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山人我从读初小开始,就迷上了中国历史,成了一个好古之人。在小学、初中、高中这十多年的正统教育中,我对老师給自己灌输的史学知识特别感兴趣,每次考试,我的历史成绩也最优秀。考上大学后,我虽然攻读的是工科,但仍对历史情有独钟。无论是在紧张有序的专业学习中,还是在轰轰烈烈的文革运动中,我跑图书馆借阅最多的图书是历史书。从校门出来,进入厂门,我在工作之余最爱捧读的仍然是历史书和中国传统文化书。无论是在居住之地,还是出差在外,我都要到古旧书店转转,找些古典书籍看看,收集一些有用的历史资料,以备业余研究之用。
隨着年岁的增长、头脑的发达、視野的开阔、思想的解放、知识的积聚和阅历的丰富,我终于弄明白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从古至今,已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這五代,而每个代又分了若干个纪,如元古代有长城纪、蓟县纪、青白口纪、震旦纪,中生代有九个纪,即白堊纪、侏罗纪、三叠纪、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奧陶纪、寒武紀,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在新生代的第三纪中,又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这五世,第四纪可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这四世。仅这第三纪距今就长达七千多万年,而人类出现在第四纪中,距今已有二百多万年。第四纪的更新世是地球的冰期,气候特別寒冷,直到距今约一万年开始进入全新世以后,玉木冰期(第四纪中的最后一个冰期)消融,气候变暖,人类和动植物才得以繁衍生长,地球文明才得以发展。
我还弄明白了自从创世元灵造地球、鸿钧老祖承遗志、盘古英雄开天地,太古大神开创了这个苍穹无垠、九天浩瀚、繁星闪耀、乾坤迴旋的黑白世界后,人类就开始在广袤环宇中頂天立地地生存、繁衍。整个华夏民族的历史经历了前三皇五帝(即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尊庐、句娄、赫胥、太连、伏羲)、初三皇氏(即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中三皇(燧皇、巢皇、史皇)、后三皇(伏羲、女媧、神农)及五帝(黃帝轩辕氏、顓頊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和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中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百四十多万年的悠久長河。而从人皇氏的四个弟弟与四个妹妹雌雄交配,孕育出华夏伊田园中的第一批人类后,人类社会经历了九头纪、五龙纪,攝提纪、合雒纪、连通纪、敘命纪、循蜚纪、因提纪、禅通纪、疏仡紀等十个纪,而疏仡紀实际上是黃帝血脈流传的一纪,至今已有四千五百多年了。
但我学习、思考、探究了一辈子,总觉得史学权威、史学老师们说的人是猴子变的、中国的历史只有五千年、中国到夏代才算个国家、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大皇帝等论调不太对头。我认为人类发展到今天,尽管可以乘飞船傲遊太空、驾濳艇深巡大海、用天文台观察星辰、靠显微镜检測细胞,但浩浩宇宙仍然是个迷、茫茫大地还是一个迷、芸芸众生是个迷、悠悠历史也是一个迷。说人是猴子变的,数千年來,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猴子变成了人呢?又有谁看見、记载下來了呢?倒是外国的科学家已证明,人类早在五百万至七百万年前就与猩猩、猴子分道扬镳,再无亲緣。说中国的历史只有五千年,那五千年以前的盘古开天辟地、上三皇无为而治、中三皇初创文明、后三皇创建神州乐园就不是中国的历史嗎?说夏代以前沒有国家,那炎帝、黃帝、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不都是天下百姓敬仰、各国诸侯咸服的天子吗!当然,五帝時代的中华九州土地少、人口少,九州之外,四面皆海,东有东海,南有南海,北有北海,西有西海,但她毕竟是当時威镇四海、享誉环球的堂堂中华上国吗!说秦始皇才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那是春秋战国、七霸爭雄后的事,要说最早实现神州大一统的時代,还是在羲皇、炎黄之时。那时的华夏,才真叫做和平、和睦、和融、和谐的盛世。
山人曾统计从疏仡纪开始的历史长河中,在华夏这辽阔的土地上,在这美丽的伊田园中已经历了八十多个皇朝,前前后后共产生了五百六十多位君临天下的天子、君主或帝王。其中夏朝以前11位、夏朝17位、商朝30位、周朝39位、秦朝3位、汉朝32位、三国13位、晋朝18位、十六国88位、南北朝65位、隋朝5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4位、宋朝20位、辽国12位、西夏12位、金国10位、元朝18位、明朝19位、清朝12位,其他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洪宪皇帝袁世凯等。山人认为在这近六百位被称为万岁的帝皇中,真正能称为圣帝的只有黃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帝禹夏后氏这七天子。
