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玉皇说:“不可能吧?你怎么知道的?是你瞎猜吧!”
玉皇说:“你不相信?这可是天机,天机不可泄露嘛!”
他若有所思地说:“此处有溪且灵,以后大家就叫它‘灵溪’吧!我看行宫就建在这里最好。”
王凤突然问道:“玉皇,如今你把行宫建在这儿,要住三年,可有熊国远在北方,万一遭到他国侵伐,那你远在西陵国,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玉皇胸有成竹地说“皇妃问得有理,我早封后土留守北方,后土也修炼得道,他可和本王千里传音,况有熊族乃大熊伏羲部落,世代为帝,现有熊国有強大的军队,诸侯不敢侵伐。”
王凤觉得好奇地说:“原来你早就打算好了啊!你们真的可以千里传音吗?”
玉皇说:“能啊!那是心传。”
王凤又问道:“玉皇,据说武功上乘的可以飞跃,是吗?”
玉皇答非所问道:“皇妃,这可不是你关心的问題啊!你要想想养蚕的事!”
王凤笑笑说:“这里也是西陵國,附近方圆二百里皆有野生桑树,养蚕抽丝纺织之事,玉皇你尽可放心。”
玉皇安排好造船及建行宫的事后,就和王凤回到旺苍,在王凤的行宫一住就是三个多月。有一天,玉皇对王凤说:“本王在宫里已三月有余,不见众将来见?不知本王吩咐的事,诸位办得如何?”
王凤说:“我已派人查明二百里內的桑树,现已养了不少蚕,国人皆知其养蚕之法了。在坝內我已下令开集市,这样农人可将自产之物相互调换,各得所需之物。国君分五等,我想各行各业的服饰也应如此,我会织造出不同的服饰来的。”
玉皇赞扬说:“那很好啊!皇妃治理有方。”
一日,玉皇传令苍颉、歧伯、风后、力牧、大常、大封觐见。
一会功夫,苍颉等六人进殿,风后、力牧和大封一进来就稟道:“回玉皇,我等已招募军士三千,加之卫队一千,王妃卫队一千,共计五千。军士阵法已熟,只待兵器了。臣等知玉皇一边潜心修练,一边等我等的消息。今无战事,不敢惊扰。”
“哈哈哈!”玉皇大笑着问:“近日本王早晚隐约听到有鼓角声,不知何人所造?为何而鸣?”
风后奏道:“回玉皇,鼓角声乃岐伯制造鼓吹、铙角、神钲等物。操练军士之时,击鼓以扬武德,现我等已建成轩辕台,请玉皇检阅!”
玉皇说:“好!我今天就检阅军队!”
风后即命司馬大封传令去了。
玉皇问苍王道:“文字统一之事如何?”
苍颉回道:“回玉皇,臣先祖史皇氏在上古已造字,到大熊伏羲时,已有《河图》、《洛书》,知易,上古之世,龟多,易于存后世,故书契之,今亦然。今万国之字,繁杂难辨,当一统文字,造福子孙。臣不敢怠慢!臣正在想将每字不同之法,统一一体,每字予以意,这样需要三五年功夫。”
歧伯Сhā话说:“是啊,统一文字,並非易事,需从长计议。”
玉皇微微一笑说:“歧王,本王以为汝当著书以传后世,如炎帝神农就亲尝百草,一日中毒七十多次,最后著成《本草经》,流芳百世。”
歧伯说:“是啊!炎帝神农为著《本草经》而四处奔走,荒芜了朝政,但记述之功,堪可颂扬。臣也不敢怠慢,著书传世,亦非一日之功。臣当竭力助玉皇著《內经》以传后世。”
玉皇听了,正合心意,他把手一挥,高声对大家说:“走!我们一起检阅军队去!”
于是,他们由侍卫带路,出行宫,往一个山坡上走去,这山坡上垒了一个大台,台正面有苍王书写的“轩辕台”三字。其地居高临下,气势恢宏。玉皇刚登上去,山下的军士就高声呼喊道:“天皇皇,地皇皇!”原来这是风后教军士们齐呼的,以示对玉皇、皇妃的祝贺。那声音回荡在山间。这时,军鼓齐敲,“咚咚”之声响彻云霄。待军鼓停下后,玉皇对风后说:“那就开始罢!”
只见风后拿着小旗,他一挥,军鼓声又“咚咚”响起,山下的军士隨军鼓声音的強弱变化着队形,这就是风后才发明的八卦阵。玉皇见了,不禁大叫“好!好!好!”
