与信任。
羌族的这种颇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现象,在霍小春的故乡澄海一带已经很少了。为什么少呢?毕竟,现在的社会发展快,科学也快,人类可以飞上太空,而且自称大师的骗子也多。于是,对这些民俗,如果当成一种娱乐节目,或许心态也会平常些。
正所谓去异存同,霍小春也以平常的心态面对这一切。他从读初中起,初一十五就不再拜“地主神位”这样的木牌,其实,在他内心仍然有一个神。那个神,看不见摸不着,就像空气一样。那是正义之神,教人心中永远燃着那么一团热火。那个神,可以是奥运之神!可以是智慧之神!可以是善良之神!
也许,每个有志向的人心中都有一个目标,是的,那个目标就是你的神!!
而对于大多数的世人,有时心灵过于脆弱,总需要一个神来强化那脆弱的心灵!!!
现在,羌族山寨正通过巫师,对奥运之神膜拜。
原本,作法前,巫师要用净水洗前途,燃香柏熏身或杀白鸡祭祖。甚至,例如祭山大典、行成年礼等大型的祭祀活动,还需要提前49天忌食葱蒜斋戒沐浴,以示对神的虔城和敬意。
不过,小奥运会虽然大型,但是属于例外,以示趋于现代化精神,并非食古不化。
只见,三藏法师戴着一顶猴头帽,胸前带着羊皮鼓,腰系铜锣,背着师刀,手里拿着神棍,脖子吊着令牌、兽骨封和羊角卦等。到了高台上,走着奇特的步法,时如涉水,时如临岸,口中念念有词,诵起了《释比经》中的经文,进行作法。只知道四字一句,两句一节,音韵动听。至于,念的都是些什么,纵然听得清楚也不懂意思,就像略懂现代汉语的外国人听中华古汉文一样,水里雾里。不过,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好似每一个字都起着活络的作用。
羌族最尊贵的巫师,一般出自青山派。三藏法师,正是当今青山派掌门人,身负青山六大咒正宗秘传,精通《释比经》,擅长正阳符、预卜占卦、奇门遁甲等各式相克的诡异法术。
羌族的巫师,远在古羌部落社会时,就已经出现。
据某些史志记载。当时,古羌部落中,巫师的职司是由部落酋长一身兼施。部落酋长,一方面执掌部落行政、军事、生产等行政事务,同时,又主持羌部落中的一切祭祀礼仪、婚丧嫁娶活动,在思想领域里起着精神领袖的作用。
这种情况在某些典籍里,曾经详情记述,如说,羌族最早的民族领袖是共工、炎帝、大禹。他们既是社会领袖又是主持部落祭祀的大巫师。
关于大禹,《史记。天国年表》中提起,“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中提起,“这类传说是有某些根据而不是无稽妄谈的话,那么传说中的禹,就是羌族中第一个酋长而兼巫师的人物。”
大禹治水,是大中华民族的经典神话。传说中,当大禹在羌族附近的大漠治水时,曾施法,从长江将水往西北部调动,产生了一条时隐时现的神秘的通天河,并且在大漠出现了一位青山。从而创立了青山一派,精挑人才,培养成为羌族的巫师。
青山派,以禹为始,每一代的掌门人及弟子,禁咒施术、作法祈福时,“多效禹步”。禹步,是大禹治水时行走各地水泊河畔所领悟出来的步法,变化复杂,且有要决,如果没有专门的口传心授,是参不透的。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部落酋长的职司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维护部落重整生计、狩猎农耕,以及抵御外族侵略、安居乐业等,于是将原来主持部落祭祀礼仪的职责分化开来,成立释比专司。一开始,担任释比专司的巫师,社会职能仅仅是辅佐部落、佑福禳灾、主持祭祀礼仪,再后来,随着羌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多种崇拜习俗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壮大,并且在主持礼祭中传播着历史文化。久之久之,由于羌族的固有思想理念及巫师在羌族社会的多种功能,就被视为是神人相通的使者,是天神派到人间佑福驱邪的神圣的使者。于是,成为羌族社会的精神领袖,得到尊重,社会地位亦不在一般族长、村长之下。
当寨民们与一些外来参观者仰首入神,三藏法师的身影也渐渐停止,并且宣布比赛即将开始。突然,有些寨民感到困乏无力,坐倒在地,口吐白沫。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参赛的寨民。于是,台下响起一连串的惊呼。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