当代伟人***担任中共党魁、中国元首后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作为共和国的一个公民,脑海中常在思考,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个重大课題?一个社会怎样才算和谐?和谐社会还有沒有竞争、有沒有矛盾、有沒有斗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究竟靠谁去建?用什么方法去建?联想起我从小就读过的古书,想起毛泽东当年写下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壮丽诗篇,五帝时代的和谐气息不禁扑面而来,远古社会的和谐景象时时在脑际浮现。我想,假如我们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能像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那样,在权杖面前有谦逊禅让之风,在尊长面前有敬老爱老之德,在待人方面有重贤下士之礼,在物欲面前有公而忘私之品,在体恤百姓方面有亲民爱民之情,真正做到像胡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想″,那我们当今这个现代社会不就很和谐了嘛!但从当今世界的现实看,国与国之间纷争不断,超级大国耍弄霸权,意欲独霸世界,控制全球,从而引发种种战争和恐怖活动,弄得地球一刻也不安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中,有些人狂妄自大,野心勃勃,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不择手段,揽权盜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不顾百姓死活来;在一些家庭中父子反目成仇,夫妇不和离异,家中纠纷不断,经常打架吵骂,一家不得安宁;在社会上,有些人品质恶劣,德性全无,有的用公权力大谋私利,大搞公款消费,如公款吃喝、公款出国、公款上学、公款入股、公款旅行、公款遊览、公款买车、公款购物、公款赌博、公款购房等等是禁而不止,日盛一日,已成为人民切齿痛恨的公害;有的不好学、不上进、不尊师、不重教、不敬老、不养老、不爱幼、不自尊、不自重、不自律,趾高气扬,神气淩人,不可一世;有的好吃懒做、偷鸡摸狗、卖淫腐化、消遙玩乐、吸毒贩毒、拐卖妇婴、诈骗抢劫,杀人越货,墮落成了社会的人渣。
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山人一个念头不时地从脑海中冒了出来,我要用我的文笔来充实自己的残年,用我的心血来褒扬华夏七位圣帝的伟德,宣传七圣开创的盛世文明;颂扬他们在神州历史上留下的君位禅让、君臣和睦、君民和融、社会和諧的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讴歌这七位圣帝曲折而美好的一生及他们所宣导、遵从和宣扬的仁义道德精神,让七位圣帝所倡导宣传的人人讲礼、以礼相让、以诚相见、以仁相爱、以德相化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永具活力,在建设和谐中国、和谐世界中再展魅力,再创奇功。
因此,我翻阅多年来保存的一些资料,頂着夏日的炎热酷阳、乘着秋季的溫煦燥风、冒着冬天的严寒冰霜,或进书馆查阅考古资料,或在室中静心构思设想,或伏案埋头疾书,或上机操作打字……就这样,我在八年前首先著写了《虞舜大帝》一书。这部力作出来后,得到了中国舜帝陵基金会会长、原湖南省政协主席王克英先生的首肯,王主席连连称赞说:“这是一件好事。”並立即批示:“请省舜文化研究会研究,並予以答复。”他让他的秘书把此书稿送给了舜文化研究会。可该会至今沒有給我回音。后来,我才知道我这书稿落到了原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手里,可这位部长东窗事发,因贪污受贿而锒铛入狱,所以,我这书稿也就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后来,我将此书的电子文档传給我的兩位朋友传阅,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他倆一致认为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说这部专著填补了中国帝王宣传史上的空白,对中国古文化及古代文明的研究很有参考作用。他们还建议我先在网上与读者见面,並教我怎样上网。在朋友的帮助下,我这《虞舜大帝》终于首先经《新浪网》的读书网审查后发表,继而《收狐网》的读书网也以《千古第一孝》的书名发表,之后,有十多个网站相继转发,我的一位朋友从海外归来,读了此书后,还将我这书的电子文档带到国外,在一家中文报纸上连载刊登,受到了海內外广大读者的好评。之后,山人又化了很长时间,整理编写了《虞舜大帝生平年谱》在网上问世。