王凤也高兴得拍起手来说:“玉皇,这样的军队,必定可以威震四方!”
歧伯、苍颉也连声称赞。八卦阵操练完毕,接着是军士双双对战。玉皇看了一会,对风后说:“刚操练的军士,尚无斗志,殊不知蚩尤之军,也非等闲之辈,他们个个练得铜头铁臂,且有盔甲护身,我们需勤加操练才是。”
风后忙说:“臣办事不周,请玉皇问罪!”
玉皇说:“这样吧!还是你和力牧去对练一番,让众军士开开眼界!”
风后应了一声“是!”即挥起小旗大声说:“停!”军士们一个个站住不动,风后又说:“现在蚩尤残暴无比,其军士有铁甲护身,我等当勤加操练,众军士,看我和力牧将军对战!”
说时迟,那时快,话音刚落,但见风后暗暗从丹田提气于百会,非将下去,力牧隨后。他们飞到军士前面,缓缓从天而降,那气也就从百会慢慢降回气海,他们落地后运气于涌泉,顿时又稳如泰山,腰间的大刀已从刀鞘拔出,二人已对峙于众军士面前,众军士惊讶不已,面面相觑,隨后又目瞪口呆。玉皇说道:“好!好!好!尔等就做个榜样吧!”
王凤低声对玉皇说:“真的可以飞呀!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
这时风后和力牧你一刀,我一刀,杀将起来,他们先在地上厮杀,刀向之处,气也隨之而去,那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远处的小树也隨着刀起刀落而晃动。众人只听见他们那对纹龙刀所到之处呼呼直响的响声和骨骼发出“嚓嚓”的运气声,还有出招时內力的“咚咚”响声及伴隨着气与力、刀与刀接触的叮当声。过了百来招,他们拋开纹龙刀,腾空而起。交战中,但见风后、力牧在空中你来我往,时而拳如铁锤般砸将过去,时而手掌如大刀劈去,在空中嗖嗖地响。众人正看得眼花缭乱时,只见他们从空中缓缓而降,离地三尺而止,他们又大战起来,这时风后突然双手指紧握铁拳,“咯咯”直响,力牧凝神其拳,风后暗暗聚真气于中丹田,用力向力牧一拳,真气从其中丹田向巨臂|茓提起,由劳宮|茓迸发而出,力牧见势一闪,只听得远在五六十丈外的古柏树桠“哢嚓”断裂了,众人见状,惊奇不已,有军士出声叫好。力牧也非等闲之辈,闪过这一拳,亦暗运真气,向风后前额劈去,风后身子一侧,左手反抓住力牧的腕,在这一瞬间,众人听见“哢嚓”一声,向力牧劈去的方向望去,只见五十余丈外的古松树桠落下。兩人又操练了百余式,方演练完毕。他们同时暗暗运气,由气海聚于百会|茓,同时用力一跃,飞于轩辕台黃帝身边伺于左右。玉皇挥了挥右手说:“好!尔等今后就如此操练!”
军士们异口同声地大声高呼:“天皇皇!地皇皇!”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五十八回 玉皇天目观洪水
!!!!第五十八回玉皇天目观洪水
阅完兵,玉皇与众臣回王凤行宫,路上,歧伯说:“玉皇,臣闻帝之著经者,在前代有伏羲、神农。今天有玉皇著内经,臣预料世人曰后将称玉皇和伏羲、神农的三皇之经为三坟,臣既已预知三坟于后世之恩德,故玉皇与臣之言,臣皆记之,这样,医者就有典可寻。而玉皇之內经和神农的本草经足以济后世也。”
玉皇听了,喜形于色,但沒有吱声。回到宫中,众人刚坐定,有侍卫来报,说共鼓、狄货到。玉皇立即传见。共鼓、狄货进殿后,玉皇说:“尔等来得正好,战船造得如何?”
共鼓报告说:“回玉皇,臣等已备好木材,正在愁如何锯料,此处无青铜,怎么办?”
玉皇说:“有熊国荆地有青铜,但蚩尤橫行残暴,今无法取回,待王妃把丝绸织出,先换些青铜,以备急需。今尔等可教军士造船之术,待有青铜时,即可锯料造船。”
说完,他停顿了一下,喝了万口茶,连赞道:“好茶,好茶!”
那茶杯里热腾腾的茶香,使在坐诸位都已闻到,便都端起杯来喝茶。歧伯喝了一口,问道:“此茶有豆味,有回香,味无穷,原来此地也产茶?”
