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西陵联姻公孙荼玉王新婚在旺苍
本章主要讲公孙玉王在寻得梦中贤臣风后、力牧及得到大常、大封、后土、屠龙、祝融等一批贤能之人辅助后,有熊国日益兴旺发达,国力军力大增,玉王在天下诸候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西陵国君为了与有熊国结盟,决定将养女王凤许配给玉王。三年之后,玉王将国事交给国师容成与五圣摄理,命后土、屠龙、祝融留守有熊的北、东、南三面,自己带了风后、力牧、大常、大封远赴西陵国迎亲,在旺苍之地与继任西陵国国君的王凤及苍王苍颉相遇,玉王在听了未婚妻王凤的哭诉后,决定就在旺苍与王凤完婚,并利用王凤的种桑养蚕、抽丝织锦技术来与各国交换赤铜,大造兵器,组建军队,训练士兵,为收复西陵,兵出西陵,攻打罔榆、与蚩尤决战作准备。欲知详情,请读ViP第五十三、第五十四、第五十五回。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五十三回 玉王娶亲西陵国
!!!!第五十三回玉王娶亲西陵国
公孙玉王二十九岁时,他采纳国师容成子和国相风后的策略,举国西迁至王村、玉都,与泾河流域的罔榆牛部落对峙。是年,西陵国君夼钧到有熊国进行国事访问,准备与公孙玉王建立联盟关系,夼钧深知玉王是伏羲的后裔,而天子炎帝罔榆无能治国,朝廷衰败,各国诸侯不但不向朝廷进贡,而且相互侵伐,天下已经开始作乱,惟有有熊国玉王上崆峒山拜广成子为师,学道功成,得神人指点和贤臣辅助,在国中大力发展农业、商业,国內一片兴旺,民众安居乐业。为了不受其他诸侯的侵犯,玉王还建立了军队,拜风后为上相,力牧为大将,天天操练军士,国力一天天增強,连罔榆所属各部落及蚩尤所统领的九黎族部落也不敢小憔他,许多诸侯都臣服于他。所以,他为了西陵国的稳定与安全,决定借这次国事访问之机,与有熊国结盟。
临行前三个月,夼钧要王凤日夜赶织绢衣,准备带上丝绸和绢衣献给轩辕玉王。可是,王凤当时的织绢速度很慢。一天,王凤来到小河边,看见水中的梭鱼自由穿行,她思绪万千。当晚,她在篝火旁,听父王讲述轩辕玉王造称造车的故事。夼钧对王凤说:“轩辕玉王从小就敦厚聪敏,善于思辨问題,他在九岁那年,通过游戏,在玩弄卵石、草棍中,发明了杠杆,以后又用绳子相系,用一块石子在木棍的前后移动,就可以称起不同重量的物件,他这一发现,以后被人叫做称。十岁时,他看见人们从山上滾下木头来,就发明了车轮,並进而想到,天地阴阳更替,周而复始,不也是和车轮一样旋转吗!他见一滾动的木头带动纵向搭于其上之木,感而有思,就将车轮装於纵木之下,形成最初的独木车。”
王凤听着听着,脑海中就浮现出轩辕玉王英俊聪明的身影,对轩辕玉王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敬佩与爱慕之心,她仿佛见到轩辕玉王创造的滾动的车轮上缠滿了她发现与亲巢出来的银白色的蚕丝,顿时,她萌发出一种新的灵感,发明了用轮子缫丝,用梭子缫丝织布的方法,从而大大加快了织绢的速度。
三个月后,夼钧带了国相和国中的一位长老及四名卫士,驾了两辆马车,载了丝绸、绢衣等一应礼品,来到有熊国的新国都,受到了公孙玉王和国相风后、国师容成和项先生的热情接待。夼钧见轩辕玉王年青英俊,一表人才,气度不凡,且有远大志向,並尚未婚配,就意欲把他的爱女王凤许配给玉王,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国相与长老商量,国相与长老齐赞这是一件大好事。夼钧便要长老出面先和玉王的国师容成子商量,容成子此时已经得到师傅西王母的千里传音,西王母要他抓住这次有熊国与西陵国联盟之机,促成两国联姻,他一听西陵国长老转达西陵国君有此美意,自然就顺水推舟,当下,他就出面向公孙玉王转达了西陵国君的美意,并将夼钧赠送的由王凤发明织造的丝绸和赶制的绢衣送给了玉王。