不久,由国家组织大量专家、学者建设的一项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伟大工程,即夏商周断代工程宣佈结束,其研究的断代成果正式问世。该成果确定由帝禹夏后氏开创的夏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比我从小学历史所知道的夏代起始之年前推了37年,这相对四千多年的历史来说,相差还不到1%,这说明该成果还是精准的。但在此成果宣佈前,就有一些出版社发表了史学界的一些人关于三皇五帝的断代研究成果,此后,许多网站连篇累牍地转发,山人读后,感概万千,依这个成果来断,中国的历史是延长到了一万年,但五千年来在民众中流传悠久、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就都被他们否定了,全世界十五亿华人以“炎黃子孙”、“龙的传人”、“华夏九州”、“神州大地”、“三皇五帝”为根为荣的祖基也就被他们割断了。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黃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不是几千年来被世世代代炎黃子孙崇拜敬仰的圣德天子,不是顺天应人、得天相助、得民爱戴、驱除恶魔、为民除害、扶危济困、普度众生的君主神氏,而是成了一个个心地卑鄙、不择手段、狂妄自大,野心勃勃,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揽权盜名、谋取天下的短命缺德的统治集团的代名词。在这些人看来,四五千年前的华夏族人的寿命都很短,一般都在六十岁以下,根本不可能活到一百多岁,所以,他们一面把中国的历史拉长,把五帝时代的年限拉长,一面就造出数百个亘古以来,闻所未闻的帝皇之名来,似乎这样就可以将三皇五帝的时代成为世人公认的信史,可是,他们忘了中国是一个神的国度,是著称于世的神州,数千年来,在广袤的华夏九州留下了许许多多神的足跡和神的传说,至今遍佈在黃河上下,大江南北、长城內外的无数名胜古跡还让世人捉摸不透,让史学家、科学家感到是个迷,有许多工程、不少建筑用当代的科学技术都难以完成,在古代不靠神仙的神力,能办到吗!再说,现代人年愈百岁的已比比皆是,在上古重道修身养德的黃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活到一百多岁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所以,山人认为他们想要人相信的信史根本就是一部让人见疑的伪史。
说到三皇五帝的历史,我还是尊重中国最早的古籍《尚书》、《竹书纪年》、《史记》、《山海经》、《左传》、《呂氏春秋》、《汉书》中所涉及的史实。《尚书》中有《尧典》、《舜典》,《史记》中写了《五帝本纪》,对帝尧、帝舜用了较多的笔墨,但它们毕竟是古文记述,內容简单,读之不过隐,且记述各异,难辨真伪。如帝舜在位的时间,《史记》说是三十九年,而《尚书》讲是五十年,相差了十一年。不过,这些史书所讲的史实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黃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在他们的笔下都是史有其人,人有其事,绝不是现在有些史学家所说的是孔子、司马迁等人阉割历史,虛构出来的。司马迁他为了秉笔直书,宁肯受宮刑,也不阿谀奉承事权贵,故他能被后世誉为史圣。因此,我在网上发表《虞舜大帝生平年表》后,化了五年的时间,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发佈的成果,从公元前2070年夏禹建立夏朝开始,逐年收集推算了从轩辕黃帝孕育到夏禹去世这530年內,夏禹、虞舜、唐尧、帝喾、颛顼、少昊、黃帝的生平事迹和神话传说,编写了《七圣纪年》一书。进而又着手著写一套《神州华夏圣帝传记神话小说系列丛书》,山人规划这套丛书由七部书组成,其中:
之一是《公孙轩辕》;
之二是《少昊己鸷》;
之三是《高阳颛顼》;
之四是《高辛姬俊》;
之五是《放勋唐尧》;
之六是《重华虞舜》;
之七是《文命夏禹》。
经过近四年的发奋努力,我终于完成了丛书之一,即《公孙轩辕》一书的著作。这是一部集传记、神话、小说於一体的力作。在创作过程中,我主要参考了《史记》、《尚书》、《竹书纪年》、《山海经》、《左传》、《呂氏春秋》、《易经》、《孟子》、《楚辞》、《淮南子》、《汉书》、《后汉书》、《搜神记》、《列女传》、《太平广记》和《中华历史五千年》、《二十六史通俗演义》、《中国史纲》、《诸神的起源》、《炎黃文化考》、《华夏文明》、《中华文明大博览》、《中国古代地理》、《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文化知识精华》等古今名著名典和晋、豫、冀、鲁、湘、赣、浙一带的民间传说,力爭做到事事有据,言出有凭。但轩辕黄帝毕竟是四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人,是一位伟大的圣帝,古本史料对他的描写和传记,多有不同,褒贬不一。遇到这种情況,山人就费了不少功夫和脑筋来加以甑別,力求去伪存真,力保原貌,以符逻辑。
现谨以此书向全球华人的人文始祖、中华远古五帝之一的圣天子黃帝的公祭活动献上一朵小花、烧上一柱文香、敬洒一樽热酒,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关注。
二○一二年四月