王凤高兴地说:“是我从离东河不远的山上采来的。”
苍颉赞道:“皇妃勤劳,堪称国母!”
玉皇侧过脸看见王凤有些憔悴,心疼地说“皇妃啊!你已有了身孕,过劳会伤身的!”
风后也说:“可唤左右去摘,何必劳驾皇妃呢!还是身子要紧。”
歧伯转移话題说:“臣闻上古大熊伏羲,知阴阳,敢问玉皇,医术之阴阳何解?”
玉皇见他问大道,精神为之一振,说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歧伯拍手赞道:“妙哉!妙哉!此乃医之总要也。”
玉皇点头,开心地笑着说:“今天就谈到这里,明天我当去东河看看造船之木!”
次日晨曦时分,玉皇率领众人重游东河,只见大坝上堆滿了如山一样的大木,见共鼓、狄货正在大坝上向军士传授造船之术,甚喜。无意之中,他见岸边山峦皆禿,叹息道:“我等造船取木,当择而伐之,如此滥伐,禍及后代啊!”
共鼓、狄货立即过来说:“臣等知过!”
玉皇看了看东河对岸,于是对共鼓、狄货说:“今可将少许兵器打造工具,多造独木舟,以利众人往返东河。”
共鼓、狄货道:“臣等领旨!”
第二年夏天,灵溪的行宫建成投用,王凤的肚子也越来越大,玉皇和王凤搬进灵溪的行宫居住。这年的夏天特別奇怪,老天一直下着绵绵细雨,二十多天都沒停下来。玉皇象往常那样坐在靜坐,他微微闭着双眼,神态自然,他练完功,正准备收功,突然感觉到要发生什么事似的。他凝神上丹田,大脑“哄”地响起来,灵气集聚到上丹田;他微闭的双眼从印堂|茓看去,眼神从印堂呈螺旋形旋转而至远处——他看到山洪暴发,东河里的洪水,橫冲直撞,铺天盖地,滾滾而下,把旺苍半个城的房屋和不少城民都冲走了。他还看见共鼓、狄货在暴雨中保护还未下水的战船和一些独木舟。山洪越来越大,就像一头猛兽,橫冲直撞,滾滾而下,突然,共鼓、狄货被卷进了波涛滾滾的东河里。民夫和士兵们失声痛哭,玉皇也十分着急悲痛,他急忙凝神看风后,风后正在练功,就立即用千里传音功对风后说:“洪水暴涨,共鼓、狄货二人已被卷走,速速相救!”
风后听到后,立即收功,如鸟飞似的向东河上游去了。玉皇又凝神看共鼓、狄货二人,他们倆人被捲进东河后,紧紧抓住漂浮在水面上的一棵大树,始终沒有松手,隨洪水向下流冲去。当他倆缓过神来后,发现洪水不论怎样汹涌翻腾,这棵大树始终浮在水面上,不会沉下去。突然,一个浪头打来,把他倆连大树一起打翻在浪里。共鼓和狄货一下子沉到了水里,可那棵树仍浮在水上。共鼓和狄货奋力从水里钻了出来,他倆见到那树,又迅速游到树边,紧紧地抱住这棵大树。原来,这是一棵千年老树,树干有半面都是空的。大浪袭来,只把大树翻了个过,空的一面朝上,就象一只独木船一样浮在水面上,这样,共鼓、狄货就爬到树的空心处,一人坐一端,把樹身稳住,听天由命地隨树向下游漂去。
玉皇见共鼓、狄货化险为夷,坐到空心树上后,忙给风后传音说:“共鼓、狄货沒有淹死,他倆已爬上了空心树,隨洪流漂去,快派人向下流寻找。”
风后说声“遵命!”就和力牧一起发功,飞升到空中,沿着东河向下游寻找。可是,他倆找了几天几夜,也不知共鼓、狄货漂到了什么地方。他倆实在找不到共鼓、狄货,只得回转向玉皇复命。
再说共鼓、狄货坐在空心树上漂流了好几天,一直沒有吃东西,他倆饿得都昏了过去。当他倆苏醒过来时,洪水已经退了,他们坐的空心树已被卡在河边一块巨石缝里,他倆实在是太饥饿了,饿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沒有了,只好昏沉沉地躺在树上。这时,幸亏有兩个打猎的老人路过这地段,这兩个老猎人看到空心树上有兩个人昏了过去,就立即跳到大石上,爬到空心树上把他倆救了过来,当他倆把共鼓、狄货拍醒后,就问共鼓、狄货是什么人?怎么会弄成这样?共鼓、狄货开始怕遇上蚩尤的人,不敢暴露身份,可这兩位老人很热心,对他兩非常热情,先是到岸上弄了些清甜的山泉水让他倆喝,又把自己隨身带的肉食分给他倆吃,使他倆很快恢复了精气神。共鼓、狄货由衷地感激这兩位老人,方才对他们说了自己是有熊国君公孙轩辕玉皇手下的人,因为洪水暴发,被山洪冲进了东河,靠这棵空心树才躲过一劫,免于一死。兩位老人听说他倆是有熊国玉王身边的人后,对他倆更是尊敬和热情,共鼓和狄货问他们道:“这是什么地方?距离西陵有多远?”