公孙玉王便拿了这漂亮的丝绸进后宫,把丝绸献给母亲,征求母亲对这门婚事的意见,附宝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丝绸,她心想西陵氏之女能造出这彯亮的丝布来,人也一定很彯亮,又很聪明能干,于是,她就答应了这门婚事。玉王见母亲高兴,也就欣然答应了。但由于他从崆峒山拜广成子为师,修练得道回宫的时间不长,而炎帝罔榆的朝廷已经衰落,各国诸侯都来与他联盟,许多贤能之士纷纷投奔有熊,他应接不暇,忙不过来,只得答应把婚期推后三年。
三年中,玉王穿上王凤编制枪的绢衣,处理朝政,接待各国诸侯,使他更受人们的拥戴,他对这绢衣也爱不释手,日夜思念着聪敏伶俐、勤劳善良的西陵姑娘、自己的未婚妻王凤。
公元前二千五百二十六年,已过而立之年的玉王,正是儿女谈婚论嫁之时。这年春天,他应西陵氏三年前之約,到西陵国接亲。在此之前,他派宁封子西进,于靜宁、会宁、宁远和发源于青海湟河、洮河流域的夏部落結盟,並派人回书西陵氏,表达他亲赴西陵国迎亲的意愿。当接到西陵氏的回讯后,玉王高兴极了,他先到后宫向母亲道别,然后把朝政委托给兩位王师五圣项先生和天姥容成子打理,命后土留守北方,屠龙留守东方,祝融留守南方,然後由国相风后为前军开道,自己带了大常、大封居中,大将力牧居后,先南下经土门、天水到达成县。再经望子关到武都,顺白龙江而下至白水江,经白水、昭化到广元。当他途经蚩尤国地段时,蚩尤下属的部落仗着集团势力強大,阻扰玉王迎亲队伍通过。玉王出发时,曾想沿途收服蚩尤下属的各部落,但他最后还是听取王师容成的意见,考虑这次主要是前去西陵国迎亲,沒必要和蚩尤开战,因此,他对蚩尤下属部落的阻扰只好暂时作罢,绕道而行。
当玉王一行经过了八百里秦川,进入巴蜀要塞(今广元市)后,玉王得知在今旺苍县东河一带有西陵氏的人在活动,玉王心中甚是疑惑,因为他知道西陵国都在盐亭,他自问道:“他们怎么迁徙到这深山老林中来了呢?”
他心中发问后,就马不停蹄地往东河赶去。快到东河时,来到了一个分路口,即今之嘉川镇,又叫东河镇,其地南接今苍溪县岐坪,在群山山峦中有一坝,坝中有一河。远远望去,那坝中又有一座小山,正好橫在前进的道路中,它极象一个关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这时,国相风后前来奏报说:“报告玉王,前面大坝上有西陵氏的人,他们的首领是个彯亮的女子,据说就叫王凤,她衣着丝绸,华丽无比,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风后停顿了一下,指着南边继续说:“这边通向歧坪,据说那里也有个部落,为首的叫歧伯,精通医术。翻过前面中间那个山岡就到了西陵国,她们正在那儿等候呢。”
玉王心中有些疑惑,暗暗在想,“那莫非是西陵氏之女?”他对风后说:“好!那你在前面带路,我倒要去看看!”
他骑着高大的黃马,身穿着西陵氏赠送的丝绸制作的衣服,在大常和大封的左右卫护下朝前行去,大将力牧骑着黑马隨后。玉王跟著风后来到了三岔路口,过了一会儿,他们上了虎状的山岡,西陵氏的军队早早排列兩边,主动为玉王的马队让道,下了山岡,玉王远远看见了一队人马在那儿等候,为首的是一个年轻女子,隨着马蹄声响,那女子慢慢走近过来。已步入而立之年尚未婚配的玉王,目光遙视着前面骑在白马上穿着华丽衣裳的女子,他觉得好象那么熟悉,他的心隨着与那女子距离的缩短,而心跳加速,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渐渐地,他发现那女子柔美的身姿轮廓越来越清晰了,但见她长着一张橢圆型脸蛋,白嫩的皮肤,带着红晕,大大的眼睛,小嘴唇。他的心嘭嘭跳着,连呼吸也急促了。离他只有四、五米远时,黄马和白马都自然停下了。玉王自我介绍说:“我乃有熊国之玉王,今前往盐亭迎亲!路过此地,听说西陵氏在此,所以就绕道过来了。请问姑娘,西陵氏在哪儿?姑娘是西陵氏什么人?”