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公孙轩辕与炎帝神农、羲皇伏羲、娲皇女娲的渊源关系,讲述了黄帝的奇异出生、成长经历、拜师学道、寻访贤臣、娶亲成家、任贤用能、强军富国、承天顺民、替天行道、除腐扫恶、摧枯拉朽、打败罔榆、剿灭蚩尤、一统天下,由乱到治,大兴文明,开创盛世、德满功成、寻仙访道、导引养生、延年益寿,直至蒙天厚爱,白日升天、骑龙而去、封为真人的全部过程,揭示了华夏、九州、神州、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等中国元素的来龙去脉,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讴歌了轩辕黄帝、嫘祖王凤、国相风后、大将力牧、天姥容成、五圣先生、天师岐伯、左史苍颉、陶正宁封、乐正伶伦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以天下太平、清和公正为己任,承奉天命,顺应民心,敢于担当,奋不顾身,为民除害,为民造福,兢兢业业,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凡是读了本书的读者,不仅可以明白中国的土地为什么叫黃土地?中国的母亲河为什么叫黃河?中国人的祖先为什么叫黃帝?古代中国为什么叫华夏神州和九州?中国人为什么叫龙的传人?而且可以知道宇宙的来历、远古人类始祖的形像和天地、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洞悉天地大道形成的奥秘及道教、阐教、截教的来历和玉清、上清、太清这三者的关系。
书中主要人物
书中主要人物
1.公孙轩辕,由日中黄帝奉玉皇大帝之命,托胎转世,原姓公孙,名荼,因他在姬水边出生长大,故又姓姬,名云;又因他发明了车轮,被世人称为轩辕氏,11岁继承父王之位,担任有熊国君,称为姬王。后一心跟广成子学道,改称玉王。到西陵国娶亲后,改称玉皇、黄王。打败炎帝罔榆、剿灭蚩尤,统一天下后即天子大位,方称黄帝。他担任姬王十九年,称玉王三年、称玉皇十四年,称黄王十二年,在天子大位上称黄帝五十二年,享年一百一十岁,于桥山之巅白日升天,骑龙而去,被玉皇大帝宣布任命为中黄真人,入住太极宫。
2.王凤,由月中黄帝夫人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之命,投胎于西陵国,母亲田青螺生她后就去世,由西陵国君夼钧收养。取名夼雷,小名阿雷、阿螺,为公孙轩辕发妻,黄帝元妃。因为她聪慧、勤劳、大度、发明种桑养蚕、巢丝织锦制衣、辅佐公孙轩辕、统一华夏九州、尽智尽心尽力、为开创中华基业、促进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被黄帝諡为“祖神”,尊她为“先蚕娘娘”。后人为缅怀她的功德,尊称她为嫘祖,又称雷祖、累祖,皇娥、凤姐、凤姑、凤姑娘、嫘姑、蚕姑、丝姑等,民间称她为蚕母娘娘。
3.姆母,方相氏,因为她长相丑陋,又名醜女。黄帝以紫微中樞有四妃之星拱卫帝星的天象,娶嫫母為次妃,以輔助朝政,生子苍林和禺阳,后被黄帝封为方相之神,专驱疫鬼,随黄帝一起骑龙升天。
4.广成子,即主管人间治世君王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化身,公孙轩辕的师傅,下界来隐居在崆洞山,收玉王为弟子,传授天地大道。后又化身为随应子,收己鸷为徒,传授天地大道。
5.西王母,又叫王母、王母娘娘、因其住在昆仑仙山,她的瑶池里有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故亦称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她是元始天尊和太元圣母的二女,被元阳天帝封为西华帝君,是天界上仙、女仙统领,掌管人间的灾疫和刑罚,后与玉皇大帝结为夫妻。
6.玄女,西王母的养女,深黯兵机,颇懂兵法,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敕封她为九天玄女、九天圣母。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奉西王母之命下界助黄王剿灭了蚩尤。
7.东王公,又称“木公”、“东君”,他是元始天尊和太元圣母的长子,西王母的哥哥,被元阳天帝封为东华帝君,被民间尊为“东皇太一”神,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太阳星君),后被道教奉为男仙领袖,南、北二宗的始祖。
8.玉皇大帝,姓岳,名铿,字子元,其前身是地皇氏,他和其兄弟十人受天地阴阳灵气交感而孕育在熊耳、龙门山,出世后,受天庭委托,在太上老君的辅助指导下,兄弟一心,淡泊处世,无为而治,合作共管大地三万六千年,经道德天尊下去考核,经元阳天帝审批,由元始天尊宣布任命为中央玉皇大帝,位列三清之下,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后与西王母结为夫妻。
9.玄都,即玄都大法师,他出生奇异,悟性极高,道德天尊的弟子,太上老君外丹道最早的嫡传,得传法宝“八卦紫金炉”,指引姬王上崆洞山拜广成子为师。
10.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太昊等,原为玉皇大帝之弟,奉天帝之命下界,到华胥湖边化作一个大脚印,等末代燧皇少妃华胥踩踏后,即投胎华胥之腹,华胥怀孕整整十二年才生下他。他是龙身人首,长大后,带领人们用兽皮缝制衣服,抵御寒冷,结网打鱼,投矛狩猎,而狩猎活动的展开又使得动物类食物日益增加,另外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1.风后,伏羲后裔,山西解州人,生于海隅之地,务农自耕,精于《易》数,明于天道,甘贫,隐逸为乐。他是公孙轩辕的梦中贤臣,被玉王在东隅之地寻访得遇后,便被拜为上台,国相,辅助黄王打败罔榆,剿灭蚩尤,一统华夏九州,并被玉皇聘为玄嚣和昌意的师傅。黄帝在置列侯众官时,擢风后为三公之首,由于风后是黄帝的第一任宰相,故后人称他为“开辟首相”。著编《握奇经》,研创八阵图,被黄帝封在具茨山的大隗山峰頂,死后被黄帝安葬在华山西北麓的大河北岸边,为他建了风后陵。
12.天姥,字宗黄,道中人,又叫容成、容成子、大鸿、鬼臾區,曾经栖自太姥山炼药,善导引之术,守生养气,保精炼气,老而转少,面带幼容,谷神不死,能使自发复黑,齿落复生,后隐居鸿蒙(今青城山)、崆峒山,是指导黄帝学习养生术的老师之一,被黄帝拜为中台,居三公的第二位,被黄帝封于具茨山西南峰和七圣之一,享年二百岁后,随黄帝一起升天。