兩位老人告诉他们说:“这里是大江南岸的支流口,离西陵很远很远。走旱路得半年时间,走水路得等到冬天封冻后才能过去。”
共鼓和狄货听了他们的话,心里都凉了半截。他倆望着眼前滾滾东逝的滔滔大江水,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共鼓在沉默深思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突然对狄货说:“咱倆既然能扒着这大树漂流到这里,难道就不能扒着这空心树再漂回西陵东河去吗?”
狄货说:“共兄说得有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我们绝不能走旱路,玉皇还等着咱倆去造船呢。”
共鼓说:“狄兄说得对,时间不等人,玉皇他们现在一定很着急,我们绝不能等到冬天结冰后再走,现在就得准备动身往回走。”
兩位老猎人见他倆急于赶回西陵,就说:“那你们准备怎么走呢?”
共鼓说:“我们还是坐这棵大树回去。”
一位老人说:“这样不行,你们下来是顺水漂流,几天几夜就到这里了。可要回去是逆水,又沒有划桨撑竿,怎么回啊?”
另一位老人说:“是啊!何况你们兩手空空,路上又沒带干粮,怎么走啊?”
狄货说:“沒关系,我们饿了,就上山采野果充饥,沒撑竿,我们进山弄一根竹竿就是了。”
两个老人齐声说:“你倆別着急,在这里等我们一下,我们住的地方离这里不太远,我们回去给你们找些工具、弄些吃的来。”
说完,他倆就飞快地走了。共鼓和狄货便动手把夾在石缝里的大树使劲拖了出来,又用树皮拧了一条长长的绳子,他倆用绳子先把大树一头拴住,然后把大树推进河里,共鼓牵着绳子的另一头往前走,大树也顺水移动,共鼓又让狄货坐上去,自己牵着绳子走了一段路,大树在水里沒有沉下去,仍跟着他逆水移动。正当倆人暗暗高兴时,兩位老人带了砍柴刀和斧子等工具来了,一个老人拿出了一大包吃的东西塞给共鼓,另一个老人拿起砍刀把空心树兩头的树根和枝条去掉,又到岸边的山林中砍了兩根山竹给他们当撑竿用,经过一番修理准备后,共鼓和狄货便谢別兩位老人,拉起这空心树,沿着江岸向上去。走了半天,共鼓说:“狄兄,你先到这树上躺一阵,休息一会,我一个人来拉。”
狄货说:“沒关系,我不累。”
共鼓说:“我们倆人必须轮流来拉,这样回去的速度会快些。”
狄货说:“行!那共兄先去休息,我来拉。”
共鼓说:“狄兄就不要客气了,我倆轮流来拉,每隔一个时辰交換一次,好吗!”
狄货说“好!”就爬到空心树中躺了下来。
就这样,他们倆人一躺一拉,交換了近二十次,涉过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带着一身疲惫回到了西陵东河的造船工厂。
玉皇和风后、力牧等人听说共鼓和狄货回来了,都喜出望外,立即赶来问长问短。共鼓和狄货向大家讲述了他倆的遭遇,大家都很敬仰和佩服。玉皇专门为共鼓和狄货举行了一次庆祝宴会。在宴会上,共鼓对玉皇说:“我们倆人虽然遭受了这次灾难,但有神灵护佑,我倆才化险为夷,这神灵就是这棵空心树,我们要将这棵空心树做成一只独木舟送给玉皇,让它保护玉皇,实现玉皇一统天下的宏愿大志。”
玉皇连连说:“好!好!好!既然你们安然回来了,那我们的造船计划就可以实现了!”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