王凤用清脆悦耳的声音,不卑不亢地说:“汝就是有熊国之公孙玉王?我听父王说过你。我就是他的女儿王凤。”
玉王一听说是王凤,喜不自禁,他立即翻身下马迎上前来,要抱王凤下马,谁知王凤面色凄惨,声音哽咽着说:“我们西陵国都本在盐亭,可现在天下不太平啊!我们连连遭受了炎帝罔榆部落的侵略和骚扰,给我们造成了巨大损失,我们只好迁徙在此深山老林中偷生,我父王在炎帝罔榆部落侵犯时丧身了。”
玉王听了,大吃一惊,他沉闷一会说:“自女媧娘娘升天,炎帝神农氏继承天子大位以来,经历了帝临魁、帝承、帝明、帝宜、帝来、帝裏、帝罔榆等八帝、共五百一十年了。现在罔榆无力治国,近年来诸侯相互征伐,生灵塗炭,民不聊生,我欲替天行道,为民请命,除恶扬善,统一万国,为民造福。”
王凤一边痛哭,一边说:“是啊!现在天下诸侯,互相征伐,民不聊生。玉王可要为我做主,为民造福啊!”
玉王走到王凤的白马前,安慰她说:“凤姑娘,你別哭了!盐亭是个宝地,农业发达,西陵氏又有你这么个聪慧的女儿,加之你发明了种桑、养蚕、缫丝和织绸技术,哪个大王不想啊!?我这次来是专门来迎亲的,可惜泰山不在了,他老人家看不到我们的大喜了。”
说着,他把王凤从白马上抱了下来,王凤淚流滿面地扑到玉王的怀里,顿时又伤心痛哭起来。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五十四回 上白下王创皇字
!!!!第五十四回上白下王创皇字
玉王安慰了好一阵子,王凤才止住哭声,他抬头发现王凤旁边站着一个长相奇特的中等个子,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牵着一匹黑马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自己,他眼睛硕大,兩眉之间的印堂处好象有第三只眼睛,黑皮肤,浓眉深目,躬身谦和,但兩眼却闪烁着智慧的火光。就问王凤道:“这位是誰?”
王凤用手巾擦了眼淚,平和地说:“他是苍王!就是天下会造字的苍颉啊!”
苍颉眼神里隐藏着玄机,笑盈盈地说:“苍颉拜见玉王!”
玉王惊讶地说:“汝就是苍王啊!我早有所闻哦!我们现在认识的字就是你祖先史皇氏创造的,怎么你的名字和你祖先一样呢?“
苍颉说:“我的祖先在伏羲世以前姓侯刚,名颉,因为他是仓帝,后人就叫他仓颉。”
玉王说:“我知道仓帝都于阳城,治世有一百一十载呢!他生下来就龙颜四目,目现灵光,睿智宏德,生而能书。”
王凤说:“听说仓颉造字之后,天帝受了感动,特下谷子雨以示酬劳,以慰劳仓颉的圣功。有这回事吗?”
玉王说:“你说的是‘天雨粟’之事,这事确实有的,除此之外,还有‘鬼夜哭”的故事呢!”
王凤说:“我也听说过,说是仓颉文字一造出来,流传开去,人的智慧越来越发达,种种用文字来欺骗百姓、邀功取宠或文过饰非、争权夺利的狡诈行为也日盛一日,人类争夺杀戮,世界永无宁日,以致弄到夜鬼哭的地步了。”
玉王惊喜地看了看王凤,他沒想到,他的未婚妻不仅能种桑、养蚕、抽絲、织布、制衣,而且能繼承父業,君临西陵,而且还知道历史,懂得文字,真是能文能武,出類拔萃,他暗暗庆幸自己找了一位天下无双、才貌双全的贤妻良妃。
然后他朝苍颉细看一下后说:“汝真象你的祖先啊!不仅名字一样,连模样也象,看来是你祖先仓帝再世了!”
苍颉笑笑说:“玉王真会开玩笑,我那里有我祖先的本事,我的名字虽和祖先一样,叫颉,但我的姓和祖先音同字不同,因为我父親被封在苍山,故我就姓了苍。”
玉王问道:“汝不是一直在炎帝罔榆处任史官的吗,怎么到这儿来了呢?”
苍颉答道:“不瞞玉王,我因为不滿罔榆的为人和治国的无能,就进入蜀地,投入了西陵,西陵国君夼钧对我很好,他说这里是几个国家的边界,互不管轄,就让我到这河对面的坝上立国。国人就叫那坝为苍王坝。”
王凤说:“我父皇临死前,就叫我带了子民投靠到苍王这里来了。”
玉王为减少王凤的悲哀,故意把话題引开说:“我早听說你也有四目,也会造字,是吗?”
苍颉笑而不答,只是点点头。玉王接着说:“那你以后就应该为发展文字而出力,可以把万国文字规范成统一一种文字,这样便于各国交流。”
“臣也有此意。臣早闻玉王重德,以德治天下,天下也只有玉王为帝方可太平啊!今天我就率苍国子民归顺于你!”
苍颉一说完,就向玉王跪拜,王凤也向玉王跪拜,这时,马上的所有人都下来了,一齐跪了下去,高呼着“玉王!玉王!!玉王!!!”