13.力牧,其前身为伏羲的养子与徒弟,天资聪颖,7岁便可观天象预吉凶。力大无比,不但善于牧羊,还善于射箭,能拉开强弓。伏羲白日升天后,他素服为伏羲守灵,终身不曾离开半步。后奉伏羲之命,投胎再世,成为玉王的梦中贤人,在牧羊山被玉王寻遇后被玉王拜为大将军,并被玉皇聘为玄嚣和昌意的师傅。在涿鹿之战中战胜罔榆,击败蚩尤,战功显赫。被黄帝封于具茨山东南峰,去世后,被黄帝安葬在北依峥嵘挺秀的凤凰山(即凫山、亦称画卦山),南抱碧波万顷的独山湖的伏羲陵之旁,并在伏羲陵边建了力牧祀。
14.应龙,是有翅膀的千年神龙,为龙中之贵,擅长“畜水”,它奉天帝之命,化身为人,下界助黄王决战蚩尤,在涿鹿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捕杀了蚩尤及其八十个兄弟。之后,即隐身而去。被黄帝封为七圣之一。黄帝升天时,它奉命以金龙真身接黄帝等七十余人到昆仑山,之后就潜入东海,听从东海之神禺虢调遣。
15.祝融,南正,熟知南方的情況,对南方的山水地理和人情世故十分了解,被玉王、黄帝任命为司徒,专管南方和夏天的事务,同時主管教育。
16.后土,北正、对北方的情況十分了解,对北方的山水地理和人情世故摸得很清楚,被玉王、黄帝任命为李師,专管北方和冬天的事务,同時主管全国的水利,被黄帝封为七圣之一。
17.苍颉,史皇氏仓颉的后裔,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人,玉王、黄帝的左史官。他继承始祖遗志,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鸟迹书”,成为华夏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赐以“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他的圣功,世人这称这天“谷雨”,享年110岁。
18.岐伯,北地(今甘肃省庆阳县)人,生而精明,从小善于思考,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还懂音乐,会做乐器,曾为玉王作鼓吹鐃角,灵神鉦,以扬德建武。他还能测量日影,多才多艺,才智过人。后来,岐伯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精于医术脉理,遂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生,被玉王、黄帝拜为天师,著《内经》行于世,并著《黄帝岐伯》十卷、《岐伯经》十卷、《岐伯灸经》一卷、《岐伯针经》一卷、《岐伯精藏论》一卷、《岐伯论针灸要诀》、《岐伯五藏论》等,为华夏医祖和医书之祖。
19.俞跗,神医,擅长外科手术,他能榒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使死者更生,他治病不以汤液鳢洒,镵石桥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为黄帝属下的三大医官之一。俞跗晚年遭遇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其房屋、医书和他及儿子俞執等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从而使三十七卷《黃帝外经》失传。
20.巫咸,一作巫戊,炎帝帝裏时代人,西方巴族部落首领,因他擅长巫术与医术,巫术与医道兼于一身,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又是个占星家。帝裏便命巫咸入朝主筮,故巫咸以作筮著称于世。帝裏驾崩,榆罔继位后,为政苛急、巫咸和他政見不同,不相与谋,在万般无奈下,借故说巴方有锁事,请旨回巴。榆罔考慮到西南诸部落已日益強大,如让巫咸回巴,坐镇巴方,也许能起到震懾诸侯的作用,便委派巫咸回巴主持巴方一切政务。玉王到西陵后,巫咸则率巴族归顺玉王,被玉王、黄帝任命为巫官。黄帝升天而去后,巫咸弃掉官职,到海外访求仙道,他欲寻一个长生不死之方,但始终沒有得到,就在大荒之中的一座丰沮玉門山上住了下来。
21.伶伦,亦作泠沦氏、擅长音乐与制造乐器,被玉王、黄帝任命为乐正,制作了竹笙与箫、馨,创造了律吕、谱写了《咸池》之乐。后随黄帝升天,被玉皇大帝封为“青城真人”,成为众仙真中地位较高的一位。后来,他居四川青城山,服食琅玡树花,被人称为“青城洞真”,又被称为“洪崖先生。”
22.宁封,又称宁封子、龙跷真人,原被玉王、黄帝封为陶正。发明了彩陶技艺。神人过其处,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连掌其法。后宁封积火自焚,其形随烟上升,视其灰烬,犹存其骨,时人将其葬于北山中。宁封子升仙后,栖于蜀之青城山,黄帝曾往见问以“龙跷飞行”之道,他授黄帝以《龙跷经》,因其形象为头戴盖天冠,身著朱紫袍,腰佩三庭印,总司五岳,被黄帝封为五岳真人。
23.杜康,汝阳人,曾为癝政大常手下的“宰人”,作事认真,十分负责。但因他把丰收的粮食堆在山洞里霉坏而被黃王撤职,降为一名粮食保管员,后他将粮食藏在空心树中,而发明了酿酒之法,造出了百坛美酒,受到黃王的大加赞赏,从而被黄王、黄帝委以负责造酒的官。
24.柏成子高,又叫柏成子,亦作柏成子皋,懂地理,知矿藏,会冶炼,被黄帝任命为负责制造货币的官,发现和造出了丹矸、黄银、慈石、铜金、陵石、赤铜青金、黛赭、鉴铁、银沙等矿产品。后人把他视为矿学祖师、冶炼鼻祖。黄帝乘龙升天时,他也骑上龙背,跟了上去。结果他在天界遭遇劫数,被谪下凡。25.隶首,会算数,被玉王、黄帝封为史官之一,负责记数。在妻子花女的帮助下,发明了算盘。后随黄帝一起升天。
26.浮丘公,因为他从前住在荊州南部、衡山之北的太浮山修道炼丹,隐居修行,栽种苦葜,而得此名。后来,浮丘子跑到彭蠡湖南面一座华林山上修炼了多年。之后,浮丘公又跑到南海海瀕去苦心修炼,方才得道成仙。他得道成仙是专门用的外功,所讲究的是炼丹之法。经容成子和宁封子的介紹,浮丘子做了专门指导黃帝学习养生术的老师之一。
27.赤松子,家在云阳山下。他在炎帝神农氏的时候就有神术,因为他有要天下雨,天就下雨;要天晴朗,天就晴朗的本领,神农就让他担任了雨师之职。他不仅能呼风唤雨,而且能随风雨而上下,他在风雨中,其衣裳一动也不动,一点也不湿,是一个风雨不侵的神仙。赤松子喜欢枸杞,所以他的牙齿生了又落,落了又生。他也善吐纳导引之术,辟谷不食,常以火芝充饥。他曾劝神农服食水玉,说常食水玉能够入火不烧,但神农不相信,可神农的小女儿,却非常相信,就拜赤松子为师,跟着他学导引之术,后来亦得道而仙去。
28.罔榆,於炎帝帝裏二年出生在承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他名夸父,是为炎帝八世。他从小聪明好学,后来习文练武,长大成|人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帝裏十八年,东夷人骚扰和入侵神农氏东部边境,十七岁的罔榆奉命驻守旧都伊川,並且在那里筹建军队,与东夷人作战,多次击败敌人,受到帝裏的多次表扬和嘉奖。帝裏驾崩后,罔榆在伊川即位,他继位后,一改先朝惯例,为政苛急、暴戾无状,法多害民,臣怀二心,民怨四起,民心尽失,诸侯相侵,暴虐百姓,国势日衰。
29.蚩尤,由共工氏康回的阴魂黑龙精重新托胎而生,生下来就长得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剑戟,头有角,銅头铁脖子,耳上生毛,硬如剑戟。其父姜吼去世后,蚩尤继任为部落首领,他对九大部落联盟的首领及所属的八十一个分部落的首领逐一调整,皆以勇武刚強、力大性猛、能征善战、忠诚信义为标准,选成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吃石的奇人,並都以他为尊,聚拢在他的周围,蚩尤把他们都认作兄弟,进而依靠这八十一个兄弟,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军队,又用本部落独有的金兵器來武裝这支军队,使整个九黎集团威振天下,八方万邦,皆为弭服。黄帝战胜炎帝罔榆后,在涿鹿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决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
30.玄嚣,黄帝长子,由元妃王凤所生,名挚,号青阳。被黄帝赐姓为己,封于江水,遂在其师傅风后的护送下,带了妻子和女儿黑英离开帝都,定居江水。黄帝升天时命其摄理朝政,但他无意统领天下,就推举黄帝次妃方雷氏女节生的二弟休为帝。
31.禺阳,又叫禺虢,黄帝十子,由四妃方相氏姆母所生,生下来就是人面鸟身,21岁时,禺阳学道功成,成了御蛇高手,他的兩耳装着兩条黃蛇,双脚下面各踩着一条黃蛇,这黃蛇能大能小,遇有敌情,禺阳念动真言,那黃蛇就会变成黃龙,速即将敌擒住。后被黄帝赐姓为任,受封于任(今河北任丘);因禺阳身怀异术,黃帝便派他镇守东海,是为东海之神禺虢。
32.己鸷,又叫凤鸟氏、穷桑氏、桑丘氏、云阳氏、少昊、金天氏,黄帝十四子,由元妃王凤梦见白帝之子,同游穹桑之地后,黄帝带她到穹桑游览,见大星降落而孕生。他诞生时有红、黄、青、白、玄五色凤凰飞落其母寝宫庭院,他生下来就是人头鸟身,背上长有一对翅膀,覆着厚厚的羽毛,很象一只金雕。5岁时被黄帝封于长沙云阳;10岁时,被黄帝派往东方海外的归虚建立了一个少昊国,帮助黄帝管理东海上的大片岛屿。拜随应子为师,学习天地大道,并在师傅指导下,建立了鸟国。11岁时,黄帝封鸷为西方金德天帝,自此,鸷就长居于西方长留之山。由于帝休之子在位的威望更不如他父亲,天下诸侯皆不服他的号令,于是,他就让位给昌意之子韩流。但乾荒清心寡欲,一心学道,无意天子大位,便将天子大位禅让给了己鸷,己鸷即位后,是为少昊金天氏。
书中其他人物
书中其他人物
1.女节,方雷氏,是炎帝榆罔的孙女,她父亲是榆罔的亲生子,名字叫雷。雷見父王治国日衰,而天下诸侯皆服黃王,就有心投靠黃王,把自己的爱女许诺給黃王做了妃子,故为黄帝次妃,她发明了梳子。后随黄帝一起骑龙升天。
2.丽娱,彤鱼氏,是炎帝神农的后裔,初居虞山(今陇县),后东迁至彤城(今陝西华县西南之彤城)。丽娛不仅长得美丽,而且性情贤淑,深得黃王喜欢。公孙轩辕称帝后,她成了黃帝的三妃,发明了石板烧熟食和用筷子夹食等方法。后随黄帝一起骑龙升天。
3.昌意,黄帝次子,由元妃王凤所生,后被黄帝赐姓为妘,封于若水,昌意到若水后,由师傅风后做媒,娶了蜀山氏的女儿昌仆为妻。昌仆生下一个“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的儿子,昌意给此子取名韩流,又名乾荒。但由于若水一带有男女野合的风俗,昌意在与数千名女子野合中得了花柳病,被黄帝责贬,不许他再入帝都。后因性病恶化而身亡。
4.休,黄帝三子,由次妃方雷氏女节所生,后被黄帝赐姓为酉。黄帝升天后,63岁的休被长兄玄嚣推举为帝,是为帝休。但帝休登上帝位后,因其能力和威望皆不足令天下诸侯们信服,便主动让位给了自己的儿子。
5.挥,黄帝四子,由三妃彤鱼氏丽娱所生,被黄帝赐姓为滕。
6.苍林,黄帝五子,四妃方相氏姆母所生,因有圣德,被黄帝赐姓为姬。
7.清,黄帝六子,由次妃方雷氏女节所生,被黄帝赐姓为祁。
8.夷鼔,黄帝七子,由三妃彤鱼氏丽娱所生,被黄帝赐姓为僖。