玉王深受感动,马上上前扶起王凤、苍颉,並叫大家起来。王凤起身后,玉王就把风后、力牧、大常、大封叫到前面来,对王凤和苍颉一一介绍说:“这位是我有熊国的国相风后,我始祖伏羲的后裔。这位是我国的大将力牧,这位是我国主管财政和粮草的癝政大常,这位是我国主管西方事务兼军事的司马大封。”
风后、力牧、大常、大封很有礼貌地异口同声说:“下臣拜见西陵国王与苍王!”
王凤和苍颉也一口同声说:“免礼!免礼!”
接着,王凤引玉王、苍颉、风后、力牧、大常、大封等人到大坝后面的椅子型山窩里歇息。玉王看见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有许多用泥土筑成的瓦房,王凤走在前面帶路,到了一座大约有十几间连在一起的土瓦房时,她下了马,拱手对玉王说:“玉皇,我带西陵国君民流落至此,沒有宫殿,只有土屋栖身,虽然不能过着奢华的生活,但远离是非之地,心情舒畅,犹入仙境,倒也快哉!”
玉王与众人下马,跟着王凤走进了最大的土瓦房,中间之房是堂屋,王凤请玉王坐上座,自己也在上座旁坐下,左边坐下的是风后、力牧,右边是苍颉、大常、大封。
坐定后,玉王说:“本王此次出行,为的是迎亲。现在我和西陵国女王已经见面了,可以就在此成婚,不必回有熊国。此次出行,感触颇深,一路上诸侯相伐,农人不再务农,商人不敢经商,炎帝神农氏兴起来的集市也沒有了,国将不国。诸侯只想相互掳夺财富,不再创造财富,每年的朝贡沒有了,大家也不给炎帝罔榆朝贡了,朝廷供给不上,大臣纷纷回自己国中,炎帝罔榆又不理朝政,朝廷名存实亡。而今各路诸侯纷纷投奔蚩尤,蚩尤凶残暴掳,不能为君,但是势力強大,他手下目前已有八十一个小国归顺了他,他仗着当地资源,生产铜器,並制作出了铜盔铁甲,建立了八十一支军队,他自己也有強大的卫队,不但如此,他们八十一个首领,连同蚩尤,共计八十二个人,个个武艺高強,各自身怀绝世武功。我本次途经其国,被他们袭击,我原本想收服他们,与其交手,但我想不是时候,就只好作罢,绕道来此。多年来蚩尤仗着是炎帝罔榆的旁亲,四方征伐,扩张其疆土,虎视眈眈,看来朝廷危矣!”
他边说边站起来,在堂中踱来踱去。王凤接上说:“是啊!我们西陵国本来只发展自己的农业,但蚩尤见我们掌握了最先进的丝绸技术,在人类服饰方面做出了贡献,就年年发兵来侵略我国,不但掳夺了所有丝绸,还想掳夺制造之密,我不想让他们掌握这个技术,所以弃国而逃,到了这个地方,这里四通八达,可进可退,便于逃生。”
苍颉接过王凤的话说:“玉王,臣也认为此处是栖身的好地方,所以来到这里住下了。”
他的眼睛里一直放射出一种玄机。此时,玉王已回到座位上。苍颉突然向玉王跪下,拱手说:“臣闻仙师广成子说:‘玉王乃天下玉皇’,今天见了玉王确是忧国忧民,况且玉王现已修炼得道,非凡人所能降服,我已在此等候多时了。现在玉王何不领导万国,一统天下呢?”
玉王一听,心中一惊,他心想“原来苍颉也是广成子的弟子啊,那我和你不是成了师兄弟了吗,看来苍颉拜师广成子比我还早,他应该是我的师兄了。”他早已知道苍颉天目已开,悉过去、明现在、知未来,这是其他人所不知的秘密。但他不吱声,听苍颉继续说:“玉王,现在万国之中,有雄才大略者寥寥无几,唯玉王仁德,可以治天下。况且玉王是龙部落传人,世代帝裔,今炎帝罔榆无能料理朝政,理当由玉王取而代之。”
玉王咸口不语,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突然转开话題说:“苍王,国家统一之事,以后再议。听说你对万国文字研究颇深,当尽本分,今天我带个头,造一个字吧。四年前,我前往崆峒山拜广成子为师,学其‘至道’,前后达三年。广成子说:‘得吾道者,上为皇,下为王。’既然吾师预言我为皇,那我就造这个字吧!今迎亲见西陵国王,大喜,本王来此地,西陵国君为主,我为宾,西陵国为白鼠部落,白字当在上,本王后到,在下,即上白下王,大家以为如何?”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