9.苗龙,黄帝八子,由十嫔之一所生,被黄帝赐姓为箴,封到海外,生了融吾。
10.骆明,黄帝九子,由十嫔之一所生,被黄帝赐姓为荀。
11.白民,黄帝十一子,由十嫔之一所生,被黄帝赐姓为姞。
12.鸿,黄帝十二子,由十嫔之一所生,被黄帝赐姓为儇。
13.嘻,黄帝十三子,由十嫔之一所生,被黄帝赐姓为依。
14.五圣,又叫项先生,通晓农皇、媧皇、羲皇、燧皇、巢皇和史皇時代的历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善于讲解阴阳八卦,是公孙轩辕的启蒙老师,被人称为五圣。后被黄帝拜为下台,居三公的第三位,随黄帝一起升天。
15.常先,黄王属下的一员大将,被黄帝封为司空。他脑子特别灵,发明了许多捕捉野兽的工具,是华夏第一面军鼓的创造者,在涿鹿之战中战胜罔榆,击败蚩尤,战功显赫。被黄帝封于具茨山的南山口,后随黄帝一起升天。
16.神皇直,黄王属下的一员大将,在涿鹿之战中战胜罔榆,击败蚩尤,战功显赫。后随黄帝一起升天。
17.屠龙,东正,熟知东方的情況,对东方的山水地理和人情世故十分了解,知天下大势,被玉王、黄帝任命为土师,专管东方和春天的事务,同時主管农业。
18.大封,西正,对西方的情況十分了解,对西方的山水地理和人情世故摸得很清楚,被玉王、黄帝任命为司马,专管西方和秋天的事务,同時主管兵马与军戎。
19.大常,对地利经常观察,十分熟悉经济,被玉王、黄帝任命为廩官政,主管农事、粮草和財政。
20.沮诵,苍颉的弟子,后担任黄帝的右史官,苍颉辞职后,接替苍颉担任黄帝的右史官,奉黄帝之命创作云书。
21.雷公,神医,擅长内科经络脉理,与岐伯、俞跗齐名,为黄帝属下的三大医官之一。
22.巫彭,神医,能操不死之药以愈病,担任黄帝的医官。
23.桐君,药学家,尝采药求道,止于桐庐县东隈一棵枝柯偃盖,荫蔽数亩,远望如庐舍的桐树下(即弯曲的桐树下面)居住。有人问他姓名,他则指桐树以示之。故人称他为桐君,后任黄帝的药官。随黄帝升天后,常乘绛云之车,唤诸药精,悉遣其功能,因则附口录之,世人称为《桐君药录》。
24.大挠,他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被玉王拜为国师之一,黄帝一统天下后,他奉命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的关系,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创造了甲子占卜之法。
25.羲和,懂得天文历法,被玉王、黄帝任命为占日之官,负责观测太阳,计算日子。
26.常仪,懂得天文历法,被玉王、黄帝任命为占月之官,负责观测月亮,计算月份。
27.赤将子舆,会制木器,被玉王、黄帝封为木正,专门为接待长股国国君制造了高屋门窗、高翘、高几、高椅等。黄帝求仙访道时,他常随其左右,黄帝骑龙仙去时,他攀龙髯跌下,之后,他就弃官而去,求仙访道,不食五谷而啖百花草。
28.共鼓,教民造屋,制造生产工具,深受玉王、黄帝赏识,负责造船,在桥山一次山洪暴发中被洪水卷走而亡。
29.狄貨,教民造屋,制造生产工具,深受玉王、黄帝赏识,负责造船,在桥山一次山洪暴发中被洪水卷走而亡。
30.王亥,公孙轩辕的儿时好友,姬王的侍卫,力气大,骑术好,擅长驯养兽类,但容易冲动,办事雷厉风行。后被玉王、黄帝委为驯马官及骑兵首领。
31.揮,公孙轩辕的儿时好友,姬王的侍卫,办事沉着穩重,武功很好,善于造弓,被玉王、黄帝指派为官,负责造弓。
32.牟夷,公孙轩辕的儿时好友,姬王的侍卫,臂力很大,善拉強弓,射术精准,能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后被玉王、黄帝委为骑兵首领,负责制箭。
33.仪狄,女,和杜康一起被黄王、黄帝委以负责造酒的官。
34.太山稽、被黄王、黄帝任命为司徒,在涿洛之战中负责开矿采铜;后被黄帝封为七圣之一。
35.阉冉,被黄帝封为七圣之一。
36.单应才,被黄帝封为七圣之一。
37.果童,被黄帝封为七圣之一。
38.老龙告,在涿洛之战中被黄王指派和太山稽一起负责开矿采铜。
39.邑夷,在涿洛之战中被黄王指派和虞一起负责造车。
40.虞,在涿洛之战中被黄王指派和邑夷一起负责造车。
41.胡巢,在黄王军中负责制帽。
42.伯余,在黄王军中负责制衣。
43.于则,黃王手下的打猎能手,后在黄王军中负责做鞋。
45.素雀,在黄王军中负责做鞋。
46.化狐,和高元一起被黄王、黄帝指派负责建宮室。
47.高元,和化狐一起被黄王、黄帝指派负责建宮室。
48.伯益,被黄帝指派负责凿井,在黄土高原上找到地下水,凿井后解决了高原上百姓的吃水与用水问题,受到黄帝的嘉奖。
49.赤冀,被黄帝指派负责作臼。
50.乘雅,被黄帝指派负责作駕。
51.寒哀,被黄帝指派负责作禦。
52.竖亥,被黄帝指派负责修通道路,正里候。
53.知天,也叫知命,被黄王、黄帝封为纠俗。
54.窺纪,被黄王、黄帝封为变复。
55.地典,被黄王、黄帝封为州络。
56.夹鸟,被黄王、黄帝指派负责整理冶决法。
57.封胡,被黄王、黄帝封以为丞。
58.孔甲,被黄王指派负责作盘孟,以代凹尊坯之朴,后为黄帝史官。
59.封钜、黄帝臣子。
60.大填,黄帝臣子。
61.大客,黄帝臣子。
62.车区,黄帝臣子。
63.黔如,黄帝臣子,负责作虏首。
64.后益,黄帝臣子,负责作占岁。
65.虞姁,黄帝臣子,负责作舟。
66.周昌,黄帝臣子,副将,辅助力牧抓军事。
67.庸光,被黄帝封为为司马。
68.马师皇,被黄帝封为牧。
69.臣胲,被黄帝指派负责服牛。
70.史皇,黄帝臣子,负责作图。
71.史甲,黄帝臣子,负责作戒。
72.青云氏,被黄帝任命为春官。
73.缙云氏,被黄帝任命为夏官。
74.白云氏,被黄帝任命为秋官。
75.黑云氏,被黄帝任命为冬官。
76.黃云氏,被黄帝任命为中官。
77.石头,黃帝宮中管物资进出的官。
78.王冰,被黄王指派负责养牛.
79.贾齐,黄王的军卒。
80.石牛,黄王的军卒。
81.素女,西王母的养女,擅长音乐,曾以音乐造福生灵万物,是天界操琴女神。又知阴阳天道,深知男女情事,为黄王的性学老师,向黄王传授了房中之术。奉西王母之命下界助黄王剿灭了蚩尤。
82.无为子,黄帝友人,苍山道宫的青衣老道。
83.华盖童子,善习仙草丹药,因常服灵芝,故鹤发童颜。他向黄帝敬献了《神芝图》。黄帝封华盖童子于具茨山的主峰(北峰),命其司天道,通神明,世守具茨山。
84.大鵹,西王母的三青鸟使之一,居于三危山。
85.少鵹,西王母的三青鸟使之一,居于三危山。
86.青鵹,西王母的三青鸟使之一,居于三危山。
87.长股国国君,
88.贯胸国国君,
89.刑天,蚩尤族的柱下史(史官),蚩尤被打败后,他逃到南方燕山之地,輔助蚩尤後裔重振旗鼓,再度崛起,仍担任重新崛起的蚩尤族的柱下史,带领蚩尤族死灰复燃,再次作乱,被黃帝派南正祝融率军征討,祝融用火攻,刑天只得带着蚩尤新首领与族人弃都南逃到冀东(今河北唐山市和秦皇島一带)。
90.创世元灵,由宇宙中的元气化生,成为宇宙之子,地球及万灵的创造者,鸿钧、陆压、混沌、女娲等太古大神的师傅,后转化托体成鸿钧老祖;
91.鸿钧老祖,即鸿钧,由雄灵龙修炼得道而化生,创世元灵的二弟子,盘古、太上老君、器度的师傅,后被三天尊拥戴为元阳天帝,成为天地大道的总体设计师与开创者,天地人及万灵众生命运的掌控者;
92.盘古,鸿钧老祖的大弟子,开天辟地的英雄,被鸿钧老祖封为元始天尊,也叫元始天皇,是东王公、西王母等人的父亲;
93.器度,母亲洪氏,鸿钧老祖的三弟子,被鸿钧老祖封为灵宝天尊;
94.陆压道人,由离火之精、锦鸡修炼得道而化生,创世元灵的大弟子,太古一散仙;
95.混沌氏,也叫混鹏,由奇兽混沌修炼得道而化生,创世元灵的三弟子,鸿钧老祖的师弟,因阻扰和反对鸿钧老祖及盘古开天辟地被盘古刺死;
96.女娲,由雌蛙修炼得道而化生,创世元灵的女弟子,鸿钧老祖的师妹,后被元阳天帝封为后土娘娘,派她转世托胎成伏羲的妹妹,接替伏羲治理天下,补天漏,灭康回后,仍升天而去,当后土娘娘;
97.扬眉大仙,由空心杨树修炼得道而化生,太古一散仙。
98.洪氏,由雌灵龙修炼得道而化生,器度母亲,器度十岁时去世。
99.前天皇氏,治世三十六万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火星星君;
100.前地皇氏,治世三十六万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土星星君;
101.前人皇氏,治世三十六万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水星星君;
102.尊庐,前五帝之一,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木星星君;
103.句娄,前五帝之一,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计都星星君;
104.赫胥,前五帝之一,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罗睺星星君;
105.太连,前五帝之一,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月孛星君星君;
106.伏羲,前五帝之一,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紫炁星星君;
107.后天皇氏,姓望,名获,字子潤,号天灵,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北极紫微大帝;
108.后人皇氏,姓恺,名胡兆,号文生,治世四万五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南极长生大帝;
109.困敦,后天皇的大弟,协助后天皇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水瓶座星君;
110.赤奋若,后天皇的二弟,协助后天皇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摩羯座星君;
111.摄提格,后天皇的三弟,协助后天皇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人马座星君;
112.于单,后天皇的四弟,协助后天皇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天蝎座星君;
113.执徐,后天皇的五弟,协助后天皇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天称座星君;
114.大荒落,后天皇的六弟,协助后天皇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座星君;
115.敦祥,后天皇的七弟,协助后天皇治世三万六千年后被天帝、天尊任命为狮子座星君;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